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下列植物中,属于藻类植物的是( )
A. 葫芦藓 B. 肾蕨 C. 海带 D. 水稻
2.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关于苔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B. 苔藓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C. 苔藓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 D. 苔藓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
3. 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利用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一种高耐盐的“海水稻”,使数亿公顷盐碱地有望成为粮仓。高耐盐“海水稻”属于( )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4. 红豆杉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在郴州市多个地方都有分布。关于红豆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茎、叶不发达 B. 能开花结果 C. 能产生种子 D. 属于被子植物
5. 2019年底起,大规模蝗灾在东非蔓延,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有关蝗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食量大,对农作物破坏性强 B. 后翅发达,飞行能力强
C. 有外骨骼,能防止水分的散失 D. 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
6.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吉祥物叫“兵兵”,它的原型是中华鲟。中华鲟身体呈纺锤型,头尖吻长,用鳃呼吸,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身上被覆五纵行大而硬的骨鳞。根据以上描述,判断中华鲟属于( )
A. 鱼类 B. 两栖类 C. 爬行类 D. 哺乳类
7. 幽门螺旋杆菌会引发人体肠胃疾病。有关幽门螺旋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一种真菌 B. 有完整的细胞核
C. 靠孢子繁殖后代 D. 自身不能制造有机物
8. 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对人类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下列有关导致人患新冠肺炎的冠状病毒的认识,你不认同的是( )
A. 它是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动物病毒
B. 这种病毒很小,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 这种病毒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基本结构
D. 这种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心组成
9. 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主要作用是( )
A. 分解无机物 B. 参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C. 制造有机物 D. 对动植物和人类都有危害
10.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氢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11. 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A.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 原始地球能形成小分子有机物
C.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D. 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
12. 若△、口、☆表示具有血缘关系三类生物,如图示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A. △→□→☆ B. ☆→□→△ C. △→☆→□ D. ☆→△→□
13. 关于地球原始生命的起源,人们比较认可的说法是( )
A. 化学演化学说 B. 自然发生论
C. 来源于宇宙或其他星球 D. 由上帝或神创造出来的
14. 如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 )
A. a一定比c高等
B. 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c
C. 较c和e而言,c、d间的亲缘关系更近
D. 较c和d而言,a、c间的亲缘关系更近
15. 下面是各生物类群的进化关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
B. 腔肠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C. 软体动物→两栖类→节肢动物→爬行类→鸟类
D. 鱼类→两栖类→
16. 如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
B. 厂家生产的农药质量逐渐下降了
C. 害虫的抗药性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
D. 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17. 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为( )
①智人阶段
②直立人阶段
③南方古猿阶段
④能人阶段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③④②① D. ②①③④
18. 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蝗虫、章鱼、袋鼠 B. 家燕、飞蛾、企鹅 C. 狗、猫、大象 D. 蝙蝠、青蛙、袋鼠
19. 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如图是某学生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两条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 )
A. 骨、骨骼肌、关节 B. 骨、肌腹、关节
C. 骨、肌腱、关节 D. 骨、骨骼肌、关节囊
2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过很多次推门的动作,下面有关这个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此动作很简单,不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
B. 推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 完成推门这个动作需要消耗能量
D. 做这个动作时,相应的骨和关节均起杠杆作用
21. 当你做运动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活动
③骨骼肌收缩
④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A. ③①④② B. ④③①②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22. 鸟类适应于飞翔的特征不包括( )
A. 胸肌发达 B. 身体流线型,有翼和羽毛
C. 视觉发达 D. 骨骼薄而坚固且中空
23. 下列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 B.
