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荆宜2023届高三五月三校联考 地理
展开命题学校:宜昌一中 审题学校:宜昌一中
考试时间:2023年 5月19 日下午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轨道交通是一种舒适、准时、高运输能力的运载方式。多种轨道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的交通网,能促进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下图示意某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城市群轨道交通网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分布 B.土地面积 C.出行需求 D.人口规模
2.不同层级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作用是
A.高速铁路实现城市间的客货运输 B.城际铁路满足城市群的对外联系
C.都市圈轻轨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区 D.市郊铁路可以促进功能区发展
3.轨道交通系统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①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②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③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 ④提升次中心城市的服务等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泥炭是沼泽植物残体在多水厌氧条件下未完全分解的堆积物,是重要的燃料。图中的爱尔兰岛和苏门答腊岛都是世界上沼泽泥炭分布密集的区域。爱尔兰岛的沼泽集中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近年来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居民将大面积的泥炭沼泽区抽干开发成油棕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爱尔兰岛的沼泽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主要原因是中部地区
A. 气候温和,蒸发较弱B. 全年多雨,河湖众多
C.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D. 冻土广布,不易下渗
5. 与爱尔兰岛相比,苏门答腊岛沼泽泥炭层较厚主要因为
A. 植被更茂密 B. 气候更炎热 C. 地势更低平 D. 水系更发达
6. 苏门答腊岛居民将泥炭沼泽区抽干开发成油棕林不会导致
A. 湿地萎缩 B. 火灾增加 C. 碳排增加 D. 生物多样性增加
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有一定增长但速度较缓慢。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下面分别示意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简图”和“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在野外追踪海南长臂猿的活动轨迹,以下方案最合理的是
A. 1月,海拔1000米以下 B. 4月,海拔1000米以上
C. 7月,海拔1000米以下 D. 10月,海拔1000米以上
8. 当前,影响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A. 天敌多,食物少 B. 热带季雨林面积不断减少
C. 全球变暖,病虫害增多 D. 栖息地破碎,彼此分割
9. 基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保护海南长臂猿的有效措施是
A. 发展基因技术,优化海南长臂猿种群结
B. 加快道路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
C. 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空间
D. 加强巡山和人工驯化,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环境
河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村落布局常依山就势,呈现出带状、团状和阶梯状等空间形态。下图为当地某山谷示意图,图中甲山坡为传统村落分布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影响图示山谷民居坡向选择的主要原因是
A.防潮与取水B.防寒与取水C.采光与防寒D.采光与防洪
11.该地多数民居采用合院式布局,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强光照射B.抵御冬季寒风C.避免洪水威胁D.减轻地质灾害
12.推测Ⅰ、Ⅱ、Ⅲ区域内村落的空间形态分别为
A.团状、带状、阶梯状B.带状、阶梯状、团状
C.团状、阶梯状、带状D.阶梯状、团状、带状
2023年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6日4时17分其发生里氏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13时24分(北京时间18时24分),再次发生里氏7.8级地震,此后,该区域附近又发生数十次余震。据当地媒体报道,地震影响区域内6日出现降雨雪等恶劣天气,可能影响救援工作进行,截至2023年2月10日,强震已致土耳其、叙利亚超2万人死亡。当地时间2023年2月15日晚上7点38分,新西兰首都惠灵顿附近发生了里氏6.3级强震,本次地震的震中在库克海峡,震源深度48公里,属于强烈地震。此次地震没有引发海啸威胁。目前没有报告显示造成人员伤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耳其地震发生时
A.6日占全球日期范围的1/3 B.北京昼短夜长
C.南极极昼范围将扩大D.北京物体影子朝向西南
14.土耳其和新西兰地震的形成原因为
A.土耳其地震是板块张裂B.新西兰地震是板块消亡边界
C.均与亚欧板块运动有关D.均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
15.与新西兰地震相比,土耳其地震死亡人数较多,最重要的自然原因有
A.震级高,震源深B.两大板块运动速度快
C.同一断裂上两次强震D.发生时间与次生灾害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我国东北地区是全球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某校中学生到黑龙江省拜泉县进行野外研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任务一:探究黑土侵蚀
拜泉县位于黑土分布区,曾经是土壤侵蚀强烈的地区,季节性冻融(秋冬冻,春夏融)是原因之一,季节性冻土以下是永久冻土层。
(1)拜泉县春季土壤冻融侵蚀严重,说明其侵蚀的原因。(6分)
任务二:调研耕作技术的改进
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也是导致黑土退化的原因。为解决黑土变“薄”变“瘦”的问题,当地农民采用了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简称条耕技术),是在秸秆全覆盖的基础上,利用条耕机械整理出无秸秆的苗带用于播种,全田土壤扰动不超过1/3。
阐述条耕技术对保护黑土的作用。(6分)
