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马说》导学案5-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3304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3《马说》导学案(教师版)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2.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3.理解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所抒发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朗读提示:读准字音、节奏]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 )/或/尽粟( )一石( )。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 )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二)点拨疑难,积累字词。 虽 故虽有名马( ) 食 一食( ) 虽有千里之能( ) 食不饱( ) 食马者( ) 策 策之不以其道( ) 其 其真无马邪( ) 执策而临之( ) 其真不知马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 [通假字] 食马者:食—— 才美不外见:见——食之不能尽其材:材—— 其真无马邪:邪—— (2 )翻译全文 (结合注释疏通文义,独自无法理解的标划出来,最后进行课堂交流) 3.自读课文,结合课文意思,感知以下问题。(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千里马的处境是怎样的? (2)千里马都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3)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4)文中哪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三)研读赏析(把握课文作者情感,理解文章写法。学生阅读、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那么“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2.从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看出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后反思你想成为一匹千里马吗?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课后练习:翻译下列句子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课前导学,课中导读,课后导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课前自主预习案,课中探究学习案,课后检测复习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