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门一卷联考(二)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门一卷联考(二)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
    重庆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门一卷联考(二)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
    重庆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门一卷联考(二)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门一卷联考(二)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门一卷联考(二)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门一卷(二)
    生物
    一、选择题:
    1. 核酸和蛋白质都属于生物大分子,关于两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都以碳链为骨架
    B. 都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C. 核酸单体的种类数少于蛋白质的单体种类数
    D. 都具有结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详解】A、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都以碳链为骨架,A正确;
    B、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蛋白质不是,B错误;
    C、核酸单体的种类数为4种,蛋白质的单体种类数为21种,C正确;
    D、蛋白质和核酸都具有结构多样性,其中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等有关,而核酸的结构多样性与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等有关,D正确。
    故选B。
    2. 下列过程中不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
    A. 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
    B. 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
    C.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D.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ATP水解会释放出能量,为需能反应提供能量。ATP合成需要能量,放能反应为其提供能量。
    【详解】A、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中释放出来的方式为胞吐,该过程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A不符合题意;
    B、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的过程为胞吐,该过程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B不符合题意;
    C、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过程为被动运输,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C符合题意;
    D、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极性运输的过程为极性运输,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羊草属禾本科植物,据叶色可分为灰绿型和黄绿型两种。在夏季晴朗日子的不同时间对两种羊草的净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这段时间内两种羊草的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B. 这段时间内两种羊草的有机物积累量在16时最大
    C. 10~12时两种羊草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关闭影响暗反应过程
    D. 灰绿型羊草净光合速率高于黄绿型可能与叶中叶绿素含量不同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的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的速率。当净光合作用大于0,植物有有机物的积累,植物才会生长。
    【详解】A、这段时间内两种羊草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则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A正确;
    B、8~18时两种羊草的净光合速率都大于0,因此两种羊草始终处于有机物的积累状态,则有机物积累量在18时最大,B错误;
    C、10~12时两种羊草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正午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植物的气孔关闭,影响了CO2的吸收,进而影响了暗反应过程,C正确;
    D、叶绿素可吸收并转化光能,因此叶绿素的含量会影响植物的光合速率,灰绿型羊草净光合速率高于黄绿型可能与叶中叶绿素含量不同有关,D正确。
    故选B。
    4. 同学们利用光学显微镜对4种实验材料进行观察,经表中实验处理,无法观察到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
    选项
    实验材料及处理
    实验现象
    A
    用苏丹Ⅲ染液染色的花生子叶
    子叶细胞中有橘黄色颗粒
    B
    置于清水中的黑藻叶片
    叶绿体随细胞质的流动而移动
    C
    用台盼蓝染液染色的酵母菌
    有部分酵母菌被染成蓝色
