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展开
2023年安徽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共12题;共12分)
1.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下列早餐富含维生素的是( )
A.水果 B.肥肉 C.牛奶 D.馒头
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氛围 B.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变废为宝,回收秸秆加工为生物柴油 D.双面使用纸张,节约森林资源
3.加碘盐中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C.碘原子在反应中易失电子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g
4.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中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C6H8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间苯二胺是由碳、氢、氮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间苯二胺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间苯二胺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
D.间苯二胺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9:1
5.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固体 B.称固体 C.量取水 D.贴标签
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实践项目与对应的化学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实践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洗涤剂除去油污
洗涤剂能乳化油污
B
用明矾净水
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
C
用pH计测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CO2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
D
用小苏打(NaHCO3)治疗胃酸过多
NaHCO3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
A.A B.B C.C D.D
7.学习化学需结合学科本质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变化与守恒: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减少,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模型与推理: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出现红色,说明原溶液为碱溶液
C.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原因是它们的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探究与创新: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该实验不能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
8.在碳中和领域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分子数之比是1:4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D.反应前后物质总能量保持不变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化合物中一定含不同种元素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10.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除杂质是化学常用方法,下列对物质鉴别、除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鉴别、除杂质的方法
A
鉴别O2与CO2
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B
除去O2中少量的CO2
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该溶液没变质
D
除去NaOH溶液中含有的少量Ca(OH)2杂质
滴加碳酸钠溶液至刚好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A.A B.B C.C D.D
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Na、Na+化学性质不同
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
B
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石墨
碳原子结构不同
C
石油炼制得到煤油、汽油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原子
A.A B.B C.C D.D
1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D.将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28分)
13(6分).1965年12月,考古人员寻得越王勾践的青铜剑,该剑的含铜量约为80%-83%、含锡量约为16%-17%,另外还有少量的铅和铁(资料:标准大气压下,铜的熔点1083℃,锡的熔点232℃)。
材料1: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指的是铜的化合物),开创了湿法炼铜的先驱。
材料2: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工艺,他们先将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加热分解得到氧化铜和另外两种氧化物,再用木炭作还原剂高温加热,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
材料3:古代术士将护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与赤铜矿(主要成分为Cu2O)、木炭放在炼炉中高温灼烧,炼出金光灿灿的黄铜(铜、锌合金),该过程称为“炼石成金”。
(1)根据资料可知,青铜的熔点范围是____。
A.小于232℃
B.232℃和1083℃之间
C.大于1083℃
(2)材料1中“曾青”若为硫酸铜溶液,则它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能够发生的理论依据是 。
(3)某同学依据材料2进行实验:将Cu2(OH)2CO3和过量木炭粉混合均匀,隔绝空气高温加热至充分反应,得到 的固体混合物;若想得到纯净的铜,还需要进行的操作为 。
(4)材料3中的黄铜(铜、锌合金)可广泛应用于机器零件、仪表、日用品等工业。若将一定量黄铜废屑与硝酸银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固体存在 种情况。
14(5分).利用海水(含NaCl、MgCl2)制取NaOH溶液,用来处理含SO2的废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反应①化学方程式为
(2)为了检验沉淀B是否沾有氯化钙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沉淀B需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可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依次加入哪两种试剂____(填序号);
A.稀硝酸 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钠 D.硝酸银和硝酸混合溶液
(3)反应②中有关电解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溶液的pH增大
B.一定为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
C.溶液中的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4)该流程中得到的稀盐酸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反应,其方程为:NaSO3+2HCl=2NaCl+H2O+S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15(7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若选择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制取二氧化碳时,某同学为了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但此装置有一处不正确需改进后才能达到实验目的,该不正确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E装置的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写一条即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B装置在使用时,分液漏斗下端需要液封
B.用D装置收集O2时,可以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在导管a口验满
C.实验室制取CO、O2时,都可以选择BD装置
16(4分).市售的“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保温时间达3小时,进行了以下探究。
(1)【查阅资料】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活性炭粉、食盐等组成。
【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的发热包内的固体粉末。
小吴用磁铁靠近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 (填物质名称)。
(2)【原理探究】
小吴利用如图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加水后观察到B烧杯中 的现象时,证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 请写出生石灰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
