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 西亚-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
展开专题19 西亚
【命题思路】
西亚(Western Asia),亚洲西部,自阿富汗至土耳其,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和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门户是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的重要出口,航运十分繁忙。苏伊士运河和红海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印度洋和地中海。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地形以高原为主。这里的波斯湾及里海沿岸是著名的石油产区,西亚也是局势最动荡的地区之一。常以区域图、地形图、统计图表、热点材料等为载体,考查西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西亚的石油的分布及其输出路线、中阿峰会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等知识。
【基础知识】
1、自然环境
(1)位置重要性:五海三洲之地——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亚洲、非洲、欧洲;霍尔母兹海峡、曼德海峡、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为海运咽喉。
(2)地形:高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半岛(安纳托利亚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阿拉伯高原
(3)气候:
伊朗高原、小亚细亚半岛:温带大陆气候
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地中海沿岸:地中海式气候
(4)河流:较少——幼发拉底、底格里斯;死海——陆地最低点
(5)资源:石油
2、经济——农矿业
灌溉农业:椰枣;
牧羊业: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
世界石油生产和出口中心:以波斯湾为中心——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伊朗、阿联酋(管道运输、海运)
石油进口国:美国、西欧、日本
考向预测
(一)丰富的石油资源
西亚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有“世界石油宝库”的称号。西亚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一半以上,产量占到世界石油总产量的近1/3,出口量占到世界出口总量的一半左右。西亚所产石油90%以上供出口,主要出口到美国、西欧和日本。
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重要的产油国。靠出口石油,一些国家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海底及两河流域为世界著名大油田,以波斯湾为中心是一巨大石油带;大高加索山脉下、黑海附近以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为主要开采。西亚石油储量大、埋藏浅、油质好、易开采。石油的形成与其地质构造密切相关,波斯湾地区及两河流域地质构造方面属于新褶皱山系的边缘拗陷地带,储油构造良好;同时,长期温暖的海洋环境,为大量海洋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海洋生物遗体沉入海底后,成为生成石油的有机物质来源,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逐渐变成了石油。
石油输出路线:(1)马六甲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 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中国、日本等地;(2)苏伊士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西欧、北美等地;(3)绕好望角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北美等地;
西亚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在发展石油时也注意致力于产业结构多元化;(2)延长石油工业的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3)发展科技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4)大力发展旅游业。
(二)干热的气候
西亚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草原和沙漠广布。北回归线从本区中部穿过,大部分地域处于副热带高压和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之下,同时,本区西南临干旱的北非,加之高原边缘有高大山系环绕,所以气候干燥,多属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很少,蒸发强烈。年降水量多在250毫米以下,降水较多地区一般也不超过500毫米,仅山地和地中海沿岸地带降水较丰富。地中海东岸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式气候。阿拉伯半岛等地降水稀少,是世界著名的干燥气候区。受降水和地形的制约,本区内陆流域及无流区面积广大,地表径流贫乏,河网稀疏。除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外,多为短小河流,大部分发源于高原边缘山地,靠冰川融雪水补给,河流水量较小,季节变化显著
西亚气候干热的主要原因
A.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绝大部分处于30ºN以南的低纬地区,太阳辐射量大,气温高
B大气环流:本区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1月,本区大部分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稳定少雨,此时,虽然地中海地区受西风控制,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多,但范围较小;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到地中海地区,本区受来自陆地的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湿度低,降水很少。
C.地形:多为高原,海拔较高,水汽难以到达。
阿拉伯半岛,地表起伏小,海岸线平直,加强了气候的干旱性。红海面积小,海洋水汽影响少;伊朗高原和小亚细亚半岛虽濒临海洋,但周围被山脉环绕,地形闭塞,阻挡了海洋湿润空气的进入。
(三)以色列的节水农业:
1、以色列在农业节水创新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是研发出适合各种地形、气候、作物的节水设备,如根据需要,大田滴灌供水量可控制在每小时1至20升水的范围内,水利用率最高可达95%,在温室内,更小的流量可控制在每小时200毫升的水平。
