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北师大版)(含答案)
第6讲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北师大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6讲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北师大版)(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点,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高是3,不符合题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6讲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讲义) (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 1、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点。形状相同,大小不同。2、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一看,看图形每边各占几格;二算,按已知比计算出放大图或缩小图的每边各占几格;三画,按计算出的边长画出原图形的放大图或缩小图。温馨提示:把图形每条边按相同倍数放大(或缩小)后,形状不变,相对应的角的度数也不变。1、把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形状不变,相对应的角的度数也不变。2、求一个图形放大到原来的n倍或缩小到原来的(m,n均不为0)后的面积,是指把这个图形的各边分别放大到原来的n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后求出的面积。3、在图形放大或缩小的题目中,所给的比的前项对应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比的后项对应原图形。【易错一】一张心意卡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明明按一定的比例把贺卡放大,放大后宽为6厘米,长为( )厘米。A.8 B.10 C.12【解题思路】写出图形2与图形1对应边的比,化简即可。【完整解答】4∶12=1∶3,图形1按1∶3的比缩小后可以得到图形2。故选择:A【易错点】此题考查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注意放大与缩小是指对应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易错二】丽丽去北京动物园游玩,回家后把一张照片(如下图所示)在电脑上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放大后的照片长是14.4cm,放大后的宽是( )cm。【解题思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图形放缩时,每条边是按照相同的比例放大的,这里长从6cm变成14.4cm,扩大了2.4倍,那么宽也要扩大2.4倍。【完整解答】(cm)【易错点】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放缩,如果按照a∶1的比例进行放大,那么每条边都要扩大到原来的a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a2倍。【易错三】(1)画出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并在图内标上①。(2)在空白处画出原长方形按1∶2缩小后的图形,并在图形内标上②。(3)以点O为圆心,画一个半径3厘米的圆。下图一格的长度代表1厘米。(4)点O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解题思路】(1)根据图形旋转的方法,把长方形与点A相连的两条边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度后,再根据长方形的邻边互相垂直的性质,画出另外两条边,由此即可得出旋转后的长方形;(2)按1∶2的比例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就是把原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原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4格和2格,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2格和1格;由此画出即可;(3)确定了圆心O的位置即确定了圆的位置;再以半径3格(3厘米)画圆即可;(4)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写出O的位置即可。【完整解答】根据分析,可得(1)(2)(3)见下图:(4)点O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0,4)【易错点】各种基础知识的小综合,比较简单,细心即可。【易错四】先按2∶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把放大后的图形按1∶4的比缩小,并画出来。并算出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周长比是( ),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比是( )。【解题思路】按2∶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就是把已知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放大2倍,据此画图;按1∶4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就是把放大后图形的长与宽分别缩小4倍,据此画图。分别求出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周长,面积,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求出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周长的比,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比。【完整解答】长方形原来的长与宽分别是4格、2格,所以放大后的长:4×2=8(格),宽:2×2=4(格),作图为①。缩小后的长:8÷4=2(格),宽:4÷4=1(格),作图为②。作图如下:(4+2)×2=6×2=12(8+4)×2=12×2=2424∶12 =2∶1;4×2=88×4=3232∶8=4∶1所以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周长比是(2∶1),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比是(4∶1)。【易错点】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的周长比与放大或缩小的比相同,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的面积比是放大或缩小的比的平方。 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将图(1)按2∶1画出来的是( )。A.① B.② C.③2.一个面积是27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把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A.90平方厘米 B.不变 C.30平方厘米 D.45平方厘米3.把一个正方形各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后,现在的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比是( )。