注意:若答对第(4)、(5)(6(7))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分不超过40分。
(4)【猜想】大家大胆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
【查阅资料】①活性炭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②食盐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
【实验】表中是2g铁粉、5g水与不同量活性炭、食盐均匀混合后,在10分钟内温度上升的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活性炭/g
食盐/g
温度上升值/℃
1
0
0
0.1
2
0.2
0
22.0
3
x
0.1
3.1
4
0.2
0.1
56.3
【解释与结论】
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表中x的值为 。
(6)综合以上数据,第 (填实验编号)组实验方案效果最好。
(7)【反思与评价】
使用生石灰作发热包来做“自热米饭”的优点是 (写一点即可)。
五、计算题
17.同学们参加一次游览活动,即将结束时乘坐氢燃料汽车回家。氢气作为燃料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的优点,但是制备成本高,储存有难度。若用废旧黄铜(Cu-Zn合金)和100g稀硫酸为原料制备氢气恰好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图,请计算:
(1)该废旧黄铜中锌的质量为 g。
(2)实验中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水果中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
B、肥肉中富含油脂,不符合题意;
C、牛奶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D、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
2.【答案】A
【解析】【解答】A. 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氛围,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A符合题意;
B. 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不符合题意;
C. 变废为宝,回收秸秆加工为生物柴油,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不符合题意;
D、双面使用纸张,节约森林资源,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
3.【答案】B
【解析】【解答】A. 碘是市“石”字旁,不是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 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故符合题意;
C. 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不符合题意;
D. 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4.【答案】D
【解析】【解答】A. 间苯二胺是由间苯二胺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B. 间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4×2)=18:2:7,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不符合题意;
C. 间苯二胺是由间苯二胺分子构成,一个间苯二胺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D. 间苯二胺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12×6):(1×8)=9:1,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纯净物的概念分析。
B、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中比值大的,其此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
C、间苯二胺是由间苯二胺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的。
D、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5.【答案】D
【解析】【解答】A. 取固体时,瓶塞应倒放,否则会污染原试剂,故不符合题意;
B. 天平称量药品质量应左物右码,故不符合题意;
C. 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不符合题意;
D. 最后贴标签标注溶液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取固体时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天平称量药品质量应左物右码,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D、配制溶液最后贴标签标注溶液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
6.【答案】D
【解析】【解答】A.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油污原理,不符合题意;
B. 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可吸附水中悬浮物质使其沉降,不符合题意;
C. 用pH计测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D.用 小苏打(NaHCO3)治疗胃酸过多 ,是利用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钠属于盐,与盐酸反应不是中和反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洗涤剂的乳化原理分析;
B、根据明矾的吸附沉降作用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D、根据中和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分析。
7.【答案】D
【解析】【解答】A. 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减少,是由于生成了氧气,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 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出现红色,说明原溶液为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不符合题意;
C.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原因是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不符合题意;
D. 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该实验因变量不唯一,不能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B、根据碱性溶液与碱的溶液的区别分析;
C、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不同分析;
D、根据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分析。
8.【答案】C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分子反应前8个,反应后剩余2个,即参加反应了6个,反应前2个,反应后没有剩余,则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3,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有单质参与,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不符合题意;
C. 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符合题意;
D. 反应需加热,反应前后物质能量发生改变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反应图示中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关系分析;
B、根据复分解是化合物间的反应分析;
C、根据所给乙烯的分子构成确定化学式分析;
D、根据反应需加热分析。
9.【答案】B
【解析】【解答】A.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化合物中一定含不同种元素,故符合题意;
C.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是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水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但水不是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分析。
B、根据化合物的概念分析。
C、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碱性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0.【答案】C
【解析】【解答】A. 燃烧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则能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氧气,则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钠变质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盐酸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加入少量的稀盐酸,不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故符合题意;
D. 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1.【答案】C
【解析】【解答】A. Na、Na+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 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石墨,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差异,故B不符合题意;