二是低压滴灌实现统一灌水量,在水平地面或稍有坡度的地面,能够确保每个滴头的出水量整齐划一,在坡度较大或远距离灌溉时,压力补偿技术仍然使滴头保持一致的出水量。
三是真正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化肥经过滴管到达作物根部,和水一起直接被作物根系吸收,大幅提高水肥利用率。
四是地下埋管技术开始大面积应用,在地下50厘米处侧向水平埋管,可保持滴管寿命在10年以上,省工省力。以色列公司还配套开发出一种新材料涂在滴孔上防止周围种子发芽进入,安装空气阀,利用阀内空气防止滴孔堵塞。
五是实现智能监测与控制,将计算机控制与智能计量、自清洗过滤、防漏监测等技术有机结合,建立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实现节水农业的自动化与精准化。
2、以色列在农业节水的应用实践
我们发现,以色列的气候、土地资源造就了水产养殖科技的先进发达。以色列是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土地的制约和劳力的缺乏造成以色列养殖场大部分是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机械化、电气化程度较高,生产中普遍通过设定程序自动控制投饵、换水、充氧、溶氧及水温检测等功能,甚至连疫苗注射和收鱼都是机械化。室外密集式养殖场多用循环过滤水充氧,放养密度高,或从德国、美国引进全套的全封闭室内养殖工厂系统,用计算机控制投饵、水流和溶解氧。水产养殖和机械及自动化控制紧密结合。养殖用水一般都经过多次循环利用,基本实现零排放原则。
(四)宗教的争议之地:
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绝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犹太人主要信仰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将耶路撒冷奉为圣城。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城。
“耶路撒冷”在希伯莱语中意为“和平之城”。它是巴勒斯坦地区的第一大都市,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多种文化与民族的聚集地。这里的建筑物集东西方建筑艺术之精华,具有跨越几个历史时代的建筑风格。众多的历史文物、宗教遗址和各种古迹,经历代文人墨客的渲染,给耶城披上了浓厚神奇的宗教色彩,似乎这里的一石一砖一墙一柱都在向过往的游人诉说着已逝去的久远年代的故事。
如今的耶路撒冷城有发达的工业、先进的医疗与科研机构。全国最大的高等学府、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和新建的博物馆也在耶城。除此之外,该城还有很多珍禽异兽的动物园、自然保持区和面积达800公顷的林区等。与庄严肃穆的圣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繁华的商业区,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于街道两旁的商店橱窗内,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观光客。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是一座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城市,是充满神秘、令人屡发幽思的城市,但愿它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步伐,克服争执,成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之城。
(五)中阿峰会
1、中阿峰会的召开
2022年12月9日下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阿下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峰会发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国家主席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埃及总统塞西、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巴林国王哈马德、科威特王储米沙勒、突尼斯总统赛义德、吉布提总统盖莱、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科摩罗总统阿扎利、毛里塔尼亚总统加兹瓦尼、伊拉克总理苏达尼、摩洛哥首相阿赫努什、阿尔及利亚总理阿卜杜拉赫曼、黎巴嫩总理米卡提等21个阿盟国家领导人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盖特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峰会。
会上发表题为《弘扬中阿友好精神 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
2、中阿峰会的主要内容
(1)要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共同利益。中方支持阿拉伯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把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愿同阿方深化战略互信,坚定支持彼此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双方要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
(2)要聚焦经济发展,促进合作共赢。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巩固经贸、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合作,做强绿色低碳、健康医疗、投资金融等新增长极,开拓航空航天、数字经济、和平利用核能等新领域,应对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重大挑战。
(3)要维护地区和平,实现共同安全。中方支持阿方运用阿拉伯智慧推动政治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构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中东安全架构。
(4)要加强文明交流,增进理解信任。要扩大人员往来,深化人文合作,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要共同反对“伊斯兰恐惧症”,开展去极端化合作,反对把恐怖主义同特定民族、特定宗教挂钩。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树立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
3、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意义
