![河南名校联盟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参考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3201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名校联盟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参考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3201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名校联盟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参考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3201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名校联盟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名校联盟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参考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下期期中联考高二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答案】B【解析】A、物体的动量变化可能是动量的方向变化,而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故动能不一定变化,故A错误;B、由p=mv可知,速度变化时动量一定发生变化,故B正确;C、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越大,可知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动量变化量越大,但无法得知物体的初始动量情况,故无法判断最终的动量大小,故C错误;D、跳高时,在落地处垫海绵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减小冲力,不是减小冲量,故D错误。故选:B。2.【答案】D 【解析】A、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向外迁移,故A错误;B、机械波的频率是由波源的频率决定的,“鱼洗”声在空气中传播过程中频率不发生变化,故B错误;C、当摩擦力引起的振动频率和鱼洗的固有频率相等或者相近时,鱼洗产生共振,振动幅度越大,盆内的水花就越高,所以并不是手掌摩擦得越快溅起的水花越高,故C错误;D、当用手摩擦达到固有频率时,发出的嗡嗡声特别响,这是共振现象的一个体现,故D正确。故选:D。3.【答案】C【解析】A、多普勒效应是指波源或观察者发生移动,而使两者间的位置发生变化,使观察者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疾驰而过的急救车使人感觉音调变化,是由于多普勒效应引起的,故A正确;B、竖直的肥皂膜看起来常常是水平彩色横纹,是由于光的薄膜干涉产生的,故B正确;C、处于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振动的振幅最大,不是位移时刻保持最大,故C错误;D、水中的气泡看上去特别光亮,是光从水射向气泡时发生了全反射造成的,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C。4.【答案】C【解析】光滑水平面上大小相同A、B两球在发生碰撞,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题知A球动量的增量为△pA=6kg•m/s﹣10kg•m/s=﹣4kg•m/s,由于碰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负值,所以右边不可能是A球的;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pA=﹣△pB,则B球的动量变化量为△pB=4kg•m/s,根据△pB=pB﹣10kg•m/s,解得碰后B球的动量为:pB=14kg•m/s,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根据p=mv,可得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6:7,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答案】C【解析】A、P、Q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为零,在竖直方向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B、设Q的位移大小为1,则P的位移大小为2,P、Q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Q﹣4mvP=0,m×﹣4m×=0,解得:2:1=1:4,故B错误;C、设Q到达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v1,此时P的速度大小为v2,P、Q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在水平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4mv2=0,系统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解得:v2=,故C正确;D、P、Q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Q运动到半圆槽右端最高点时,P、Q的水平速度均为零,故D错误。故选C。6.【答案】D【解析】A、单摆运动的回复力是摆球重力在垂直摆线方向上的分力,而不是摆球所受重力和摆线对摆球拉力的合力,故A错误;B、摆球第一次摆到最低点时,力传感器显示的力最大,根据题图乙的信息可得,所对应的时刻为t=0.5s,故B错误;C、摆长应为绳长与小球半径之和,故C错误;D、根据题图乙的信息可得,单摆周期T=1.6 s,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代入数据解得,摆长为L=0.64 m,故D正确。故选:D。7.【答案】C【解析】A、由振动的图像可知:振子的周期为2s,则在0到2s内弹簧振子做了1次全振动,故A错误;B、设振子1s末时的速度为﹣v,2s末时的速度为v,1s~2s内,振子的动量变化量为Δp=mv﹣(﹣mv)=2mv,不为零,故B错误;C、t=0和1s时,振子处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振子的动能也是最大,在0.5s时,处于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动能为零,故在0~1s内弹簧振子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D、第2s末,弹簧振子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弹簧弹力和重力平衡,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弹性势能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C。8.【答案】AC【解析】A、根据“同侧法”可知波源M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两列波的波速相同,波源M产生的波传播的距离大于波源N产生的波传播的距离,波源M先振动,故A正确;B、波源M产生的波的传播速度,由于两列波的波速相同,因此波源N的传播速度为20m/s,故B错误;C、再经过0.2s,波传播的距离Δx′=vΔt′=20×0.2m=4m,波源M的波峰刚好传播到x=6m处,波源N的波峰刚好传播到x=4m处,则在x=6m处为波谷,因此x=6m处的质点的位移y=10cm﹣5cm=5m,故C正确;D、两列波波长不同,周期不同,则频率不相同,不能发生明显干涉现象,故D错误。故选:AC。9.【答案】CD【解析】A、由图示图像可知,小球的振幅A=8cm,周期T=4s,f=0.25Hz,故A错误;B、由图示图象可知,t=0到t=1s时间内小球从正的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小球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B错误;C、由图示图像可知,t=2s小球在负的最大位移处,t=4s时小球在正的最大位移处,回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正确;D、根据数学知识可得:,则该小球的振动方程为cm,故D正确。故选:CD。10.