    D
    用甲紫染液染色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染色体在细胞中向两极移动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1、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详解】A、脂肪可与苏丹III染液反应,产生橘黄色,故用苏丹Ⅲ染液染色的花生子叶,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子叶细胞中有橘黄色颗粒,A正确;
    B、细胞质中的叶绿体会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且叶绿体呈绿色,可作为流动的标志,故置于清水中的黑藻叶片可观察到叶绿体随细胞质的流动而移动,B正确;
    C、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其细胞膜可以阻止活细胞不需要的台盼蓝染色剂进入,因此活细胞不能被台盼蓝染成蓝色,而当细胞死亡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台盼蓝染色剂才能进入细胞,则用台盼蓝染液染色的酵母菌,会有部分酵母菌被染成蓝色,C正确;
    D、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观察到染色体在细胞中向两极移动的现象,D错误。
    故选D。
    5. 一般认为,寄生动物需要招募共生微生物来降解植物细胞壁,从而侵袭植物。但研究发现,在植物上寄生的两种不同线虫中都有同种编码细胞壁降解酶的基因,这种基因与细菌的基因非常相似,且不存在于其他线虫类群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虫、植物及微生物之间通过自然选择协同进化 B. 两种不同线虫的细胞壁降解酶基因频率一定相同
    C. 基因突变是这两种线虫获得该基因的根本原因 D. 具有降解酶基因的线虫可以适应各种生活环境
    【答案】A
    【解析】
    【分析】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详解】A、线虫、植物及微生物之间通过自然选择协同进化,形成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A正确;
    B、两种不同线虫是进化而来的,两种不同线虫的细胞壁降解酶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B错误;
    C、这种基因与细菌的基因非常相似,说明可能来自于基因重组,C错误;
    D、具有降解酶基因的线虫可以更好的分解植物的细胞壁,但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故不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D错误。
    故选A。
    6. 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与谷氨酸(脑中主要的兴奋性递质)代谢异常有关。癫痫发病时,患者脑内谷氨酸浓度升高且在发作后长时间内保持高水平。谷氨酸在脑内的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B. 组成谷氨酸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神经元Na+通过通道蛋白大量内流
    C. 突触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均可回收谷氨酸
    D. 抑制EAAT功能可降低癫痫的发作
    【答案】D
    【解析】
    【分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内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后膜上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使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后模,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详解】A、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其中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细胞起着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的作用,A正确;
    B、谷氨酸属于兴奋性递质,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导致突触后膜Na+通道开放,Na+内流,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B正确;
    C、由图示可知,谷氨酸发挥作用后,会及时被突触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回收,C正确;
    D、EAAT功能异常,可影响谷氨酸被突触前神经元回收,使谷氨酸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癫痫发生,可见,抑制EAAT功能可导致癫痫的发作,D错误。
    故选D。
    7. 研究者将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注射入实验组大鼠的海马齿状回区 ,给予大鼠声音刺激后再电刺激,每天40次至建立条件反射后进行消退实验,检测大鼠主动回避率(%)如下表。
    天数
    1
    2
    3
    4
    5
    6
    7
    对照组
    18.56
    33.75
    38. 75
    42.53
    66.01
    38.75
    25.42
    实验组
    13.75
    21.25
    22.50
    2125
    33.42
    16.28
    16.19
    注:当声音刺激出现时大鼠逃到安全区躲避电刺激为1次主动回避反应,主动回避率达 65%说明建立条件反射,回降到35%以下说明条件反射消退。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电刺激是主动回避条件反射中的条件刺激
    B. 只给予声音刺激不给电刺激可使条件反射消退