当前世界面临分裂对抗的危险,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依然存在,深化阿中战略伙伴关系,有利干更好实现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发展。此时召开阿中峰会正
当其时,体现了阿中关系的高水平,也是阿中合作论坛的延续和发展。阿方希望通过此次峰会,进一步巩固阿中友好互信,全面规划并加强各领域互利合作,构建面向新时代的阿中命运共同体,将阿中战略伙伴关系提升至新的更高水平,更好服务阿中共同利益,实现阿中人民共同诉求,相信此次峰会必将成为阿中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阿方坚持独立自主,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愿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问题上继续给予中国坚定支持,反对任何针对中国的敌对行为。阿方希同中方落实好此次峰会成果,推进“八大共同行动”,持续共建“一带一路”,就国际地区事务加强沟通协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共同挑战,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文明对话,为促进全人类和平和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大题精练】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沙特阿拉伯在波斯湾沿海地带修建了多个炼油厂。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黎巴嫩(工业落后,以轻工业为主,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赛达港也积极为沙特阿拉伯提供炼油厂用地,发展石油冶炼。近年来,受世界能源格局调整的影响,沙特阿拉伯石油产业正面临严重挑战。如图示意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炼油厂及油气管道线路分布。
(1)描述沙特阿拉伯油气管道线路的布局方向特点。
(2)分析黎巴嫩积极吸引沙特阿拉伯建设炼油厂的主要原因。
(3)作为能源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对能源安全有特别的诉求,面对严重挑战,推测该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对策。
【答案】(1)油气管道线路由波斯湾沿岸向西部延伸至红海沿岸;由波斯湾沿岸向西北延伸至地中海沿岸;由波斯湾沿岸向内陆延伸至首都、部分城镇和村落。
(2)黎巴嫩缺乏能源;工业落后,完善本国产业结构;拉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3)稳定能源出口市场;延长能源领域的产业链,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的下游冶炼产业和金融业;扭转过度依赖油气的现状,发展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分析】本题以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炼油厂及油气管道线路分布及相关文字材料为情景设置试题,考查油气管道线路布局、工业区位因素和石油产业面临的挑战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一部分油气管道线路由波斯湾沿岸向西部延伸至红海沿岸;一部分由波斯湾沿岸向西北延伸至地中海沿岸;再一部分由波斯湾沿岸向内陆延伸至本国首都、部分城镇和村落。
(2)地中海沿岸的黎巴嫩缺乏能源,而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黎巴嫩工业落后,以轻工业为主,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吸引沙特阿拉伯建设炼油厂将原油提炼成成品油,可完善本国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获得经济效益,同时还增加了就业机会,拉动了就业。
(3)随着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使用,石油等传统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下降,能源地位下降;世界石油产出地多元化,沙特阿拉伯石油市场遭到分割,影响力下降。因此沙特阿拉伯要稳定能源出口市场;延长能源领域的产业链,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的下游冶炼产业和金融业;扭转过度依赖油气的现状,发展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卡塔尔沙漠面积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90%以上。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11月21~12月18日)是首次在北半球冬半年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其重要赛事安排在晚间进行。主赛场卢塞尔球场由中国企业承建,安装有大量太阳能光电板发电,用于制冷系统。这是我国与中东地区又一成功的国际产业合作项目,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8日,卡塔尔首个不使用化石燃料的光伏发电站投产。该电站位于首都多哈以西80公里的荒漠中,园区占地10平方千米,可每年为本国提供约18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可以满足卡塔尔国内10%的电力供应。
图左示意卡塔尔的地理位置,图右是首都多哈的月平均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
(1)从地理角度考虑,卡塔尔选择在11月一12月举办世界杯,并将重要赛事安排在晚上进行,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评价卡塔尔光伏发电的开发条件。
(3)说明化石燃料丰富的卡塔尔积极开展光伏发电的理由。
【答案】(1)举办世界杯选择在11-12月的原因:卡塔尔地处热带(纬度低),终年高温;卡塔尔纬度低,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辐射较弱(或:11-12月处于北半球的冬季),气温较低,有利于足球赛开展。
选择在晚上比赛的原因:地处沙漠地区,热容量小,夜晚降温快,气温较低,有利于足球赛取得好成绩。
(2)有利条件: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光伏发电市场需求大。
不利条件:国土面积较小,可供光伏发电厂建设的场地有限;缺乏光伏发电技术人才。
(3)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能源需求不断扩大;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数量有限;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和固体颗粒物,对环境影响大;太阳能清洁无污染,且可再生利用;调整产业及能源结构,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经济运行的抗风险能力。
