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难点17 中国在世界中、乡土初中地理——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易错点+重难点专练学案
展开回归教材重难点17 中国在世界中、乡土地理
课程标准 |
乡土地理: ◎运用地图,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 ◎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 ◎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
标准解读 |
中国在世界中是中国区域地理第十单元的重点内容;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主要以对应考区进行命题。因此在本部分,中国在世界中仅作为补充知识存在,乡土地理内容请以本地实际教学内容进行复习,此部分在考试中一定会有涉猎,请各位教师结合多年真题进行考点梳理。 |
本考点是中考必考点,2020年-2022年在各省市中考卷中,中国在世界中相关考点以选择题为主,难度较低。乡土地理相关考点以综合题为主,难度较高。
知识点一 中国在世界中
一、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 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1)原因: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表现: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问题突出。
(3)措施: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区域发展不平衡
(1)原因: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差异。
(2)表现: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3)措施: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3. 海洋权益面临严重挑战
(1)挑战: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
(2)措施:遵循《联合国海洋公约》和其他国际法,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公平合理解决这些争议问题。
三、做负责任的大国
1. 走和平发展之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国正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加负责的姿态走和平发展道路。
2. 我国肩负起的责任: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和谐世界”理念:2005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和谐世界”理念,该理念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思想之上。
一、选择题
1.(2022·广西河池·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积极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主要是为了应对( )
①人口老龄化②能源紧缺③环境污染④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详解】我国积极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主要是为了应对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不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②③④正确,①错误。故选D。
2.(2022·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发展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下列不属于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是( )
A.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区域发展不平衡
C.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D.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答案】D
【详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人地关系不够和谐,人口、自然、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包括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沿海和内陆以及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等,ABC选项不符合题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不属于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3.(2022·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叙述体现了我国做负责任大国的是( )
①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
②我国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③应对疫情,我国免费向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新冠疫苗及口罩等防护物资
④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我国耕地面积1.3亿公顷,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0%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故①符合题意。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我国存在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等问题,这属于我国自己国家的问题,没有体现负责任大国的理念。故②不符合题意。应对疫情,我国免费向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新冠疫苗及口罩等防护物资能够体现我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为应对全球问题而作出贡献,故③符合题意。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也是体现我国负责任,故④符合题意。故①③④正确。故选C。
4.(2022·辽宁铁岭·统考中考真题)关于当前中国面临挑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区域发展不平衡
C.海洋权益面临严峻考验 D.没有参与国际事务
【答案】D
【详解】关于当前中国面临挑战,包括环境压力大, 人地关系不够和谐,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很多岛屿被外国所占领,海洋权益面临严峻考验等,我国积极参加国际事务,是国际上重要的力量,ABC叙述正确、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5.(2023·河南洛阳·统考一模)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
①粮食短缺,饥饿问题严重
②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③区域发展不平衡
④海洋权益受到严峻挑战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分析】根据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我国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地关系不够和谐;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结合题意。
故选D。
6.(2023·吉林松原·校考一模)“美丽中国梦”主题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下列措施对建立美丽中国不利的是( )
A.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B.我国东部沿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内蒙古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答案】C
【详解】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严重,最集中,也是最频繁的地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使长江流域洪涝更为严重,故选C。
7.(2022·贵州贵阳·统考二模)下列观点中没有体现绿色理念的是( )
A.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 B.自觉坚持垃圾分类