C. D.
24.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 蚂蚁的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兵蚁、工蚁
B. 狒狒群中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C. 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有明确的分工
D. 一群小鸡跟随母鸡觅食
25.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下列行为与“海豚表演顶球”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婴儿吮吸 B. 候鸟迁徙 C. 鹦鹉学舌 D. 蜘蛛结网
26. 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探究实验时,生物小组选取经饥饿处理的3只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走相同迷宫,测得如下表数据:
小鼠
所用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①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09秒
②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③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7秒
根据实验数据,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先天性行为
B. 小鼠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C. 小鼠②不经“尝试与错误”就能吃到食物
D. 小鼠③“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可能少些
27. 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蛙和食虫鸟仅是捕食关系
B. 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C. 猫头鹰的能量最终来源于草
D. 该食物网中的食虫鸟处于第三营养级
28. 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
B.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的种类、数量、所占比例是固定不变的
C.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
D.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目、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9.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以下对此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可以以耕地减少为代价
B. 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C. 增加煤、石油的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能源并行
D. 开展围海造田、退耕还林、还草行动,还生物更多更好的生存环境
30. 以下有机垃圾的处理方法中,最有益于城市环境保护的是( )
A. 高温焚烧 B. 挖坑填埋 C. 微生物发酵降解 D. 倒入河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31. 如图是生物多样性概念图,请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内容: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 、⑤ ______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32. 小明从学校图书室获得了如图六幅动物图片,并试着对六种动物进行了分类。请你回答。
(1)写出分类表中序号③、⑤所代表的动物名称:③ ______ ,⑤ ______ 。
(2)在a处应填的内容是 ______ 。
(3)④代表的动物属于昆虫,这类动物共同特征是 ______ 、两对翅。
(4)如果对动物②进行科学分类,它应属于 ______ 纲。
33. 图中的甲是某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关系示意图,乙是因某种原因导致在该食物网中三种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相对含量的直方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生理过程②是 ______ 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在此生态系统流动的特点是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且逐级 ______ 。
(2)请写出由图乙中a、b、c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 ______ ,其中的a对应甲图中的生物是 ______ 。
(3)完成生理过程④的生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______ 。
34. 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铅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主要有四大来源:
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铅对人或动物是否有影响,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将30只大小、生理状况一致的家兔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用含不同浓度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按照同一方式(每组每3天1次、剂量为10毫克/千克)进行皮下注射,每隔10天对家兔的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量,实验结果如表:
项目
组别
5%葡萄糖溶液所含醋酸铅的浓度
血红蛋白含量/(g/L)
初始测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0
60
60
60
60
B
1.83%
60
53
49
38
C
3.66%
60
51
40
28
(1)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
(2)实验中30只家兔的大小、生理状况要保持一致,是为了 ______ 。
(3)本实验设置A组的目的是 ______ 。
(4)由实验结果可知,血液中的醋酸铅浓度越高,家兔的血红蛋白含量 ______ 。
(5)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出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A不符合题意。
B、肾蕨属于蕨类植物,B不符合题意。
C、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起固着作用的是根状物,上面叫叶状体,C符合题意。
D、水稻,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藻类植物: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无根,茎和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苔藓植物:矮小,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根非常简单,为假根;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各种植物的代表例子。
2.【答案】A
【解析】解:A.苔藓植物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A正确。
BCD.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茎内无导管,植株比较矮小,叶内无叶脉,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BCD错误。
故选:A。
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茎内无导管,叶内无叶脉,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被子植物的种子的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高耐盐“海水稻”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因此属于被子植物。
故选:D。
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被子植物的特点。
4.【答案】C