    C. 对照组在第5天建立主动回避条件反射,第7天消退
    D. 实验说明大鼠主动回避学习与多巴胺受体的激活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A、电刺激引起的逃避属于非条件反射,电刺激属于非条件刺激,A错误;
    B、声音刺激引起的逃避属于条件反射,声音属于条件刺激,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以至最终完全不出现,即条件反射消退,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主动回避率达 65%说明建立条件反射,回降到35%以下说明条件反射消退”,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对照组在第5天建立主动回避条件反射,第7天消退,C正确;
    D、研究者将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注射入实验组大鼠的海马齿状回区,给予大鼠声音刺激后再电刺激,结果实验组没有形成条件反射,说明大鼠主动回避学习与多巴胺受体的激活有关,D正确。
    故选A。
    8. 循环血量增加刺激心房肌细胞释放激素―心房钠尿肽(ANP) , ANP可促进肾脏排钠、 排水,使血量恢复;当循环血量降低时,ANP释放减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NP需经过体液运输到达肾脏 B. ANP需与特定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C. ANP与抗利尿激素有协同作用 D. ANP分泌受到血量的负反馈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激素分泌后可通过血液运输,与靶细胞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
    【详解】A、ANP是心房肌细胞分泌的激素,需要经过体液运输到达肾脏,A正确;
    B、ANP是一种激素,需与特定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正确;
    C、 ANP可促进肾脏排水,而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水分排出,因此ANP与抗利尿激素对水分调节是相抗衡的作用,C错误;
    D、循环血量增加,ANP释放量增加, ANP可促进肾脏排钠、 排水,使血量恢复;当循环血量降低时,ANP释放减少,因此ANP分泌受到血量的负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C。
    9. 黏膜免疫系统由分布于呼吸道等处黏膜内的淋巴组织构成,包含了人体50%以上的淋巴组织和80%以上的免疫细胞。黏膜上皮间的M细胞能将抗原吞入,随后输送抗原透过黏膜转运到淋巴组织,诱导T细胞和B细胞反应,启动黏膜免疫应答。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M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杀死入侵机体的抗原
    B. 黏膜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第一道防线
    C. 免疫细胞均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分化
    D. 雾化吸入式疫苗不能诱发机体呼吸道黏膜免疫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详解】A、黏膜上皮间的M细胞能将抗原吞入,随后输送抗原透过黏膜转运到淋巴组织,该细胞发挥了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而抗原呈递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并杀死抗原,因此M细胞不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杀死入侵机体的抗原,A错误;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第二道防线,B错误;
    C、免疫细胞均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和分化,C正确;
    D、黏膜上皮间的M细胞能将抗原吞入,随后输送抗原透过黏膜转运到淋巴组织,诱导T细胞和B细胞反应,启动黏膜免疫应答,因此雾化吸入式疫苗能诱发机体呼吸道黏膜免疫,D错误。
    故选C。
    10. 噬藻体是一类浮游病毒,可侵染蓝细菌并致其裂解死亡。有关噬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蓝细菌均有细胞膜和核糖体
    B. 可捕食蓝细菌降低其种群密度
    C. 处于水生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
    D. 可促进所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案】D
    【解析】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
    【详解】A、噬藻体是一类浮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细胞膜和核糖体,A错误;
    B、噬藻体是一类浮游病毒,可侵染蓝细菌并致其裂解死亡,说明噬藻体与蓝细菌为寄生关系,不是捕食关系,B错误;
    C、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而噬藻体是一类浮游病毒,为消费者,C错误;
    D、噬藻体可侵染蓝细菌并致其裂解死亡,使蓝细菌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的过程加快,因此噬藻体可促进所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
    故选D。
    11. 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北京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逐步建成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建立北京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绘制物种生境地图
