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重庆专用)(原卷版)
展开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重庆专用)
(本卷共24小题,满分70分,与物理合堂共用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S-32 Na-23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涉及许多物质与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蚕丝灼烧时会闻到烧纸味
B.蜡烛燃烧时有化学变化也伴随物理变化
C.蜡烛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D.蚕丝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纤维
2.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为了保护环境,垃圾应分类回收。用过的铝制易拉罐应放入的垃圾桶上的标志为( )
A. B.
C. D.
3.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是江西人,他的著作《天工开物》中涉及了很多化学知识和原理。其中《膏液》中记载到“菜菔子每石得油二十七斤(甘美异常,益人五脏)”。菜菔子油可提供的营养物质是( )
A.油脂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4.下列实验的分析,合理的是( )
A.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则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B.粗盐提纯包括溶解、过滤、蒸发、转移固体四个步骤都用到玻璃棒
C.海水制镁中,通过电解氯化镁溶液获得金属镁
D.海水制碱过程中,为了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5.下列化学肥料中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的是( )
A.K2SO4 B.CO(NH2)2
C.NaNO3 D.NH4H2PO4
6.某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不考虑装置内原有的水蒸气),实验中观察到:干冰慢慢消失,右侧固体的温度逐渐升高。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CO2能与NaOH反应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中和反应时会放热
7.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错误的是( )
A.混合物:合金、海水、空气 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C.金属:铁、铜、汞 D.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B.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烟
D.二氧化硫通入稀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
9.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CuBr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溴(Br)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7 B.溴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5
C.溴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D.化学反应中溴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Br-
10.液氨有望成为新一代重要的绿色能源。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3+3O22X+6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N2 B. 该反应中O2为氧化剂
C. 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11.下列名组离子在碱性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的是( )
A.Fe3+、Na+、、 B.K+、Na+、、C1-
C.H+、Ba2+、、 D.Ag+、K+、、C1-
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MnO2能加快KClO3分解速率,所以能加快KClO3分解的一定是MnO2
D.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所以反应后也要先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1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碘水检验米汤中是否含有淀粉 B.用酚酞可鉴别食盐水、盐酸和石灰水
C.用加热法除去K2MnO4中KMnO4 D.用灼烧的方法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14.乙醇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下图是乙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由9个原子构成 B.反应前后共有三种氧化物
C.生成乙和丙的质量比为27:44 D.反应中甲和丙的分子个数比是1:1
15.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CO | 通过灼热的CuO |
B | 鉴别NaCl溶液和NaOH溶液 | 滴加CuSO4溶液 |
C | 测定雨水的pH | 用玻璃棒蘸取雨水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 |
D | 配制50g6%的NaCl溶液 | 称取3.0gNaCl加入50mL水中完全溶解 |
16.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用一定量的稀硫酸除铜锈,反应原理为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充分反应后过滤,继续向装有滤液的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四种说法错误的有( )
①除完铜锈后的滤液可以直接排放
②a到b(b点除外)任何一点烧杯中溶质都有两种
③c点对应的溶液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④a→b段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在不断减小
- 1种 B. 2种
C.3种 D. 4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8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
17.(4分) 氢氧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使用。
(1)组成氢氧化钙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
(2)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是石灰水,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含_______(填微粒符号),石灰水不仅能与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也能与SO2反应生成类似的白色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工业上,可以利用氢氧化钙与纯碱反应来制备氢氧化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8.(4分)文明交通、绿色出行,重庆市政府提倡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臭氧 B. 二氧化碳
C. PM2.5 D. 一氧化碳
(2)轿车大多使用汽油,汽油来自于化石燃料中的___________。
(3)公交车用到了多种材料,下列装备中用到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
A. 塑料扶手 B. 铝合金车身
C. 轮胎 D. 纯棉坐垫
(4)玻璃车窗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它是以纯碱、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在高温条件下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5)汽车尾气转换器可以将尾气中的NO充分转化为N2,若通过转化得到的N2质量为56g,则汽车尾气中的NO质量为_____g。(NO中的氮元素全部转化到N2中)
19.(4分)硝酸钾对链球菌、乳酸杆菌等主要致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表一是20℃时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表二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时的溶解度。将xgKNO3固体投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搅拌、加热,测得不同温度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考虑水的蒸发),如图所示。
表一:
溶解度S | 易溶 | 可溶 | 微溶 | 难溶 |
溶解性 | S≥10g | 1g≤S<10g | 0.01g≤S<1g | S<0.01g |
表二: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1)硝酸钾属于_______(填“易溶”或“能溶”)于水的物质。
(2)60℃时,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b点时的溶液质量比a点时多_______g。
(4)小明通过分析,对图像有以下几个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a、b、c、d四点对应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小的是a
B. 溶液一定处于饱和状态的点是a、b、c
C. a、b、c、d四点对应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d>c>b>a
D. X的取值范围为63.9<x≤110
20.(5分)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1)“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选填“蒸发”或“降温”)结晶:
(2)“烹胆矾则成铜”的过程中发生的是_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其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大量饮用“苦泉”水,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原因是___________。
(5)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选用的药品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Fe、CuSO4溶液、Ag
②FeSO4溶液、Cu、Ag
③FeSO4溶液、Cu、AgNO3溶液
④FeSO4溶液、CuSO4溶液、Ag
21.(4分)碳酸钡是工业上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以下是某工厂用含二氧化硅杂质的碳酸钡原料来生产碳酸钡的工艺流程,请你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操作B为洗涤、干燥)
(1)生产流程中为节约成本,生成气体B直接应用于流程中,其气体B是___________。
(2)写出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流程中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写出反应室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2.(8分)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名称___________。
(2)选用A、D制取氧气,A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可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CO2,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__________。
(4)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3.(6分)为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15%的氯化铜溶液中,观察有红色固体生成,且铝片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放出大量的热,一段时间后生成了一种白色不溶物。利用pH传感器监测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实验前打磨铝片的原因是_______。
(2)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结合上图分析,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填名称)。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铝不溶于乙醇;
②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③CuCl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乙醇,溶于浓盐酸且溶液变为褐色。
【猜想假设】
猜想1:该白色不溶物可能是Al
猜想2:该白色不溶物可能是AlCl3
猜想3:该白色不溶物可能是CuCl
【实验方案】
(4)取白色不溶物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Ⅰ | 加入足量无水乙醇 | 固体不溶解 | 猜想2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
Ⅱ | 加入适量浓盐酸 | _______ | 猜想1不成立,猜想3成立 |
【反思评价】
(5)白色不溶物是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四、计算题
24.(5分)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NaCl溶液可制得氯气、氢氧化钠等物质,反应原理为2NaCl+2H2OCl2↑+H2↑+2NaOH。现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6%的NaCl溶液200g电解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收集到氢气的质量为0.2g(不考虑生成气体的溶解)。试计算:
(1)氯化钠中钠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若用电解前的该NaCl溶液,稀释成16%的选种液,需加入水的质量。
(3)反应后混合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武汉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武汉专用)(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天津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天津专用)(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无锡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无锡专用)(原卷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垃圾分类好习惯,改善环境齐努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