【解析】解:红豆杉的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能产生种子,但是没有真正的花,不能形成果实。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裸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代表植物:松、柏、银杏、银杉、水杉、苏铁、红杉。
熟记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正确区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是解题关键。主要区别就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
5.【答案】D
【解析】解:A、蝗虫的成虫食量大,对农作物破坏性强,A正确。
B、蝗虫的胸部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后翅发达,善于飞行,B正确。
C、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体内柔软器官的作用,并且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使蝗虫适于陆地生活,C正确。
D、蝗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D错误。
故选:D。
昆虫的主要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足和触角均分节,使得它们的运动更加灵活,活动范围更加广,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也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明确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中华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纺锤型,头尖吻长,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说明中华鲟具有鱼类的特征,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
故选:A。
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多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鱼类的特征。
7.【答案】D
【解析】解:AB.根据分析,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细菌,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B错误。
C.细菌主要以分裂方式繁殖(裂殖),即细菌生长到一定时期,在细胞中间逐渐形成横隔,由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C错误。
D.细菌细胞结构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D正确。
故选:D。
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细菌,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
掌握幽门螺旋杆菌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A、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新型冠状病毒使人患病,其寄生在人体细胞中,属于动物病毒,A不符合题意。
B、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形体比细胞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病毒的,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比光学显微镜高许多,可以达到几十万倍。所以只有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的形态结构及其简单的生命形式,B不符合题意。
CD、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外部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引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这一知识点,在平时的学习中病毒的知识相对其他生物要少,所以这一知识点很容易被忽略,可重点记一下。
9.【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分析,细菌和真菌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A不符合题意。
B.结合分析,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得到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B符合题意。
C.细菌和真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叶绿体,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C不符合题意。
D.细菌和真菌中也有对人类有利的,如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制作食品,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与动植物共生,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如根瘤等。
掌握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A
【解析】解: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而现在的空气有约21%的氧气,因此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氧气。
故选:A。
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11.【答案】B
【解析】解: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米勒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米勒的实验及结论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考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
12.【答案】A
【解析】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从图中可以发现△在底层出现的较单一,说明生物较简单、低等,上一层出现“口”较高等,最上一层出现☆说明更高等,所以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口→☆,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掌握生物进化历程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由无机物形成简单的有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由复杂的有机物形成简单的生命,米勒证明了第一步,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
故选:A。
在众多的生命起源学说中,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其他学说也要了解。
14.【答案】C
【解析】解:A.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也就意味着a、b、c、d、e都比f更复杂、更高等、陆生的可能更大,但我们却不能确定a、b、c、d、e之间谁高级谁低等,A错误。
B.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得出f→b→a;f→e→d→c。因此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B错误。
C.从图中得出生物进化的历程是:f→e→d→c,故较c和e而言,c、d间的亲缘关系更近,C正确。
D.分析进化树可以得出,c、d在同一分支上,a、c不在同一分支上,故较c和d而言,a、c间的亲缘关系更远,D错误。
故选:C。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据此答题。
读懂生物的进化树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A、植物的进化历程是:,A错误。
B、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B错误。
CD、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C错误,D正确。
故选:D。
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记住动物进化的历程。
16.【答案】A
【解析】解:人类在施用农药前,害虫就已经产生了变异,农业对害虫起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
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17.【答案】C
【解析】解:结合分析可知,人的进化历程大致为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智人阶段,C符合题意。
