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PPT 课件 7 次下载
- 10《再塑生命的人》课件PPT 课件 4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七上 第三单元 写作三:写人要抓住特点 课件 课件 6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七上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PPT) 课件 3 次下载
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优质课课件ppt
展开1.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和《论语》,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并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及名言警句。2.理解文中关于学习方法、求知态度、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深刻道理;体会语录体散文言简意丰的特点。3.联系自身实际改进学习方法,提高个人修养。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14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至圣先师”。他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创办私学,广收弟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 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20篇,集中体现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本文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动荡的时代。由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制度的变更,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权力下移、礼仪僭(jiàn)越(超越本分)等现象,是孔子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鲁国是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其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是孔子儒家思想产生的特殊土壤。
语录体 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被称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第一章: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不断学习和温习,方能牢固知识,获得学习之乐;
朋友远道而来,切磋促进,此为人生之乐;
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
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尽心力) 信(诚实) 习(温习)
这一章强调的是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能吸取各种见解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随心所欲,但也不会越出规矩。”
1.从本章来看,孔子进德修业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这一章是孔子自述他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进德修业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这一章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独立思考、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正确的学习方法: 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这一章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此则说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贤哉,回也”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把表示赞叹的谓语部分“贤哉”放在主语部分“回也”之前。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
这章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这一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顶真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吃粗粮,喝冷水。饭,吃。水,冷水。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这章讲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 孔子谆谆告诫弟子不可不择手段地追求富贵,同时也含有自警的意味。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以别人的短处为戒,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这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比喻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这章讲一个人应当有坚定的志向。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翻译: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①不亦说乎 说:同“悦” ,愉快。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①不亦君子乎古:指有才德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②可以为师矣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③饭疏食,饮水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④饭疏食,饮水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的液体
⑤匹夫不可夺志也古:平民百姓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⑥吾日三省吾身古:泛指多次 今:数词,三
①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②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日③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④传不习乎传:动词作名词,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⑤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吃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其不善者而改之
省略句:①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②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判断句:①贤哉,回也!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关系,孔子在这一章中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古代典籍及礼仪习俗等都为“故”,“故”自身不会产生“新”,温故而知新,强调“悟”,即思考。《礼记·学记》说:“记问之学,不
1.第四章中的“温故”和“知新”是并列关系吗?作者强调了什么?
足以为人师。”这表明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关系,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因此,孔子在这里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2.《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我们今天学习它,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首先,《论语》中包含着许多超越特定时代的内容,如本课所选的各章,有的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的提出个人修养的要求,在今天都是可以借鉴的,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论语》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学习《论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
本文主要阐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思想品德修养及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等方面的内容,告诫人们要谦虚好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诚实守信、重视友情、坚守志向、珍惜时间。
1.语言简洁,生动传神。 每一章语录虽然都是寥寥数语,但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用“乎”“矣”“也”等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2.思想深刻,立意深远。 这十二章语录阐述了谦虚好学、求学为乐的学习态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重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影响至今,成为现代人做人和学习的基本准则,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作用。
“孔子”的“子”为什么是尊称 据先秦文献记载,周代分封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子”本来是其中的一种爵位,后来作为一种称谓被保留下来,成为对有道德、有学问、有地位之人的尊称。古籍中常见到这种称呼,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春秋战国时期,很多
著名思想家(如老子、孔子、庄子等)都有名有姓,人们为了对其表示尊敬,便在其姓氏后加“子”来称呼。如《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子”,是学生对孔子的敬称。后来又出现了“夫子”的称谓,它是在“子”的基础上更郑重的称呼,是对年老有德行、有声望的人的尊称,多用来指老师。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语文人教部编版论语十二章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论语十二章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页。
初中语文11《论语》十二章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1《论语》十二章说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论语》十二章,山东曲阜“三孔”,孔林孔子墓地,温故知新,断句读方法归纳,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物及作品简介,预习检测,思考探究,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自我检查反省,越过超过,喜欢爱好,课堂练习,看谁填的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