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山东烟台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
展开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烟台卷】
生物·全解全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B
D
B
D
A
B
D
C
B
D
B
A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B
D
C
C
D
B
C
C
D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答案】B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所有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它,A正确。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错误。
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C正确。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它,D正确。
故选B。
2.【答案】D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详解】西红柿苗属于植物体。西红柿花瓣、西红柿花蕊都属于花这个器官的一部分。西红柿花属于器官。
故选D。
3.【答案】B
【分析】⑴对单细胞藻类来说,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动。多细胞藻类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也就是说,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⑵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⑶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同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一样,蕨类植物是不结种子的植物。它的叶片背面那些褐色的隆起是孢子囊群,每个孢子囊群中有多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后从孢子囊中散放出来,如果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
⑷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多种多样,形态各异,生活环境相差很大,但它们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能够畅通无阻;它们一般都能开花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正是因为被子植物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它们能成为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
【详解】A.苔痕上阶绿说的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但根是假根,A不符合题意。
B.“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说的是春天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B符合题意。
C.梅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C不符合题意。
D.“徒步南山,言采其蕨”说的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D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种子,②③是幼苗,④是开花过程,⑤是结果过程,a是胚乳,b是子叶,A是花药,B是子房。据此解答。
【详解】A.水稻是单子叶植物,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过程①→②表示种子萌发,该过程中所需的有机物主要由胚乳提供,A项正确。
B.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B项正确。
C.④中的A位于花丝上方,是花药,内含花粉,C项正确。
D.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在空间站生长的水稻也需要无机盐,D项错误。
故选D。
5.【答案】B
【分析】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图中①气孔张开,②气孔闭合。
【详解】A.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蒸腾作用是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A正确。
B.夜幕降临时,光照减弱,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②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B错误。
C.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就慢慢张开了,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空气也就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当然,水分也就会通过气孔而散失,C正确。
D.气孔由状态①转为状态②,蒸腾作用随之减弱,影响无机盐的运输,D正确。
故选B。
6.【答案】D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步骤一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 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叶片原有淀粉,A正确。
B.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 这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为了保证实验效果,步骤二必须放在光下,B正确。
C.步骤三中①酒精能溶解叶绿素,目的是使叶片内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酒精易燃、易挥发,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所以将①放在②清水中隔水加热,C正确。
D.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没有遮光的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遮光的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所以步骤四的现象可以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条件,D错误。
故选D。
7.【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它是制造或储存能量的过程并且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为了减少蒸腾作用移栽植物时常常剪去枝叶、傍晚移栽。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还可以避免叶片被高温灼伤。
【详解】A.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它是制造或储存能量的过程并且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所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A符合题意。
B.移栽幼苗时,常常剪去大量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这是一种能拉动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还可以避免叶片被高温灼伤并不是浪费,C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用于构建植物体本身,还养育其他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B
【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尿道、阴茎和阴囊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外阴、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详解】睾丸能够产生精子,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卵巢可以产生卵细胞,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故选B。
9.【答案】D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本实验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变量是唾液,除此之外都必须相同。因此,添加馒头碎屑的量、 滴加碘液的量、 水浴加热的温度都要相同,不同的是甲和乙的成分。
故选D。
10.【答案】C
【分析】图中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胸廓,④是膈肌;甲表示吸气,乙表示呼气。
【详解】A.图中①代表气管,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A正确。
B.图中②表示肺,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B正确。