任务三:考察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21世纪以来,我国粮食净进口量持续增加,其中进口大豆约占进口粮食总量的60%,占大豆消费总量的80%以上。拜泉县是大豆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基地,创造了保黑土与增产量的双赢。
(3)简述拜泉县大豆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做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图左为我国某区域河湖分布图。1970年,修建了从额尔齐斯河引水至大海子的调水渠。
材料二:额尔齐斯河上游峡谷处,有一种山体表面形态既圆润平滑又十分陡峭,被当地人称“神钟山”(也称穹状山峰)的花岗岩景观。图右为神钟山景观和形成过程示意图。
(1)描述额尔齐斯河南北两侧支流数量差异并分析原因。5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神钟山”的形成过程。8分
(3)比较1970年之前大海子与小海子的盐度高低,并用水循环的原理说明原因。7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与东盟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材料一 目前,广西货物主要经西江(珠江支流)到珠三角出海,西江水道的梧州船闸拥堵滞航现象严重,而作为北部湾深水良港的钦州港吞吐量排名仅居全国第14位。2022年8月,广西平陆运河正式开工建设。平陆运河的开通将结束“广西货物不走广西港”的尴尬历史。
材料二 LNG(液化天然气)是将天然气压缩、冷却后加工而成的液体,便于运输和储存。近年来,随着进口LNG的数量不断增加,我国的LNG接收站数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北海LNG接收站是我国西南沿海首个大型LNG终端,能接收从LNG船运来的产品,并储存、再气化后供给用户。
(1)说明广西货物走广东出海,不走广西港的原因。(5分)
(2)简述建设平陆运河的交通意义。(6分)
(3)阐述建设LNG接收站对我国能源与环境安全的意义。(6分)
哈四中2025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50—12:00
一、选择题
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众多天体中,表示地球的是( )
A 甲B. 乙
C. 丙D. 丁
2. 太阳辐射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辐射是太阳以太阳活动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反射能量
②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③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火山活动、地震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辐射为人类提供能源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与木星之间有个小行星带,因此甲为水星,乙为地球,丙为土星, 丁为海王星,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2题详解】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①错;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同时也为人类提供煤炭,石油,太阳能等能源,②④对;地震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③错。②④对,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称太阳辐射,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
1815年,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爆发,火山灰遮天蔽日。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岩浆喷发的过程中首先经过的圈层是( )
A. 甲圈层B. 乙圈层
C. 丙圈层D. 丁圈层
4. 遮天蔽日的火山灰所在圈层是( )
A. 甲圈层B. 乙圈层
C. 丙圈层D. 丁圈层
【答案】3. D 4. B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所学,图中甲圈层为生物圈;乙圈层为大气圈;丙圈层为水圈;丁圈层为岩石圈。岩浆喷发的过程中首先经过的圈层是岩石圈,其次经过的是生物圈、大气圈、水圈等,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4题详解】
遮天蔽日的火山灰所在圈层是大气圈,结合上题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一般认为岩浆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顶部。
5. 读下表“地质年代简表”,判断以下生物中,出现最晚的是( )
A. 无脊椎动物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D. 哺乳动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和材料,选项中生物出现的顺序从早到晚分别是无脊椎动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哺乳动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 下列四幅地貌景观图中,属于流水堆积地貌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为河流“V”形谷,属于流水侵蚀地貌,A错误;乙为角峰,属于冰川地貌,B错误;丙为冲积扇,属于流水堆积地貌,C正确;丁为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地貌,D错误。故选C。
7. 流水侵蚀强烈的山区,遭遇暴雨时,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野外活动时,人们应对泥石流威胁的正确做法是( )
A. 在沟谷中躲避B. 顺着沟谷往上跑
C. 顺着沟谷往下跑D. 向沟谷两侧高处躲避
【答案】D
【解析】
【详解】流水侵蚀强烈的山区,遭遇暴雨时,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向沟谷两侧高处躲避灾害,D正确;在沟谷中躲避、顺着沟谷往上跑、顺着沟谷往下跑都可能会遇到泥石流,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ABC做法错误。故答案选D。
经纬同学暑期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研学旅行。他观察到东部平坦的草原地区有蜿蜒的河流;西部干旱荒漠地区广布着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下图为经纬同学绘制的四幅牛轭湖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按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序( )
A. ①③④②B. ②①④③C. ④①③②D. ③④②①
9. 下图为经纬同学拍摄的新月形沙丘照片,并标注了当地主导风向等信息。关于该沙丘成因和形态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①风力沉积②风力侵蚀③迎风坡缓④背风坡缓
A. ②④B. ①④C. ②③D. ①③
10. 经纬同学在常被风沙掩埋的公路两侧,看到了有人将麦草呈方格状铺在沙地上,用工具扎进沙中,留出几十厘米麦草竖立在四边,形成矮草沙障。矮草沙障的功能是( )
