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生物与环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生物与环境第1页
    2023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生物与环境第2页
    2023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生物与环境第3页
    2023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生物与环境第4页
    2023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生物与环境第5页
    2023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生物与环境第6页
    2023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生物与环境第7页
    2023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生物与环境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生物与环境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生物与环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微专题1种群和群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山东真题改编】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养殖的海带数量过多,造成牡蛎减产。从生物群落的角度分析,造成牡蛎减产原因是?海水立体养殖模式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依据这一原理进行海水立体养殖的优点是? 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升温导致该生态系统总生物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怎么学习\复习生态部分?
    明确考查哪个层次的问题,注意答案与问题的匹配
    达到之前——达到之后——环境阻力增大——
    > 1 种群增长≈1 种群稳定(波动)< 1 种群衰退
    预测未来种群的发展趋势——
    λ值(种群数量增长倍数)
    说明:(1)性别比例只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不影响死亡率。(2)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但不能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
    [例1]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组成(每月最后一天统计)。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组成C.该种群的年龄组成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调查种群密度的2种方法
    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等
      从本质上讲,除“逐个计数”外,其他的统计方法都是取样检测,都是估算方法。
    区别于 逐个计数
    3.(2022·全国甲卷,31)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3)调查发现该林地的物种数目很多。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4)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2点即可);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幼年个体数较多、中年个体数适中、老年个体数较少
    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
    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CO2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动物能够通过呼吸
    2.(2022·广东茂名调研)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取样方法为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影响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食物等D.不同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有一定差别
    1.桑基鱼塘中不同种类的鱼分别生活在不同水层中,体现了群落结构具有什么现象?决定其分布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垂直分层  不同鱼类的食物和栖息空间不同
    2.这种混养的方式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鱼群充分利用空间、食物等资源
    考物种组成、水平结构 可以怎么设问?
    3.生态学上将“低洼地开发为桑基鱼塘的过程”称为什么?
    4.上述材料说明人类活动对上述过程有什么影响?
    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次生演替)
    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材料: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出“桑基鱼塘”生产方式: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①保护野生生物资源 (改善环境条件,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②防治有害生物 (控制环境条件,增大环境阻力,降低K值)—③合理确定载畜量(养殖量) (最大养殖量不能超过K值)
    —①合理利用种群资源,获得最大生产量  (渔业捕捞后的种群数量要在K/2值处)—②控制有害种群  (K/2值前防治有害生物,应控制在b点    ——种群快速增长起点之前,最严防达到K/2值处)
    A.2008~2010年,λ保持不变,说明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B.2010~2015年,该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C.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该图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概念模型
    [例2] 科研人员用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某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绘制出下图,图中的λ=某一年的种群数量 / 上一年的种群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1浙江改编】下图为一个昆虫种群在某时期的年龄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该种群将保持稳定用性引诱剂来诱杀种群内的个体,对生殖后期的个体最有效环境条件不变,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可由目前的稳定型转变为增长型与其它年龄组相比,生殖前期个体获得的杀虫剂抗性遗传给后代的概率最大
    环境条件改变稳态被破坏——
    【例】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下图所示的模型。请分析该图所示二者数量变化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并不都符合该模型,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该捕食者种群有多种猎物B.该猎物种群有多种捕食者C.猎物逃避捕食者的能力明显提高D.捕食者种群数量过小,不足以制约猎物种群增长
    【变式练习】  辨析:以上信息表明个体之间存在竞争,属于生存斗争中的一种。
    1.(2021·全国乙卷,30)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________(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
    两种动物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
    一种(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另一种(大)草履虫处于劣
    (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两个物种,不能长期共存于同一环境中,若进化出新的资源利用方式便可共存
    【例3】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浒苔(绿藻的一种)。右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收割理论\精明的捕食者\共同进化
    随滨螺密度增大,藻类的数量下降当密度小于100个/米3时,随滨螺数量增加浒苔相对其他藻类的竞争优势减小一定数量的捕食者有利于生物的多样性滨螺数量最终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变式练习】上述资料中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
      生态位完全相同的不同种生物存在____,无法共存。经过___,最终每种生物都占据相对________的生态位,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_。
    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红尾鸲和鹟(单独存在时)的生态位相似,两者共存时生态位出现了差异化
    海星(捕食者)的存在使藤壶、贻贝、帽贝、石鳖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可以调节种间竞争的强度
    种间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___________
    它们的生态位的重叠程度
    明确群落的两种结构
      就是充分利用群落的_____和____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的生产模式。  实质上是利用不同生物之间____的差异,充分利用___,从而获得更大的价值.
