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高尔基体对损伤的神经细胞膜有修补作用,Src蛋白分布于高尔基体等处,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氧化应激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产生的继发性损伤之一,科研人员使用H2O2构建氧化应激神经元模型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B.高尔基体可能通过形成囊泡来修补损伤神经元的细胞膜
    C.H2O2处理能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并使高尔基体平均长度增加
    D.注射SA激活神经元中的Src蛋白可加大氧化应激引起的继发性损伤
    2.叶酸是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对氨基苯甲酸是合成叶酸的原料。磺胺类药与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相似,与其竞争性结合叶酸合成酶,从而抑制叶酸的合成,起到杀菌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底物增大到一定浓度时,两组的反应速率不再增加主要受时间限制
    B.可推测磺胺类药对叶酸合成酶的空间结构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C.若细菌产生的叶酸合成酶量增加,则可能减弱磺胺类药的杀菌作用
    D.促进细菌吸收对氨基苯甲酸,可增强磺胺类药物的杀菌作用
    3.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端粒DNA序列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后,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会受损伤,导致细胞衰老。端粒酶能以自身RNA为模板修复端粒,其活性在正常细胞中被抑制,在肿瘤细胞中被激活。研究芪莲舒痞颗粒(QLSP)对胃炎模型鼠胃黏膜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端粒严重缩短后,可能引起细胞核体积变小、染色质收缩
    B.同正常鼠相比胃炎模型鼠的黏膜细胞更易癌变,较高浓度的QLSP使端粒酶活性降低
    C.端粒酶的功能类似于逆转录酶,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端粒酶的低活性有关
    D.大肠杆菌端粒随分裂次数增加逐渐缩短,增殖能力减弱
    4.某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2n=8)所有DNA分子双链均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1次有丝分裂后,又分别完成减数分裂,发现了一个含有XY染色体的异常精细胞,若无其他染色体变异和交叉互换发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异常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XBY、a、a
    B.产生该异常精细胞的初级精母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不会多于8条
    C.产生该异常精细胞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被标记的核DNA分子最多有5条
    D.分裂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15N标记的核DNA分子占1/4
    5.匍匐鸡的匍匐性状基因(A)对野生性状基因(a)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已知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1/3胚胎死亡,某鸡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40%,让其随机交配得到F1,F1随机交配获得F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6%
    B.F1中野生型:匍匐型=2:9
    C.F1中匍匐型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
    D.F2中a基因频率比F1中a基因频率低
    6.研究发现,印度洋中多个丽鱼物种都来源于早期的同一个物种,其形成的原因是不同颜色的雌雄丽鱼专挑与自己颜色相同的丽鱼作为交配对象,形成生殖上相对隔离的族群,而不同的族群以不同生物为食,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颜色丽鱼变异产生的根本来源是基因重组
    B.多个丽鱼物种形成过程中先有生殖隔离,再有地理隔离
    C.多个丽鱼物种形成过程中,自然选择未起作用
    D.上述新物种形成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7.某些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和咳嗽等症状,重症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降低。肺部感染还会造成肺泡损伤,出现蛋白质渗出物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渗出导致肺部渗透压升高,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
    B.在安静状态下,发热患者脑和肝脏是最主要的产热器官
    C.患者呼吸频率明显增加受脑干中的呼吸中枢的调节
    D.发热、缺氧影响机体能量供应,是患者乏力的原因之一
    8.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能够调节种子的萌发。某研究小组为研究两种激素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利用拟南芥种子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已知6-甲基嘌呤能够抑制mRNA的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A通过促进种子合成α-淀粉酶来促进种子萌发
    B.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ABA与GA的作用相反
    C.图证明6-甲基嘌呤抑制GA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
    D.在种子成熟过程中ABA的含量呈上升趋势
    9.糖耐量受损(IGT)是一种由正常血糖向糖尿病过渡的异常糖代谢状态,IGT人群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餐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IGT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定时采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照组IGT人群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B.餐后适度运动可通过促进糖原的分解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C.餐后适度运动促使IGT人群餐后胰岛素分泌的峰值提前
    D.IGT人群的胰岛B细胞上葡萄糖受体敏感性提高