A. B. C.4.把一个长5cm,宽3cm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面积是( )cm2。A.15 B.27 C.45 D.1355.把一个圆的半径按4∶1的比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圆的面积比是( )。A.4∶1 B.8∶1 C.16∶16.下面的图形是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的,x=( )。A.10 B.8 C.7.57.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这个比的比值比1( )。A.大 B.小 C.相等8.把一个半径是3cm的圆按2∶1放大,放大后的圆的周长是( )cm。A.12.56 B.18.84 C.28.26 D.37.68二、填空题9.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时,图形的( )不会变化。10.看图填空。① ②(1)图②是图①按( )∶( )的比缩小得到的。图②与图①面积的比是( )。(2)将图②绕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最大是( )cm3。11.一个长方形面积是,按4∶1放大后面积是( )。1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cm,高是3cm。把这个平行四边形按5∶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13.如图,图( )是将图A按2∶1放大后的图形,图( )是将图A按1∶2缩小后的图形。14.将一个长16cm、宽10cm的长方形按1∶2缩小,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________cm2。15.观察下图填空。图C是图A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得到的;图E是图A各边放大到原来的( )得到的。16.把一个长方形缩小到原来的,它的周长缩小到原来的( ),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三、判断题17.一个面积是6.28cm2的圆形,按2∶1放大,得到的图形面积是12.56cm2。( )18.一个长9cm、宽6cm的长方形,各边的长度都缩小为原来的后,面积是原来的。( )19.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6倍。( )20.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原长方形周长的3倍。( )四、作图题21.画出长方形的各边扩大到原来的3倍后的图形。 22.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 (1)把左图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画出放大后的图形。(2)把右图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画出缩小后的图形。23.在下面的图形中任选一个,将图形缩小为原来的画出来。24.按1∶3的比例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按2∶1的比例画出梯形放大后的图形。五、解答题25.一个直角三角形ABC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3cm和4cm,把它按2∶1放大后得到三角形DEF。三角形ABC与DEF的周长之比是多少?面积之比呢? 26.滨河公园里有一个长方形的植物园,把植物园的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数的,画出了下边的示意图。这个植物园的面积是多少? 27.如图中小兔子玩具是按大兔子玩具的1∶8做的,小兔子玩具有多高? 28.在下面的方格中根据要求画一画。(每格看作边长是1cm的小正方形)(1)方格中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顶点分别是A(3,1)和B(1,5),这个平行四边形另外两个顶点的位置可能是C( )和D( )。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并标上字母。(2)根据算式4×4÷2画出一个三角形。(3)将画好的三角形按1∶2缩小,画出缩小后的图形。 29.按要求填一填,画一画。 (1)图中( )号图形是①号图形放大后的图形,它是按( )∶( )的比放大的。(2)画出将图形①缩小的图形,使得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是1∶2。 30.填一填、画一画(下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厘米)。(1)画出图①关于直线CD对称的图形②;(2)点C用数对表示为(7,5),则点O用数对表示为( );画出图①绕O点逆时针旋转90°,然后向上移动3格后的图形③;(3)在方格纸的右下方画出图形①按1∶2缩小后的图形④。 31.在“垃圾不落地,普宁更美丽”活动中,流沙某街道办准备增加垃圾桶的投放量。这种垃圾桶内胆是一个铁皮做的无盖圆柱,高45厘米,直径30厘米。(π取3)(1)请你按照1∶15的比例尺为工人师傅画出内胆的展开图(焊接部分忽略不计)。(2)做一个这样的垃圾桶内胆需要多少平方厘米铁皮?(结果保留整十厘米)(3)这个垃圾桶的内胆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2.(1)图中三角形A三个顶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2)画出图形A向右平移10格后得到的图形B;然后再以MN为对称轴,画出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 (3)按1∶2的比画出图形A缩小后的图形。 33.如图,请根据要求写数对和画图。(1)如果C点可以用数对,D点可以用数对表示,请在图中分别写出A,B两点的数对。(2)画出三角形边上的高。(3)在格子图上找一个合适的位置,画出三角形按照缩小后的图形。 参考答案1.B【解题思路】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是指围成图形的每条线段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只是大小变了,形状不变。将图(1)按2∶1放大后,三角形(1)的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据此解答。【完整解答】放大后三角形的底:1×2=2放大后三角形的高:2×2=4A.图①:三角形的底是1、高是4,不符合题意;B.图②:三角形的底是2、高是4,符合题意;C.图③:三角形的底是4、高是3,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易错点】抓住图形放大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C【解题思路】设原来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则缩小后的长为a,宽为b;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原来长方形面积:ab=270;缩小后长方形的面积:a×b,即ab,即可求出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完整解答】设原来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则缩小后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原来长方形面积:ab=270平方厘米缩小后长方形面积:a×b=ab270×=30(平方厘米)一个面积是27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把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C【易错点】熟练掌握长方形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B【解题思路】假设出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求出原来和现在正方形的面积,最后根据比的意义求出它们的面积比,据此解答。