    (1)对植物生态位影响较大的是植株高度和种间关系。
    (2)对动物生态位影响最大的是动物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条件。
      根据群落的___和_____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  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
    [例] 请据图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在-200~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B.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 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 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4.(2022·沈阳市质检)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种群,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小杜鹃与黑枕黄鹂都生活在林冠层,说明它们的生态位相同C.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D.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玉米种群中高秆和矮秆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若群落中某种生物的个体数量减少,则该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 )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水库浅水区和深水区的生物分布不同,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1.某林场在桉树幼林里栽培菠萝,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桉树、菠萝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桉树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菠萝的绝大部分根系分布在地表10-20cm的范围内。幼桉树一般高度在2m左右,而菠萝高度多在1m以下;桉树喜光,菠萝属于半阴性植物。 回答下列问题:(1)该立体农业生产模式是运用群落的_____原理,为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2)该农业模式取得了桉树、菠萝两旺,据信息分析,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3)菠萝、桉树的种植属于_____(填“轮作”或“间作”)。从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的角度分析,该农业模式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植物的根系深浅搭配,合理地利用了不同层次土壤内的水分和无机盐;两种植物高矮结合,充分利用了不同层次的光能
    在空间上合理配置,充分地利用空间和资源,获得更大的收益
    外来入侵物种可快速扩散蔓延,其原因是?带来生态后果?
    气候适宜、没有天敌、资源与空间条件充裕等.降低本地的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2.(2022·江西金太阳联考)在人工垦荒种植到弃耕过程中,某地经历了人工裸地→农田→草地演变,地上的植被在发生明显变化的同时,地下土壤微生物也随之改变,但其速度明显滞后于地上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垦荒种植已改变了该地原有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弃耕后也不能完全恢复B.人工垦荒形成的裸地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由于缺少地上植被而没有垂直结构C.人工垦荒可明显改变地上植被类型,再通过植被来间接影响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D.该地经历了人工垦荒种植到弃耕后的逐渐恢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微专题2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要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
    (1)____: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都是____型生物。(2)____: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_ 。(3)____:是生态系统不可少的环节,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
    植物、微生物均可能是消费者。营腐生生活的生物都是分解者。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细菌都是分解者。动物都是消费者。生产者都是真核生物。植物都是生产者。
    1、(2016新课标Ⅲ,31 节选)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8新课标Ⅲ,10 节选)右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
    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
    实质是将“二向图”中的哪部分“一分为二”了?
    实质是将“二向图”中的哪部分“一分为三”了?
    如何理解“未被利用的”?还没有死亡的;已经死亡,但既没有被下一营养级同化,也没有被分解者分解。
    请标出图中几个“一分为二”
    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模型分析
    “未被利用的”可能的流向?全流向分解者;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 其余部分流向分解者。
    1、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N代表能量值。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N5/N3B.生物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C.蜣螂利用的能量N6属于草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中的一部分D.适量放牧牛、羊会增大N2与N1的比值
    某个时间段内,草场中的草存在未被利用的部分,说明什么?