    10.结核分枝杆菌为胞内感染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其细胞壁脂质含量较高,约占干重的60%。卡介苗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疫苗,可预防结核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核分枝杆菌合成细胞壁的脂质需要内质网的参与
    B.人的免疫系统清除胞内菌只能靠T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C.巨噬细胞能吞噬结核分枝杆菌,也能激活周围T淋巴细胞
    D.卡介苗能激活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其活菌数直接影响免疫效果
    11.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部分标志过的斜纹夜蛾,一定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其中标志个体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图(横坐标表示杀虫灯的间距/m)。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若标志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
    B.随着诱捕距离加大,标志个体占释放个体总数的比例上升
    C.一定范围内适当升高杀虫灯的位置可影响杀虫效果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导致其种群的年龄结构变为衰退型
    12.为研究河流中石块上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统计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目(图1)、自养类群和异养类群的个体数量(图2,A和H分别代表自养和异养类群的优势种),自养类群可为异养类群提供有机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替过程中优势种H的环境容纳量上升
    B.该裸石上发生了次生演替,120天后生物数量不再发生改变
    C.120天后,该裸石上群落的结构和周围类似石块上群落的结构完全相同
    D.演替达到稳定后,上述两种类群的能量金字塔是倒金字塔形
    13.如图是研究人员从土壤中采集样品,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②的培养过程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B.步骤③使用蔗糖培养基,其中应添加琼脂和纤维素
    C.可根据选择培养基上菌落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进行初步筛选
    D.步骤④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活菌数量往往比计数结果低
    14.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有F和S两种类型,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XF和XS编码。基因型为XFXS的女性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会有一个随机失活。将基因型为XFXS的女性皮肤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先进行细胞的原代培养,再对不同的细胞分别进行单克隆培养。分别对原代培养和单克隆培养的细胞进行G-6PD蛋白电泳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用到的主要细胞工程技术是动物细胞培养
    B.用胰蛋白酶处理皮肤组织可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C.原代培养细胞电泳图有2个条带是因为同时检测了多个细胞
    D.单克隆培养的细胞1、2、4、5、8、9与3、6、7所含基因不同
    15.大引物PCR定点突变常用来研究蛋白质结构改变导致的功能变化。单核苷酸的定点诱变仅需进行两轮PCR即可获得,第一轮加诱变引物和侧翼引物,第一轮产物作第二轮PCR扩增的大引物,如图表示利用大引物PCR对基因M进行定点诱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轮PCR中,至少需要2个循环才能获得相应的大引物模板
    B.第二轮PCR所用的引物是第一轮PCR的产物DNA的两条链
    C.扩增的定点诱变产物通常需具备启动子、终止子等结构才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D.为了使两轮PCR在同一支试管中进行,设计引物时应考虑不同的退火温度
    1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估测某植物叶片细胞液的平均浓度,取被检测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外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结果说明叶片细胞液浓度大于甲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细胞吸水能力增大
    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
    D.若使用KNO3溶液代替相应浓度的糖溶液进行实验,会造成较大实验误差

    二、多选题
    17.某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2N=24)的叶形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E/e、F/f控制。当显性基因D、E、F同时存在时表现为心形叶,其余情况均为卵形叶。一株纯合的心形叶雌株与隐性纯合卵形叶雄株杂交得F1,F1雌雄株随机传粉得到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2中心形叶植株的基因型有8种
    B.若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2中心形叶植株中纯合子占1/16
    C.若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F2雄株中卵形叶占23/32,雌株中卵形叶占7/16
    D.若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F2中卵形叶的雌雄植株杂交,会产生心形叶后代
    18.下图1为两个神经元之间联系示意图。研究者用相同强度的电刺激对神经元A进行不同处理:I为单次电刺激,Ⅱ为短时间连续两次刺激,用记录微电极记录神经元B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阈电位是指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I可知,刺激强度过低不能使神经元B产生动作电位
    B.单刺激时,神经元B电位的形成与神经元A释放的神经递质不足有关
    C.由Ⅱ可知,短时间连续给予阈下刺激可以导致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D.单刺激下神经元A释放的神经递质不会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19.精氨酸依赖型谷氨酸棒状杆菌缺乏将鸟氨酸转化为精氨酸的酶,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但可作为鸟氨酸发酵的优良菌种。如图为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经诱变获得精氨酸依赖型菌并进行筛选的过程示意图,过程①将紫外线照射处理过的菌液接种在培养基甲上,培养至菌落不再增加时,平板上的菌落如图所示。过程②向培养基甲中添加某种物质,继续培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必须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B.从培养基乙中挑选菌落,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在培养基上可分离出单菌落
