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卷——备战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冲刺卷(全国通用)
展开【决胜中考·抢分冲刺】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模拟冲刺卷(全国通用)
05卷
说明:全卷共 10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30分)
2023年4月20日,“天宫对话—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少年问答”活动在上海召开,中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一起回答了青少年的提问,回应了他们对于太空的向往和好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2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可以推测出(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大小 C.地轴倾斜的角度 D.地球的公转
2.照片只展示了地球部分面貌,如想知道地球大小,以下哪些选项的描述可以表示( )
①地球表面积 ②陆地平均海拔 ③地表海洋深度 ④地球平均半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A 2.D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证明地球形状最科学、最直观的依据就是卫星照片,所以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可以推测出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故选:A。
2.结合所学知识,地球的大小主要包括了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表面积和赤道周长,①、④正确;陆地平均海拔和地表海洋深度不能说明地球的大小,②、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故选:D。
【点睛】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考古学家们认为,中龙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种淡水爬行动物,其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图为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 )
①动、植物化石相似 ②地形和地势特点相同 ③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④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中龙化石分布现象”能够证明的学说是( )
A.大陆漂移学说 B.海底扩张学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地球圈层学说
【答案】3.C 4.A
【解析】3.据图分析可知,图中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的动、植物化石相似,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①③④正确;据图无法判断出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地形和地势特点相同,②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据图可知,中龙动物化石发现地有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且两大洲的轮廓形状基本吻合,所以“中龙化石分布现象”能够证明两块大陆原本是连为一体的,后来由于大陆漂移发生了分类,所以“中龙化石分布现象”能够证明的学说是大陆漂移学说,A正确;“中龙化石分布现象”不能够证明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和地球圈层学说,BCD错误。故选A。
【点睛】20世纪初,魏格纳首先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样向外越漂越远。 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轮廓。
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B.北半球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南半球相反
C.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D.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高
6.图中B地降水充沛,C地降水稀少,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答案】5.A 6.C
【解析】5.读图可知,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A正确;南、北半球的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B错误;南半球海洋面积更大,等温线比较平直,C错误;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D错误。故选A。
6.读图可知,B地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西坡,为南半球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充沛;C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坡,为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稀少,因此导致BC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是人类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时刻。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世界人口( )
A.1999年达到50亿 B.1975—2022年,每增长10亿用时相同
C.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D.从80亿到90亿,预计需要20年时间
8.“人类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时刻”是指世界各国应共同明确( )
①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②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
③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④人口政策只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7.C 8.A
【解析】7.由图可知,1987年,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99年人口达到60亿,A错误;1975-2022年,每增长10亿用时不同,从开始的12年到后来的11年,B错误;世界人口整体呈现增长趋势,C正确;从80亿到90亿,预计需要15年的时间,D错误。故选C。
8.人口政策既可以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也可以解决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④错误;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②正确;人口数量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适,①③正确。故选A。
【点睛】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其中,地理位置不但影响区域的自然特征,也影响着区域内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乃至区域的价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我们认识大洲的地理位置,主要是认识大洲的( )
①人口分布 ②海陆位置 ③经纬度位置 ④半球位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对区域的( )
①气候影响很 ②地形影响很大 ③交通影响很大 ④矿产资源的储量影响很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9.B 10.D
【解析】9.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认识一个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我们认识大洲的地理位置,主要是认识大洲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故②③④正确。依据题意选B。
10.在世界上不同地区,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其中地理位置对区域的气候、交通影响最大,对地形和矿产资源的影响不大。故①③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022年3月,作为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达成的重要成果之一的“澜湄周”再次如期而至。在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合作发展上,湄公河沿岸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水稻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国总理说:要让我国的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助力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下图为中南半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湄公河流域各国经常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终年少雨 B.水库的削峰补枯作用差