A 移栽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B. 降低风速,防治风沙灾害
C. 截留降水,防治水土流失D. 美化环境,降低洪涝风险
【答案】8. A 9. D 10. B
【解析】
【8题详解】
河流摆动形成弯曲,对应为①;凹岸不断的遭受侵蚀,河曲随之不断发展,对应为③;河流裁弯取直,原有的蛇曲被废弃对应为④;旧河道成为牛轭湖对应为②。故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序为①③④②。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9题详解】
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①正确,②错误;由图中风向可知迎风坡缓,背风坡陡,③正确?④错误。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10题详解】
矮草沙障的功能主要是降低风速,防治风沙灾害,B正确;沙障有利于移栽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但不是次沙障的主要功能,A错误;沙漠地区降水很少,不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洪涝灾害,C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在中国的典型应用是宁夏的沙坡头的治理,其治理的起因是为了保护此地铁路线(如附近的包兰线)免受沙漠淹埋。草方格沙障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下面左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右图为“某日9时浓雾笼罩下的旧金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右图中浓雾发生在( )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高层大气
12. 该日,旧金山浓雾笼罩的时段内( )
A. 大气中水汽含量较低B. 大气削弱作用弱
C. 大气中水汽含量较高D. 大气能见度较高
13. 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C. 空气中杂质含量少D. 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不大
【答案】11. A 12. C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的特征是: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递减,大气对流运动旺盛,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云,雾,雨,雪等象发生在对流层,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2题详解】
形成雾的条件: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较多的凝结核,因此浓雾笼罩的时段内,大气中水汽含量较高,C正确,A错误;大气中水汽含量高,会导致大气削弱作用强,B错误;浓要笼罩时,天气能见度低,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对流层几乎集中了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所以天气现象复杂多变,A正确,C错误;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B错误;人类生存于对流层底部,因此对流层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D错误。故选A。
【点睛】形成降水的条件包括充足的水汽,凝结核和降温过程。
14. 下图为“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有关海水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赤道附近海域温度最高,盐度最高
B. 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高些,高纬度低些
C. 北纬60°海域盐度高于南纬60°海域盐度
D. 南北纬30°附近海域盐度较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赤道附近海域温度最高,盐度并不是最高,A错误;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水温高些,高纬度水温低些,B正确;由盐度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可知北纬60°海域盐度低于南纬60°海域盐度,C错误;南北纬30°附近海域盐度较高,D错误。故答案选B。
15. 关于海水运动形式的形式,正确的是( )
A. 波浪多由风力作用产生B. 潮汐主要由地球重力作用产生
C. 洋流是小规模的海水运动形式D. 洋流的流向不稳定,经常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波浪多由风力作用产生,A正确;潮汐主要由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产生,B错误;洋流是大规模的有稳定流向常年性的海水运动形式,CD错误。故选A。
江苏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势低平,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关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以荒漠草原为主B.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C. 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D. 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
17.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江苏省南部耕作土壤较为肥沃的原因是( )
A. 坡度较陡B. 气候湿热
C. 风化强烈D. 人类活动
18. 下列描述符合当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 )
A.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B. 多见小桥流水人家
C. 作物以耐旱小麦为主D. 民居多为四合院
【答案】16. B 17. D 18. B
【解析】
【16题详解】
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江苏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正确;该地属于湿润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以荒漠草原为主,A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当地属于亚热带,C错误;亚寒带针叶林一般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地区,D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江苏省南部耕作土壤较为肥沃,主要是长期以来人工培育的水稻土,富含有机质, 土壤肥沃,D正确;坡度较陡水土、肥力易流失,A错误;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土壤肥力较弱,B错误;风化强烈,营养物质易流失,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江苏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势低平,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主要发展水稻种植业,AC错误;该地气候湿热,河流众多,多见小桥流水人家,B正确;四合院多为北方民居,D错误,故选B。