C. 石油炼制得到煤油、汽油,原理是利用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C符合题意;
D.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是因为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Na、Na+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分析。
C、没有新物质生成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根据酸的概念分析。
12.【答案】C
【解析】【解答】A.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一点,说明在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由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可知,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3.1%<30%,故C错误,符合题意;
D.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将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至t1℃,有溶质析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3.【答案】(1)B
(2);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铁排在铜之前且硫酸铜溶于水
(3)铜和木炭;将混合物放在盛有二氧化碳的密闭容器内,加强热待容器冷却到常温后打开容器,将气体收集后再作无害化处理
(4)三/3
【解析】【解答】(1)根据“该剑的含铜量约为80%-83%、含锡量约为16%-17%,另外还有少量的铅和铁(资料:标准大气压下,铜的熔点1083℃,锡的熔点232℃)”,合金的熔点低于纯金属,青铜的熔点范围是232℃和1083℃之间,故答案为:B;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能够发生的理论依据是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铁排在铜之前且硫酸铜溶于水;
(3)根据“先将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加热分解得到氧化铜和另外两种氧化物”和氧化铜与木炭在高温条件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可知,将Cu2(OH)2CO3和过量木炭粉混合均匀,隔绝空气高温加热至充分反应,得到铜和木炭的固体混合物;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若想得到纯净的铜,还需要进行的操作为把混合物放在盛有二氧化碳的密闭容器内,加强热使碳和二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待容器冷却到常温后打开容器,一氧化碳逸出余下的就是铜,将气体收集后再作无害化处理。
(4)根据 “材料3中的黄铜(铜、锌合金)”可知,黄铜是铜、锌合金,若将一定量黄铜废屑与硝酸银溶液混合,硝酸银先与锌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完全反应后再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固体可能是只有银、银和铜、银、铜和锌,存在三种情况。
【分析】(1)根据合金的熔点低于纯金属分析。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3)Cu2(OH)2CO3]加热分解得到氧化铜和二氧化碳、水。
氧化铜与木炭在高温条件生成二氧化碳和铜。
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
(4)硝酸银先与锌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
锌完全反应后再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14.【答案】(1)
(2)B;D
(3)A
(4)复分解
【解析】【解答】(1) 反应①为氯化镁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
(2) 检验沉淀B是否沾有氯化钙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沉淀B需用蒸馏水多次洗涤,需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能与氯化钙或氯化钠反应有明显现象的物质,稀硝酸不能与氯化钙或氯化钠反应,A错误;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B正确;氯化钠不能和氯化钙反应,C错误;硝酸银与氯化钙、氯化钠反应产生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银溶液,D正确;
(3) 反应②中氯化钠溶液电解后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电解后溶液的pH增大,A正确; 可能为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 ,B错误; 溶液中的钠元素的质量不变,但因产生气体溶液质量减小,则钠元素分数增大,C错误;
(4)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类似于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分析】(1)根据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分析;
(2)根据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化学性质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4)根据盐和酸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分析。
15.【答案】(1)酒精灯;分液漏斗
(2)
(3)C;;防止二氧化碳溶解
(4)B;C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酒精灯,仪器②为分液漏斗。
(2)B装置为固液常温装置,适用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装置中,将固体放在多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则装置中的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则C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该装置中,由于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则该装置中不应用铁质的多孔隔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E装置中,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则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中。
(4)A、分液漏斗不需要液封,故不正确;
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则用D装置收集时,氧气应从b口通入,则验满时,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口,故正确;
C、B装置可用于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也可用于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且氧气和二氧化碳均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正确。
故答案为:BC。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氧气的反应原理,反应装置的特点,操作注意事项分析。
16.【答案】(1)铁粉
(2)有气泡冒出
(3)CaO+H2O=Ca(OH)6
(4)氧气、水
(5)0
(6)4
(7)不会污染环境;或操作简便(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解:(1)铁粉能被磁铁吸引,其他成分均不能被吸引,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
(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进入烧杯中,证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生石灰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4)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
(5)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法,通过对比实验8,食盐量不同,则表中x的值为0。
(6)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活性炭的质量为0.7g,温度上升值最高,第4组实验方案效果最好。
(7)使用生石灰作发热包来做“自热米饭”的优点是不会污染环境、操作简便(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铁能被磁铁吸引分析;
(2)根据生的灰与水反应放热气体膨胀逸出分析;
(3)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分析;
(4)根据铁生锈是铁与水和氧气反应分析;
(5)根据对比实验变量的唯一性分析;
(6)根据表中数据确定温度上升最高的方案的条件分析;
(7)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操作简便无污染分析。
17.【答案】(1)6.5
(2)解:设实验中所用硫酸的质量为x
实验中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答:实验中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
【解析】【解答】(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铜的质量,故该废旧黄铜中锌的质量为:20g-13.5g=6.5g。
【分析】(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
(2) 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锌的质量,未知量是硫酸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