C.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D.降水年际变化大
12.下列对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粮仓”的自然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水热充沛,一年三熟 B.年温差大,生长期长
C.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 D.地狭人稠,种植历史悠久
【答案】11.D 12.A
【解析】11.湄公河流域各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因此,经常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读材料可知,湄公河流域国家主要指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国家,该地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该地区热量充足,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水稻种植区,是湄公河流域发展成为“世界粮仓”,A正确;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形崎岖,C错误;地狭人稠,机械化程度低,种植历史悠久属于社会经济条件,D错误;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气温年较差小,B错误;故选A。
【点睛】东南亚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中南半岛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季风气候区易发生旱、涝灾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印度和中国一样,也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读“印度地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中国相邻 B.是基督教的发源地
C.是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 D.南临印度洋
14.下列措施有利于减轻该地气象灾害的是( )
A.种植耐寒作物 B.完善交通设施 C.修建水利设施 D.开拓国际市场
【答案】13.B 14.C
【解析】13.由图可知,印度与中国相邻,是佛教的发源地,基督教发源于西亚,A正确,B错误;印度是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故C正确;印度南临印度洋,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都是印度洋的海域,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B。
14.印度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造成旱涝灾害频繁。有利于减轻该地气象灾害的是修建水利设施,C正确;种植耐寒作物、完善交通设施、开拓国际市场不能减轻旱涝灾害,ABD错误。故选C。
【点睛】印度绝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明显地分为旱、雨两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了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形成雨季;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温干燥,降水稀少,形成旱季。
15.下图所代表的地区与其美称不相符的是( )
A.①——“三洲五海之地” B.②——“世界石油宝库”
C.③——“黑种人的故乡” D.④——“十字路口”
【答案】A
【详解】读图可知,①是欧洲西部,“三洲五海之地”是中东,A错误;②是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B正确;③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C正确;④是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A。
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选址奠基,已于2022年建成,位于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据“南极地区略图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关于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的建设,根据南极的自然特征,若只考虑气温因素,什么时间去南极建设科考站最合适( )
A.12月—2月 B.3月—4月 C.6月—7月 D.9月—10月
17.南极大陆旅游注意事项:登陆衣物用具全部吸尘;必须穿船上统一的鞋子登陆,登陆前对鞋子进行消毒,回船时要踩过消毒池;拍照时,包不可以放地上;不可踩踏植物。旅游注意事项主要反映出南极地区( )
A.动植物资源丰富 B.降水稀少
C.生态环境脆弱,易被破坏 D.气候寒冷,旅游者易感冒
【答案】16.A 17.C
【解析】1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极的夏季是北半球的冬季,故南极适合科考站建设的时间应该为12月~次年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结合所学知识和读题干可知,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其环境变化会对全球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如南极环境破坏,冰川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等等,所以要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洲的暖季,每年的1、2月份的暖季是南极洲科学考察最佳时间,此时间南极圈是极昼期。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科学家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冬季。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大中国》
18.中国邻近的海洋,图所示的A、B、C、D其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渤海、东海、南海、黄海
C.渤海、南海、东海、黄海 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19.大中国兄弟姐妹共56个民族,下列省区属于民族自治区的是( )
A.H B.G C.F D.E
【答案】18.A 19.D
【解析】18.读图分析可知,A是渤海,B是黄海,C是东海,D是南海;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因此,我国濒临的海洋从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依据题意,结合选项。故选A。
19.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有西藏自治区、E所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H福建省、G河南省和F四川省都不是少数民族自治区,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20.2022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4个植树节,不少呼和浩特市民通过手机扫码参与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这种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即可履行植树义务,为家乡添绿的形式颇受欢迎。“码”上植树主要依托( )
A.传统加工工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轻工业 D.交通运输业
【答案】B
【详解】现在移动互联网已经普及,一个智能手机在手,民众动动手指就能在网上植“绿”,履行植树义务,这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医药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研发能力强,科技力量雄厚,对传统加工工业、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要求不是很高;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
