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4-【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3522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卷04-【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3522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卷04-【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3522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
卷04-【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卷04-【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高三生物(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90分)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 每小题 6 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壁是细胞的外层,在细胞膜的外面,细胞壁的厚薄常因组织、功能不同而异。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壁中主要成分为几丁质,纤维素、葡聚糖、甘露聚糖(均为多糖)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几丁质酶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B.细胞壁作为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C.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由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D.植物细胞壁的形成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共同的参与【答案】D【分析】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依赖活的宿主细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动。病毒的复制方式属于繁殖,自身只提供核酸作为模板,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的原料及酶等均有宿主细胞提供。【详解】A、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成分是果胶和纤维素,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A错误;B、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细胞膜作为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B错误;C、新冠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不具有细胞壁,C错误;D、植物细胞壁的形成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共同的参与,如:高尔基体、线粒体等,D正确。故选D。2、最新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X染色体上TLR7基因的Y264H位点发生突变有关。该位点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TLR7蛋白更容易与鸟苷发生结合并变得更加活跃,这增加了免疫细胞的敏感性,使它们错误地将健康组织识别为外来组织或受损组织并对它发起攻击。SLE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是男性的10倍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LE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与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有关B.Y264H位点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四种碱基的比例保持不变C.Y264H位点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基因的碱基序列和遗传信息不改变D.Y264H位点发生碱基对的替换,不改变TLR7基因结构和DNA结构【答案】A【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详解】A、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TLR7基因的Y264H位点突变机会更大,因此SLE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A正确;B、Y264H位点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四种碱基的比例可能发生改变,B错误;C、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中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Y264H位点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基因的碱基序列和遗传信息均发生改变,C错误;D、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会引起基因结构改变,Y264H位点发生碱基对的替换,改变了TLR7基因的结构,D错误。故选A。3、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图2是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据图1可知,若茎弯曲生长时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A点对应的浓度,则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应是大于A点、小于C点对应的浓度范围B.图2实验过程中,所用扦插枝条的生理状况、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的时间等为无关变量C.据图2可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8~12ppm之间D.图1和图2可说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长【答案】C【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曲线表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图2对照组生长素类似物为0的一组,对于扦插枝条起作用的是插条自身激素。【详解】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生长素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但是生长快,因此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A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浓度在AC之间,A正确;B、图2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情况”实验中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植物生根的情况,无关变量为每组的枝条留芽数、培养温度、时间等,B正确;C、从图2信息可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8~16ppm之间,C错误;D、图1与对照组相比图2中与对照组相比,都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均可说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长,D正确。