C.场馆实现可持续利用 D.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不用节约用水
【答案】D
【详解】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可以节约用电,体现绿色理念,A不合题意;自觉坚持垃圾分类,利于实现资源再利用,体现绿色理念,B不合题意;场馆实现可持续利用,体现绿色理念,C不合题意;虽然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但依然要节约用水,不节约用水则不符合绿色理念,D符合题意。故选D。
(2022·湖南长沙·湖南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模拟预测)读长江三角洲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8.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巨大价值是( )
A.灌溉与发电 B.养殖与发电 C.供水和养殖 D.供水和运输
9.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得益于( )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②农业的发展③通信技术的发展④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生产生活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是( )
A.上班出行尽量乘公共交通 B.关停所有燃油汽车生产车间
C.炎热夏季用蒲扇代替空调 D.禁止远程旅游
【答案】8.D 9.D 10.A
【解析】8.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巨大价值是供水和运输,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便利的水运,D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贫乏,不适合发电,养殖不是主要功能,ABC错误。故选D。
9.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得益于: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③通信技术的发展;④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快速的交通,便利的通讯,高科技,使长江三角洲可以实现“一小时生活圈”,①③④正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跟农业关系不大,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上班出行尽量乘公共交通减少交通拥堵,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正确。关停所有燃油汽车生产车间、炎热夏季用蒲扇代替空调、 禁止远程旅游都不现实,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经济的发展,BCD错误。故选A。
11.(2022·江苏宿迁·沭阳县怀文中学校考三模)中国属于世界,中国正在阔步走向世界。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不仅需要加强独立自主,同时还应该增加对国外资金技术的依赖
B.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C.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应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
D.面对新冠疫情的全球挑战,各国要独善其身,控制疫情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不仅需要加强独立自主,同时还应利用国外资金技术,A错误。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B错误。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应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C正确。面对新冠疫情的全球挑战,各国要同心协力,控制疫情,D错误。故选C。
(2022·江苏南通·统考二模)为了解昔日污染严重的余村,转变为绿水青山美丽乡村的过程,某校师生开展了研学考察。下图为余村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 )
A.地形类型以山地为主 B.②地比③地海拔低、坡度更缓
C.①地在③地东北方向 D.④地位于山谷,可见余村全貌
13.余村在践行“绿水背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过程中,合理的做法是( )
A.村北山区开辟采石场 B.村东南兴建水泥厂
C.村西北发展生态旅游 D.鼓励村民外出务工
【答案】12.B 13.C
【解析】12.读图,该地区的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下,且比较稀疏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A错误。读图,图中的等高距海拔为50米,②地海拔为150-200米,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③地海拔为200-250米,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B正确。图中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线,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①地在③地西南方向,C错误。④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位于山谷,被山顶挡到,不可以见到余村,D错误。故选B。
13.余村在践行“绿水背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过程中,合理的做法是村西北发展生态旅游,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C正确。村北山区开辟采石场会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A错误。村东南兴建水泥厂会导致空气污染,B错误。鼓励村民外出务工,会减少劳动力,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耕地撂荒等,D错误。故选C。
二、解答题
14.(2023·湖南长沙·统考一模)2021年2月25日,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读“中国贫困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省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级阶梯,人口密度较________。
(2)读图可知我国贫困地区从地形类型看,大部分以________和高原为主,从海陆位置看,沿海______(多或少)于内陆
(3)下列导致乙省贫困人口较多的自然原因不包括 。
A.水土流失 B.石漠化严重 C.山区面积广大 D.地震频繁
(4)关于乡村振兴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A.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B.打造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C.大面积开垦坡地,增加耕地 D.大力发展鲜花、水果、中草药等特色种植
【答案】(1) 一 稀疏/小/低
(2) 山地 少
(3)D
(4)C
【详解】(1)甲省是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气候寒冷,高原缺氧,人口密度较小。
(2)读图可知,我国的贫困地区从地形类型看,大部分地区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位于第二和第一级阶梯,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从海陆位置看,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贫困地区少于内陆。
(3)乙省是贵州省,当地贫困人口较多,主要原因包括: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地处云贵高原,山区面积广大;当地位于板块的内部,地震不频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要实现乡村振兴,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打造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大力发展鲜花、水果、中草药等特色种植,增加农民的收入渠道,促进当地财政收入;而大面积开垦坡地,增加耕地会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剧水土流失程度,C说法错误,ABC说法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15.(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和“金砖国家”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今世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尤其重要。一方面,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各国的资金、技术、市场条件也不一样,每个国家在发展经济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