【答案】AD【解析】根据图乙可知,1 s后二者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即不受摩擦力作用,在0~2 s内,木板Q下表面与水平面之间没有摩擦力,P、Q系统在相互作用的过程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动量守恒,故A正确;从图像可知,0~2 s内Q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2 s内无摩擦力,根据动量定理,摩擦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所以I=Mv-0=2 N·s,故B错误;P从速度为2 m/s减为1 m/s所需的时间为1 s,则a== m/s2=-1 m/s2,又a==-μg,所以μ=0.1,故C错误;由功能关系:Q=mm = J J=2J,故D正确。故选AD。11.【答案】BD【解析】AD、由图可知相同的入射角,介质中b光的折射角小,说明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可知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大于b光,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故A错误,D正确;B、由于两条折射光线关于OO′对称,所以两种光在棱镜中的路程相同,但是速度不同,所以传播时间不等,故B正确;C、由于棱镜对两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在棱镜中的入射角相同,则从AB边射出的光线与AB边的夹角不等,故C错误。故选BD。12.【答案】AC【解析】对Δt时间内吹向游客的气体进行分析,设气体质量为Δm,由动量定理可得FΔt=Δmv,由于游客处于静止状态,故满足F=mg,另外Δm=ρ·vΔt·S,联立可得v=,A项正确;单位时间内流过风洞某横截面的气体体积V=vπ()2,联立解得V=,B项错误;若风速变为原来的,设风力为F',由动量定理可得F'Δt=Δm' ,另外Δm'=ρ·Δt·S=,联立可得F'==,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ma,解得a=,故C项正确;风洞单位时间流出的气体质量M=ρV=,单位时间内风机做的功W=Mv2=,D项错误。故选AC。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13.(共6分,每空2分)【答案】(1)D(2分)(2)①0.63(2分) ②504(2分)【解析】(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应减小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间的距离,由Δx= 可知需要增大双缝间距d或减小双缝到屏的距离L,故D正确,AB错误;把绿色滤光片换成红色滤光片,波长变长,条纹间距变宽,故C错误。故选D。(2)①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间距为:②该单色光的波长为: = 14.(共9分,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答案】(1)BC(2分,选对一个1分,选对2个2分,错选的没分)(2)C(2分);(3)m1•OP=m1•OM+m2•ON(3分) OP=ON﹣OM(或OP+OM=ON)(2分)【解析】(1)A、入射球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即可保证到达斜槽末端时速度相等,斜槽轨道不必光滑,故A错误;B、小球离开斜槽后做平抛运动,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故B正确;C、为防止两球碰撞后入射球反弹,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必须满足m1>m2,故C正确;D、同一组实验中,为保证小球到达斜槽末端速度相等,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故D错误。故选:BC。(2)选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m1v1=m1v1′+m2v2′,由于两球碰撞后做平抛运动,它们抛出点的高度相等,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两边同时乘以时间t得:m1v1t=m1v1′t+m2v2′t,则m1•OP=m1•OM+m2•ON,可知实验中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由(2)可知,两球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则m1•OP=m1•OM+m2•ON。如果碰撞为弹性碰撞(碰撞前后动能相等),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两边同时乘以t2并整理得:,又因为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即:m1•OP=m1•OM+m2•ON,整理得:OP=ON﹣OM(或OP+OM=ON)。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7分。要有必要文字说明,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5.(8分)【解析】(1)用手往下拉振子使振动系统获得一定能量,放手后,在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的情况下,振子因所受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F=﹣kx),故它做简谐运动,其周期和频率是由它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称固有周期T固和固有频率f固,根据题意可得:T固(2分)f固=Hz=2.5Hz(2分)(2)由于把手转动的转速为5r/s,它给弹簧振子的驱动力频率为f驱=5Hz(1分)周期T驱= s=0.2s(1分)故振子做受迫振动,振动达到稳定状态后,其振动的频率f=f驱=5Hz(1分)振动的周期T=0.2s(1分)16.(12分)【解析】(1)由波形图可知,波长λ=4m,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经λ传到虚线位置,则: T=0.7s(2分)解得波的周期:T=2.8s(1分)(2)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0.7s时间内经 λ传到虚线位置,即: T=0.7S(2分)解得:T=0.4s(1分)波速:=m/s=10m/s(1分)(3)假设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传播时间:(n=0,1,2,…)所以(n=0,1,2,…)(2分)而:λ=4m根据可得:v=(4n+1)m/s(n=0,1,2,…)(2分)当v=30m/s时,n=5,故假设成立,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1分)17.(12分)【解析】(1)由A点发出的某光线的光路图如图所示(1分)当入射角i=37°时,反射角也为37°,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垂直,则折射角γ=53°(1分)由折射定律得(3分)代入数据解得:n=(1分)(2)设光从水面射出的临界角为C,则有sinC==(2分)B点发出的光射出水面的区域为圆,设其半径为R,则由几何知识可知:(1分) 代入数据解得: m(1分)水面上有光线射出的区域为圆形区域,半径为R+r,则发光区域面积为S=π(R+r)2(1分)解得:(0.6+1.4)2m22m2(1分)18.(15分)【解析】(1)B下滑x0获得的速度为v0,则mBgx0sin 53°=mBv,(2分)解得:v0=4 m/s (1分)(2)设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A、B发生弹性正碰,有:mBv0=mAvA+mBvB,(2分)mBv=mAv+mBv(2分)解得:vA=2 m/s,vB=-2 m/s ,负号表示小物块B的速度沿斜面向上(2分)(3)碰后,对B由动量定理:mBgtsin 53°=0-mBvB(2分)解得:t= s(1分)对A由动量定理:I+mAgtsin 53°=mA(-vA)-mAvA(2分)解得:I=-18 N·s 弹簧对小物块A冲量的大小为18N.s(1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联考物理试卷,共10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顶尖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物理试卷(含详解),共11页。
这是一份河南名校联盟2022-2023年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一物理试题,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