【完整解答】假设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a。原来正方形的面积:a×a=a2现在正方形的面积:3a×3a=9a2现在正方形的面积∶原来正方形的面积=9a2∶a2=9∶1所以,现在的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比是9∶1。故答案为:B【易错点】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如果正方形各边扩大到原来的n倍,那么面积扩大到原来的n2倍。4.D【解题思路】由题意可知,把长方形的长和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据此计算即可。【完整解答】(5×3)×(3×3)=15×9=135(cm2)则得到的图形面积是135cm2。故答案为:D【易错点】本题考查图形的放大,明确放大的是图形的各个边长是解题的关键。5.C【解题思路】假设放大前圆的半径是1,则放大后圆的半径是4,然后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据此求出放大前后圆的面积,然后用放大后的面积比上方法前的面积即可。【完整解答】假设放大前圆的半径是1,则放大后圆的半径是4π×42∶π×12=16π∶π=(16π÷π)∶(π÷π)=16∶1故答案为:C【易错点】本题考查圆的面积,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6.C【解题思路】由于图形是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的,所以原来长比现在的长的比值和原来宽比现在的宽的比值相等,所以根据图中数据列比例解答即可。【完整解答】根据题意可得12∶x=8∶5解:8x=12×58x=608x÷8=60÷8x=7.5故答案为:C【易错点】本题主要是考查比例的应用,根据图中数据列比例解答即可。7.A【解题思路】把图形按照n∶1放大,就是将图形的每一条边放大到原来的n倍,放大后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长的比是n∶1。【完整解答】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这个比的比值比1大。故答案为:A【易错点】图形放大或缩小是指对应边放大或缩小。8.D【解题思路】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按2∶1放大后的圆的半径是(3×2)cm,根据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即可计算出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的周长。【完整解答】3×2=6(cm)2×3.14×6=3.14×12=37.68(cm)故答案为:D【易错点】此题主要考查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以及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9.形状【解题思路】根据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是指把对应边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对应角大小不变,即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似,也就是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不变。据此解答。【完整解答】根据分析得,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时,图形的形状不会变化。【易错点】此题主要是考查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不变,即放大与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似,也就是形状不变。10.(1) 1 5 1∶25(2)50.24【解题思路】(1)把图形按照1∶n缩小,就是将图形的每一条边缩小到原来的,缩小后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长的比是1∶n;如果把图形按照1∶n缩小,则面积按12∶n2缩小,据此分析。(2)直角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图形是圆锥,两条直角边分别对应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根据圆锥体积=底面积×高÷3,分别求出绕3cm和4cm旋转形成的圆锥的体积,比较出最大的即可。(1)4cm∶20cm=1∶512∶52=1∶25图②是图①按1∶5的比缩小得到的。图②与图①面积的比是1∶25。(2)3.14×32×4÷3=3.14×9×4÷3=37.68(cm3)3.14×42×3÷3=3.14×16=50.24(cm3)50.24>37.68将图②绕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最大是50.24cm3。【易错点】关键是熟悉圆锥特征,掌握圆锥体积公式,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对应边长的比相等,周长的比相等,但面积的比不相等。11.96【解题思路】一个长方形面积是,按4∶1放大后的面积与原长方形的面积的比是∶1,即16∶1,据此解答即可。【完整解答】6×=6×16=96()【易错点】把图形按照n∶1放大,就是将图形的每一条边放大到原来的n倍,放大后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长的比是n∶1,面积比是∶1。12.600【解题思路】平行四边形按5∶1放大后,相当于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扩大到原来的5倍,求出扩大后的底边长和高,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扩大后的图形的面积。【完整解答】8×5=40(cm)3×5=15(cm)40×15=600(cm2)【易错点】此题主要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根据放大的比例,分别求出放大后的底与高的值,即可得解。13. D C【解题思路】把一个图形按照2∶1放大,就是把这个图形的各条边按照2∶1进行放大,求出放大图形A后的长与宽,找出图形A放大后的图形;同样,把一个图形按照1∶2缩小,就是把这个图形的各条边按照1∶2进行缩小,求出缩小图形A后的长与宽,找出图形A缩小后的图形。【完整解答】A图形的长是:4,宽是:2;放大后长是:4×2=8,宽是:2×2=4;A图形缩小后长是:4÷2=2,宽是:2÷2=1。图D是将图形A按照2∶1放大后的图形;图C是将图形A按照1∶2缩小后的图形。【易错点】本题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注意放大后缩小后的图形的边长:原图的对应边长=放大或缩小的比。14.40【解题思路】一个长是16cm,宽是10cm的长方形按1∶2缩小,就是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所以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是16÷2=8厘米,宽是10÷2=5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据此可求出缩小后长方形的面积。【完整解答】(16÷2)×(10÷2)=8×5=40(cm2)【易错点】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15. 