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动静态分析)ppt课件+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与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3414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动静态分析)ppt课件+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与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3414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动静态分析)ppt课件+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与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3414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动静态分析)ppt课件+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与解析)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34146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动静态分析)ppt课件+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与解析)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34146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动静态分析)ppt课件+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与解析)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34146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动静态分析)ppt课件+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与解析)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34146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动静态分析)ppt课件+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与解析)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34146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动静态分析)ppt课件+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与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34146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动静态分析)ppt课件+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与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34146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动静态分析)ppt课件+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与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34146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动静态分析)ppt课件+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与解析)
展开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动静态分析)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2.有一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地方,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现将物体移到离透镜10cm的地方,移动另一侧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现(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不成像
3.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4.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摸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视镜
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
5.小夏用图1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图2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 ( )
图一
6.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移动时,则下列叙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 )
A. 像始终变大 B. 像始终变小 C. 像先变大后变小 D. 像先变小后变大
7.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
A.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8.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拍照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照相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内的位置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9.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在墙上能看到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10.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
C.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
11.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沿主光轴向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 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是 (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8cm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____的实像。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距平面镜____m。
4.数码相机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若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100mm时,会得到一个________的实像。
5.人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自拍”时,手机镜头到人的距离应 透镜的二倍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是水滴的相当于一个_____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7.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 凸透镜。
8.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____(填“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像。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9.视力正常的小明把凸透镜贴近眼睛,观察远处的房屋,眼前“模糊”,此时来自远处房至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或“后”)方。如图所示,他又伸直手臂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房屋清晰的 (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
10.大厦玻璃幕墙反射强光刺眼是由于光的_______反射造成的。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11.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
(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5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 cm。
(2)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____。将蜡烛放在焦点以外时,都可以在光屏上成 像(选填“实”或“虚”)。
(3)利用该透镜可制作____眼镜(选填“远视”或“近视”)
三、作图题
1.请在题图中画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2.如图,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3.根据已给出的入射光和出射光,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四、实验探究题
1.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选项的字母)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
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
2.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为10 厘米的凸透镜、高为3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将测得的物距u 、像距v 以及所成像的高L像分别记录在下表中。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后,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下表的后两列中。
①根据实验需要1-6 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 随物距u 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像时,
②根据实验序号1-6 的数据,分析比较像高L像与v/u 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像时,
③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a)根据实验序号 1-3 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变化量u与相距变化量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b)根据实验序号1-6 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 变化时, L像、u + v 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得初步结论是:
第6章 《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动静态分析)同步练习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答案】A
2.有一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地方,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现将物体移到离透镜10cm的地方,移动另一侧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现(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不成像
【答案】D
3.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答案】B
4.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摸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视镜
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
【答案】C
5.小夏用图1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图2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 ( )
图一
【答案】A
6.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移动时,则下列叙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 )
A. 像始终变大 B. 像始终变小 C. 像先变大后变小 D. 像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A
7.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
A.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答案】A
8.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拍照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照相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内的位置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D
9.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在墙上能看到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A
10.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
C.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
【答案】C
11.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沿主光轴向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案】放大;靠近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 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是 (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答案】倒立 缩小 照相机
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8cm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____的实像。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距平面镜____m。
【答案】缩小 2
4.数码相机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若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100mm时,会得到一个________的实像。
【答案】凸 倒立缩小
5.人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自拍”时,手机镜头到人的距离应 透镜的二倍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凸 大于
6.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是水滴的相当于一个_____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答案】凸透 显微镜
7.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 凸透镜。
【答案】放大 会聚 靠近
8.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____(填“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像。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答案】反射;凸透镜;会聚
9.视力正常的小明把凸透镜贴近眼睛,观察远处的房屋,眼前“模糊”,此时来自远处房至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或“后”)方。如图所示,他又伸直手臂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房屋清晰的 (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
【答案】前,实,右
10.大厦玻璃幕墙反射强光刺眼是由于光的_______反射造成的。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答案】 镜面;远视
11.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
(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5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 cm。
(2)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____。将蜡烛放在焦点以外时,都可以在光屏上成 像(选填“实”或“虚”)。
(3)利用该透镜可制作____眼镜(选填“远视”或“近视”)
【答案】(1)11.5 (2)高度 实 (3)远视
三、作图题
1.请在题图中画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答案:
2.如图,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答案:
3.根据已给出的入射光和出射光,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答案:
四、实验探究题
1.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选项的字母)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
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
【答案】(1)A; (2)D;(3)B;
2.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为10 厘米的凸透镜、高为3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将测得的物距u 、像距v 以及所成像的高L像分别记录在下表中。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后,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下表的后两列中。
①根据实验需要1-6 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 随物距u 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像时,
②根据实验序号1-6 的数据,分析比较像高L像与v/u 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像时,
③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a)根据实验序号 1-3 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变化量u与相距变化量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b)根据实验序号1-6 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 变化时, L像、u + v 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得初步结论是:
答案①焦距不变,像距随物距减小而增大;
②同一发光体像高L高与v / u 成正比;
③同一发光体经过同一透镜成实像时,当Δu>Δv时,成缩小的像;
a同一发光体经过同一透镜成实像时,u越小,像越大;
b当成缩小实像时,u+v随u的增大而减小,当成放大实像时,u+v随u的增大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