材料二: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做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思想之上,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精神财富。
材料三:图示阴影区域为“金砖国家(BRICS)”。“金砖国家”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五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在经济、政治、人文等领域开展合作,在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沟通协调,致力于建设公平公正的美好世界。金砖国家的发展带来世界经济增长点多元化,进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1)由材料一可知,人口、资源、环境、______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2)由材料二可知,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思想之上,我国政府提出“______”理念,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精神财富。
(3)由材料三可知,“金砖国家”中,______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是______。中国与巴西两国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______”。
(4)“金砖国家”成员国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被形象地称为“______”;南非所在大洲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______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5)从海陆位置方面描述,图中所示“金砖国家”的共同特点是______。
【答案】(1)发展
(2)和谐世界
(3) 俄罗斯 中国 南南合作
(4) 世界办公室 黄金
(5)均海陆兼备或均为临海国等
【详解】(1)读材料一可知,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
(2)读材料二可知,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思想之上,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精神财富。
(3)读材料三可知,金砖五国有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在金砖五国中,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和巴西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和巴西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4)在“金砖国家”成员国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占世界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南非所在大洲非洲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非洲被称为“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5)读图可知,金砖五国在海陆位置方面都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俄罗斯临太平洋和北冰洋,中国临太平洋,印度临印度洋;巴西是美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临大西洋,南非位于非洲,临印度洋和大西洋。
16.(2022·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闽宁镇和M地位于贺兰山脚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这里是茫茫戈壁、连绵沙丘。如今,菌草、枸杞、葡萄等特色农业和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成为福建省对口扶贫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是东西协作“闽宁模式”的一个样板。
材料二图1为宁夏自治区简图,图2为福建省简图,图3为M、N两区域气候图。
(1)M区域在N区域的____(填方位)。
(2)在东西部协作扶贫攻坚中,说出福建省为闽宁镇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值得推广的扶持方式____(说出一点即可)。
(3)说出M、N两区域降水的差异____,原因是____.
(4)说出闽宁镇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____(说出一点即可)。
(5)为了改善闽宁镇的环境,当地干部带领群众植树造林800亩,营造了2公里的绿色通道,该绿色通道的主要作用是____.
【答案】(1)西北
(2)发展特色农业
(3) M地降水量少于N地 M地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N地东临太平洋,夏季风带来丰沛的水汽,降水丰富。
(4)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靠近黄河,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5)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详解】(1)读图可知,M区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图1的宁夏;N区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图2的福建,根据图中的经纬度,M区域在N区域的西北方。
(2)在东西部协作扶贫攻坚中,福建省为闽宁镇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值得推广的扶持方式是发展特色农业,利用闽宁镇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产品质量优的特点,发展特色农业。
(3)M、N两区域降水的差异是M地降水量比N地少,成因是海陆位置的差异。M地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N地东临太平洋,夏季风带来丰沛的水汽,降水丰富。
(4)闽宁镇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位于宁夏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大;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产品质量优;靠近黄河,灌溉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属于黄河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5)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 多风沙,为了改善闽宁镇的环境,当地干部带领群众植树造林800亩,营造了2公里的绿色通道,该绿色通道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重难点13 中国的初中地理差异——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易错点+重难点专练学案: 这是一份重难点13 中国的初中地理差异——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易错点+重难点专练学案,文件包含重难点13中国的地理差异解析版docx、重难点13中国的地理差异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02 地图——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易错点+重难点专练学案: 这是一份重难点02 地图——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易错点+重难点专练学案,文件包含重难点02地图解析版docx、重难点02地图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01 地球——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易错点+重难点专练学案: 这是一份重难点01 地球——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易错点+重难点专练学案,文件包含重难点01地球解析版docx、重难点01地球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