【分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优势资源开发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从图中看出,卡塔尔纬度低,为热带气候,全年气温较高,11-12 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处于北半球的冬季,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有利于足球赛开展。选择在晚上比赛的原因为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地处沙漠地区,热容量小,白天升温快,气温较高,而夜晚降温快,气温较低,适合比赛,有利于足球赛取得好成绩,所以将重要赛事安排在晚上进行。
(2)光伏发电的开发条件可以从自然条件,如资源条件、气候、土地等,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需求、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卡塔尔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降水少,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利于光伏发电。同时,其经济发达,市场对电力的需求大,光伏发电的市场需求大。但卡塔尔国土面积小,可供光伏发电建设的场地有限,不利于光伏发电站的建设。卡塔尔经济较为发达,电力市场需求大,但过去一直以油气出口为主,虽资金充足,但缺乏光伏发电的技术人员。
(3)卡塔尔化石燃料丰富,长期以出口油气资源为主,但化石燃料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能源需求量不断扩大,卡塔尔本国长期也以化石燃料作为主要能源,石油、天然气燃烧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固体颗粒物,大气污染严重,而太阳能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蝎,光伏电站的建设可以调整卡塔尔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对提高本国经济运行的抗风险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3.2022年12月7日,习近平主席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沙特阿拉伯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原因。
近年来,沙特阿拉伯发起“绿色沙特倡议”,计划未来几十年里种植100亿棵树和灌木,恢复4000万公顷退化土地,将现有植被覆盖率提高12倍以上,以便实现更多的碳捕获。同时推动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化石燃料影响,降低碳排放量,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从碳循环的角度,说明“绿色沙特倡议”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中国是沙特阿拉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沙特阿拉伯也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长期以来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两国签署的协议涉及能源、水资源和农业、通信和信息技术、交通和物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环保、气候变化和文化交流等多领域合作。
(3)简述该协议签订对沙特阿拉伯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答案】(1)热带沙漠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全年高温少雨。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热带,终年高温;北回归线穿过,受副热带高压、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
(2)增加植被可让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更多地固定到生物圈中,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使岩石圈中的碳释放量降低,从而减少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
(3)有利于沙特阿拉伯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文化交流,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分析】本大题以沙特阿拉伯为材料,涉及沙特阿拉伯的气候、对气候的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沙特阿拉伯绝大部分属于终年高温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河流稀少,属于“无流国”。主要原因:沙特阿拉伯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热带,太阳辐射强烈,终年高温;北回归线穿过,受副热带高压、东北信风控制,多盛行下沉气流和离岸风,很难成云致雨,降水少。
(2)读题干“沙特阿拉伯计划未来几十年里种植100亿棵树和灌木,恢复4000万公顷退化土地”可知,通过增加植被,扩大植被覆盖率,可让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更多地固定到生物圈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沙特阿拉伯推动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使岩石圈中的碳释放量降低,从而减少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步伐。
(3)中沙两国签署的协议涉及能源、水资源和农业、通信和信息技术、交通和物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环保、气候变化和文化交流等多领域合作。