21.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下图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读图分析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②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③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④经济发展,资源需求数量增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读图可知,图示地球生态超载日从1987~2015年,逐渐提前,根据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定义可知,已用完了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的日期提前,是由于世界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和经济发展,资源需求数量增大导致,②④正确;读图可知,资源更新速度变化不大,①错误;科技发展,生态超载日会推迟,③错误;D正确,故选D。
22.读“某地近年来部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图”,分析该地近年来最有可能( )
A.填湖造陆,水域面积急剧减少 B.围湖造田,耕地面积持续增加
C.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答案】D
【详解】水域面积也是先增后减,但是变化不大,而不是不断减少,故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故C错误;而图中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的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D正确,B错误。故选:D。
23.读我国四大区域及部分山脉分布示意图,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武夷山脉所在的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甜菜
B.喜马拉雅山脉的东南坡,受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因而降水非常丰富
C.天山山麓最典型的农业类型是河谷农业
D.大兴安岭大致位于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上
【答案】B
【详解】武夷山脉所在的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小麦、甜菜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故A错误。读图可知,喜马拉雅山脉的东南坡,受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因而降水非常丰富,故B正确。天山山麓最典型的农业类型是绿洲农业,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故C错误。大兴安岭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点睛】我国山脉的走向主要有东西、东北-西南、南北、西北-东南,弧形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位于中部的贺兰山和六盘山,以及位于横断山区的一些山脉。
24.根据下列情况,应选择的合适的交通工具依次是( )
①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开会,第二天必须赶到 ②暑假从上海到大连旅游,选择最经济的办法
③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访问 ④从沈阳市中心城区到沈阳郊区探亲
A.火车、飞机、汽车、火车 B.飞机、海轮、汽车、火车
C.飞机、海轮、汽车、汽车 D.飞机、汽车、火车、火车
【答案】C
【详解】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开会,第二天必须赶到,路途远,时间紧,适合飞机出行;暑假从上海到大连旅游,选择最经济的办法,路途远,需要最经济,两地沿海,适合海轮出行;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访问,有青藏铁路经过,沿途可参观,适合铁路或汽车出行;从沈阳市中心城区到沈阳郊区探亲,同一个市,距离近,适合汽车出行。据此分析,最佳答案选C。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东西距离最长的省区,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很大。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地表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及甲乙两地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与乙地相比,甲地( )
A.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B.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多
C.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少 D.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多
26.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环境污染
【答案】25.A 26.C
【解析】25.由两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甲的气温年较差更大,降水更少。由于甲距海更远,所以甲地的大陆性更突出,所以降水更少,气温年较差更大。A正确,故选A。
26.由图例可知,内蒙古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沙漠和戈壁。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所以土地荒漠化严重。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C正确,故选C。
【点睛】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华北、西北、东北以及沿海地区是我国土地盐碱化多发区。
我国大力推进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读“海绵城市示意图”,“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27.“海绵城市”试点城市集中分布在( )
A.东部的季风气候区 B.降水量在400—800mm地区
C.西北内陆地区 D.面积广大的山区
28.“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 )
①缓解雨季内涝 ②调配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③调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④缓解交通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答案】27.A 28.A
【分析】27.读图及材料信息可知,“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作用是增强雨水自然下渗能力,避免城市内涝现象的出现,一般在降水较为丰富的南方城市建设,A正确,B错误;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面积广大的山区有利于排水,CD错误。故选A。
28.由所学知识可知,“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增强雨水下渗,缓解雨季内涝,①正确;“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将部分雨水储存起来,用来浇灌城市园林,有利于缓解部分城市淡水不足的问题,调配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②正确;“海绵城市”的建设不能调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③错误;“海绵城市”的建设与交通无关,④错误。故选A。
【点睛】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读“我国某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9.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冷湿 D.湿热
30.青藏地区的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
①雅鲁藏布江谷地 ②湟水谷地 ③汾河平原 ④柴达木盆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29.A 30.A
【解析】29.据图可知此地区为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所以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干旱是西北地区特征、冷湿是东北三省特征、湿热是南方地区特征,排除B、C、D三项,选A。
30.青藏地区的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河谷地区海拔低,气温较高,土壤较肥沃,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汾河平原不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聚宝盆”,所以排除排除B、C、D三项,选A。
【点睛】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共70分)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从纬度位置上看,世界上的特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____。
(2)南回归线以南的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沿海/内陆)地区。
(3)下列能够反映城市聚落特征的景观图片是( )(选择填空)