C.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甲吸气过程,C错误。
D.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出肺;乙代表呼气过程,D正确。
故选C。
11.【答案】B
【分析】据图可知,1右心房,3右心室,2左心房,4左心室;5主动脉、6肺静脉、7是各级动脉、8上下腔静脉、9肺动脉、A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B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
【详解】A.经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6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A错误。
B.血液流经A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气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中含氧量升高,B正确。
C.血液流经B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时,氧气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进入血液,血液中含氧量降低,C错误。
D.观察图片可知,2是左心房,D错误。
故选B。
12.【答案】D
【分析】图中①肺静脉、②肺动脉、③小肠静脉、④小肠动脉、⑤肾动脉、⑥肾静脉、⑦脑静脉、⑧脑动脉。
【详解】A.动脉血是指含氧量相对丰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较低的血液。肺静脉是从肺向左心室的回流,刚刚经过肺的血氧交换过程,血氧含量是最高的时候,因此甲图中①肺静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静脉血,呈暗红色,静脉血是指外周循环中静脉流动的血液和肺循环中右心室中流向肺动脉的血液,因其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各种组织代谢物,因此图甲中的血管②肺动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A不符合题意。
B.流经小肠后,血管中营养物质增加,图乙中的血管③小肠静脉比血管④小肠动脉中的营养物质要多,B不符合题意。
C.由于肾小球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流经肾脏后,血管中的尿素减少。因此,图丙中血管⑥肾静脉比血管⑤肾动脉内的尿素含量低,C不符合题意。
D.血液流经大脑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图丁中⑦脑静脉将脑产生的二氧化碳经上腔静脉流回心脏右心房,再由右心室,然后输送至肺进行气体交换,可见,图丁中血管⑦比血管⑧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D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B
【分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2、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详解】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眼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发生折光,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A正确。
B.人之所以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B错误。
C.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吞咽可调节鼓膜内外气压平衡,C正确。
D.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光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D正确。
故选B。
14.【答案】A
【分析】(1)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的两个相反的生理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植物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2)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②代表光合作用,③代表染料的燃烧。
【详解】A.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①过程是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生产者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费者动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都能产生二氧化碳,A符合题意。
B.②过程代表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一氧平衡,B不符合题意。
C.太阳能汽车充分利用了新能源,节约了石油和天然气,能有效减少③过程,C不符合题意。
D.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因此,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答案】A
【分析】鱼在水中生活的特点有:体呈流线型;大多数体表有鳞片能分泌黏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等。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详解】A.鲸鱼和鲨鱼的体型都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适于在水中生活,A正确。
B.鲨鱼体表有鳞片,鲸鱼属于哺乳动物,体表无鳞片,B错误。
C.鲨鱼属于鱼类,不需要在水面换气,鲸鱼用肺呼吸,需要在水面换气,C错误。
D.鲨鱼的体温不恒定,鲸鱼的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D错误。
故选A。
16.【答案】B
【分析】1、人体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2、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3、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详解】A.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A正确。
B.动作的完成不仅由运动系统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参与,B错误。
C.运动员能精准垫球属于后天的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C正确。
D. 垫球动作所需能量由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提供,D正确。
故选B。
17.【答案】B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详解】A.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A正确。
B.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当某种动物数量增多时,以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会增多,从而限制了这种动物的数量。此外,动物因生存所需的空间和食物有限,其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因此,青蛙和麻雀的数量不可以无限增加,B错误。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正确。
D.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D正确。
故选B。
18.【答案】D
【分析】如图中,①荚膜,②细胞壁,③细胞膜,④遗传物质,⑤鞭毛,⑥细胞质。
【详解】A.①荚膜是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荚膜对细菌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细菌不仅可利用荚膜抵御不良环境、保护自身不受白细胞吞噬,而且能有选择地黏附到特定细胞的表面上,表现出对靶细胞的专一攻击能力。A不符合题意。
B.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④遗传物质为DNA集中区域,B不符合题意。
C.⑤鞭毛是长在某些细菌菌体上细长而弯曲的具有运动功能的蛋白质附属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结构,C不符合题意。
D.细菌为异养型生物,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⑥细胞质内不含叶绿体,D符合题意。
故选D。
19.【答案】C
【详解】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A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就不具有细胞膜和细胞核,AD不符合题意。
BC.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新型冠状病毒产生突变的位置主要是内部的遗传物质,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0.【答案】C
【分析】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详解】A.种子中有两片子叶的植物为双子叶植物,玉米、小麦是单子叶植物,A错误。
