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21届-2023届高考物理三年模拟(二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
展开天津市红桥区2021届-2023届高考物理三年模拟(二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1·天津红桥·统考二模)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导出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D.入射光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时,不论光照时间多长,都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2.(2021·天津红桥·统考二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静置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水平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时,两者均保持静止,斜面受到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f1,小物块受到斜面的静摩擦力为f2。现使F逐渐增大,两者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
A.f1、f2都增大
B.f1、f2可能都减小
C.f1一定增大,f2可能减小
D.f1不一定增大,f2一定增大
3.(2021·天津红桥·统考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与原子核内部本身因素无关
C.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D.α粒子散射实验是玻尔理论建立的实验基础
4.(2021·天津红桥·统考二模)2019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该卫星( )
A.入轨后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传的向心加速度
B.入轨后的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C.该卫星的机械能小于同质量的近地卫星的机械能
D.该卫星可以定位在天津上空一定高度处
5.(2021·天津红桥·统考二模)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 = Ubc,实线为一带负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A.三个等势面中,c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通过P点的电势能比Q点大
C.带电质点通过P点的动能比Q点大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Q点小
6.(2022·天津红桥·统考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单缝衍射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
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子具有能量
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说明在宏观世界里能量是连续的
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后来由他又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7.(2022·天津红桥·统考二模)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轴正方向传播,时,该波传播到轴上的质点B处,质点A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在时,质点A第二次出现在正的最大位移处,则( )
A.该波的周期为
B.该波的波速等于
C.时,质点B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下运动
D.时,质点C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下运动
8.(2022·天津红桥·统考二模)为探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的关系,将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连接相同的灯泡、,电路中分别接了理想交流电压表、和理想交流电流表、,导线电阻不计,如下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 )
A.示数变大,示数不变
B.示数变大,示数变大
C.示数变小,示数变大
D.与示数变大,与示数不变
9.(2022·天津红桥·统考二模)倾角为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质量分布均匀的光滑球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需用一个水平推力作用于球上,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球受到的重力为,竖直墙对球的弹力为,斜面对球的弹力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等于 B.一定等于
C.一定大于 D.一定小于
10.(2022·天津红桥·统考二模)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之间接有定值电阻R,质量不能忽略的金属棒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并良好接触且无摩擦,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棒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加速上升的一段时间内,力F做的功与安培力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 )
A.棒的机械能增加量 B.棒的动能增加量 C.棒的重力势能增加量 D.电阻R上放出的热量
11.(2023·天津红桥·统考二模)如图所示,将截面为三角形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右端点与竖直挡板靠在一起,在和之间放置一个光滑均匀的圆柱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用外力使竖直挡板以点为轴缓慢地顺时针转动至挡板水平之前,物块始终静止不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B.对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C.对的弹力一直增大 D.对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12.(2023·天津红桥·统考二模)对于红、黄、蓝三种单色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相同介质中,蓝光的折射率最小 B.红光的频率最高
C.在相同介质中,蓝光的波长最短 D.黄光光子的能量最小
13.(2023·天津红桥·统考二模)如图甲中所示,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线圈所围面积的磁能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大
B.时刻导线的速度方向跟磁感线垂直
C.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
D.、时刻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相同