2【解题思路】图形A是长为6格,宽为4格的长方形,图形C是长为3格,宽为2格的长方形;图形E是长为12格,宽是8格的长方形;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图形C是图形A各边缩小到原来的得到的,图形E是图形A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的。【完整解答】根据分析可知,观察下图填空。图C是图A各边缩小到原来的得到的;图E是图A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的。【易错点】图形放大缩小的倍数是指对应边方法或缩小的倍数,对应角大小不变。16. 【解题思路】“把一个长方形缩小到原来的”是把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如果原来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那么现在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把原来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现在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最后比较现在长方形的周长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的关系,现在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的关系。【完整解答】原来长方形的周长:2(a+b)现在长方形的周长:2(a+b)=2×(a+b)=×2(a+b)所以它的周长缩小到原来的。原来长方形的面积:ab现在长方形的面积:a×b=ab所以它的面积缩小到原来的。【易错点】把一个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它的周长就按指定的比扩大或缩小,它的面积就按指定比的平方扩大或缩小。17.×【解题思路】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一个面积是6.28cm2的圆形,先利用圆的面积公式求出圆的半径,按2∶1放大后,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求出放大后圆的半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扩大后的面积,看是否与原题相符。【完整解答】r2=6.28÷3.14=2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圆的面积为:3.14×(2r)2=3.14×4×r2=12.56×2=25.12(cm2)所以原题的答案是错误的。故答案为:×【易错点】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圆的面积的计算,注意,一个图形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指对应边扩大或缩小的倍数。18.√【解题思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等于因数扩大(或缩小)倍数的乘积。据此判断。【完整解答】据分析:=所以长方形的长、宽各缩小为原来的后,面积是原来的。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易错点】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及应用。19.×【解题思路】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面积按照32∶12放大,据此确定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数。【完整解答】32∶12=9∶1,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9倍,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易错点】图形放大或缩小是指对应边放大或缩小。20.√【解题思路】根据题意,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即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设原来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扩大后的长是3a;宽是3b;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周长=(长+宽)×2;求出扩大前和扩大后的周长,即可解答。【完整解答】设原长方形长为a,宽为b;则扩大后的长为3a;宽为3b;扩大前周长:(a+b)×2扩大后周长:(3a+3b)×2=3×(a+b)×23×(a+b)×2÷(a+b)×2=3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原长方形周长的3倍。原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易错点】根据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以及利用长方形周长公式进行解答。21.见详解【解题思路】根据图形放大的方法,先分别求出放大3倍后,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然后根据长方形的画法,画出放大后的图形,据此解答。【完整解答】由分析可得:原来长方形的长是2,宽是1,2×3=61×3=3则扩大后的长方形长为6,宽为3。画图如下:【易错点】本题考查理解和掌握图形放大的方法以及应用。22.(1)见详解(2)见详解【解题思路】(1)左图圆的半径是1,把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放大后圆的半径是3,据此画出放大后的图形。(2)把右图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即把右图的各边长度都除以2,据此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完整解答】如图:【易错点】本题考查放大与缩小图形的画法,抓住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点“形状相同,大小不同”是解题的关键。23.三角形;图形见详解【解题思路】选择三角形,原来三角形的底是4格,缩小后三角形的底是4÷2=2格,原来三角形的高是2格,缩小后三角形的高是2÷2=1格,据此作图。【完整解答】选择三角形,作图如下:(答案不唯一)【易错点】本题主要考查作缩小后的图形,分析原图形求出缩小后各对应边的长度是解答题目的关键。24.见详解【解题思路】把图形按照1∶n缩小,就是将图形的每一条边缩小到原来的,缩小后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长的比是1∶n;把图形按照n∶1放大,就是将图形的每一条边放大到原来的n倍,放大后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长的比是n∶1。【完整解答】【易错点】图形放大或缩小是指对应边放大或缩小。25.2∶1;4∶1【解题思路】根据图形放大或缩小的特征可知:放大后的三角形周长之比为边长之比,面积之比为边长之比的平方的比,据此解答。【完整解答】把三角形ABC按2∶1放大后得到三角形DEF。周长之比是2∶1;面积之比是22∶12=4∶1。答:三角形ABC与DEF的周长之比是2∶1,面积之比是4∶1。【易错点】根据图形放大或缩小的特征,熟练掌握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周长之比、面积之比与边长之比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6.1200平方米【解题思路】植物园的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数的,就是用给出的长和宽分别除以,得到它的长和宽,再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与宽的乘积计算,据此解答。【完整解答】答:这个植物园的面积是1200平方米。