中国有发达的制造业,比较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和“碳中和”经验,沙特阿拉伯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太阳能资源等,资金雄厚,两国合作,对于沙特阿拉伯而言,有利于沙特阿拉伯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减少对石油贸易的依赖,增加居民就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沙特阿拉伯吸收中国的先进的新能源、环保经验和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世界的“基建狂魔”,有世界最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和技术,有利于沙特阿拉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两国进行文化交流,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耳其横跨亚欧两洲,是东西方交流融合的门户,也是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其陆地总面积达780,576平方公里,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土耳其并非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国,但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输气线路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下左图为土耳其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右图为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气候资料图。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月6日9时17分在土耳其南部发生78级地震;随后在当日18时24分再度发生7.8级地震。截至2月10日,地震已造成土耳其、叙利亚超过15000人死亡。
(1)据图比较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的气候差异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
(2)土耳其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请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说明其合理性。
(3)土耳其地处ABC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震活动频繁,试写出ABC所代表的板块名称,并在图中板块边界线附近用“→”标出各个板块的运动方向。
【答案】(1)气温:安卡拉平均日较差更大。
降水:伊斯坦布尔降水量更多。
主要影响因素:地形、海陆位置。
(2)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位于连接亚洲和欧洲的十字路口,扼守连接地中海与黑海的航道(土耳其海峡),东部和东南部与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相邻。
(3)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
如图:
【分析】本大题以土耳其地震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降水及影响因素、气温及影响因素、板块构造学说、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详解】(1)根据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两者都具有地中海气候的雨热不同期的特点,但是安卡拉平均日较差更大,而伊斯坦布尔降水量更多。在土耳其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可以看出,两者最大的差异是海陆位置的差异,安卡拉位于陆地内部,地处高原,而伊斯坦布尔位于黑海和地中海的交界处,受海洋影响较大,故两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海陆位置。
(2)接口一词表现了土耳其对于欧洲和能源输出国之间的咽喉要到的地位,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位于连接亚洲和欧洲的十字路口,扼守连接地中海与黑海的航道——土耳其海峡,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需要通过该海峡才能运往欧洲,而土耳其东部和东南部与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相邻,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欧洲获取能源的过程中无法避开土耳其。
(3)结合所学,A为亚欧板块,B为非洲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印度洋板块之间是消亡边界,两者相向运动;而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是生长边界,两者相离运动,具体如图所示。
5.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4月17日是叙利亚国庆节,然而今年的国庆叙利亚人民又被埋葬在英法美联合军事打击的硝烟之下……愿这个历尽风雨的丝绸之路西端古老国度终能迎来和平的曙光。
材料一:叙利亚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落后,经济以农业为主。首都大马士革意为“浇灌的家园”,周边地区农产品丰富,出产小麦、棉花、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玫瑰等,是中东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
材料二:叙利亚及周边地区图,塔尔图斯和巴尔米拉两地气候比较图。
(1)分析塔尔图斯和巴尔米拉两地气候特征差异并说明原因。
(2)叙利亚是阿拉伯地区主要粮食出口国,试评价其农业生产条件。
(3)简述叙利亚及其西部邻国城镇大多集中于西部沿海的原因。
(4)根据叙利亚资源状况,试分析该国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答案】(1)塔尔图斯:年降水量(尤其是冬季降水量)大,气温年较差小(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西风带来海洋水汽,海洋性强)巴尔米拉:年降水量小,气温年较差大(离海远,西风影响小,大陆性强)
(2)有利条件:以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温度较高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耕地面积少,水资源匮乏,多风沙等。
(3)地处地中海沿岸,地形平坦;属地中海气候,气候适宜;沿岸港口众多,交通便利;临近海洋,资源丰富。
(4)油气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石油开采或石油化工工业;利用棉花原料和劳动力资源发展纺织工业;利用农业产品,发展食品(或水果)加工业;利用港口,可以发展临港出口加工业。
【分析】本题以叙利亚为背景,涉及气候类型的比较、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工业和城市发展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所学综合思维的能力。
【详解】(1)比较两地气候特征差异,主要从气温的高低及季节变化、降水量的多少及季节变化两个方面来思考。从气候比较图及两地的地理位置可知塔尔图斯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西风带来海洋水汽,海洋性强,年降水量(尤其是冬季降水量)大,气温年较差小;巴尔米拉离海远,西风影响小,大陆性强,年降水量小,气温年较差大。