    B. 将“美观”作为选择森林绿地植物物种的首要原则
    C. 通过营造浮岛等措施满足鸟类的多样化生境需求
    D. 在市区公园建设涵道,解决排洪和动物迁徙的问题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详解】A、建立北京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绘制物种生境地图,有利于了解生物多样性并对其进行保护,A正确;
    B、选择森林绿地植物物种的首要原则是要适应环境,其次才是考虑“美观”,B错误;
    C、通过营造浮岛等措施增加环境的多样性可满足鸟类的多样化生境需求,C正确;
    D、在市区公园建设涵道,解决排洪和动物迁徙的问题,有利于促进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D正确。
    故选B。
    12. 为获取青梅果酒酿造专用菌,从糖渍青梅液和果皮中分离、筛选获得6株野生酵母菌。 以下操作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对配制的培养基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
    B. 根据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进行初步筛选
    C. 利用不同pH发酵液筛选低pH耐受性菌株
    D. 比较各菌株消耗相同底物产酒精量等指标
    【答案】A
    【解析】
    【分析】选择培养基是指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能在低pH的培养基中生长的是低pH耐受性菌株。
    【详解】A、对配制的培养基需要经过高压蒸汽灭菌,A错误;
    B、不同菌体形成的菌落的形态、颜色等特征不同,因此可根据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进行初步筛选,B正确;
    C、不同菌株对pH的耐受性不同,可利用不同pH发酵液筛选低pH耐受性菌株,C正确;
    D、筛选青梅果酒酿造专用菌,需要其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的量较高,因此可比较各菌株消耗相同底物产酒精量等指标来筛选青梅果酒酿造专用菌,D正确。
    故选A。
    13. 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ARF蛋白可响应生长素信号,与特定基因结合并调节其表达。研究人员通过敲除或过表达ARF基因获得相应植株,检测了它们的乙烯含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RF结合特定基因后直接影响其翻译过程 B. 生长素与乙烯对番茄果实成熟起协同作用
    C. 敲除ARF番茄植株果实成熟应晚于野生型 D. 施用生长素效果可能与过表达ARF植株相似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敲除ARF基因后乙烯含量高于正常值,过表达ARF基因后乙烯含量较正常值低。
    【详解】A、翻译是指RNA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ARF结合特定基因后直接影响其转录过程,A错误;
    B、生长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番茄发育,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时发育相对较缓),二者无协同作用,B错误;
    C、由图可知,敲除ARF番茄植株乙烯含量高于正常值,果实成熟应早于野生型,C错误;
    D、ARF蛋白可响应生长素信号,与特定基因结合并调节其表达,施用生长素效果可能与过表达ARF植株相似,D正确。
    故选D。
    14. 下图是利用猪唾液腺生产大量高纯度人神经生长因子(hNGF)的流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hNGF基因导入细胞可以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
    B. 培育转基因猪D的过程涉及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
    C. 转基因猪D的遗传性状由A和C的遗传物质决定
    D. 猪唾液腺作为生物反应器具有不受性别限制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利用猪唾液腺生产大量高纯度人神经生长因子(hNGF)的流程,首先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和核移植技术获得重构胚(重组胚胎),其次采用胚胎移植技术获得转基因克隆猪,最后收集唾液,提取神经生长因子(hNGF)。
    【详解】A、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为显微注射法,即人hNGF基因导入细胞用的就是显微注射的方法,A正确;
    B、由图可知,培育转基因猪D的过程涉及基因工程、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B正确;
    C、转基因猪D的遗传物质来自人、A和B,因此其遗传性状由人、A和B的遗传物质决定,C错误;
    D、雌猪和雄猪都具有唾液腺,都能分泌唾液,因此猪唾液腺作为生物反应器具有不受性别限制的特点,D正确。
    故选C。
    15. 侏儒小鼠作父本,野生型小鼠作母本,F1都是侏儒小鼠;反交后F1都是野生型小鼠。正交实验的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反交实验的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均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以下能够解释上述实验现象的是( )
    A. 控制侏儒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控制侏儒性状的基因在线粒体DNA上
    C. 来源于母本的侏儒和野生型基因不表达 D. 含侏儒基因的精子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假定控制侏儒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侏儒性状的基因是显性,侏儒小鼠作父本(XAY),野生型小鼠作母本(XaXa),F1应该为雌性为侏儒,雄性应该是野生型,不符合题意;假定控制侏儒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侏儒性状的基因是隐性,侏儒小鼠作父本(XaY),野生型小鼠作母本(XAXA),F1雌雄性都应该是野生型,不符合题意,A错误;