【易错点】熟练掌握缩小的计算方法以及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7.10.5cm【解题思路】小兔子玩具的高度=大兔子玩具的高度×,根据这一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完整解答】1∶8=84×=10.5(cm)答:小兔子玩具10.5cm。【易错点】本题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28.(1)(3,5);(5,1),画图见详解;(2)见详解;(3)见详解。【解题思路】(1)根据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找到A点和B点,并且A点和B点为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顶点,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找出C点和D点的位置即可。(答案不唯一)(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底×高÷2,根据题意分析4×4÷2,这个三角形是底为4,高为4的三角形,据此画图即可。(3)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和第二小问中画出的三角形,原三角形底和高都是4格,缩小后的三角形底为:4÷2=2(格),高为:4÷2=2(格),据此画出底是2格,高是2格的三角形即可。【完整解答】(1)在图中找到A点和B点,画出平行四边形,C点和D点的位置分别为:(3,5)、(5,1)。(答案不唯一),画图如下:(2)、(3)如图:【易错点】此题考查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29.(1)③;3;1;(2)见详解。【解题思路】(1)要找几号图形是①号图形放大后的图形,先找出比①号长方形大的图形,看看长和宽扩大的倍数是否一样,据此即可确定出要找的图形,然后数出扩大后的图形的长是几个格,同时数出原图的长是几个格,即可求出放大比例;(2)将图形①的长和宽同时缩小2倍。【完整解答】(1)图中比①大的图形有两个,②号、③号;②号的长没有变化,所以③号图形是①号图形放大后的图形;③号的长是12格,宽6格,①号的长是4个格,宽2格,12∶4=6∶2=3∶1图中③号图形是①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它是按 3∶1放大的。(2)如红色图像所示。【易错点】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注意求放大或缩小的比:用放大或缩小后的边长:原图的对应边长。30.(1)见详解(2)O(4,1);图见详解(3)见详解【解题思路】(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2)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写出点O用数对表示;再根据旋转的特征:图①绕O点逆时针旋转90°,点O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的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然后向上移动3格画出图形③;(3)按1∶2的比例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就是把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原来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2格和4格,缩小后的底是2×=1格;高是4×=2格;据此画图即可。【完整解答】(1)见下图;(2)点C用数对表示为(7,5),则点O用数对表示为(4,1);见下图;(3)底:2×=1(格);高:4×=2(格),见下图【易错点】本题考查作轴对称图形,作平移后的图形,作旋转后的图形以及图形的放大或缩小。31.(1)见详解(2)4730平方厘米(3)30375立方厘米【解题思路】(1)按照1∶15的比例尺画图,就是把直径和高缩小到原来的,再根据圆柱展开图的特征画出即可;(2)无盖的圆柱的表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加圆柱的侧面积,根据圆的的表面积公式:底面积+侧面积,代入数据,即可;(3)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代入数据,即可解答。【完整解答】(1)圆柱的底面直径:30×=2(厘米)底面周长:3×2=6(厘米)圆柱的高:45×=3(厘米)(2)3×(30÷2)2+3×30×45=3×225+90×45=675+4050=4725≈4730(平方厘米)答:做一个这样的垃圾内胆需要4730平方厘米铁皮。(3)3×(30÷2)2×45=3×225×45=675×45=30375(立方厘米)答:这个垃圾的内胆的容积是30375立方厘米。【易错点】根据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圆柱的表面积公式以及体积公式进行解答。32.(1)(2,3)(6,3)(6,5)(2)见详解(3)见详解【解题思路】试题分析: (1) 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即可表示出三角形A的三个顶点的数对位置; (2)根据图形平移的方法,先把三角形A的三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10格,再依次连接起来即可得出平移后的三角形B,再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画出以MN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B’即可解。(3)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把这个图形按1: 2缩小,就是这个图形的各边分别缩小到原来的,据此即可画图.【完整解答】(1)(2,3)(6,3)(6,5)(2)(3)【易错点】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以及运用平移、放大与缩小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进行图形变换的方法。33.见详解【解题思路】(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2)从三角形任一顶点向它的对边或者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从顶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3)把图形按照1∶n缩小,就是将图形的每一条边缩小到原来的,缩小后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长的比是1∶n。【完整解答】(1)2+4=6,A(1,6);4+3=7,B(7,2)(2)(3)【易错点】关键是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会画三角形的高,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是指对应边放大或缩小的倍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8讲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苏教版)(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6讲 圆锥的体积——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苏教版)(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圆锥的体积,圆柱和圆锥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9讲 反比例——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北师大版)(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