(2)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分析。有利条件:高原地形,地形较平坦;以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温度较高,利于农作物生长。不利条件:国土狭小,耕地面积少;水资源匮乏(夏季降水少);风沙天气多。
(3)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交通、资源等。西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利于城市建设和扩张;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气候适宜;沿岸多港口分布,交通便利;靠近海洋,海洋资源丰富。
(4)从材料可知,叙利亚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可发展石油开采或石油化工工业;盛产棉花且人口稠密,可发展棉纺织工业;农产品丰富,可发展食品或水果加工业;利用沿海港口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科威特“2035国家愿景”的对接下,中国企业在科威特承建了阿祖尔炼油厂,建成后将成为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炼油厂,其冶炼的成品油的硫含量从目前的4%降至1%。该炼油厂建设共需消耗钢材6万吨,使用电缆总长度达4900千米,相关物资虽尽量优先从科威特采购,但当地采购的金额占该项目合同总额的比例仅为21.83%。下图为科威特地理略图。
(1)简述科威特地理位置特点。
(2)尽管优先从科威特采购物资,但科威特本国无法向中资企业大批量提供建设物资,简要说明其主要原因。
(3)分析中资企业在科威特投资对企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1)位于北温带(大部位地区位于低纬地区);东部濒临海洋(东临波斯湾);与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相邻。
(2)科威特以石油经济为主,生产结构单一,缺乏部分物资生产企业;濒临海洋,便于外来物资进口,自身没有发展部分建设物资生产企业;原有企业生产规模较小,难以满足大型炼油厂建设需求。
(3)开拓投资市场,提高企业知名度;推动企业与当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技术合作;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分析】本题以中国企业在科威特承建了阿祖尔炼油厂和科威特地理略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地理位置、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地理位置主要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绝对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角度来回答。读图可知,科威特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部位地区位于北温带的低纬地区;亚洲的西部,东部濒临波斯湾;西部、南部与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相邻。
(2)科威特石油资源丰富,以石油经济为主,生产结构单一;本国建材生产企业少,生产规模小,难以满足大型炼油厂建设需求;原有建材企业种类少,缺乏部分物资生产供应;濒临海洋,海运便利,便于外来物资进口等。
(3)对企业而言,对外投资可以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企业本身的发展;可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提高企业知名度;可以推动企业与当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技术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可以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增加企业收益;可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等。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某汽车企业响应“一带一路”政策,深入研究沿线国家的地理环境差异,进行相应的产品性能测试并进行生产,使本企业产品推广覆盖沿线40多个国家。日前该企业在伊朗拥有6万辆整车的合资工厂、150多家销售和服务网点、2500多名当地员工,是伊朗第一大外资汽车企业。左图为伊朗地理环境略图,右图为德黑兰气候统计图。
(1)指出德黑兰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分析汽车性能需要优化的主要项目。
(3)简述该汽车企业在伊朗建厂生产和销售对当地经济的积极影响。
【答案】(1)降水特征:降水总量少,冬季稍多。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稍多,但受西部地形阻挡,降水总量少。
(2)多高原山地,需要优化车辆的爬坡性能;海拔较高,气压相对低,需要提高轮胎胎压的监测功能;气候干旱,多风沙,需要测试车辆抗风沙能力;夏季炎热,需要提高车辆制冷和零部件耐高温性能。
(3)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当地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引进中国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汽车零部件等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分析】本大题以德黑兰汽车企业发展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的判读,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读图分析能力,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德黑兰降水总量较少,且较为集中,多集中于冬季。原因在于德黑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候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但是西部地区为山地,阻挡了部分降水,导致降水总量较少。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德黑兰地区多山地高原,对汽车爬坡性能要求较高;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较低,需要优化轮胎胎压性能测试;同时本地区夏季时气候干燥,风沙较多,气温较高,需要优化汽车零部件以及轮胎耐高温和抗风沙能力。