    B、假定控制侏儒性状的基因在线粒体DNA上,后代性状随母本,那么侏儒小鼠作父本,野生型小鼠作母本,F1应该都是野生型小鼠,不符合题意,B错误;
    C、假定来源于母本的侏儒和野生型基因不表达,侏儒小鼠作父本,野生型小鼠作母本,F1性状随父本,都是侏儒小鼠;反交(侏儒小鼠作母本,野生型小鼠作父本)后F1都是野生型小鼠,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都是既含有侏儒基因,也含有野生型基因,如果来源于母本的侏儒和野生型基因不表达,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均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符合题意,C正确;
    D、假定含侏儒基因的精子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反交(侏儒小鼠作母本,野生型小鼠作父本)后F1不一定都是野生型小鼠,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6. 机体伤口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白细胞被招募至伤口处,清除细菌并修复伤口。研究发现,小鼠伤口处感染部位负责杀菌的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包围感染部位,但对细菌清除没有直接作用。
    (1)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均由_____分化而来。单核细胞能进一步分化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在机体免疫中发挥的作用是_____。
    (2)科研人员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野生型小鼠和细胞因子C(招募单核细胞的一种趋化因子)缺陷型小鼠的伤口处,野生型小鼠在感染后30天伤口完全愈合,C缺陷型小鼠伤口则第14天后出现高度血管化,直至30天都未能修复。为此,科研人员设计另一组实验,在伤口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14天以内,将_____细胞移植到C缺陷型小鼠伤口处,发现高度血管化被抑制,伤口得以修复,说明被招募到伤口的单核细胞通过调节血管生成来修复伤口。
    (3)检测发现,C缺陷型小鼠伤口处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瘦素是主要在脂肪细胞中合成的一种激素。若瘦素参与调节伤口处的血管生成,则预期可能成立的是_____(选填下列字母)。
    a、若比较感染后伤口处的脂肪细胞,则C缺陷型小鼠会显著增加而野生型小鼠不会
    b、若直接用瘦素处理野生型小鼠,感染14天后也会出现伤口处高度血管化
    c、若用瘦素拮抗剂阻断感染部位瘦素的作用,则能增加C缺陷型小鼠的血管生成
    (4)研究人员发现,单核细胞可产生一种激素——胃饥饿素,推测胃饥饿素可能在局部抑制瘦素的分泌,从而调节伤口愈合。为验证该推测,需要进一步进行的实验是_____。
    【答案】(1) ①. 骨髓造血干细胞 ②. 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
    (2)从C缺陷型小鼠体内分离到的单核 (3)ab
    (4)实验组用胃饥饿素处理C缺陷型小鼠伤口,对照组不做处理,检测两组小鼠伤口处瘦素水平和伤口愈合程度
    【解析】
    【分析】据题意可知:单核细胞不参与细菌清除,而是在感染后转化为持续数周的巨噬细胞,调节皮下脂肪细胞的扩张和脂肪因子瘦素的产生。
    【小问1详解】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属于白细胞,白细胞属于血细胞,血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巨噬细胞在机体免疫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巨噬细胞能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即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巨噬细胞可摄取、处理抗原,参与体液免疫;巨噬细胞可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参与细胞免疫。
    【小问2详解】
    本实验是要证明被招募到伤口的单核细胞通过调节血管生成来修复伤口,科研人员设计实验时,在伤口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14天以内,需要将单核细胞移植到C缺陷型小鼠伤口处,现象是伤口得以修复,为了防止出现免疫排斥反应,应该将从C缺陷型小鼠体内分离到的单核细胞移植到C缺陷型小鼠伤口处。
    【小问3详解】
    a、瘦素是主要在脂肪细胞中合成的一种激素,C缺陷型小鼠伤口处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因此若比较感染后伤口处的脂肪细胞,则C缺陷型小鼠会显著增加而野生型小鼠不会,a正确;
    b、C缺陷型小鼠伤口在第14天后出现高度血管化,C缺陷型小鼠伤口处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据此可知,瘦素水平较高会导致出现高度血管化,因此若直接用瘦素处理野生型小鼠,感染14天后也会出现伤口处高度血管化,b正确;
    c、瘦素是主要在脂肪细胞中合成的一种激素,相较于野生型小鼠脂肪细胞在感染后会出现短暂扩张和及时消退,C缺陷小鼠具有持续14天的皮下脂肪细胞扩张,瘦素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如果用瘦素拮抗剂在感染部位局部阻断瘦素则能减少血管重建,c错误。
    故选ab。
    【小问4详解】
    本实验要验证胃饥饿素可能在局部抑制瘦素的分泌,从而调节伤口愈合,自变量为是否胃饥饿素处理,因变量为瘦素的分泌量的多少和是否伤口愈合,实验材料为C缺陷型小鼠伤口,因此实验思路为:实验组用胃饥饿素处理C缺陷型小鼠伤口,对照组不做处理,检测两组小鼠伤口处瘦素水平和伤口愈合程度。
