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诗歌鉴赏(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及专题检测
展开课前小练(准备好课堂练习本,标清题号,认真完成)
(2021陕西榆林·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境界。请以颔联中“钟”和“割”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做到一字传神的?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答案】1.“钟”是聚集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传神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表现了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剑切断了阳光,使泰山的南北两面明暗对比强烈,突出泰山的高峻奇险。(意近即可) 2.这两句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和诗人渴望登顶的愿望以及敢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既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也激励着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勇攀高峰。所以千百年来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意对即可)
考点概述(明确方向,精准备考)
诗歌鉴赏主要考点 (一)主题、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二)表达技巧的鉴赏 ⒈ 表达方式 (描写方法、抒情方式)⒉ 表现手法 ⒊ 修辞方法(三)品味诗歌语言、名句赏析(写作技巧、表达效果) ⒈ 品味关键词语的妙用; ⒉ 对诗句进行扩充性描写。(四)结构形式的鉴赏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考点2:想象描述类(描述画面、意境)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考点3:表达技巧类(写作手法特点、修辞、表达方式等)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1.“东市买……北市买长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这四句运用了排比、互文的修辞手法,将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等的情景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不但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时的紧张急切、井然有序,也渲染出战事的紧急。 2.分析“旦辞爷娘去……”“旦辞黄河去……”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这两组句子表现出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心情的迫切,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以“不闻”开头的两个句子,间隔反复,紧相呼应,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不闻”和“但闻”形成对比,将征程之紧和思乡之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两句自然环境描写,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生活,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概括了战争的频繁持久、战斗的激烈残酷。
3、《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说比兴也正确,兴中有比)
5.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家喻户晓,木兰还成为美国迪士尼大片中的主要角色。是什么原因使得她有如此魅力?①木兰的形象既有传奇性,又有丰富性。她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②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又热爱和平生活。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这是其形象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6.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特点?这样结束全诗好不好?使用隐喻作结。这样结束全诗,不但十分形象地解释了“火伴”们的惊讶,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了回答,还表明了木兰富有机趣智慧而又充满自豪的神态表情,丰富了木兰的形象;同时使全诗锦上添花。
第21课:《登幽州台歌》
1.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2.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3.《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孤独地站在幽州台上,面对着燕昭王纳贤之地,仰首责问苍天。天地茫茫,空阔寂寥,深感自己英雄空老,报国无门,内心满怀悲愤,不禁怆然泪下的凄凉画面。
1.三、四句用词极为精练传神,一个“钟”字和一个“割”字,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2.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割”字好在何处。①“钟”是“聚集”意思,大自然将神奇秀丽集中于泰山,运用拟人,将大自然写的有情,生动形象的写出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②“割”是“分开”的意思,写出了泰山将山南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隐天蔽日的奇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人生哲理: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第21课:《登飞来峰》
阅读赏析:1.“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字面意思是遮住太阳的云;深层含义是喻指社会上奸邪力量的阻碍。2.诗中前两句用千寻来描绘飞来峰塔的高大;后两句中“不畏云遮望眼”表面看起来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3.赏读全诗,谈谈你对“不畏浮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理解。此句充满哲理,借登峰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抒发了作者不畏奸邪当道、君主昏庸的社会现状,敢于面对现实的远大抱负。4.这首诗看似描写景物,实则揭示了一个高瞻远瞩的人生哲理。(或站得高才能望得远)5.结合你的感受,谈谈你对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理解此句充满了哲理,借登峰用形象的的语言说明:只要目光远大,信念坚定,任何困难都不惧怕。
第21课:《游山西村》
主题内容: 这是一首记游诗,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和农村的风俗淳朴,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丰收的喜悦。名句赏析: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又给人启迪:人在遇到困境时,往往会峰回路转,生出许多希望。 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意思是社日未到,但农人们已吹萧击鼓,结对往来,衣着简朴。这两句写出了农村的风俗人情,充满了淳厚的生活气息。
3.你是怎样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产生许多希望,蕴含人生哲理,现在往往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4.提炼出这首诗中关于“民俗”的信息。 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们在迎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土地神,祈求丰收6、“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典例引领(例题引领,经验总结)
