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小熊请客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3280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课时 小熊请客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3280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课时 小熊请客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32803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课时 小熊请客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32803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课时 小熊请客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32803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课时 小熊请客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32803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课时 小熊请客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32803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课时 小熊请客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32803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课时 小熊请客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32803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课时 小熊请客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32803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小熊请客图片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小熊请客图片课件ppt,文件包含第5课时小熊请客pptx、第5课时小熊请客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二上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第5课时 小熊请客 | |||
课题 | 小熊请客 | 课型 | 新授课 |
教材分析 | 《小熊请客》讲的是4的乘法口诀。他是在学生学习了5、2、3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这里用“小熊串红果串请客”这一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自觉经历用4连加的过程,为编4的口诀做准备。在推导4的乘法口诀时,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得有亲切感。在交流总结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口决特点。
| ||
学情分析 |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用数学,在用数学中爱数学。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对单纯的学知识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这也体现了“在快乐中学数学,学快乐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 | ||
教学策略 |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情景激趣、设疑导入——建立模型、构建新知——活动体验、解决问题——思维拓展深化认识——回顾总结、激励评价”五个环节的数学活动贯穿始终,把原始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数学问题,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主动获取的精神,发展他们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 | ||
教学内容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38-39页 | ||
教学目标 | 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
教学重点 | 掌握4的乘法口诀。 | ||
教学难点 | 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环节 | 导学案 | ||
一、创设情境。 | 师:同学们吃过冰糖葫芦吗?那你们应该知道冰糖葫芦就是用红果穿起来制作而成的。瞧!小熊为了请朋友们吃冰糖葫芦,正在穿红果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情境图。 师:小熊把几个红果穿成一串? 生:4个。 师:那2串有几个红果?3串呢?……你能完成下面的表格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图表。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后,组织交流汇报。 | ||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 1.编口诀。 师:我们之前学习过5、2和3的乘法口诀,都是同学们根据乘法算式自己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到的,今天我们仍然自己试试编写4的乘法口诀,大家有信心吗?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编写4的乘法口诀,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师生共同得出4的乘法口诀。 2.记口诀。 师:你觉得哪句乘法口诀不太好记呢?请同学们帮你想个好办法吧! 学生可能会说: ·我觉得“四七二十八”不太好记。 ·你看,三七二十一,再加上1个7就是28,所以四七二十八。 ·我这样想:二七十四,4个7就是比2个7再多2个7,所以就是14+14=28,这样就是四七二十八了。 ……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编制乘法口诀的经历,所以学生可以完成编制4的乘法口诀,但是重点是如何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认为有困难的、不好记的一句口诀,并请同学说说自己记住这句口诀的经验、小窍门,这样既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又能促使学生自己对学习的优化。】
| ||
三、达标检测 | |||
四、课堂小结 | 有乘数4的乘法算式都可以利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教大的乘数在“×”前面,如9×4,想口诀要从较小的乘数想起。
| ||
五、教学板书 | 小 熊 请 客 4的乘法口诀 1×4=4 一四得四 2×4=8 二四得八 3×4=12 三四十二 4×4=16 四四十六 4×5=20 四五二十 4×6=24 四六二十四 4×7=28 四七二十八 4×8=32 四八三十二 4×9=36 四九三十 | ||
六、教学反思 |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而数学思维又借助数学语言得以表达。因此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们学会数学表达至关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致力于培养学生能正确地应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掌握好数学交流工具,使学生在数学交流时说准确、说完整,说得有条理,说得合乎逻辑。 由小熊请客的主题图,说一说你从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此类训练在数学课上屡见不鲜,学生们都很容易找到了数学信息是一串有四个。基于让学生学会说完整的话,我边指图边说每串冰糖葫芦有四个红果,并让全班学生跟着读一遍。我认为要让学生学会说,首先必须让学生在看图时理解用什么量词来表达,如冰糖葫芦是1串,2串,3串,而冰糖葫芦上的红果是几个。 《小熊请客》一课是学生在认识乘法意义并学习了5、2、3的乘法口诀之后继续学习4的乘法口诀,有了前面几课的学习基础,学生已经初步意识到乘法口诀存在的优越性,有的学生也开始主动跟着九九乘法表背诵乘法口诀,但简单的死记硬背是不够的。乘法口诀要如何与情境及乘法算式相对应,这就要求学生在通过情境图初步理解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乘法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上。因此,说对于他们而言,是继续向上学习的台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同桌交流是课堂中常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老师们在给学生们安排座位时,都会考虑两个学生的性格及学习情况,而同桌交流环节一般反应快的孩子会先说,这样也可以带动另一个学生学会表达。且同桌二人较为熟悉,交谈时没有紧张恐惧感,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关注自己说的话,并倾听同桌的话。在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并尝试编出4的乘法口诀环节中,不断地让学生训练说每串冰糖葫芦有4个红果,有几串,是几个几,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埋下伏笔。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小熊请客授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5课时小熊请客pptx、第5课时小熊请客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买球课堂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3课时买球pptx、第3课时买球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6课时回家路上pptx、第6课时回家路上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