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省高考生物试卷
展开2015年福建省高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
1.(6分)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
A.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2.(6分)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3.(6分)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4.(6分)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数值,单位是J•m﹣2•a﹣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5.(6分)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
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
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二、非选择题(必考部分共10题,共157分)
26.(12分)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表,请回答:
可可碱浓度(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芽率(%)
有丝分裂指数(%)
分裂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丝分裂指数=%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象,箭号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 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 ,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
27.(14分)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阀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注:“对照”的数值是在含氧培养液中测得的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2)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膜的 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mv,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
(3)在缺氧处理20min时,给予细胞25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 (能/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判断理由是
(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的ATP主要在 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 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
28.(14分)鳟鱼的眼球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 .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 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 ,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 ,由于三倍体鳟鱼 ,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选考部分:第II卷选考部分共5题,共35分。其中29、30题为物理题,第31、32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第29、30题都作答,则按第29题计分,若31、32题都作答,则按31题计分;第33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上。【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
33.(10分)GDN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对损伤的神经细胞具有营养和保护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GDNF基因的表达载体(如图1所示),并导入到大鼠神经干细胞中,用于于细胞基因治疗的研究,请回答:
(1)在分离和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的过程中,使用胰蛋白酶的目的是 ;
(2)构建含GCDNF基因的表达载体时,需选择图1中的 限制酶进行酶切.
(3)经酶切后的载体和GDNF基因进行连接,连接产物经筛选得到的载体主要有3种:单个载体自连、CDNF基因与载体正向连接、GDNF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如图1所示)为鉴定这3种连接方式,选择HpaⅠ酶和BamⅡ酶对筛选得到的载体进行双酶切,并对酶切后的DNA片透进行电泳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第 泳道显示所鉴定的载体是正向连接的.
(4)将正向连接的表达载体导入神经干细胞后,为了检测GDNF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用相应的 与提取的蛋白质杂交,当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进行 培养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用于细胞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
2015年福建省高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
1.(6分)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
A.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20种.
2、蛋白质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根本原因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的多样性.
3、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 体等.
【解答】解:A、每种蛋白质最多含有20种氨基酸,A错误;
B、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呼吸酶),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消化酶),B错误;
C、蛋白质都是由氨基酸先进行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多肽逐渐形成肽链,再由一条或多条肽链通过盘曲、折叠,才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C正确;
D、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淀粉酶,有些蛋白质没有催化作用,如肌肉蛋白,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蛋白质的功能的知识,识记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蛋白质的作用和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2.(6分)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而被破坏,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该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据此答题.
【解答】解:A、根据题意分析,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
B、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B错误;
C、效应T细胞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C错误;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导致效应T细胞增多,则可使该病病情加重,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从题中获取信息,能理解Ⅰ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识记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识记胰岛素的化学本质,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解答,难度不大.
3.(6分)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分析】RuBP羧化酶是植物体内催化CO2固定的酶,能够催化CO2+C5→2C3.暗反应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解答】解: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是植物体内催化CO2固定的酶,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
B、CO2+C52C3的反应需要在二氧化碳供应和五碳化合物存在条件下进行,B错误;
C、测定该酶活性的方法用到了14C3,属于同位素标记法,C正确;
D、根据题意,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的理解与运用.
4.(6分)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数值,单位是J•m﹣2•a﹣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分析】(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2)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
(3)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
(4)能量传递效率:10%﹣20%.
【解答】解: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是鲈鱼,为第五营养级,A错误;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780+4200)÷31920×100%=25%,B正确;
C、太阳鱼同化的能量去向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由图可知,只知道同化量和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得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错误;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只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不能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具体过程,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及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图中数据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5.(6分)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
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
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分析】本题以人体性染色体组成、XY型性别决定已经基因检测的理论为基础考查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以及优生的相关知识,首先理解DNA探针是对待测基因制备的具有与目标基因相同或互补碱基序列的单链DNA.
【解答】解:A、根据题干背景,X探针与Y探针分别具有一段与X和Y染色体相同的碱基序列,可以分别与X和Y染色体结合,使相应染色体呈现荧光标记,A正确;
B、据图分析,妻子具有3条X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至于妻子是否由于X染色体上具有致病基因导致的伴性遗传,本题的图形中没有显示相关基因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不能判断,B错误;
C、妻子的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形成既有可能是父母中一方减数分裂异常产生异常的配子所导致,也可能是受精卵形成之后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配异常导致,不能判断,C错误;
D、由图形显示分析,流出胎儿的遗传配子既有可能来自母亲产生的XX卵细胞与父亲产生的含Y精子的结合的结果,也有可能来自母亲产生的含X的正常卵细胞与父亲产生的含XY精子的结合的结果,因此,对于该对夫妇来说,选择性生育并不能解决该遗传病出现的问题,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以图形为载体,主要考查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以及优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有一定的难度.