A. B.
C. D.
通布图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梦幻之都”。因当地气候干燥少雨,建筑主要由泥土修筑。由于风沙侵蚀以及游客增多,古城面临着被损毁的危险。
(4)请你为保护古城建言献策。(不少于2点)
(5)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差异,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
A.世界上的居民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B.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6)非洲北部居民主要为____人种,信奉____(宗教),该地区人口稀疏,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
【答案】(1)北半球中低纬度
(2)沿海
(3)A
(4)修缮古城建筑;限制游览人数;完善古城的消防设施
(5)D
(6) 白色 伊斯兰教 气候干旱
【分析】本题以全球特大城市分布图为材料,涉及特大城市的分布规律、聚落景观图,世界语言、人种和宗教的分布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由图分析可知,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上的特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2)由图可知,南回归线以南的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3)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关于乡村和城市的差异叙述,一般说来,城市是由农村发展而来的,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乡村和城市都是聚落,两者的区别在于生产方式的不同,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手工等工作,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等工作,乡村和城市的功能不同,影响不同,人口、规模、密度也有很大差异,由图可知,BCD受环境等影响较大,生产方式主要为农业和手工业等,主要为乡村聚落;A为城市,人口密集,规模大,生产方式受环境影响小,故选A。
(4)由材料可知,当地气候干燥少雨,建筑主要由泥土修筑。由于风沙侵蚀以及游客增多,古城面临着被损毁的危险。故应该修缮古城建筑;限制游览人数;完善古城的消防设施等。
(5)世界上的居民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A正确; 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B正确;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C正确;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D错误。故根据题意,选D。
(6)由所学知识可知,非洲北部居民主要为白色人种,靠近中东地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该地区人口稀疏,主要自然原因是当地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降水少。
32.读“日本和巴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日本的工业区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2)日本可从巴西大量进口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运输该资源的最短航线经过________运河。
(3)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A是________河,其流域内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________(植被)。
(4)两国相比,火山、地震活动较频繁的是________。该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
(5)据图分析,里约热内卢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答案】(1)太平洋
(2) 铁矿 巴拿马
(3) 亚马孙 热带雨林
(4) 日本 亚欧 太平洋
(5) 这里有优质的铁矿 交通便利等
【分析】本题以日本和巴西为材料,考查日本的工业分布、工业发展特点、多地震的原因和巴西的热带雨林、工业分布及条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使用比较法学习区域地理。
(1)日本的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日本利用其便利的海运、发达的科技、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高效率的管理,把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材料加工成高品质的工业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2)日本从世界各地进口大量资源,其中从巴西进口最多的矿产资源是铁矿石,从日本到巴西最近的海上线路需要经过巴拿马运河。
(3)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它是由世界上水量最大的A亚马孙河长期的冲积而成的。在这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称,由于人们对它的滥砍滥伐,其面积在不断地缩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4)日本和巴西两国中,日本因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巴西处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5)里约热内卢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附近有丰富的铁矿;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33.读下图,回答下面问题。(11分)
(1)图中两河流均发源于_________(填地形区),黄河最终注入B_________,长江最终注入C_________。
(2)图中山脉A_________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3)图中①②两个区域内都修建有大型水电站,请各写出一例: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4)黄河甲河段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含沙量_________,乙河段由于泥沙的沉积,河床抬高,形成了著名的_________。
(5)据图可知,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相同,都是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 青藏高原 渤海 东海
(2)秦岭
(3) 小浪底 三峡
(4) 大 地上河
(5) 自西向东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分析】本题以长江、黄河流域简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长江、黄河的发源、流向,各河段特点及水能资源的分布进行比较,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详解】(1)图中两河流长江、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自西向东最终流入B渤海;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自西向东最终注入C东海。
(2)依据位置,图中山脉A秦岭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该山脉是东西走向。
(3)长江、黄河水能资源丰富,图中①②两个区域内都修建有大型水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
(4)黄河甲河段(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含沙量大;乙河段是黄河下游,黄河流经下游华北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水流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了著名的“地上河“。
(5)据图可知,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34.2023年1月2日电,上海港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标准箱,连续第十三年蝉联全球第一。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阅读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和长三角经济地位示意简图,回答问题。(9分)
(1)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是____。
(2)长江三角洲区域形成了“一轴两翼”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右图),其中“轴”是指____,“两翼”可辐射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甲____地区等。请简述长三角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____
(3)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更是全国人民的上海。请从交通、技术等方面,分析上海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答案】(1)多沿河、沿海、沿交通线分布
(2) 长江 珠江三角洲 位置优越,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大,工业基础好
(3)交通方面:上海是我国重要的交通中心,许多铁路、公路、河运、海运及航空线在此交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技术协作方面:上海是中国著名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所在地,可利用上海的技术优势发展经济及进行技术协作。