    C.培养基甲是一种选择培养基,过程②向培养基甲中添加精氨酸
    D.菌落A是诱变产生的精氨酸依赖型菌种,为鸟氨酸发酵的优良菌种
    20.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与1961年相比,全球生态足迹总量明显增长,而生态承载力总量只提高了30%。研究者统计了1961年至2014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961年到1967年生态盈余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B.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就会出现生态赤字
    C.汽车尾气会增大生态足迹,建议人们绿色出行
    D.与食用肉类相比,蔬菜水果更能增大生态足迹

    三、综合题
    21.科研工作者以某植物幼苗为实验材料,通过在完全营养液中添加适量且适宜浓度的NaCl溶液和不同浓度的MT(某种植物激素)溶液,研究在盐胁迫下MT对该植物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注:①对照组 ②NaCl ③NaCl+MT50 ④NaCl+MT100 ⑤NaCl+MT200
    (1)植物接受光照射时,能通过光敏色素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表述其调控机制是____________。
    (2)若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叶绿素的提取液,测量并计算叶绿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可绘制出该色素的吸收光谱,其中____________光的吸收率较高。
    (3)研究人员测定各组植株胞间CO2浓度,请分析②组胞间CO2浓度高于对照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而在盐胁迫初期,②组胞间CO2浓度低于对照组,在此阶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4)由图可知,MT在植物盐胁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动物(XY型性别决定方式)野生型个体的体色是深紫色,深紫色源自于黑色素与紫色素的叠加。黑色素与紫色素的合成分别受位于常染色上的A/a、B/b基因控制。现有一种黑色素与紫色素均不能合成的白色纯合品系(W),研究人员让该W品系与纯合野生型个体进行杂交,所得F1的体色均为深紫色。利用F1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让F1的雄性个体与W品系的雌性个体杂交,F2为深紫色和白色,且比例为1:1。
    实验二:让F1的雌性个体与W品系的雄性个体杂交,F2表型及比例为深紫色:紫色:黑色:白色=9:1:1:9。
    (1)黑色与紫色均属于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上述体色遗传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一与实验二的F2表型及比例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
    (2)F1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若让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深紫色:紫色:黑色:白色的比例为__________。
    (3)研究发现,该动物的染色体上还存在色素合成抑制基因。研究人员在进行W品系与纯合野生型个体杂交实验过程中,发现F1个体中有一只白色雄性个体。研究人员推测是单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导致色素合成受到抑制(相关基因用D/d表示)。
    ①若推测正确,且D在常染色体上,让该白色个体与W品系杂交,若结果为__________,则D在色素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若结果为__________,则D不在色素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②若推测正确,且D在X染色体上,让该白色个体与W品系杂交,结果应为__________。
    23.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认知功能迟缓等症状。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功能亢进的生理变化。5-羟色胺(5-HT)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也可作为抗抑郁药。氟氧苯丙胺和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剂也是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1)据图可知,在应激因素的作用下,5-HT的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5-HT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功能。
    (2)人的情绪是由位于脑干的“奖励中心”和位于大脑的“反奖励中枢”外侧缰核(LHB)共同调控的。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与其兴奋程度呈正相关。据此推测,抑郁症模型小鼠的LHB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比正常小鼠__________,向“奖励中心”发送的是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信号。
    (3)氟氧苯丙胺和MAO抑制剂都能缓解抑郁症状,由图分析其作用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除图中所涉及抗抑郁药物的作用原理外,请写出其它用于研发抗抑郁药物的思路__________。
    (4)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血浆中的糖皮质激素浓度明显增高,据图可知,高浓度糖皮质激素会使突触前膜__________的数量增多,据此分析抑郁症患者出现长时间情绪低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
    24.202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修复”。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某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某湿地地面活动的某种动物种群的数量,主要操作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该种动物并计数。与标记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已知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则该区域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