    17. 茶园土壤环境中的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高浓度的镉能阻滞茶树的正常生长,茶树体内镉的残留会导致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研究表明,钙能与镉竞争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为探究镉胁迫对茶树光合特性的影响及钙对镉胁迫的缓解效应,科研人员以60天苗龄的崂山茶树为实验材料,通过全营养液水培方式展开了系列实验,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镉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忽略不计)。
    处理
    表观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光饱和点(μmol·m-2·s-1)
    气孔导度(m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L·L-1)
    对照组
    20.57
    1200
    1072.00
    260.33
    镉处理组
    5.40
    900
    168.00
    300.67
    镉+钙处理组
    9.33
    1050
    190.33
    266.33

    (1)对照组用茶树正常生长的全营养液培养,镉处理组的处理方法是_____。
    (2)茶树植株的光饱和点是指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_____,科研人员认为气孔因素不是镉胁迫导致茶树植株表观光合速率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请分析表中数据,找出该观点的判断依据是∶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表观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科研人员对3组茶树叶片的叶绿体进行观察和检测,如图表示3组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①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需借助_____,图中“甲”是叶绿体中的_____(填写结构名称)。对比观察发现,镉处理组的叶绿体结构严重紊乱,被膜局部破裂,基质中出现较大空泡。
    ②经进一步检测发现,镉处理组茶树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含量明显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与膜系统受损程度呈正相关)。综合上述系列实验结果,请提出镉处理组茶树表观光合速率降低的可能机制:_____。
    (4)试分析对茶树增施适量的钙可以缓解镉胁迫的原因是:_____。
    【答案】(1)在全营养液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镉离子
    (2) ①. 最小光强度 ②. 与对照组相比,镉处理组气孔导度减小,但胞间CO2浓度增大
    (3) ①. 电子显微镜 ②. 基粒 ③. 镉胁迫导致叶绿体膜系统(或基粒结构)受损,使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减少,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进而影响暗反应进行,最终使表观光合速率下降
    (4)钙离子与镉离子竞争离子通道,从而减少茶树细胞对镉离子的吸收,降低了镉离子对叶绿体的破坏作用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整个过程是合成有机物并储存光能的过程。具体过程分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中,色素吸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变为 ATP 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过程中将 ATP 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小问1详解】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镉胁迫对茶树光合特性的影响及钙对镉胁迫的缓解效应,自变量是培养液中是否含有镉、钙,故对照组用茶树正常生长的全营养液培养,镉处理组的处理方法应是在全营养液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镉离子。
    【小问2详解】
    光饱和点是指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据表格可知,镉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气孔导度较小,但胞间CO2浓度增大,可知气孔因素不是镉胁迫导致茶树植株表观光合速率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小问3详解】
    ①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必需借助电子显微镜,由图可知,图中“甲”是由类囊体堆积而成的基粒。
    ②已知镉处理组茶树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含量明显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与膜系统受损程度呈正相关,说明镉胁迫导致叶绿体膜系统(或基粒结构)受损,使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减少,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进而影响暗反应进行,最终使表观光合速率下降。
    【小问4详解】
    由题意可知,高浓度的镉能阻滞茶树的正常生长,茶树体内镉的残留会导致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研究表明,钙能与镉竞争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从而减少茶树细胞对镉离子的吸收,降低了镉离子对叶绿体的破坏作用,故对茶树增施适量的钙可以缓解镉胁迫。