故选:C。
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
掌握人类进化的阶段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C
【解析】解:A、蝗虫具三对足和两对翅,能跳跃和飞行,章鱼生活在水中,会游泳,而袋鼠有四肢,能跳跃,不符合题意。
B、家燕和飞蛾有翅会飞,而企鹅不会飞,以行走为主,不符合题意。
C、狗、猫、大象为陆生动物,以行走为主,符合题意。
D、蝙蝠会飞,青蛙会跳跃和游泳,袋鼠有四肢,能跳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也不同,主要有飞行、游泳、行走等,据此答题。
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的不同是与其生活环境有关。
19.【答案】A
【解析】解: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故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骨、骨骼肌、关节,如图所示:
故选:A。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20.【答案】C
【解析】解:A、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A错误。
B、推门时属于伸肘动作,肱三头肌会收缩,肱二头肌会舒张,B错误。
C、完成这个动作一定要消耗能量,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ATP,C正确。
D、完成这个动作时,相关的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错误。
故选:C。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21.【答案】B
【解析】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④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③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故发生的正确顺序是④③①②。
故选:B。
哺乳动物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因此,由骨、骨连接(如关节)和骨骼肌组成了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
熟记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及其之间关系。
22.【答案】C
【解析】解:A.鸟类的胸骨生有高耸的龙骨突,在其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能牵动两翼完成飞翔动作,A不符合题意。
B.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可减小空气阻力,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两翼展开,面积很大,能够扇动空气而飞翔,B不符合题意。
C.鸟类的视觉发达,不是适于飞翔生活的特征,C符合题意。
D.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这样的骨既可以减轻体重,又可以增强牢固性,利于飞翔生活,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1.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可减小空气阻力,利于飞行。
2.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两翼展开,面积很大,能够扇动空气而飞翔。
3.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这样的骨既可以减轻体重,又可以增强牢固性,利于飞翔生活。
4.鸟类的胸骨生有高耸的龙骨突,在其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能牵动两翼完成飞翔动作。
5.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以适应飞行时消耗大量能量的需要。同时,消化管的结构之一直肠极短,使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以减轻体重,适于飞翔生活。鸟类无膀胱,尿不能在体内储存,总是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这也可减轻体重,适于飞翔生活。
6.鸟类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它分布于内脏之间、肌肉之间和骨的空腔里,气囊都与肺相通,有储存空气、协助呼吸的功能。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以供给鸟类飞翔时充足的氧气,有利于鸟类的飞翔。
解答此题要掌握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23.【答案】C
【解析】解:鸟类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的一些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六个阶段。观图可知,D表示育雏是鸟类的繁殖行为,而A是觅食行为、B是迁徙行为、C是保护色属于防御行为。因此,C符合题意。
故选:C。
1、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本族群中其他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任何一种能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
2、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3、动物的迁徙属于本能行为。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而进行一定距离的迁移。
4、觅食行为是动物生存行为中的一种基本方式,指动物到处搜寻食物吃。
解答此题要掌握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24.【答案】D
【解析】解:ABC、“蚂蚁的群体中有蚁后、蚁王、兵蚁、工蚁”、“狒狒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有明确分工”,都体现了具有明确的分工,因此都有社会行为。
D、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属于繁殖行为,觅食又属于捕食行为。
故选:D。
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社会行为的特征。
25.【答案】C
【解析】解:海豚表演顶球,是通过学习、模仿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选项中:ABD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C、鹦鹉学舌是通过学习、模仿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26.【答案】B
【解析】解: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在经过多次的“尝试与错误”的情况下获得的学习行为,A错误。
B、分析表格数据,三只小鼠第三次成功的时间仍然各不相同,说明它们获取食物的能力存在差异,即学习能力有差异,B正确。
C、分析表格数据,小鼠②第三次所用时间明显少于第一次时间,说明第一次取食是经过尝试和错误的,C错误。
D、分析表格数据,小鼠③三次所用时间都是三只小鼠中最长的,说明它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D错误。
故选:B。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的实验。
27.【答案】D
【解析】解:A、在题图的食物网中,蛙和食虫鸟都捕食食草昆虫获取营养,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它们之间没有捕食关系,A错误。
B、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因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题图中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植物→鼠→猫头鹰;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植物→食草昆虫→蛙→蛇→猫头鹰,B错误。
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猫头鹰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C错误。
D、营养级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所处的层次。题图中的食物网中有食虫鸟的食物链有两条: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这两条食物链中食虫鸟都处于第三营养级,D正确。