    (2)互花米草是外来入侵植物,严重威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替代”是根据群落演替的规律,由本地物种取代外来入侵植物的一种生态防治技术。有人认为,不能用芦苇通过生物替代的方法来治理互花米草。结合下图信息分析,能支持该观点的证据是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在逆境胁迫下,植物会产生大量活性氧导致细胞内的膜结构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活性氧清除剂能够维持体内活性氧的平衡。为探究互花米草适应滨海湿地的原因,研究人员对生活在不同盐浓度下互花米草叶片和根中的SOD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据图分析,叶片与根部SOD活性随盐浓度的变化不同,根部SOD活性变化是__________,试分析互花米草适应滨海湿地环境的可能机制是__________。
      
    (4)某滨海湿地遭到了镉污染,研究人员利用生态浮床(浮于水面上种植植物的床体,植物根系能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进行了有效治理。研究人员指出,浮床中的水生植物不能作为家畜饲料,试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为防治互花米草的生态入侵,湿地修复过程中通常选择净化能力强的多种水生植物,使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这体现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__。
    25.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易导致结肠癌的慢性疾病,患者肠道内会产生硫代硫酸盐。科研人员以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下图所示的炎症性肠病检测模型,GFP基因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1)据图分析,可以通过检测荧光强弱来判定小鼠肠道内硫代硫酸盐的浓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
    (2)研究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硫代硫酸盐检测传感器的大肠杆菌工程菌,通过PCR扩增R基因时应该选择的引物是__________,在A、B两端引物的5′端需添加的限制酶识别序列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限制酶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如下表:
    限制酶
    HindⅢ
    BamHⅠ
    PastⅠ
    EcoRⅠ
    BglⅡ
    识别序列(5′→3′)
    A↓AGCTT
    G↓GATCC
    C↓TGCAG
    G↓AATTC
    A↓GATCT

    (3)研究发现患者肠道内硫代硫酸盐的生成量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为简化疾病诊断和精确用药,科研人员开发了智能工程菌。科研人员将抗炎蛋白基因与硫代硫酸盐特异性诱导激活的启动子P连接,构建出下图所示表达载体(部分片段),导入用___________处理的大肠杆菌细胞内,选用启动子P的优点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分析】由实验结果可知,氧化应激神经元的高尔基长度会增加,SA(Src激活剂)可恢复氧化应激神经元的这种改变。
    【详解】A、高尔基体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并通过囊泡运往细胞膜,A正确;
    B、高尔基体可能通过形成囊泡,并与细胞膜融合,来修补损伤神经元的细胞膜,B正确;
    C、由①②对比可知,H2O2处理能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并使高尔基体平均长度增加,C正确;
    D、由③结果可知,注射SA激活神经元中的Src蛋白能够修复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D错误。
    故选D。
    2.C
    【分析】一定范围内,随着对氨基苯甲酸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升高,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对氨基苯甲酸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详解】A、底物增大到一定浓度时,两组的反应速率不再增加主要受酶含量的限制,A错误;
    B、磺胺类药降低叶酸合成酶的活性的机理是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酶活性中心,并未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并没有对酶的空间结构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B错误;
    C、若细菌产生的叶酸合成酶量增加,与氨基苯甲酸的结合增多,叶酸的合成增多,可能减弱磺胺类药的杀菌作用,C正确;
    D、高浓度的氨基苯甲酸有利于叶酸的合成,因此可通过抑制细菌吸收对氨基苯甲酸增强磺胺类药物的杀菌作用,D错误。
    故选C。
    3.B
    【分析】端粒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见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实质上是一重复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细胞分裂一次,DNA每次复制端粒就缩短一点,所以端粒其长度反映细胞复制潜能,被称作细胞寿命的“有丝分裂钟”。
    【详解】A、端粒严重缩短后,导致细胞衰老,可能引起细胞核体积变大、染色质收缩,A错误;
    B、由柱形图可知,胃炎模型鼠的黏膜细胞端粒酶阴性最少,黏膜细胞最易癌变,较高浓度的QLSP端粒酶阴性较低,说明使端粒酶活性降低,B正确;
    C、端粒酶的功能类似于逆转录酶,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端粒酶活性增加有关C错误;
    D、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而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所以没有端粒,D错误。
    故选B。
    4.D
    【分析】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经过1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精原细胞,每个核DNA均由一条15N标记的链和一条14N的链。之后进行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含有XY染色体的异常精细胞,是由于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XY未正常分离导致的,因此同时产生的三个精细胞1个XY,2个无性染色体。
    【详解】A、含有XY染色体的异常精细胞,是由于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XY未正常分离导致的,若其基因型为AXBY,则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XBY、a、a,A正确;