(3)根据材料可知,我国某汽车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对伊朗来讲,吸引国外资金,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促进本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汽车企业布局于此,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获取规模效益;引进我国汽车企业对伊朗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我国汽车相关技术较为先进,经验丰富。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富汗为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64.75万平方千米,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首都喀布尔位于兴都库什山南麓,海拔1950m,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首都之一,群山环抱,呈“U”字形。阿富汗所有的河流及其支流都被用于灌溉,而补充溪流灌溉的是坎儿井,这是一个地下渠道系统(含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小型蓄水池),将水从山坡底部输送到谷底的绿洲。左图为阿富汗地形图,右图为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气候统计图。
(1)指出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冬夏季气温的季节变化特点,并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比较①湖和②湖盐度的高低,试从①湖水循环的角度说明理由。
(3)分析阿富汗居民大量修建坎儿井的合理性。
【答案】(1)特点:喀布尔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季节变化大(或气温年较差大)。原因:地势高,冬季气温更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冷空气(中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大,且地形相对封闭,利于冷空气累积: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热气流下沉增温,降水少,多晴热天气,气温较高。
(2)①湖盐度比②湖低(或①湖盐度低,②湖盐度高)。理由:有多条河流注入①湖,对湖水盐分稀释作用明显;①湖可通过径流将盐分排泄到下游的②湖;①湖纬度和海拔比②湖略高,太阳辐射相对较弱,蒸发量较小。
(3)阿富汗地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水分蒸发量大;山地降水、高山冰雪融水和河流水大量渗入地下,地表水资源有限;坎儿井当地采用暗渠(地下渠道)输水可减少水分蒸发;坎儿井利用山麓倾斜的地势,可自流引水。
【分析】本题以阿富汗地形图和喀布尔的气候统计图为材料,涉及气温变化特点及原因分析、湖水盐度高低及原因分析、修建坎儿井的合理性分析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1)读图可知,喀布尔最冷月气温低于0℃,冬季比较寒冷;最热月气温高达25℃,夏季炎热;气温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根据题意,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材料信息显示“首都喀布尔位于兴都库什山南麓,海拔1950m,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首都之一”,据此可知,喀布尔所处位置地势高,受海拔影响,冬季气温低;冬季亚欧大陆大部分区域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喀布尔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影响较大,气温较低;“群山环抱,呈“U”字形”的地形相对封闭,冷空气不易扩散,导致冷空气不断累积,因此冬季寒冷:据图可知,喀布尔位于副热带地区,夏季副热带高压北移控制该地,该地干热气流下沉增温,降水少,多晴热天气,因此夏季气温较高。
(2)据图可知,有多条河流注入①湖,河流带来的淡水对湖水盐分稀释作用明显,②湖没有淡水注入,因此①湖盐度较低,②湖盐度较高;据图可知,①湖的湖水补给来自河流,而②湖没有河流补给,①湖和②湖之间有径流通道,说明②湖的湖水来自①湖。因此①湖可通过径流将盐分排泄到下游的②湖,①湖盐分减少,而②湖盐分不断累积,所以①湖盐度较低,②湖盐度较高;①湖纬度比②湖略高,太阳辐射相对较弱,蒸发量较小,因此①湖盐度较小;根据两湖之间湖水流向可知,①湖海拔比②湖略高,因此①湖水温较低,蒸发量较小,导致①湖盐度较小。因此,①湖盐度比②湖低。
(3)“阿富汗为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距海较远,降水少,晴天多,气候干旱,水分蒸发旺盛;该国“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山地降水、高山冰雪融水和河流水大量渗入地下,导致地表水资源有限;当地修建坎儿井,采用地下渠道输水可有效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损耗,保证灌溉用水水量充足;“将水从山坡底部输送到谷底的绿洲”,据此可知,坎儿井利用山麓倾斜的地势,可自流引水,省时省力,输水效率高。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有关数据显示,过去30年,死海的面积持续缩小,水位已累计下降了30m。为拯救死海,周边国家曾共同制定了引红海水拯救死海计划—修建红死运河。按照规划,红死运河全长约180km,运河主体在约旦境内,沿途将建有海水淡化厂及水力发电站。下图示意红死运河工程线路规划。
(1)简述过去30年来死海面积持续缩小的主要原因。
(2)说明在修建红死运河时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
(3)说出从海水淡化厂获得的淡水运往安曼的主要运输方式,并分析原因。
【答案】(1)约旦河沿途农业灌溉水量大,入湖水量减少;死海沿岸国家发展盐化工业,抽提用水;死海周边国家引湖水晒盐,也导致湖水减少;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2)气候干旱,水资源极其短缺;沙尘暴多发,生态环境脆弱;地质条件复杂,修建难度大;位于西亚地区,政治局势紧张。
(3)管道运输。图示区域位于亚洲西部,以地中海气候和沙漠气候为主,沿途蒸发量大;沿途地表多山地、荒漠,渗漏现象严重;采用管道运输可减少损耗。
【分析】本题以死海和红死运河工程线路规划图为试题背景,涉及了水循环、气候、交通运输方式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据有关数据显示,过去30年,死海的面积持续缩小,水位已累计下降了30m”,结合所学可知,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约旦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在过去的3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使入湖水量减少;死海又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的内陆湖,盐业资源丰富,沿岸国家为发展盐化工业,抽提用水,或引湖水晒盐,导致湖水减少,水位降低;此外,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加,也加剧了死海的萎缩。