二、非选择题(必考部分共10题,共157分)
26.(12分)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表,请回答:
可可碱浓度(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芽率(%)
有丝分裂指数(%)
分裂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丝分裂指数=%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盐酸(或盐酸和酒精) ,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象,箭号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 中 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 减少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 降低 ,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箭头所指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应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表格: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种子的发芽率都逐渐降低,分裂期细胞所占的比例也逐渐降低,其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
【解答】解:(1)解离液是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其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图中箭头所指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应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2)由表可知,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处于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浓度,说明处于这两个时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可可碱的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实验目的是探究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因此自变量为可可碱浓度,因变量为赤霉素的含量.实验设计基本思路是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故答案为:
(1)盐酸(或盐酸和酒精) 中
(2)减少 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降低 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点评】本题借助有丝分裂的知识考查有丝分裂的特征和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由于题干给定背景设置严格,所以答案的确定难度不大,比较容易分析和归纳答案.
27.(14分)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阀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注:“对照”的数值是在含氧培养液中测得的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缺氧时间
(2)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膜的 外 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mv,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 降低
(3)在缺氧处理20min时,给予细胞25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 不能 (能/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判断理由是 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
(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的ATP主要在 线粒体(或线粒体内膜) 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 主动运输 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
【分析】据题意可知,实验目的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故自变量为缺氧时间. 缺氧处理20min,阈强度为30pA以上,所以给予25pA 强度的刺激低于阈强度,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
静息时,K离子外流,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Na离子通道开放,Na离子内流,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
【解答】解:(1)该实验目的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自变量为缺氧时间.
(2)图中静息电位用负值表示,静息电位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外正内负,即以细胞膜外侧为参照,定义为 0mV.静息电位数值变化增大,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降低,需要更强刺激才能使细胞达到同等兴奋程度.
(3)缺氧处理20min,阈强度为 30pA 以上,所以给予25pA 强度的刺激低于阈强度,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
(4)含氧条件,细胞进行有氧呼吸,ATP 主要在线粒体中合成.离子通过主动运输形式实现跨膜运输.
故答案为:
(1)缺氧时间
(2)外 降低
(3)不能 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
(4)线粒体(或线粒体内膜) 主动运输
【点评】本题考查细神经传导、有氧呼吸场所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有关知识,考查识图 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的能力. 难度适中.
28.(14分)鳟鱼的眼球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黄色 ,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 aaBB .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 红眼黑体 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 全部为红眼黄体 ,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 AaaBBb ,由于三倍体鳟鱼 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 ,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说明是核遗传;实验结果为9:3:4,是9:3:3:1的特殊情况,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解:(1)由于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子一代只有黑眼黄体鳟鱼,说明黑眼与黄体都是显性性状.根据子二代中黑眼黄体:红眼黄体鳟鱼:黑眼黑体=9:3:4,所以亲本都是纯合子,且其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aaBB.
(2)根据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红眼黑体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处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aaBB)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全部为红眼黄体,则说明aabb的个体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AAbb)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aaBB)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AaaBBb,由于三倍体鳟鱼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故答案为:
(1)黄色 aaBB
(2)红眼黑体 aabb
(3)全部为红眼黄体
(4)AaaBBb 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
【点评】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以“9:3:4”为突破口,结合题干信息推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及亲本的基因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选考部分:第II卷选考部分共5题,共35分。其中29、30题为物理题,第31、32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第29、30题都作答,则按第29题计分,若31、32题都作答,则按31题计分;第33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上。【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
33.(10分)GDN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对损伤的神经细胞具有营养和保护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GDNF基因的表达载体(如图1所示),并导入到大鼠神经干细胞中,用于于细胞基因治疗的研究,请回答:
(1)在分离和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的过程中,使用胰蛋白酶的目的是 使细胞分散开 ;
(2)构建含GCDNF基因的表达载体时,需选择图1中的 XhoⅠ 限制酶进行酶切.
(3)经酶切后的载体和GDNF基因进行连接,连接产物经筛选得到的载体主要有3种:单个载体自连、CDNF基因与载体正向连接、GDNF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如图1所示)为鉴定这3种连接方式,选择HpaⅠ酶和BamⅡ酶对筛选得到的载体进行双酶切,并对酶切后的DNA片透进行电泳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第 ② 泳道显示所鉴定的载体是正向连接的.
(4)将正向连接的表达载体导入神经干细胞后,为了检测GDNF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用相应的 抗体 与提取的蛋白质杂交,当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进行 传代 培养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用于细胞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
【分析】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解答】解:(1)胰蛋白酶的作用是消化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GDNF基因两边都有XhoⅠ限制酶识别序列,所以构建含GCDNF基因的表达载体时,需选择图1中的XhoⅠ限制酶进行酶切.
(3)选择HpaⅠ酶和BamⅡ酶对筛选得到的载体进行双酶切,并对酶切后的DNA片透进行电泳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由于GDNF基因中有BamⅡ酶识别序列,所以图中第②泳道显示所鉴定的载体是正向连接的.
(4)为了检测GDNF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用相应的抗体与提取的蛋白质杂交,当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进行传代培养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用于细胞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
故答案为:
(1)使细胞分散开
(2)XhoⅠ
(3)②
(4)抗体 传代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等,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生物竞赛兴趣小组选拔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生物竞赛兴趣小组选拔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共11页。
2021生物竞赛真题 1: 这是一份2021生物竞赛真题 1,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