    B、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经过1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精原细胞,8个核DNA均由一条15N标记的链和一条14N的链,DNA复制后8条染色体依然均被标记,B正确;
    C、产生该异常精细胞的次级精母细胞前、中期含5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2个DNA,其中一个DNA双链均为14N,另一个DNA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因此被标记的核DNA共5条,C正确;
    D、精原细胞,8个核DNA均由一条15N标记的链和一条14N的链,DNA复制后8个DNA双链均为14N,还有8个DNA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含15N标记的DNA占1/2,D错误。
    故选D。
    5.B
    【分析】亲本中a的基因频率为40%,A的基因频率为60%,后代杂交产生的合子为AA:Aa:aa=36:48:16,但由于1/3AA的胚胎死亡,因此F1中AA:Aa:aa=24:48:16=3:6:2
    【详解】A、亲本中a的基因频率为40%,A的基因频率为60%,后代杂交产生的合子为AA:Aa:aa=36:48:16,但由于1/3AA的胚胎死亡,因此F1中AA:Aa:aa=24:48:16=3:6:2,所以aa的基因型频率为2/11(约18.2%),A错误;
    B、F1中AA:Aa:aa=3:6:2,因此野生型:匍匐型=2:(3+6)=2:9,B正确;
    C、F1中AA:Aa:aa=3:6:2,因此匍匐型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3+6)=1/3,C错误;

    D、F1杂交产生F2时,由于AA部分致死,导致F2中A基因频率比F1中A基因频率低,F2中a基因频率比F1中a基因频率高,D错误。
    故选B。
    6.D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不同颜色丽鱼变异产生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A错误;
    B、多个丽鱼物种形成过程中先有地理隔离,再有生殖隔离,B错误;
    C、多个丽鱼物种形成过程中,自然选择决定了各个种群的进化方向,C错误;
    D、上述新物种形成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进化,而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正确。
    故选D。
    7.A
    【分析】1、脑干内存在许多维持生命的重要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
    2、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
    【详解】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A错误;
    B、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B正确;
    C、脑干内存在许多维持生命的重要中枢,如呼吸中枢,C正确;
    D、缺氧导致有氧呼吸供能减少,发热增多导致能量更多转化为热量散失,会导致机体供能减少,是患者乏力的原因之一,D正确。
    故选A。
    8.C
    【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等,它们对植物各种生命活动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
    【详解】A、由甲组结果可知,GA能促进种子合成α-淀粉酶,来促进种子萌发,A正确;
    B、对比甲、丙两组可知,喷洒GA和ABA的种子中α-淀粉酶含量比单独喷洒GA的组低,可知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ABA与GA的作用相反,B正确;
    C、6-甲基嘌呤能够抑制mRNA的合成,但是可能是抑制α-淀粉酶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C错误;
    D、在种子成熟过程中,ABA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使其保持休眠,D正确。
    故选C。


    9.C
    【分析】胰岛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组织细胞中葡萄糖氧化分解;②促进糖原合成;③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④抑制肝糖原分解;⑤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详解】A、由图可知,对照组胰岛素含量在进食后持续上升,说明对照组IGT人群的胰岛B细胞可以正常分泌胰岛素,A错误;
    B、由运动组胰岛素曲线可知,运动时胰岛素含量升高,胰岛素可以促进糖原合成,说明餐后适度运动可通过促进糖原的合成降低餐后血糖峰值,B错误;
    C、由运动组和对照组的胰岛素曲线可知,运动组胰岛素峰值出现在45min,对照组胰岛素峰值出现在120min,说明餐后适度运动促使IGT人群餐后胰岛素分泌峰值的提前,C正确;
    D、IGT人群餐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说明IGT人群的胰岛B细胞上葡萄糖受体敏感性降低,从而分泌的胰岛素减少,D错误。
    故选C。
    10.C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会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病毒侵入细胞后会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病毒侵入的靶细胞结合,使得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详解】A、结核分枝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所以合成细胞壁的脂质不需要内质网的参与,A错误;
    B、人的免疫系统清除胞内菌需要靠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为主的特异性免疫,B错误;
    C、巨噬细胞能识别并吞噬病原体,并且可以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所以巨噬细胞能吞噬结核分枝杆菌,也能激活周围T淋巴细胞,C正确;
    D、卡介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抗相应病原菌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错误。
    故选C。
    11.C
    【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
    (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详解】A、若标志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数量估算为N/a,由于调查面积未知,无法计算种群密度,A错误;
    B、从图形上看,随诱捕距离的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即回收率是下降的;B错误;
    C、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诱捕灯间距和灯的高度,结果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和灯的高度有关,C正确;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使成年个体减少,年龄结构不会是衰退型,D错误。