(2)读“红死运河工程线路规划示意图”可知,该工程所在地区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旱,水资源极其短缺;红死运河所经地区主要是荒漠地带,地表植被缺乏,沙尘暴多发,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属于板块张裂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对技术条件要求高,修建难度大;此外,红死运河位于西亚,民族、宗教矛盾突出,国家间关系紧张,政局不稳,缺少和平的建设环境。
(3)结合所学可知,从海水淡化厂获得的淡水运往安曼最理想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读“红死运河工程线路规划示意图”可知,图中淡水输水线路所经地区以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蒸发量大,采用管道运输,可减少水分过度蒸发;图中淡水输水线路所经地区地表多荒漠地带,采用管道运输可以防止水分渗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失。所以管道运输可提高输水的效率,减少淡水的损耗。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是工业的血脉,水是生命的源泉,沙特阿拉伯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水淡化生产量最多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沙特阿拉伯提出“小麦自给”计划,利用出口石油获得的经济收益大量补贴小麦生产,发展设施农业,在沙漠腹地开采地下水,将沙漠改造为麦田,一度使得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上小麦出口量位居世界第六位的国家。然而到了2016年,沙特阿拉伯已经完全停止小麦生产,开始改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政府在泰国、印度尼西亚、苏丹等国投资粮食生产。
(1)简述沙特阿拉伯延布发展海水淡化有利的区位条件。
(2)分析2016年沙特阿拉伯完全停止小麦生产的原因。
(3)说明沙特阿拉伯用“石油浇小麦”难以为继的理由。
【答案】(1)位于沿海,海水充足(原料充足);沙特阿拉伯经济发达,资金充足(资本雄厚)﹔石油资源丰富,能源充足;沙特阿拉伯水资源短缺,淡水市场需求量大。
(2)小麦种植成本高,加剧水资源的紧张;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大量灌溉会引起土壤盐碱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出现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加重等问题;国际市场可以满足沙特阿拉伯粮食的需求。
(3)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石油关系国民经济的命脉;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小麦种植加剧沙特阿拉伯的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社会的发展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要谋求人地协调,因地制宜,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分析】本题以沙特阿拉伯小麦生产的变化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题目,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农业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
【详解】(1)海水淡化公司的原料是海水,延布位于沿海地区,海水原料充足;海水淡化成本较高,沙特阿拉伯经济发达,资金充足,可以生产成本较高的淡化海水;沙特石油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可以为淡化海水提供足够能源;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淡水市场需求量大,生产出来的淡化海水市场广阔。
(2)沙特阿拉伯本国由于“发展设施农业”,科技投入大,小麦种植成本高,同时小麦种植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温度高,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土壤盐渍化加剧;由材料可知,“在沙漠腹地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沙特阿拉伯政府在泰国,印度尼西亚、苏丹等国投资粮食生产”,可以推断,沙特在国外的粮食生产可以满足沙特阿拉伯的需求。
(3)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沙特阿拉伯的经济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石油资源的出口,“石油浇小麦”增加了石油资源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沙特阿拉伯经济的增长;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由图可见其很大面积为沙漠区,生态环境脆弱,小麦的种植加剧了沙特阿拉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现代社会的人地关系,要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谋求人地协调,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应因地制宜,进行可持续发展。
专题11 青藏高原-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青藏高原-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1青藏高原-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1青藏高原-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8 东南丘陵-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8 东南丘陵-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8东南丘陵-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8东南丘陵-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8 中亚-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8 中亚-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8中亚-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8中亚-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