B.体内具有脊柱的动物为脊椎动物古,乌贼属于软体动物,为无脊椎动物,B错误。
C.体温恒定的动物有鸟类和哺乳类,羚羊、大象属于哺乳类,企鹅属于鸟类,C正确。
D.酵母菌、草履虫具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大肠杆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
故选C。
21.【答案】D
【分析】 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密切。
【详解】A.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生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生理功能,B不符合题意。
C.被子植物是绿色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D符合题意。
故选D。
22.【答案】B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青蛙的发育经过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2)图丁中:①卵壳,②胚盘,③卵黄,④卵白。
【详解】A.图甲表示不完全变态发育;图乙表示完全变态发育;图丙表示青蛙的变态发育;图丁无变态发育。A错误。
B.图中的动物都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都属于有性生殖,都是卵生,B正确。
C.图丙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C错误。
D.图丁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②胚盘,D错误。
故选B。
23.【答案】C
【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据此答题。
【详解】A.生物进化趋势在生活环境上是从水生到陆生,故A正确。
B.生物进化趋势在结构上是从简单到复杂,故B正确。
C.高等动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在体型上是从小到大不是生物进化趋势,故C错误。
D.生物进化趋势在进化水平上是从低等到高等,故D正确。
故选C。
24.【答案】C
【分析】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如有出血现象,还要及时进行止血。
【详解】A.高烧抽搐昏迷时,需要及时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不能在家里使用OTC类退烧药退烧,A错误。
B.被猫狗咬伤后,先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必须到医院打疫苗,B错误。
C.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的血管。因此,动脉出血时,可以用布带紧紧扎住出血血管的近心端,然后送医院救治,C正确。
D.当有人溺水后出现心跳、呼吸不规则或停止时,要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再进行人工呼吸,D错误。
故选C。
25.【答案】D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平衡膳食,适度体育锻炼;按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详解】A.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做法正确,却与糖尿病关系不大,A错误。
B.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的时间,对人体有益,但对于糖尿病然联系不大,B错误。
C.按时作息,早睡早起,对我们很有用,能保证规律生活健康生活,但仍与糖尿病人关系不大,C错误。
D.控制饮食、多运动,控制体重,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的发生,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50分)
26.【答案】(1)维持生态平衡 促进物质循环 帮助植物传份传播种子
(2) B 二氧化碳/CO2
(3)捕食
(4)建立自然保护区
(5)自我调节/自动调节
(6)多植树造林;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等
【分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碳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往复;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个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4.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其中生物成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也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B是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可以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根据箭头可判断出A是非生物部分。C能获取生产者的物质和能量,为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代谢废物、遗体等都会被分解者分解,都有箭头指向D,根据箭头可判断出D是分解者。
【详解】(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故我们要保护动物,不能乱捕乱杀。
(2)B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故图甲中过程③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
(3)图乙的生态系统中,猫头鹰以蛇为食,属于捕食关系。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个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外来因素严重干扰时会破坏生态平横,导致生态危机。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6)地球是我的家,我们应该保护美丽地球家园,倡导“低碳”生活,如多植树造林;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等。
27.【答案】(1)④反光镜
(2)生理盐水
(3)③物镜
(4) 3液泡 右上方
(5)A
(6) 5 凹面镜
【分析】图甲中:1细胞壁,2细胞核,3液泡,a气泡;图丙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反光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
【详解】(1)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④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2)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图乙中步骤①应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有利于保持细胞的形态。
(3)显微镜观察时,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 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首先从侧面注视③物镜,同时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
(4)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内有液泡,液泡内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糖分等,所以将番茄果肉制成临时玻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如图甲所示),番茄中的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番茄果肉细胞的3液泡中;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为了避免影响观察,将图中a移出视野的方法是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A放大20倍,B放大100倍,C放大600倍。因此,为了更好地观察番茄果肉细胞的特点,某同学用了图表中三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进行观察,其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组合A。
(6)为了认识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某同学做了一个玻片进行观察,用图表中的组合A(目镜为5×,物镜为4×)即20倍观察时,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如图,当将目镜更换为15×后,显微镜放大了60倍,后者放大倍数是前者的3倍,即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三分之一,9除以下等于3,每行3个,中间一个重复,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为5个。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此时视野的明暗发生改变,应调节图甲中的遮光器,并使用④的凹面镜。
28.【答案】(1)温度 胚根
(2)无机盐
(3)③ 卵细胞
(4)子房壁
【分析】(1)图中:甲是种子,乙是种子的萌发、丙是植物体、丁是花、戊是果实。①根,②花瓣,③雄蕊,④柱头,⑤花柱,⑥子房,⑦雌蕊。