14.(2023·天津红桥·统考二模)为监测某化工厂的含有离子的污水排放情况,技术人员在排污管中安装了监测装置,该装置的核心部分是一个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空腔,其宽和高分别为和,左、右两端开口与排污管相连,如图所示。在垂直于上、下底面加磁感应强度为向下的匀强磁场,在空腔前、后两个侧面上各有长为的相互平行且正对的电极和,和与内阻为的电流表相连。污水从左向右流经该装置时,电流表将显示出污水排放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板比板电势高
B.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则电流表的示数越小
C.污水流量大小,对电流表的示数无影响
D.若只增大所加磁场的磁感强度,则电流表的示数也增大
15.(2023·天津红桥·统考二模)人造地球卫星可在高度不同的轨道上运转,已知地球质量为、半径为、表面重力加速度为,万有引力常量为,则下述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各国发射的所有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都超过
B.各国发射的所有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周期都不小于
C.卫星的运行轨道半径越大,其运行速度也越大
D.地球同步卫星可相对地面静止在天津的正上空
二、多选题
16.(2021·天津红桥·统考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零摄氏度的水结成同温度的冰,分子平均热运动动能不会改变
B.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大一定对外做功
C.无论科技如何发达,降温技术有多么高明绝对零度都不可能真正达到
D.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的每个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都在加剧
17.(2021·天津红桥·统考二模)如图所示,面积为S的单匝闭合线框在磁感应强度为B匀强磁场中,以恒定的角速度ω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匀速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穿过线框磁通量为BS的时刻,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
B.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时磁通量的变化率也最小
C.线框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D.线框由图示位置转动四分之一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
18.(2021·天津红桥·统考二模)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3s时刻的被形为图中虚线所示,则( )
A.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向左
B.波的周期可能为0.4s
C.波的频率可能为5.0Hz
D.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5.0m/s
19.(2022·天津红桥·统考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少
B.氢原子被激发后发出的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小于红外线光子的能量
C.α射线是由原子核内放射出的氦核,与β射线和γ射线相比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会随温度或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20.(2022·天津红桥·统考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100摄氏度的水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气,分子平均热运动动能不会改变
B.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体积变小过程,外界一定对气体做功
C.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
21.(2022·天津红桥·统考二模)我国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宫空间站”成功对接,顺利完成任务。假定对接前,“天宫空间站”在如图所示的轨道3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神舟十三号”在图中轨道1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两者都在图示平面内逆时针运转。若“神舟十三号”在轨道1上的点瞬间改变其速度的大小,使其运行的轨道变为椭圆轨道2,并在轨道2和轨道3的切点与“天宫空间站”进行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三号”应在点瞬间加速才能使其运动轨道由1变为2
B.“神舟十三号”沿椭圆轨道2从点经飞向点过程中,万有引力不做功
C.“神舟十三号”沿椭圆轨道2从点经飞向点过程机械能守恒
D.“天宫空间站”在轨道3上经过点时的速度与“神舟十三号”在轨道2上经过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22.(2023·天津红桥·统考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中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反而越不剧烈
B.布朗运动证明组成固体微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封闭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器壁持续碰撞产生的
D.绝对温度的零度是人们通过实验实际测量出来的
23.(2023·天津红桥·统考二模)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B.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放出的光子的能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之差
C.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D.衰变出现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电子和质子形成的
24.(2023·天津红桥·统考二模)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若此时质点正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则此时( )
A.该机械波向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和质点均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
C.质点和质点均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
D.质点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光照时间无光,与光的频率有关。故A错误。
B.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入射光强,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B错误。
C.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知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强度无关。故C错误。