    故选C。
    12.A
    【分析】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演替过程中优势种H所占的比例在上升,说明优势种H的环境容纳量上升,A正确;
    B、据图1可知,演替的前120天,曲线一直在下降,说明生长在裸石上的新增物种数在减少,但物种总数还是增加的,120天后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群落内的物种组成和生物数量还会发生改变,B错误;
    C、120天后,该裸石上群落的结构和周围类似石块上群落的结构类似,但不完全相同,C错误;
    D、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演替达到稳定后,上述两种类群的能量金字塔是正金字塔形,D错误。
    故选A。
    13.B
    【分析】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详解】A、步骤②是富集培养,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A正确;
    B、步骤③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其中应添加琼脂作为凝固剂,B错误;
    C、不同的微生物形成的菌落特征一般不同,纤维素降解菌的初步筛选可以根据菌落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进行,C正确;
    D、筛选出的纤维素降解菌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由于该方法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因此实际数量往往比统计结果低,D正确。
    故选B。
    14.D
    【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2、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3、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
    【详解】A、无论是原代培养还是单克隆培养,用到的主要细胞工程技术是动物细胞培养,A正确;
    B、动物细胞之间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分解,分散成单个细胞,B确;
    C、结合题干,基因型为XFXS女性体细胞中的两个X色体会有一个随机失活,故一个细胞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电泳后只显示一个条带,原代培养的细胞电泳有2个条带,故同时检测了多个细胞,C确;
    D、单克隆培养的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得到的增殖的细胞,故单克隆培养的细胞1、2、4、5、8、9与3、6、7,所含基因相同,表达的基因不相同,D错误。
    故选D。
    15.B
    【分析】1、PCR原理:在解旋酶作用下,打开DNA双链,每条DNA单链作为母链,以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即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自3'端延伸的。实际上就是在体外模拟细胞内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
    2、PCR反应过程是:变性—退火(复性)—延伸。
    【详解】A、第一轮PCR中,需要先合成一条链,再用这条链合成互补链,至少需要2个循环才能获得相应的大引物模板,A正确;
    B、第一轮产物作第二轮PCR扩增的大引物外,第二轮PCR仍需加入的引物是另一种侧翼引物,以便进行另一条链的延伸,B错误;
    C、若要使得目的基因可以表达出蛋白质,则需要在PCR扩增的定点诱变产物上具备启动子和终止子,诱导基因转录和翻译,C正确;
    D、为了使两轮PCR反应在同一支试管中进行,引物设计时应考虑不同的退火温度,第二轮PCR的退火温度应该比第一轮高,D正确。
    故选B。
    16.C
    【分析】渗透作用需要满足的条件是:①半透膜;②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浓度差是指单位体积溶质分子数量的差异,即物质的量浓度差异。由题干信息可知,甲糖和乙糖的质量分数相同,但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因此乙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甲糖溶液的2倍。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叶细胞与溶液之间无溶质交换,而甲组的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可能是由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甲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引起了细胞吸水,A正确;
    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说明乙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高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乙组叶细胞吸水能力增大,B正确;
    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乙组叶肉细胞吸水,由于甲糖溶液的摩尔浓度小于乙糖溶液,故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小于甲组,C错误;
    D、若使用KNO3溶液代替相应浓度的糖溶液进行实验,会造成较大实验误差,因为植物细胞可以吸收KNO3,D正确。
    故选C。
    17.ACD
    【分析】若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纯合的心形叶雌株(DDEEFF)与隐性纯合卵形叶(ddeeff)雄株杂交得F1,那么F1的基因型为DdEeFf。
    【详解】A、若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2中心形叶植株的基因型有(D_E_F_),共有2×2×2=8种,A正确;
    B、若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2中心形叶植株中纯合子(DDEEFF)占1/4×1/4×1/4=1/64,B错误;
    C、若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定为F,则F1的基因型为DdEeXFXf、DdEeXFY,F2雄株中卵形叶占1-3/4×3/4×1/2=23/32,雌株中卵形叶占1-3/4×3/4×1=7/16,C正确;
    D、若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定为F,则F2中卵形叶的雌雄植株中DDeeXFXF与ddEEXfY杂交,可以产生如DdEeXFY的心形叶后代,D正确。
    故选ACD。
    18.ABC
    【分析】由图可知神经元A受到刺激后,通过突触向神经元B传递信号,但单次刺激引起的电位变化并没有达到阈电位,不能使神经元B产生动作电位,但连续两次刺激的累加能够超过阈电位,使神经元B产生动作电位。
    【详解】A、由I可知,刺激强度过低神经元B产生的膜电位变化低于阈电位,不能使神经元B产生动作电位,A正确;
    B、神经元A与神经元B通过突触相连,单刺激时,神经元B电位的变化但未达到阈电位,与神经元A释放的神经递质不足有关,B正确;
    C、由Ⅱ可知,短时间连续两次低于阈电位的刺激,可以使电位超过阈电位,使神经元B产生动作电位,C正确;