    18. 乌柏是一种生长迅速的亚热带树木,跳甲和卷象是以乌柏为食的昆虫。为探究这三种生物的种内和种间互作的调控关系,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跳甲和卷象都属于____________,二者与乌柏均存在____________关系。
    (2)跳甲成虫和卷象成虫以乌柏树叶为食,跳甲幼虫以乌柏树根为食,这样可以降低由于____________重叠导致的种内或种间竞争。
    (3)科研人员在实验网笼(如图1)中放入昆虫的成虫,一段时间后测定乌柏根部淀粉和单宁(一种植物防御昆虫的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2。据图可知,此实验中引起乌柏根部物质含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4)为研究乌柏被跳甲或卷象成虫损害后对跳甲幼虫的影响,研究者利用(3)处理过的装置,移除所有成虫,将10只跳甲幼虫转移到乌柏根部土壤中,测定其存活率,结果如图3。该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请结合图2解释图3跳甲组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

    (5)已有研究发现,跳甲幼虫对乌柏根的取食也可诱导叶产生挥发物质,能够吸引跳甲成虫取食,但对卷象成虫有排斥作用。综合上述信息分析,乌柏与跳甲﹑卷象间关系的调控体现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重要作用。
    【答案】(1) ①. 消费者 ②. 捕食
    (2)生态位 (3)昆虫成虫的种类和数量
    (4) ①. 将10只跳甲幼虫转移到未被昆虫成虫取食的乌桕根部的土壤中 ②. 当跳甲成虫数量较少时,取食叶片会诱导乌柏根部淀粉含量增加,营养物质含量增多,同时降低根部单宁的含量,使植物对昆虫防御减弱,从而提高跳甲幼虫的存活率;当跳甲成虫数量较多时,取食叶片会引起根部淀粉含量的减少以及单宁含量的增加,进而使幼虫存活率降低
    (5)信息传递
    【解析】
    【分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表征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小问1详解】
    跳甲和卷象是以乌柏为食的昆虫,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两者都属于消费者;跳甲和卷象是以乌柏为食,故二者与乌柏均存在捕食关系。
    【小问2详解】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跳甲成虫和卷象成虫以乌柏树叶为食,跳甲幼虫以乌柏树根为食,这样可以降低由于重叠导致的种内或种间竞争。
    【小问3详解】
    分析题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昆虫成虫的数量和种类,因变量是乌柏根部淀粉和单宁的含量,据图分析可知,昆虫成虫的种类和数量均可引起乌柏根部物质含量发生变化。
    【小问4详解】
    本实验目的是研究乌柏被跳甲或卷象成虫损害后对跳甲幼虫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是乌桕是否被跳甲或卷象成虫损害,因变量是跳甲幼虫的状况,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据此推知,由于实验组是将10只跳甲幼虫转移到乌柏根部土壤中,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可知,对照组的处理是将10只跳甲幼虫转移到未被昆虫成虫取食的乌桕根部的土壤中;结合图2分析可知,当跳甲成虫数量较少时,取食叶片会诱导乌柏根部淀粉含量增加,营养物质含量增多,同时降低根部单宁的含量,使植物对昆虫防御减弱,从而提高跳甲幼虫的存活率;当跳甲成虫数量较多时,取食叶片会引起根部淀粉含量的减少以及单宁含量的增加,进而使幼虫存活率降低。
    【小问5详解】
    结合题干信息“跳甲幼虫对乌柏根的取食也可诱导叶产生挥发物质,能够吸引跳甲成虫取食,但对卷象成虫有排斥作用”可知,乌柏与跳甲﹑卷象间关系的调控体现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重要作用。
    19. 向细菌中导入一些特殊的DNA序列作为生物传感器,可制备出在特定环境中优先生长的工程菌,应用于生物治疗。
    (1)研究者利用图1所示的原理分别设计氧气传感器和乳酸传感器。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氧传感器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时,需将含有_____和特定基因的DNA片段与载体连接,构建表达载体,导入用_____处理的大肠杆菌细胞内。
    (2)研究者用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特定基因制备出含乳酸传感器的试验性工程菌,发现在无乳酸状态下GFP基因的表达量偏高,传感器灵敏度低。请提出改造重组质粒以提高灵敏度的两条措施:_____。
    (3)将不同的传感器导入同一细菌,可使工程菌同时感知多种环境因素。请选填下列字母到图2中,利用所给出的材料,构建下图所示的两种工程菌。

    传感器的类型:a、氧气传感器 b、乳酸传感器
    可选择的特定基因:c、细菌生长必需的asd基因 d、细菌生长必需的glms基因 e、对细菌生长有毒性的T基因 f、GFP基因
    受体菌类型:甲:普通细菌 乙:asd基因与glms基因双缺失突变型细菌 丙:asd基因缺失突变型细菌 丁:glms基因缺失突变型细菌
    (4)将抗肿瘤基因导入低氧和高乳酸条件同时具备才能增殖的工程菌中,获得的新的工程菌可能在治疗肿瘤中具有_____的优势。
    【答案】(1) ①. 启动子A ②. Ca2+

    (2)修改启动子C以降低基因表达量;增强阻遏蛋白与启动子C的结合;修改启动子B以增强L基因的表达;增加L蛋白基因的拷贝数
    (3) (4)在低氧、有乳酸的肿瘤组织中增殖并抗肿瘤,扩散到其他正常组织后难以增殖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小问1详解】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与结合的位点,可以驱动记忆的呢转录,结合题意可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将含有启动子A和特定基因的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时,需要用Ca2+处理微生物细胞,使其处于感受态。