D.入射光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时,不论光照时间多长,都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对整体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推力,则有
则增大,一定增大。
再对物块m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可能有静摩擦力。
①时,静摩擦力沿着斜面向上,大小为
当F增大时,变小;
②当时,静摩擦力为零,当增大时,静摩擦力向下,即变大;
③当时,静摩擦力沿着斜面向下,大小为
F增大时,变大,故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故选C。
3.A
【详解】A.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故A正确;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本身因素决定,与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无关,故B错误;
C.β衰变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释放出电子形成的,并不是原子核中有电子,故C错误;
D.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建立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基础,故D错误。
故选A。
4.A
【详解】A.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赤道上物体具有相同角速度,根据可知,入轨后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传的向心加速度,故A正确;
B.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最大的圆周运行速度,所有卫星的运行速度都不大于第一宇宙速度,故B错误;
C.从近地轨道进入同步轨道需要点火加速离心,所以该卫星的机械能大于同质量的近地卫星的机械能,故C错误;
D.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同步卫星,只能定点在赤道正上方,不会位于天津正上方,故D错误;
故选A。
5.B
【详解】A.电荷所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内侧,由于电荷带负电,因此电场线指向左上方,沿电场线电势降低,故c等势线的电势最低,a点的电势最高,故A错误;
BC.P点电势小于Q点电势,粒子带负电,则带电质点通过P点的电势能比Q点大,根据能量守恒可知,带电质点通过P点的动能比Q点小,故B正确C错误;
D.等势线密的地方场强大,加速度大,故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较大,故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A.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故A错误;
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子具有能量,故B正确;
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说明在微观世界里能量是量子化的,故C错误;
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后来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故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A.从t=0开始到在t=0.9s时,质点A从图示位置开始恰第二次出现在正的最大位移处,所以有
解得
T=0.6s
故A正确;
B.由波形图得到波长λ=2m,波速为
故B错误;
C.由于T=0.6s,所以质点B在0.6s时的状态与t=0时的状态一样,由题图和波的平移法知质点B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上运动,C错误;
D.波在0.9s内向右传播的距离为
t=0.9s时质点C与处于坐标原点的质点在t=0时刻的状态相同,由题图和波的平移法知,质点C处于平衡状态且向上运动,D错误。
故选A。
8.D
【详解】当开关闭合后,原线圈输入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不变,根据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表等于匝数比可得
可知副线圈输出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不变,开关闭合后,副线圈负载的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可知副线圈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根据
可知原线圈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C
【详解】对球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解得
故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故选C。
10.A
【分析】棒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加速上升的一段时间内,F做正功,安培力做负功,重力做负功,动能增大.根据动能定理分析力F做的功与安培力做的功的代数和.
【详解】A.棒受重力G、拉力F和安培力FA的作用.由动能定理:WF+WG+W安=△EK
得WF+W安=△EK+mgh
即力F做的功与安培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故A正确.
B.由动能定理,动能增量等于合力的功.合力的功等于力F做的功、安培力的功与重力的功代数和.故B错误.
C.棒克服重力做功等于棒的重力势能增加量.故C错误.
D.棒克服安培力做功等于电阻R上放出的热量.故D错误
【点睛】本题运用功能关系分析实际问题.对于动能定理理解要到位:合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哪些力对物体做功,分析时不能遗漏.
11.A
【详解】圆柱体Q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挡板的弹力,如图所示
当板绕O点顺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圆柱体Q受的合力近似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得知,斜面的支持力和挡板的弹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斜面对Q的支持力逐渐减小,挡板对Q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当斜面的支持力与挡板的弹力垂直时,挡板的弹力最小。
故选A。
12.C
【详解】AC.在同一种介质中,红,黄,蓝三种光波长从大到小依次是红,黄,蓝,在同一个介质中,波长越长,折射率越小,所以三种光中,蓝光的折射率最大,故A错误,C正确;
B.波长越长,频率越小,所以红光的频率最小,故B错误;
D.单色光的频率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所以红光的波长最长,频率最小,光子的能量最小,故D错误。
故选C。
13.B
【详解】A.由图可知,t1时刻磁通量最大,线圈与磁场垂直,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小,A错误;
B.t2时刻磁通量为零,线圈与磁场平行,磁通量变化率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大,导线ad的速度方向跟磁感线垂直,B正确;
C.t3时刻线圈的磁通量最大,处于中性面,感应电动势为零,C错误;
D.t2、t4时刻磁通量为零,线圈与磁场平行,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大,电流最大;相差半个周期,电流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B。
14.D