故选:D。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和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还包括蚯蚓、蜣螂等腐生性动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土壤、水等。
掌握食物链的正确书写,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生物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D
【解析】解:A.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不光与生物的数量有关,而且还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有关,A错误。
BD.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一种现象。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比例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以及环境各因素之间,不停地在进行着能量的流动与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中,其中的生物有生有死,有迁进也有迁出,每个物种的数量经常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但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B错误,D正确。
C.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相反,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和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C错误。
故选:D。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解答此题要掌握生态平衡的知识。
29.【答案】B
【解析】解:A.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耕地减少为了代价,A错误。
B.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保护生物圈,B正确。
C.应该减少煤、石油的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能源并行,C错误。
D.退耕还林、还草行动,是还生物更多更好的生存环境,围海造田破坏了生物生存环境,D错误。
故选:B。
生物圈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掌握保护生物圈的措施和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30.【答案】C
【解析】解:腐生细菌、真菌等分解者能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垃圾会降解而渐渐消失。而高温焚烧、挖坑填埋、倒入河流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微生物发酵降解最有益于城市环境保护。
故选: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掌握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本题解题关键。
31.【答案】形态结构 种 物种 直接价值 就地保护
【解析】解: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①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②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生物的多样性包括③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方面。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⑤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④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等。直接价值指直接利用生物体,如食用萝卜等;间接价值,如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气候的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调节碳—氧平衡的作用,动物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等;潜在价值,如将来有可能开发出新药材,如红杉树提炼强效抗癌药物紫杉醇,将来利用这些野生生物改良品种方面有重要作用等。
故答案为:
①形态结构;②种;③物种;④直接;⑤就地保护。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方面。
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分类的知识。
32.【答案】麻雀 蜗牛 有脊柱 有一对触角、三对足 哺乳
【解析】解:(1)动物根据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结合分类图,可知a代表有脊柱。在脊椎动物中,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两类。其中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都属于变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因此,题图中的六种动物中,只有青蛙是脊椎动物中的变温动物,所以①代表青蛙。麻雀和猫是脊椎动物中体温恒定的动物,而麻雀是鸟类,卵生;猫属于哺乳动物,胎生。所以②代表猫,③代表麻雀。在无脊椎的三种动物中,有翅的只有蜜蜂,故④代表蜜蜂;海蜇属于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故⑥代表海蜇;⑤代表蜗牛。
(2)由(1)可知,a处应填的内容是有脊柱。
(3)④蜜蜂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此类动物的特征有: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触觉和嗅觉);胸部生着三对足(善于跳跃)和两对翅(适于飞行)。
(4)②猫,其科学分类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
故答案为:(1)麻雀;蜗牛;
(2)有脊柱;
(3)有一对触角、三对足;
(4)哺乳。
(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图中:a代表有脊柱,①代表青蛙,②代表猫,③代表麻雀,④代表蜜蜂,⑤代表蜗牛,⑥代表海蜇。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和掌握动物分类的依据,能灵活地对动物进行分类。
33.【答案】光合作用 递减 c→b→a 狼 分解者
【解析】解:(1)甲图中生理过程②是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在此生态系统流动的特点是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且逐级递减。
(2)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甲图中包含的食物链为:草→羊→狼。图乙中a、b、c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c→b→a,其中的a对应甲图中的生物是狼。
(3)④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完成生理过程④分解作用的生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分解者。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递减
(2)c→b→a;狼
(3)分解者
(1)图中的①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③呼吸作用、④分解作用。
(2)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4.【答案】醋酸铅浓度 控制单一变量 对照作用 越少 做到不乱扔垃圾并处处去影响他人,带动他人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解析】解:(1)该实验的变量是醋酸铅浓度。
(2)对照实验要保持变唯一。所以实验中30只家兔的大小、生理状况要保持一致。
(3)A组所含醋酸铅的浓度为0,因此表中的A起对照作用。
(4)由实验结果可知,血液中的醋酸铅浓度越高,家兔的血红蛋白含量越少。
(5)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出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做到不乱扔垃圾并处处去影响他人,带动他人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故答案为:(1)醋酸铅浓度;
(2)控制单一变量;
(3)对照作用;
(4)越少;
(5)做到不乱扔垃圾并处处去影响他人,带动他人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验。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