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2课《礼记两则-大道之行也》导学案1-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22课《礼记两则-大道之行也》导学案1-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1页
    第22课《礼记两则-大道之行也》导学案1-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2页
    第22课《礼记两则-大道之行也》导学案1-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练精读, 主题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    本特征。   【学习重点】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2、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    本特征。   【学习难点】   1.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2、相关资料《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能(   ) 寡孤独(    ) 男有     2.通假字。   选贤与能:,推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而无妻的人。   3、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意动用法;亲:亲人。    不独子其子:子:以……为子,意动用法;子:孩子,儿女;4、理解重点句子: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5、出自本文的成语【合作探究】   6、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7、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     8、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9、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10、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 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精练精读】1、解释下列加点字      选贤          故人不独其亲                 男有            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故谋闭而不        力恶其不出身也     2、翻译下列句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请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天下为公的。   4、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    主题阅读】(一)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注:语(yù):告诉。     王(wàng):统一天下。    与:语气助词,无义。   1、翻译下列句子。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2、请摘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一语意思相同的一句。   3、孟子擅长以事作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文中运用什么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4、与课文相比,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二)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礼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学记》)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曲礼》)1.给下列字注音。弗(     琢(     兑(     尚(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弗学而能 弗:(2)其次务施报     施:(3)玉不琢,不成器   琢:(4)人有礼则安     安:3.《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是指文中的                  (原句)。4.平常所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是指                                                  4.翻译下列句子。(1)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译文:(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译文:(3)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译文:5.熟读《曲礼》中的选文,结合实际浅谈你对礼的见解。  【拓展提升】 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
    【教(学)后记】  第二十四课1、jǔ  guā   è  5、成语:鳏寡孤独、夜不闭户 6、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7、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有归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8、 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9、   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黄帝、颛臾、帝齿、尧、舜)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10、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推知鳏寡孤独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精读精练: 1、 ,推举    ……为亲    职份,指职业、职守  因此   发生    2、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3、就是说,政权(或者包括社会财富)都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4、有三条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5、有。《桃花源记》其实就是大同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体现出文中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主题阅读:(一)1、(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北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是什么原因呢?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用了两个事例,一是挟泰山以超北海,一是为长者折枝,说明一个人是否想有所作为,关键要看他有没有真正付诸行动。  4、尽管孟子提出的这一主张有其进步的倾向,但从天下可运于掌来看,其主要目的还是为统治阶级称霸天下服务的,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二)1.fú  zhuó  duì  shànɡ2.(1)不  (2)实行、引申为给予恩惠  (3)琢磨、雕琢  (4)安定3.喜、怒、哀、惧、爱、恶、欲4.(1)什么是人情呢?人情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心理因素,不必学习就能做到。(2)玉的质地虽好,但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美好的器物。人虽贵为万物之长,但不通过学习,也不会明白道理。(3)人有了礼,才能得到安定;失去了礼,就要发生倾覆。因此说礼是不可不学习的。5.(仅作参考)人际关系,处理上应该重礼尚往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注重社会道德以礼为度养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样社会才安定,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相关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研课导学,展示课导学,训练课导学,自主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学习笔记栏,合作探究,班级展示,达标测试,收获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方法,课时安排,知识链接,题目解析,自主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