    D、单刺激下神经元A释放的神经递质也使神经元B产生了电位变化,只是未达到阈电位,因此会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D错误。
    故选ABC。
    19.BC
    【分析】由图分析可知,图中①表示将紫外线照射处理的菌液接种在缺乏精氨酸的培养基上,因此甲中A表示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②表示向培养基中添加精氨酸后继续培养,其中A为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B为精氨酸依赖型菌株。
    【详解】A、培养皿采用干热灭菌,A错误;
    B、从培养基乙中挑选菌落,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分离出单菌落,B正确;
    C、结合图分析可知,图甲平板上只有A菌落,过程②向培养基甲中添加精氨酸后出现B菌落,这说明培养基甲中缺少精氨酸是一种选择培养基,C正确;
    D、菌落A是野生型菌种,菌落 B为精氨酸依赖型菌株,可作为鸟氨酸发酵的优良菌种,D错误。
    故选BC。
    20.ABD
    【分析】1、分析图中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变化曲线图,生态足迹总量逐年增大,1970年前比生态承载力总量低,1970年后比生态承载力总量高,逐渐超载。
    2、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详解】A、 1961年到1967年,生态足迹总量比生态承载力总量增长幅度大,两者差值为生态盈余,呈现逐年下降趋势,A错误;
    B、当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就会出现生态盈余,当低于时出现生态赤字,B错误;
    C、汽车消耗氧气,排出尾气,吸收尾气需要林地面积等,因此会增大生态足迹,建议人们绿色出行,C正确;
    D、与蔬菜水果相比,肉畜的养殖会消耗粮食、占用场地,同时会产生更多的产生二氧化碳等,因此食用肉类更能增大生态足迹,D错误。
    故选ABD。
    21.(1)光敏色素感知光信号后,其结构发生变化,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2)红光和蓝紫光
    (3) 盐胁迫下光合速率低,消耗的CO2少,胞间未被利用的CO2多 CO2浓度
    (4)一定浓度的MT可使盐胁迫条件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提高光合色素含量,使气孔导度增大,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分析】由实验结果的图象可知,盐胁迫会导致植物幼苗中叶绿素含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净光合速率降低,而MT可以缓解盐胁迫对植物幼苗的影响,不同浓度MT均有效果,实验各组中MT100的效果最佳。
    【详解】(1)光敏色素是一种色素—蛋白质复合体,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2)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3)盐胁迫下虽然气孔导度降低,植物吸收的CO2降低,但由于光合速率降低,消耗的CO2减少得更多,胞间未被利用的CO2增多。
    在盐胁迫初期,②组胞间CO2浓度低于对照组,即气孔导度降低导致CO2的吸收量无法满足光合作用的消耗,因此在此阶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4)根据实验结果图象可知,一定浓度的MT可使盐胁迫条件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提高光合色素含量,使气孔导度增大,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点睛】本题考查光敏蛋白、光合色素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22.(1) 显性 不遵循 实验一中的雄性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体色基因之间的染色体片段不发生交叉互换,而实验二中的雌性体则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2) AaBb 29:1: 1:9
    (3) 后代中深紫色:白色=1:1或全部为白色 后代中深紫色:白色=1:3,且性状与性别无关联 后代中深紫色雄性:白色雄性:白色雌性=1:1:2

    【分析】由题干信息,W品系与纯合野生型个体进行杂交,所得F1的体色均为深紫色,推测黑色和紫色均为显性性状,结合后表现为深紫色。
    【详解】(1)W品系与纯合野生型个体进行杂交,所得F1的体色均为深紫色,推测黑色和紫色均为显性性状,结合后表现为深紫色。
    实验一中F1的雄性个体与W品系的雌性个体杂交(测交),F2为深紫色和白色,且比例为1:1,可知F1的雄性个体只能产生两种配子:AB和ab,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让F1的雌性个体与W品系的雄性个体杂交,F2表型及比例为深紫色:紫色:黑色:白色=9:1:1:9,可知F1的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B:aB:Ab:ab=9:1:1:9,推测aB、Ab的配子形成原因是实验二中的雌性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体色基因之间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互换,而实验一中的雄性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体色基因之间的染色体片段不发生互换。
    (2)F1个体由W品系与纯合野生型个体进行杂交产生,且均为深紫色,因此基因型为AaBb。
    由(1)可知F1雄性产生的配子为AB:ab=1:1,雌性产生的配子为AB:aB:Ab:ab=9:1:1:9,因此子代深紫色:紫色:黑色:白色的比例为(1×20+1×9):1×1:1×1:1×9=29:1: 1:9。
    (3)若D与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该白色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BD:abd=1:1,杂交后代均为白色;
    若D与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该白色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Bd:abD=1:1,则杂交后代中深紫色:白色=1:1;
    若D/d位于与A/a、B/b不同的常染色体上,则该白色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BD:ABd:abD:abd=1:1:1:1,杂交后代中深紫色:白色=1:3,且性状与性别无关联。
    若D在X染色体上,则该白色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BXD:ABY:abXD:abY=1:1:1:1,杂交后代中深紫色雄性:白色雄性:白色雌性=1:1:2。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连锁与互换定律、伴性遗传等遗传学规律,考查学生根据杂交结果分析基因显隐性关系和位置,以及进行杂交后代比例计算的能力。
    23.(1) 神经-体液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间信息交流
    (2) 高 抑制
    (3) 使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上升,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促进5-HT的合成和分泌、促进后膜上5-HT受体数量增加