故选C。4、黑松是我国北方防护林的重要树种之一,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是严重危害黑松的两种钻蛀性害虫。调查发现,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能长期共存、共同取食和危害同一株黑松,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黑松属于第一营养级,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属于消费者B.在该群落中松墨天牛与褐梗天牛之间属于互利共生关系C.两种天牛能长期危害一株黑松的原因之一是取食高度不同D.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占据不同生态位是协同进化的结果【答案】B【分析】种间关系主要有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等。生态位在群落中,不同的物种各自生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利用特定的资源,甚至只在特殊的时间段出现(如某种食虫蝙蝠只在夜间活动),它们在群落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有差别。可见,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因此,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详解】A、黑松是一种植物,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以黑松为食,所以黑松属于第一营养级,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属于消费者,A正确;B、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能长期共存、共同取食和危害同一株黑松,松墨天牛与褐梗天牛之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B错误;C、分析图可知,褐梗天牛生存在黑松树的下方,松墨天牛生存在整个黑松树上不同高度,但是黑松树的中间比较多,所以在树干分布高度的差别是两种天牛能长期危害同一株黑松的重要原因,C正确;D、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都已黑松为食,生存在黑松的不同位置,有利于生物充分利用资源,是物种之间生物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B。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在离体的条件下将植物的组织、器官或细胞诱导成完整植株的技术B.单倍体育种是指通过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稳定遗传的单倍体植株,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需更换培养基和调整植物激素的比例,并适时给予适当强度光照D.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首先需要使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以便获得原生质体【答案】C【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其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成为植株。【详解】A、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A错误;B、单倍体育种是指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的育种方法,B错误;C、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需更换培养基和调整植物激素(主要是指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并适时给予适当强度光照(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时不需要光照,而在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过程中,每日需要给予适当时间和适当强度的光照),C正确;D、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首先需要使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进行处理,以便获得原生质体,D错误。故选C。6、实验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应先后向组织样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0.01g/mL的CuSO₄溶液B.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和差速离心法C.CO₂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有丝分裂装片制作中所用的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照1:1混合而成【答案】B【分析】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如在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时,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详解】A、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应先向组织样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1mL,再加入0.01g/mL的CuSO4溶液4滴,A正确;B、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法,B错误;C、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C正确;D、有丝分裂装片制作中所用的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照1:1混合而成,D正确。故选B。第II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4分)31、丙糖磷酸是光合作用合成的最初糖类,也是光合产物从叶绿体运输到细胞质的主要形式。它既可形成淀粉,暂时贮藏在叶绿体中,又可被运到胞质溶胶(即细胞质基质)中合成蔗糖,蔗糖又可运到非光合组织中去。请据图回答问题:(1)NADPH是光反应的产物,光反应过程中水的光解为NADPH的合成提供___________。(2)通常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产物输出情况。某植物吸收14C标记的CO2一段时间后,下列哪些物质可能含有14C标记___________(①纤维素;②丙酮酸;③蛋白质,填序号)。叶绿体中光合产物暂时以淀粉形式储存的意义是___________。(3)磷酸转运体在将丙糖磷酸运到胞质溶胶的同时可将Pi运入叶绿体,且这种转运严格遵循1:1的反向交换原则,如果蔗糖的输出受阻,则蔗糖合成速率会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能提高光合产物淀粉产量的方法可以有___________(填序号)。