    从生物群落总代谢的角度看: 说明这段时间草场中“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大于草场中“全部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从下一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看  说明下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将增加。
    从群落演替的角度看  说明群落还处于演替的进程中。
    从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角度看  说明群落中有机物的总量将逐步增多。
    请判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都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一头牛吃10kg草,一般只能同化2kg。可以通过多级利用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概念辨析: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
      在右侧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大量捕杀G,会导致D的数量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如果大量捕杀A,会导致C的数量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2021顺二模)7.下表为该湿地生态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的能量流动情况,A、B、C、D分别代表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G代表各成分的同化量,X代表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由上表数据分析,R代表 的能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 ,你的判断依据是 。
    3、(2019新课标Ⅱ,6)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1、在农田、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人们可以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2、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3、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时,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A.充分利用生产者(尽量缩短食物链以减少能量损耗)B.充分利用分解者(废弃物利用) 如利用秸秆培育食用菌、利用植物残体生产沼气等
    (顺德二模)19.(10分) 2021年第25个“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水”,旨在强调湿地对维持全球淡水储量和水质稳定的重要作用。某调查小组对某湿地生态系统调查发现其主要由水草、藻类、鱼类、贝类、白鹭等生物组成,请回答相关问题。(3)在下图中用箭头和文字补充该生态系统的碳转化途径
    碳循环中各种成分的判定方法
    双向箭头!两端为“大气中CO2库”与“生产者”,     其他所以成分都指向的为“CO2库”。
    请判断:  物质循环指无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甲图D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乙图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a。B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A的量为y,则:y=20ax+5x从研究内容来看,甲和乙、丙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和群落水平
    (1)三种类型: 物理信息、__信息、__信息
    (2)三类功能(个体→种群→ 群落): ①个体生存所必需; ②种群__所必需; ③调节____,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特别提醒:判断是否为“行为信息”,应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分析,而不是从“人”的角度分析。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 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2018新课标Ⅲ)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1、防控措施: 化学防治、机械防治、生物防治
    天敌(捕食、寄生)、竞争
    通过降低出生率、提高死亡率降低种群密度
    长期持续有效(不会产生耐药性)安全环保
    长期使用,耐药性增加,杀虫效果下降;可能害虫的天敌大量死亡;污染环境,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2、防控措施的目的 3、生物防控中的种间关系4、防控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5、防控与生物多样性
    微专题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 环 境 保 护
    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_________。
    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是_____。
      极地苔原(冻原),由于物种组成单一、结构简单,极易被破坏,又由于温度极低,一旦破坏也极难恢复原状,故两种稳定性都较低。
    思考:为什么极地冻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
    发展型思维:热带雨林?
    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该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合理引进相关物种,扩大本土树种的种植;控制污水排放、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活动。
    1.环境污染的成因及后果归纳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 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
    (2021广东卷)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漳显了大国责任。回答下列问题(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等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可以自我维持___________。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的浓度持续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生态后果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通过食物网(链)取食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全球变暖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_________________和增加__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合成含碳有机物
    分解者通过分解利用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的含碳有机物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__________,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___。
    生态足迹,又叫______  将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换算为相应的自然土地和水域面积。
      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排放的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
    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收获更多产品(提高对能量的利用率/调节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对人类】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对环境】增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对生态系统本身】
    【2019 佛一模】与传统果园相比,该生态果园具有哪三个方面的优势?
    方法提炼:把握大方向!
    要点4:环境破坏与修复
    问2: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问1:距排污口近的AB段溶解氧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
    问3:排污口下游的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是?
    藻类减少,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细菌分解有机物大量消耗溶解氧;
    藻类大量繁殖,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使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
    有机物分解后形成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
    问4:河流受到污染后,能通过什么途径得到净化?
    问5:河流受到污染后能很快地恢复原状,体现了
    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问6:不能向河流排放过多的污染物,原因是: 。
    问7:若排放过多的污染物,水体中的动物大量死亡的原因是?
    溶解氧减少,微生物分解产生有毒物质
    5、佛山是岭南水乡,遍布2800多条 河涌,但其中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 的污染.(1)上世纪80年代初大多数河涌仍能 保持清澈,但随着污水排放增多,河涌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是有限的.(2)学生科技实践小组在某河涌上设置了3个监测点,相关水质指标检测结果如图所示.判断______号监测点的水华现象最严重,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被污染水体的溶氧量都偏低,这主要是由于微生物的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该监测点藻类叶绿素a含量最高

    相关课件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微专题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微专题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103,29×105,2×10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8 生物与环境-2020年高考备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8 生物与环境-2020年高考备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分解者,生命系统的信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8 生物与环境-2020年高考备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8 生物与环境-2020年高考备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分解者,生命系统的信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