    (4) 5-HT转运体 5-HT转运体增多会使5-HT回收增多,导致突触间隙的5-HT浓度降低,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从而使患者出现长时间情绪低落的症状

    【分析】分析图片可知,在应激因素的作用下,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提高糖皮质激素水平,增加突触前膜5-HT转运体的数量,导致突触间隙的5-HT浓度降低,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从而使患者出现长时间情绪低落的症状。而氟氧苯丙胺可以减少5-HT被转运进突触前膜,MAO抑制剂可以抑制5-HT被转化成5-羟色醛,两者都能使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上升,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治疗抑郁症。
    【详解】(1)由图可知,在应激因素的作用下,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提高糖皮质激素水平,进而调节5-HT,该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5-HT的释放过程是用胞吐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2)外侧缰核(LHB)为“反奖励中枢”,且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与其兴奋程度呈正相关,所以抑郁症模型小鼠的LHB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比正常小鼠高,向“奖励中心”发送的是抑制信号,最终导致小鼠情绪低落。
    (3)由图可知,氟氧苯丙胺可以减少5-HT被转运进突触前膜,MAO抑制剂可以抑制5-HT被转化成5-羟色醛,两者都能使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上升,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除了上述两种方式,还可以通过促进5-HT的合成和分泌、促进后膜上5-HT受体数量增加,来增强突触后膜的兴奋性。
    (4)据图可知,高浓度糖皮质激素会使突触前膜5-HT转运体的数量增多,进而降低细胞间隙的5-HT浓度,减弱突触后膜的兴奋。据此分析抑郁症患者出现长时间情绪低落的原因是5-HT转运体增多会使5-HT回收增多,导致突触间隙的5-HT浓度降低,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从而使患者出现长时间情绪低落的症状。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突触结构及其原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24.(1) 对野生动物的不良影响小、调查周期短,操作简便 (S×n)/m
    (2)芦苇的耐盐度低于互花米草
    (3) 先升高后下降 产生较多的SOD,及时清除细胞内产生过多活性氧
    (4) 重金属难以被机体代谢出去,会沿食物链富集,对家畜和人的健康产生危害 自生

    【分析】标记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详解】(1)某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某湿地地面活动的某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操作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该种动物并计数。标记重捕法需要捕捉动物并进行标记,并且还需要重捕,所以与标记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对野生动物的不良影响小;调查周期短,操作简便。已知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则种群密度为n/m,该区域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S×n/m。
    (2)由图片信息可知,靠近海洋的区域有互花米草分布,而没有芦苇,推测芦苇的耐盐度低于互花米草,不能用芦苇通过生物替代的方法来治理互花米草。
    (3)根据图中折线可知,随着盐浓度增加根部的SOD酶活性先升高后下降。由题干“在逆境胁迫下,植物会产生大量活性氧导致细胞内的膜结构损伤,SOD作为活性氧清除剂能够维持体内活性氧的平衡”,结合折线图,推测互花米草适应滨海湿地环境的可能是因为产生较多的SOD,及时清除细胞内产生过多活性氧。
    (4)由于生态浮床中的水生植物根系吸收水体中镉,重金属难以被机体代谢出去,会沿食物链富集,对家畜和人的健康产生危害,所以不能作为家畜饲料。“选择净化能力强的多种水生植物,使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生物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特别是种间关系)进行自组织,实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形成有序的整体,体现体现的生态学原理是自生。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密度调查、生态学原理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25.(1)硫代硫酸盐能够解除R蛋白对启动子B的抑制作用,使GFP基因表达,发出绿色荧光
    (2) 引物1和引物4 GGATCC CTGCAG
    (3) Ca2+ 仅在IBD发生时才表达抗炎蛋白且能精准治疗IBD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硫代硫酸盐能够解除R蛋白对启动子B的抑制作用,使GFP基因表达,发出绿色荧光,所以可以通过检测荧光强弱来判定小鼠肠道内硫代硫酸盐的浓度。
    (2)获得的目的基因必须包括完整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则需要用到引物1和引物4进行PCR。目的基因中含有BglⅡ酶切位点,则不能用BglⅡ进行酶切,HindⅢ将启动子B破坏,也不能用,则需要在A、B两端引物的5′端需添加BamHⅠ和PastⅠ的酶切位点,其识别序列分别为GGATCC和CTGCAG。
    (3)利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可以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够吸收周围环境DNA分子的生理状态,从而将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启动子P仅在IBD发生时才表达抗炎蛋白且能精准治疗IBD,所以构建表达载体时选用启动子P。

    相关试卷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三模)生物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三模)生物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生物pdf、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 生物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 生物答案,共2页。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 生物: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 生物,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