①设法降低ATP酶活性 ②使用抑制剂降低磷酸转运体的活性③敲除合成磷酸转运体的基因 ④降低胞质溶胶中Pi浓度【答案】(1)H+和e-(或H+,或氢)(2) ①②③ 减少丙糖磷酸等积累,避免对光合作用的抑制,维持叶绿体内的渗透压(3) 降低 ②③④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所示为光合作用的过程,磷酸转运体将1分子磷酸丙糖运出叶绿体的同时,将1分子Pi运回叶绿体。【详解】(1)NADPH是由NADP+和H+以及e-一起合成的,光反应过程中水的光解为NADPH的合成提供H+和e-。(2)某植物吸收14C标记的CO2一段时间后可以用于光合作用,生成糖类有机物,这些含14C标记的糖类可以脱水缩合形成纤维素,也可以用于呼吸作用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还可以转化为其他的非糖物质,比如氨基酸等,因此纤维素、丙酮酸、蛋白质都可能含有14C。丙糖磷酸是光合作用合成的最初糖类,如果其一直积累就会造成叶绿体内的渗透压过高,且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往往叶绿体中光合产物暂时以淀粉形式储存,这样就可以减少丙糖磷酸等积累,避免对光合作用的抑制,维持叶绿体内的渗透压。(3) 磷酸转运体在将丙糖磷酸运到胞质溶胶的同时可将Pi运入叶绿体,且这种转运严格遵循1:1的反向交换原则,如果蔗糖的输出受阻,光合产物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则蔗糖合成速率会降低。①设法降低ATP酶活性会导致光合速率降低,不利于提高淀粉的产量;②③④使用抑制剂降低磷酸转运体的活性、敲除合成磷酸转运体的基因、降低胞质溶胶中Pi浓度均可以促使丙糖磷酸更多的合成淀粉。32、某人不慎右足底被锈铁钉扎伤,引起了屈反射和交叉伸反射,反射弧示意图如下。分析并回答问题:(1)有害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__________,会形成痛觉,此过程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图示对足底的有害刺激使右下肢发生屈反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同时还会引起左下肢出现__________(填“伸”或“屈”)反射,此时左下肢屈肌和伸肌的反应分别是_________,由此推测中间神经元D是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中间神经元。(3)足底皮肤感受器在钉子扎了后,经过_________(填字母)将兴奋传入中枢,经过中枢的__________后将信息传出,C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_________。(4)受伤后,医生给他注射的类毒素(经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外毒素脱毒处理所得)属于_________(填“抗体”或“抗原”),目的是_________。【答案】(1) 大脑皮层 不属于(2) 伸 舒张、收缩 抑制(3) A 分析处理 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4) 抗原 刺激机体产生特定抗体和记忆细胞 【分析】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任何部分发生病变都会使反射减弱或消失。【详解】(1)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有害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2)右下肢踩到钉子,屈肌收缩,屈腿,同时引起左下肢伸肌收缩,发生伸反射,左下肢伸长;左下肢屈肌舒张,伸肌收缩,才有左下肢伸长反应;中间神经元D连接左下肢屈肌,屈肌舒张,因此中间神经元D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3)皮肤感受器在钉子扎了后,经过传入神经元A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作出分析处理后,将信息传出;C是连接屈肌的传出神经元,屈肌收缩,因此C处兴奋,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外负内正,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4)经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外毒素脱毒处理所得的类毒素是减弱或灭活的病原体成分,可以使机体产生特定抗体和记忆细胞,属于抗原。33、A、B两个小岛的气候、植被等生态条件基本一致。驯鹿主要以生长极为缓慢的地衣为食,人们向这两个原本没有驯鹿的小岛引入驯鹿,两岛均没有驯鹿的捕食者和人的狩猎活动。经过多年调查统计,绘制了两个岛上驯鹿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引入驯鹿一段时间内,两个岛上驯鹿种群的数量增长呈“__________”形,B岛驯鹿种群的K值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岛。两个岛上驯鹿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若向两个岛内引入驯鹿的同时也引入驯鹿的天敌,岛上驯鹿种群数量可能呈“__________”形增长。(2)某一年为调查B岛成年驯鹿的数量,第一次捕获33只驯鹿,其中成年驯鹿24只,标记全部成年驯鹿后放回﹔再次捕获时,共捕获28只驯鹿,其中22只成年驯鹿中具有标记物的有6只。据此推测该地区成年驯鹿的数量大约为__________只。若被标记个体更容易被重新捕获,则该种群数量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3)研究者以A岛为试验站,逐年捕获并统计黑带食蚜蝇成虫数,以获知其数量变化情况,对黑带食蚜蝇的迁飞行为展开研究,结果如图2和图3。 ①采用黑光灯诱捕黑带食蚜蝇成虫是由于该昆虫具有__________性。②分析图2可知:___________。分析图3可知,该昆虫的迁飞活动会随时间而有规律地变化,表现出明显的__________性。【答案】(1) J 大于 驯鹿种群数量过大,地衣被破坏严重,食物短缺 S(2) 88 偏低(3) 趋光 黑带食蚜蝇成虫的捕获量存在显著的年际差异,最高和最低捕获量分别出现在2017年和2021年 季节【分析】J形曲线的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S形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值。【详解】(1)据图,在驯鹿引入小岛的较短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B岛驯鹿种群的K值约有6000只,A岛上K值约有2000只,B岛K值大于A岛。驯鹿主要以生长极为缓慢的地衣为食,岛上没有驯鹿的天敌,使驯鹿数量快速增长,而地衣的恢复速度较慢,驯鹿数量到K值之后,缺乏食物,数量迅速减少。若引入驯鹿的同时也引入其天敌,由于天敌捕食驯鹿,使驯鹿数量呈“S”形增长。(2)根据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初捕数/总数=再捕标记数/再捕总数,只考虑成年驯鹿,24/总数=6/22,总数=88只。若被标记个体更容易被重新捕获,则再捕标记数比实际值大,使该种群数量的估计值偏低。(3)①采黑带食蚜蝇具有趋光性,故用黑光灯诱捕黑带食蚜蝇成虫。②分析图2可知:黑带食蚜蝇成虫捕获量最大的是2017年,最低的是2021年,不同年份捕获量差异较大。分析图3可知,该昆虫的迁飞活动会随时间而有规律地变化,每年的5月到6月、8月到9月逐日捕获量较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34、盐胁迫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可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mybx是响应盐胁迫的关键转录因子,其功能缺失突变体对150mmol·L-1的NaCl高度敏感。HKT1基因表达的Na+转运蛋白介导Na+从木质部导管到木质部薄壁细胞的运输,减少木质部的Na+含量,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科研人员构建HKT1基因的表达载体获得HKT1基因表达菌体,构建过程如图所示。