例(2022春·云南昆明·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首乐府民歌,完成下面小题。【甲】木兰诗(选段)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乙】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关于【甲】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选段简略地交代了木兰从军前的准备过程和奔赴战场的心情。B.“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四个句子可翻译为:(木兰)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C.“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两句夸张地写出了木兰行军速度快,暗示军情紧急。D.“不闻……但闻……”两句以复沓的手法,反复吟咏,一唱三叹,刻画了小女儿的细腻情思。2.北朝民歌音韵和谐,语言明白如话,但艺术概括力极强。请结合【甲】【乙】两诗加划线词语加以说明。
【答案】1.A 2.【甲】诗中“鸣溅溅”“鸣啾啾”两个拟声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环境变化,暗示木兰的思乡之情;【乙】诗使用叠词简练地概括了草原的特征;四个词语读之朗朗上口,明白如话又高度概括。【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四句排比,写木兰军前的准备过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写了木兰奔赴战场的心情。以上都是详写,并非“简略地交代”。故选A。
例2(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2.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独与老翁别”的意思是:只同那个老翁告别。“独”说明只剩下了老翁,老妇人已经被差役捉走了。昨夜里是老翁和老妇人一起接待“我”,而一夜之间,只剩下老翁了。“独”表现了诗人凄苦、悲愤、无奈之情,也流露出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2.本题考查诗歌详略的安排。材料的详略是由文章的中心来决定的。这首诗的中心是通过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事,深刻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诗歌中,老妇人的直接控诉“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集中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故详写老妇人,略写差吏。
模拟练兵(学以致用,考场练兵)
一(2021春·陕西榆林·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___________”烘托离愁,以“___________”映衬离愁。2.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1. 白日斜 天涯 2.孟诗表达了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龚诗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二(2021广东广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展开想象,描绘诗人山西村一日游见到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景象。(2)赏析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答案】(1)山接着山,水连着水,小路曲折,有时像是陷入绝境,忽然在转弯处看到另一个美妙的景观;一路上,(我看见)柳色深绿,花色艳丽,又一个小山村出现在眼前。(2)颈联,对仗工整,描摹了一幅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面:春社日,服饰简朴的农人们吹着箫、敲着鼓,欢天喜地祈求土地神保佑是年丰收。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表达了诗人对“祭社祈年”这个古老乡土风俗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2021广东广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请写出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2)这首诗是诗人登高抒怀、借景抒情之作,请概括其主题思想。【答案】(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通过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表现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具有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四(2020春·山东潍坊·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过山农家①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②焙③茶烟暗,却喜晒谷天睛。【注释】①此诗是六言绝句。②嗔:嫌怨。③焙:用微火烘。
1.下面对这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游山西村》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写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广为传诵。B.《过山农家》首句未出现“山”字,而是用与山景相关的“板桥”“泉水”烘托山行的环境。C.《游山西村》一诗对“萧鼓追随”和《过山农家》中对“焙茶”“晒谷”的描写,都再现了农民劳动的热闹场景。D.《游山西村》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过山农家》诗人按照走访的顺序,清晰地再现了饶有兴味的访问经历。2.《过山农家》尾句“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表现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答案】1.C 2.生动地表现了在雨后初晴之际山农的繁忙、淳朴与喜悦之情。【解析】1.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辨析。C.有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意思是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所以“箫鼓追随”写的是民风民俗,不是农民们劳动的热闹场景;故选C。
五(2021陕西渭南·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1.末句的“放出”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2.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获得的启发。【答案】1.这两个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富有情趣。 2.示例: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专题14 诗歌鉴赏(测试)-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及专题检测: 这是一份专题14 诗歌鉴赏(测试)-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及专题检测,文件包含专题14诗歌鉴赏测试-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及专题检测原卷版docx、专题14诗歌鉴赏测试-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及专题检测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3 诗歌鉴赏(测试)-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及专题检测: 这是一份专题13 诗歌鉴赏(测试)-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及专题检测,文件包含专题13诗歌鉴赏测试-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及专题检测原卷版docx、专题13诗歌鉴赏测试-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及专题检测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0 散文阅读(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及专题检测: 这是一份专题10 散文阅读(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及专题检测,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