    小问2详解】
    分析题意,用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特定基因制备出含乳酸传感器的试验性工程菌,发现在无乳酸状态下GFP基因的表达量偏高,传感器灵敏度低,结合题图可知,原因可能是启动子C过量表达或者L基因表达不足所致,故可修改启动子C以降低基因表达量;增强阻遏蛋白与启动子C的结合;修改启动子B以增强L基因的表达;增加L蛋白基因的拷贝数。
    【小问3详解】
    分析题意,该实验目的是构建在缺氧和高乳酸条件同时存在时才能增殖的工程菌及仅缺氧且无乳酸条件见下增殖的工程菌,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乳酸,且将不同的传感器导入同一细菌,可使工程菌同时感知多种环境因素,结合图1信息可知,工程菌可选择asd基因与glms基因双缺失突变型细菌 ,该过程应控制无氧条件,故传感器1应选择a氧气传感器以保证无氧气通入,而传感器2应选择乳酸传感器以检测乳酸含量,传感器1中的基因应不同,故传感器1和2的基因可分别加入c细菌生长必需的asd基因 和d细菌生长必需的glms基因 ,故可绘制图形如下:

    同理,可选择工程菌丙asd基因缺失突变型细菌 和丁glms基因缺失突变型细菌,同样需要控制氧气和乳酸含量,故也可绘制图形如下:

    【小问4详解】
    结合以上信息可知,获得的新的工程菌可能在治疗肿瘤中具有在低氧、有乳酸的肿瘤组织中增殖并抗肿瘤,扩散到其他正常组织后难以增殖的特点。
    20. 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D/d)控制,其机理如图所示,已知在B基因存在的情况下,D基因不能表达。

    (1)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要检验某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最好选择_____花植株与之杂交。
    (2)某黄花植株自交,F1植株中黄花:紫花:红花=10:1:1.形成这一比例的原因是该植物产生的配子中某种基因型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①亲代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致死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上述F1黄花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
    ②要利用上述F1植株,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探究致死配子雌配子还是雄配子,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若_____,则致死配子是雄配子。
    ③已证明致死的是雄配子,某群体中基因型为BbDd和BbDD的个体比例为1:2,该群体个体随机授粉,则理论上子一代个体中紫色植株占的比例为_____。
    【答案】(1) ①. 6 ②. 红
    (2) ①. BbDd ②. bD ③. 1/5 ④. 选择F1植株中的紫花与红花植株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 ⑤. 若紫花植株为父本、红花植株为母本时,子代全部为红花植株 ⑥. 5/84
    【解析】
    【分析】据题意可知,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D/d)控制,B基因存在的情况下,D基因不能表达,B___表示黄色,bbD_表示紫色,bbdd表示红色。
    【小问1详解】
    据题意可知,B基因表达的酶1能催化红色前体物质形成黄色物质,D基因表达的酶2能催化红色前体物质形成紫色物质,B基因存在的情况下,D基因不能表达,因此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B___,即BBDD、BbDD、BBDd、BbDd、BBdd、Bbdd,有6种。要检验某个个体的基因型,一般可用测交方法,因此要检验某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最好选择红花植株(bbdd)与之杂交。
    【小问2详解】
    ①黄花植株(B___)植株自交,后代中黄色(B___):紫色(bbD_):红色(bbdd)=10:1:1,因此该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BbDd。自交后代黄色(B___):紫色(bbD_):红色(bbdd)=10:1:1,可以写成bbD_:B_D_:B_dd:bbdd=1:7:3:1,而不是3:9:3:1,说明基因型为bD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F1中黄色中BBDD和BBdd是纯合子,F1黄花植株中纯合子占2/10=1/5。
    ②若要判断bD配子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致死,可选择F1中紫花植株(bbDd)与红花植株进行正反交实验,预测结果为:若以红花植株为父本时,子代紫色:红色=1:1,以红花植株为母本时,子代全为红花植株,则可证明致死的bD是雄配子;若以红花植株为母本时,子代全为紫色:红色=1:1,以红花植株为父本时,子代红花植株,则致死的bD是雌配子。
    ③已证明致死(bD)的是雄配子,某群体中基因型为BbDd和BbDD的个体比例为1:2,该群体个体随机授粉,产生的雌配子为BD:Bd:bD:bd=5:1:5:1,产生的雄配子为BD:Bd:bd=5:1:1,则理论上子一代个体中紫色植株(bbD_)占的比例为5/12×1/7=5/84。

    相关试卷

    2024年1月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1月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门—卷联考(一)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门—卷联考(一)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门—卷联考(一)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门—卷联考(一)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