【分析】本题以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和长三角经济地位示意简图为背景,涉及长三角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格局和上海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提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长江三角洲的城市主要是沿河(长江)、沿海和沿交通线分布。
(2)由长三角经济地位示意简图可知,“轴”是指以长江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两翼”可辐射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甲珠江三角洲地区等。长江三角洲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接合部,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交通便利,区域内外联系便捷;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人口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等。
(3)上海是全国金融中心、商业中心、科技中心,因此能够对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和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上海是我国重要的交通中心,许多公路、铁路、河运、海运、航空运输都在此交汇,带动区域经济大发展等;上海是重要的教育科技中心,上海是中国著名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所在地,人才聚集,科技力量雄厚,可利用上海的技术优势发展经济及进行技术协作。
35.下图为“北方地区图”和“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地形区甲、乙、丙中,被称为“黄土地”的是____(填代号),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_(填代号),甲和乙的分界山脉A是________。
(2)地形区甲、乙、丙中,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___________。
(3)甲地区(以济南为例)春季气温回升_______,降水______,蒸发旺盛,易发生______(自然灾害);请列举2条应对这种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____________。
(4)乙地区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_________,治理措施如______________(列举2条)。
(5)丙地区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列举2条这里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_。
【答案】 甲、乙 丙 太行山 丙 快 少 春旱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种植耐旱作物,采取喷灌等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等;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人口稀少、土地集中连片
【分析】东北地区中部是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它被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环抱,北部和东北部是中俄两国的界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东部和东南部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图们江和鸭绿江。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该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雨热同期。种植地区向北扩展的主要人为因素是农业技术(良种)。
【详解】(1)被称为“黑土地”的是丙即东北平原,“黄土地”是指我国的华北平原(甲)和黄土高原(乙);图中A是太行山,是甲华北平原和乙黄土高原的分界山脉。
(2)读图可知,丙地区纬度位置最高,年均气温较低,作物熟制一年一熟的是丙﹣东北平原。
(3)甲地区的济南是华北地区,该地春旱严重,主要的原因是: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降水少,且径流量小;雨季未到达;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为应对春旱这种自然灾害,采取的合理措施是: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种植耐旱作物,采取喷灌等。
(4)乙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在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具体措施是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以及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5)图中丙地区是我国的东北平原,东北平原是我国的面积最大的平原,该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等;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人口稀少、土地集中连片。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
3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数字代表的铁路干线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图中铁路干线③和铁路干线④的交通枢纽A是__________,枢纽B是__________。(填城市名称)
(2)甲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油菜/长绒棉),乙地区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区(干湿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主要油料作物是__________,丙地区的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受气候条件限制,这里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熟制为__________。
(3)广州是工业区的工业中心,该工业区以__________工业为主,(填“轻”或“重”)
(4)__________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是其重要的工业城市。
【答案】(1) 京沪线 兰新线 京广线 陇海线 郑州 成都
(2) 长绒棉 湿润区 水稻 油菜 甜菜 一年一熟
(3)轻
(4)长江三角洲
【详解】(1)读图,根据我国铁路线的分布可知,①是京沪线,从北京到上海,②是兰新线,从兰州到乌鲁木齐,③是京广线,从北京到广州,④是陇海线,从连云港到兰州。③京广线与④陇海线的铁路枢纽A是郑州,枢纽B是成都,位于宝成线与成昆线的连接处。
(2)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经济作物是长绒棉,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乙位于我国湿润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丙位于东北地区,主要糖料作物是甜菜,受受气候条件限制,热量不足,这里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3)广州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工业中心,该工业区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它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发展经济。
(4)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地区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雄厚。该工业区的中心城市是上海 。
05卷——备战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冲刺卷(河南专用): 这是一份05卷——备战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冲刺卷(河南专用),文件包含05卷备战2023年会考地理冲刺卷河南专用原卷版docx、05卷备战2023年会考地理冲刺卷河南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04卷——备战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冲刺卷(广西专用): 这是一份04卷——备战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冲刺卷(广西专用),文件包含04卷备战2023年会考地理冲刺卷广西专用解析版docx、04卷备战2023年会考地理冲刺卷广西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04卷——备战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冲刺卷(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04卷——备战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冲刺卷(全国通用),文件包含04卷备战2023年会考地理冲刺卷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04卷备战2023年会考地理冲刺卷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