(2)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3)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详解】(1)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膨胀,然后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由分析可知,①是根,因此图乙中的①是由种子结构中的胚根发育而来的。
(2)植物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有机物,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水和无机盐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但以含氮、磷、钾的无机盐需要量最大;植物的生长还需要含钙、锌、硼的无机盐,植物对它们的需要最很小,但在植物的生活中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产中常用施肥的方法来为植物提供无机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植株生长过程中,要经常施肥,目的是为植株的生长提供所需要的无机盐。
(3)一朵花最主要的结构是③雄蕊和⑦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雄蕊的花药中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受精过程。
(4)当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留下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因此图戊中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29.【答案】(1) ④吸收 ⑤→⑦→⑥→⑧
(2) 肺动脉 房室瓣
(3)收缩 气体的扩散作用
(4)b 胰岛素
(5)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排汗
【分析】图中①是吸气,②是呼气,③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④是吸收,⑤是右心房,⑥是左心房,⑦是右心室,⑧是左心室,a表示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b表示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泌的胰岛素。甲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乙系统是呼吸系统。
【详解】(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淀粉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最终产物葡萄糖,是通过④吸收过程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随血液流动,路线为:小肠静脉→下腔静脉→⑤右心房→⑦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⑥左心房→⑧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组织细胞。
(2)当心脏⑦右心室收缩时,右心室内的血液被泵至肺动脉。由于房室瓣只从心房向心室开放,故此时房室瓣闭合,防止血液进入心房。
(3)图中①是吸气,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③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4)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胰腺的内分泌部是胰岛,胰岛的分泌物b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即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引发糖尿病。
(5)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除此之外,人体还能以排出汗液的形式排出部分尿素。
30.【答案】(1)筛管 氮
(2)大于
(3) 相对性状 淀粉积累异常 Bb 614
(4)染色体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详解】(1)植物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水稻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糖类属于有机物,是由筛管运输到根、茎和果实等其他部位。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是缺少含氮的无机盐。可见,水稻叶片如果出现发黄的现象,就施加含氮的肥料。
(2)据图1可知,淀粉积累异常植株的叶绿体中淀粉粒的数量(图中显示13个)大于正常植株(图中显示4个)。
(3)淀粉积累正常与异常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一对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根据图2的遗传规律(子一代:淀粉积累正常×淀粉积累正常→子二代出现:淀粉积累异常),可推知淀粉积累正常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或Bb),淀粉积累异常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淀粉积累异常子二代的基因组成是bb,一个b基因来自父方,一个b基因来自母方,因此淀粉积累正常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Bb和Bb,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子二代中淀粉积累正常的植株的基因组成与子一代相同(Bb)的有:921×2÷3=614株。
(4)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通常,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可见,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基因位于水稻的1号染色体上,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31.【答案】(1)作对照
(2)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降低
(4)胰岛素
(5)①②③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1)对照实验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是指能反映实验目的、需要研究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以,实验中设置A组(健康小鼠)的目的是作对照。
(2)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所以,在实验过程中,三组大鼠灌服溶液要求等量的原因是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实验结果是灌服山药多糖的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明显比灌服生理盐水的糖尿病小鼠低,因此实验结论是:山药多糖能降低患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血糖浓度。
(4)胰腺的内分泌部有胰岛,是内分泌腺,胰岛分泌的是激素是胰岛素,胰岛素具调节血糖含量的生理功能,能够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可见,为进一步验证山药多糖能治疗糖尿病,还需要检测大鼠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5)随着糖尿病的逐渐年轻化,年轻人预防糖尿病势在必行。日常应及时改善不良习惯,减少高能量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合理膳食、定时定量进餐,多运动,同时注意舒缓压力,避免熬夜,是预防糖尿病的有力举措。可见,题干中的①②③都是正确的观点。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考试版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参考答案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福建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福建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福建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福建卷考试版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福建卷参考答案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福建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广东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广东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广东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广东卷考试版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广东卷参考答案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广东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