【详解】A.根据左手定则,正离子往N板偏,负离子往M板偏,最终M板带负电,N板带正电,M板电势比N板电势低,故A错误;
BCD.最终正负离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可得
污水的流量
则MN两端间的电势差为
污水流量越大,电势差越大,电流表示数越大;增加磁感应强度,电势差增大,电流表示数也增大;污水中离子浓度越大,导线性能越好,即电阻率减小,M、N间污水的电阻r越小,其他条件不变时,回路中的电流越大,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B
【详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解得
其中r为轨道半径,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均在高度不同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可知
故A错误;
B.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表示为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联立解得
故B正确;
C.由
可知卫星的运行轨道半径越大,其运行速度越小,故C错误;
D.地球同步卫星若相对地面静止在天津的正上空,所需的向心力垂直指向地轴,与受到的万有引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能稳定存在,必定向赤道一侧“漂移”,故D错误。
故选B。
16.AC
【详解】A.一定质量的零摄氏度的水结成同温度的冰,温度不变,分子平均热运动动能不会改变,故A正确;
B.一定质量的气体若自由膨胀,体积增大,但是不对外做功,故B错误;
C.无论科技如何发达,降温技术有多么高明绝对零度都不可能真正达到,故C正确;
D.温度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反映,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这是一个统计规律,由于分子运动是杂乱无章的,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某个分子的动能可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AC。
17.AD
【详解】A.穿过线框磁通量为BS的时刻,处于中性面位置,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故A正确;
B.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时,感应电动势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故B错误;
C.线框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有效值为
故C错误;
D.线框转动四分之一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
故D正确。
故选AD。
18.BD
【详解】A.由波形的平移法分析波可能向右传播,也可能向左传播。故A错误。
B.若波向右传播,则时间
得到周期
当n=0时,周期为0.4s,同理,若波向左传播,周期
s
频率的通项为:波向右传播时
波向左传播时
由于n是整数,f不可能等于5.0Hz.故B正确C错误。
D.由图读出波长为λ=1.2m。波速的通项为:向左:
v= =(4n+1)m/s
当n=1时,v=5.0m/s。故D正确。
故选BD。
19.AD
【详解】A.设氢原子核外电子的速率为v,轨道半径为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所以电子的动能为
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轨道半径减小,由上式可知电子的动能增加,且库仑力做正功,原子的电势能减少,故A正确;
B.根据电磁波谱可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红外线光子的能量,故B错误;
C.α射线是由原子核内放射出的氦核,与β射线和γ射线相比,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故C错误;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本身决定,不会随温度或压强的变化而变化,故D正确。
故选AD。
20.AB
【详解】A.一定质量的100摄氏度的水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气,温度不变,分子平均热运动动能不会改变,A正确;
B.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体积变小过程,外界一定对气体做功,B正确;
C.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结构,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错误;
D.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原子的核式结构,不是电荷的量子化,D错误。
故选AB。
21.AC
【详解】A.“神舟十三号”要在P点从轨道1变为轨道2,轨道半径变大,它要做离心运动,“神舟十三号”应在P点瞬间加速才能使其轨道由1变为2,A正确;
B.“神舟十三号”沿椭圆轨道2从点经飞向点过程中,其所受的万有引力与瞬时速度的夹角为钝角,万有引力做负功,B错误;
C.“神舟十三号”沿椭圆轨道2从点经飞向点过程,只有万有引力做功,其机械能守恒,C正确;
D.卫星要由轨道2变轨到轨道3,必须在点加速,所以“天宫空间站”在轨道3上经过点时的速度比“神舟十三号”在轨道2上经过点时的速度大,D错误;
故选AC。
22.AC
【详解】A.悬浮微粒越大,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分子数越多,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不明显,布朗运动不剧烈,故A正确;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而产生的,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数密度有关,故C正确;
D.绝对零度并不是人类测量出来的,而是人类通过计算原子的运动轨道速度和温度的关系,最后得出的一个数据,故D错误。
故选AC。
23.BD
【详解】A.比结合能是结合能与核子数的比值,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故A错误;
B.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放出的光子的能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之差,故B正确;
CD.衰变出现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电子和质子形成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24.AD
【详解】P点加速运动说明P点向平衡位置运动,此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故Q点、N点均向上运动,Q点正远离平衡位置,处于减速运动过程,N点正向平衡位置靠近,处于加速运动过程。
故选AD。
天津市河西区高考物理三年(2021-2023)模拟题(三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河西区高考物理三年(2021-2023)模拟题(三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和平区高考物理三年(2021-2023)模拟题(三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和平区高考物理三年(2021-2023)模拟题(三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2023届高考物理三年模拟(二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2023届高考物理三年模拟(二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