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01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02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

    展开
    这是一份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框架,知识梳理,赋税制度的变化创新——租庸调制,考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制度的变化创新——科举制

    背景

    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唐加强统治的需要

    发展历程

    隋文帝:分科考试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正式形成

    唐太宗增加科目进士、明经为主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高官主持以诗取

    评价

    积极:

    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②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③加强了中央集权

    局限:

    ①忽视对品德的考察;

    ②忽视实用性学问,抑制了其他学科、知识、科技的发展;

    ③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④导致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

     

    ★特别提醒: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及主要标准变化:商周世卿世禄/官制(血缘)→战国~汉初军功制(军功)→汉朝察举制(品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隋唐科举制(才学)

    (2)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中央制度的变化创新——三省六部制

    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发展历程

    正式确立:隋文帝

    完善:唐太宗时,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

    ——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影响

    对当时

    ①提高了办事效率;

    ②将相权分为三,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③一定程度上对皇权形成制约,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

    对后世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特别提醒:

    三省的分工: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三省六部分工合作,相互牵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另一方面,共同协商,集思广益,也有助于节制君权,减少决策的失误

     

    三、赋税制度的变化创新——租庸调制、两税法

    租庸调制(唐代初期)

    概况

    粟二石

    每丁每年服役20天纳绢代役每日三尺

    缴纳定量的绢和布

    作用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劳动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②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政府的赋税收入也得到一定保障

    两税法(唐代中后期,唐德宗、杨炎

    背景

    ①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

    ②安史之乱,社会动荡,户籍难以清理

    ③部分节度使拥兵自重,税收少交,甚至不上交

    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难以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内容

    量出为入,每年分夏、秋季两次征收

    每户按照人丁和资产缴纳税(纳钱),按田亩缴纳地税(纳粟米);租庸调、杂全部废除

    无固定居处的商人,向所在州县缴纳其收入的1/30

    作用

    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过渡到以财产为主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以货币折算及缴纳赋税,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同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 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2.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3. 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直到两税法的实行,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1.高一(1)班同学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为主题,制作如下示意图。图中选官制度的标准依次是       

    A.军功、品行门第、才能 B.血缘、品行门第、军功

    C.军功、血缘、才能门第 D.品行、军功、才能、血缘

    2.在官吏选拔制度方面,隋朝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设立了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一官吏选拔制度是       

    A.世袭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察举制

    3.“朝为田舍郎,登天子堂”、“金榜题名”等语句都反映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4.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任命礼部侍郎(正四品下)取代吏部考功员外郎(从六品上)来主持科举考试,从而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这说明了唐朝       

    A.士族地位提高 B.社会阶层固化

    C.重视人才选拔 D.六部分工不明

    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参加科举考试者,必须“通史读经”,在经史策论和时务策论考试中,非引经据典无以论评历代政治得失。应试者如果对基本历史事实搞不清楚,就无法论古喻今。该学者意在说明科举考试       

    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强化了思想文化专制

    C.推动了官员素养的提升 D.保证了选官制度公平

    6.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有利于       

    A.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B.维护贵族特权

    C.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强化分封制度

    7.下图所示是唐朝的政治制度示意图。根据各部门职能,其运行顺序是       

    A.皇帝—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六部 

    B.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六部—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皇帝 

    D.皇帝—尚书省—六部—中书省—门下省

    8.“既能够保证政府对全国政务的处理,又抑制相权的过分膨胀,在皇权与相权之间找到了恰当的平衡,促进了两者关系的融合。”下列制度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二府三司制 D.内外朝制度

    9.唐制,中书省设中书舍人六员,负责起草诏书。草诏时如认为旨意有不妥,可将其封还,拒绝为其“撰词”。门下省设给事中四人,负责封驳中书省起草的诏敕,不妥则封还或“涂归”。这两个职务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皇帝权力 B.强化中央集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减少决策失误

    10.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出唐代       

    A.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B.三省体制有利于科学的决策

    C.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 D.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

    11.如图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最能反映其特点的是       

    A.官位世袭、家国同构 B.分工明确、分化相权

    C.机构庞杂、效率低下 D.有官无吏、高度集权

     

    12.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该制度       

    A.保证了农民有较为充分的生产时间 B.大大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 D.从唐天宝年间开始实行

    13.唐朝实行的“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是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14.下表为我国古代实施的某次制度改革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该制度改革是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