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限制酶HindⅢBamHIXhoIBglⅡ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A↓AGCTTG↓GATCCC↓TCGAGA↓GATCT(1)将拟南芥细胞破碎提取RNA时,需要在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以防止RNA降解。过程③要选择合适的限制酶切割含HKT1基因的DNA片段,应选用的表中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2)过程⑤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在筛选含有HKT1基因的大肠杆菌时,除必要的营养物质,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提取重组质粒A将其导入农杆菌,用农杆菌侵染拟南芥mybz突变体花序,农杆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3)检测转HKT1基因拟南芥mybr突变株是否表达出Na+转运蛋白时,可用___________技术进行检测。若Na+转运蛋白高度表达,还需要进一步鉴定其抗性程度,实验的思路是___________。【答案】(1) RNA酶抑制剂 HindⅢ、XhoI(2) 卡那霉素 携带HKT1基因进入拟南芥细胞,并使HKT1基因在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3) 抗原―抗体杂交 将转基因突变株种植在施加了浓度为150mmol·L-1的NaCl溶液的土壤中,检测木质部薄壁细胞的含盐量和植株的生长状况 【分析】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PCR等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PCR等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提取RNA时,为防止RNA被RNA酶催化水解,需要加入RNA酶抑制剂;根据图中的HKT1基因两端的黏性末端序列,可知分别使用限制酶HindⅢ、XhoI,可获得与HKT1基因两端的黏性末端相同的序列,有相同的黏性末端在进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时能够进行碱基互补配对。(2)在构建重组质粒时,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被限制酶XhoⅠ切割而失去功能,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正常,因此培养基中需要加入卡那霉素,以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利用农杆菌侵染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农杆菌能够携带HKT1基因进入拟南芥细胞,并使HKT1基因在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一步鉴定其抗性程度是否与原本的高敏感不同,将转基因突变株种植在施加了浓度为150mmol·L-1的NaCl溶液的土壤中,检测木质部薄壁细胞的含盐量和植株的生长状况,可进一步鉴定其抗性程度。35、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图,图中酶A、B、D分别由基因A、B、D控制合成,且当三种显性基因均存在时,花色呈现深红,只含有一种显性基因或不含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白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题图可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写出两点)。(2)若让两种纯合植株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F2的表型之比为9:3:3:1,则亲本可能有_______种组合(不考虑正反交)。若让基因型为AaBbDd的深红花植株自交,子代中花色为“白色”的植株出现的概率是______。(3)在白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某植物园现有纯合的深红花、大红花、浅红花和粉红花的种子、以及未知基因型的白花种子,要求利用上述材料对未知基因型的白花种子进行鉴定,以进一步确定其基因型,下列杂交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A.分别种植白花种子,让其自交,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B.白花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深红花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C.白花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深红花、大红花、浅红花,粉红花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分别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D.白花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大红花,浅红花,粉红花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分别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答案】(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基因与性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表现出多因一效(2) 12 5/32(3) 4 D 【分析】白色的基因型包括aabbdd、A_bbdd、aaB_dd、aabbD_,深红色是A_B_D_,大红色是A_B_dd,浅红色是aaB_D_,粉红色是A_bbD_。【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色素的合成受酶的控制,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性状;图示信息花色受三对基因控制,说明基因和性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体现了基因与性状的多因一效效果。(2)F2的之比为9:3:3:1,说明F1三对基因中两对杂合另一对基因纯合,即3×2=6种,包括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分析其中一种可能性,如AaBbdd,若其双亲为杂合子,存在两种可能即AABBdd×aabbdd和AAbbdd×aaBBdd,故亲本可能性有12种。根据题目信息,三对基因中有两对以上为隐性为白色,包括1份aabbdd、3份A_bbdd、3份aaB_dd、3份aabbD_,AaBbDd自交后代的总数为4×4×4=64,故白花占10/64=5/32。(3)三对基因中有两对以上为隐性为白色,包括aabbdd、A_bbdd、aaB_dd、aabbD_,故纯合子的基因型有4种。A、白花种子自交后代都是白花,无法判断基因型,A错误;BC、深红色纯合子的基因型是AABBDD和白花杂交后代都是深红花,BC错误;D、大红色是AABBdd与aabbdd、A_bbdd、aaB_dd杂交后代都是大红色,与aabbDD杂交后代都是深红色,与aabbDd杂交后代是深红色和大红色,即判断出两种基因型,同样道理浅红色是aaBBDD,可判断出AAbbdd、Aabbdd;粉红色是AAbbDD,可判断出aaBBdd、aaBbdd;与哪个颜色植株杂交就表现出哪个颜色的是aabbdd,D正确。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卷05-【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卷05-【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卷04-【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