    按田亩缴纳地税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均田制 D.摊丁入亩

    15.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6.《唐会要》记载,初行两税法时,规定“其比来征科色目,一切停摆”,“此外者,以枉法论”。这说明,两税法       

    A.扩大了收税对象 B.减轻了农民人身控制 

    C.简化了税收名目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参考答案】

    1.A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军功制的选官标准是按照军功的大小,西汉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道德和才能,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门第、道德和才能,唐代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根据才能进行相对公平的考试,所以题目中选官制度的标准依次是:军功、道德和才能、品行门第、才能,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关于血缘的选官标准,排除B项、C项和D项。故选A项。

    2.C

    【解析】设立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的官吏选拔制度是科举制,隋朝时期确立,故答案为C项;世袭制世代相袭,不存在考试,排除A项;宗法制是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排除B项;察举制是自下而上举荐人才的制度,排除D项。

    3.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朝为田舍郎,登天子堂”指的是经过科举考试,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反映的是科举及第后考生的意气风发,二者均与科举制有关,D项正确;ABC项都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4.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任命官更高的官员主持科举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说明了唐朝重视人才选拔,C项正确;唐代的科举制冲击了士族,削弱了士族的地位,排除A项;科举考试促进而非固化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B项;唐代六部分工是明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代参加科举考试者必须“通史读经”,对基本历史史实清楚,这有利于提升应试者的文化素养,C项正确;儒学正统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确立的,排除A项;科举考试的应试者要对基本历史史实清楚,这有利于提高文化素养,而非强化了思想文化专制,排除B项;保证了选官制度公平与材料主旨不符,且“保证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解析】根据“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可得出其强调科举制以考试作为选拔的标准,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A项正确;BCD项都不符合材料中“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的主旨,排除。

    7.B

    【解析】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央部门在运行时,诏令须经皇帝授意,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通过后,交由尚书省下设的六部具体实施,B项正确;政令的制定要从中书省到门下省,排除A项;六部是唐朝中央行政的最后执行者,顺序在尚书省之后,排除C项;尚书省和六部需要在中书省和门下省完成决策后,才能履行职责,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既保证了政府对政务的处理,又抑制了相权,形成了“皇权下的民主”,B项正确;三公九卿制中相权仍然较大,排除A项;二府三司制中相权相对太弱,未在皇权与相权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排除C项;内外朝制度也大大限制了相权,同样未在皇权与相权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中央设置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起草的诏令,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从而这两个职务的共同作用是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排除B项;提高行政效率是指办事效率高,与材料意思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解析】材料“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体现的是在三省六部制下,一定程度上对皇权形成制约,有利于科学的决策,B项正确;材料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强调的是科学决策,排除A项;材料中的给事中隶属门下省,负有审核政令的职责,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项。

    11.B

    【解析】题干所示的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下,各机构分工明确,而且将相权分为三,有助于削弱相权,B正确;三省六部制是官僚政治走向成熟的表现,其官位不是世袭的,排除A;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排除C;D与三省六部制无关,排除。

    12.A

    【解析】根据材料中“授田百亩”“永业田”“口分田”“租庸调”可知,这是唐朝的均田制,而均田制以及配套的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有较为充分的生产时间,A正确;租庸调制下,百姓不必亲自服徭役,政府对百姓的控制相对较弱,排除B;两税法是均田制瓦解之后采取的税收制度,排除C;唐初就实行了均田制,排除D。

    13.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中期实行的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因此C项正确;租调制和租庸调制均与材料无关,排除AB项;D项是在清朝时期推行的,排除。故选C项。

    14.B

    【解析】根据材料“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可知该制度改革是两税法,B项正确,租庸调制、均田制、摊丁入亩不符合材料表述,排除A、C、D项。故选B项。

    15.C

    【解析】根据题干唐朝两税法中“,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增加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中涉及的是征税标准,并未体现商人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两税法并未完成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完成过渡的是一条鞭法,计亩征银,排除B项;两税法不以丁身为本,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解析】根据“其比来征科色目,一切停摆”,“此外者,以枉法论”可知两税法规定了应收税赋的名目,在此名目之外滥收的都要受到处罚,由此可知两税法是简化了税收名目,C项正确;两税法征收的对象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根据题意叙述无法体现减轻了农民的人身控制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BD项。故选C项。

    相关试卷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 这是一份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框架,知识梳理,学习聚焦,考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 这是一份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框架,知识梳理,重陷分裂,考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9课 辛亥革命——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 这是一份第19课 辛亥革命——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框架,知识梳理,学习聚焦,考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