【点睛】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 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 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水源、土壤和气候反映出来;社会经济条件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交通和历史等因素反映出来。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气候B. 水源C. 经济发展水平D. 交通
20. 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黑河—腾冲一线”。导致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候B. 地形C. 经济发展水平D. 历史
【答案】19. A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条件较差,该区域平均海拔在4000米,气候高寒,太阳辐射较强,对人体健康不利,不适宜人类居住,A正确;青藏地区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水源较为丰富,B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C、D项都是社会经济因素,CD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导致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黑河—腾冲一线西侧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主体部分,该区域社会经济较为落后;而该线东侧是我国中东部的主体区域,该区域社会经济较为发达;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强,西侧由于经济较为落后,人口大量迁往了东部地区,C正确;气候和地形对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的影响较小,不是导致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AB错误;该线东部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西部地区开发较晚,但历史因素对人口密度差异的影响小,不是主导因素,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平原、 盆地多,山地与高原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 温湿地区多,干旱地区少;开发早的地区多,开发迟的 地区少;沿江、海、交通线的地区多,交通不便的地区 少。
21. 关于某区域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受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B. 不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
C. 在不同时期,是一成不变的D. 在不同时期,是发展变化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口合理容量受资源、科技、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具有相对性,相同面积的土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合理容量不同,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合理容量也不相同。综上可知,ABC错,D对。故选D。
22.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有( )
A. 起步早B. 当前速度慢
C. 水平较低D. 逆城市化现象普遍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为起步晚、水平低、目前速度快,AB错误,C正确;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普遍,发展中国家逆城市化不明显,D错误。故选C。
【点睛】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慢、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出现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是起步晚、水平低、目前速度快、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出现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下图为“某城市各类用地租金水平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以得到某一土地。OA范围内付租能力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商业B. 住宅C. 工业D. 行政
24. 工业占地面积往往较大,仅考虑土地成本,工业活动主要集中在( )
A. OAB. ABC. BCD. OB
【答案】23. A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读图可知,商业、住宅、行政和工业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OA范围内付租能力最高的是商业,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4题详解】
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把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规划设计为付租能力最强的土地利用类型及相应功能区,OA段商业的付租能力最强,因此,OA 段最可能形成商业区;AB段住宅的付租能力最强,因此,AB段最可能形成住宅区;BC段工业的付租能力最强,因此,BC段最可能形成工业区,故最可能形成工业区的是BC段,C正确, ABD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 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25. “京张高铁”(北京—张家口客运专线)的建成通车为北京举办第24届冬奥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京张高铁解决了北京城区内的交通拥堵
B. 京张高铁的开通促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
C. 京张高铁仅带动了张家口市的发展
D. 便于北京与张家口之间大量矿产品的运输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京张高铁”是北京—张家口客运专线不能解决了北京城区内的交通拥堵问题,A错误;“京张高铁”是北京—张家口客运专线能够促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B正确;京张高铁能带动了北京和张家口市的发展,C错误;“京张高铁”是北京—张家口客运专线,不用于北京与张家口之间大量矿产品的运输,D错误,故选B。
【点睛】交通线路布局受到经济、科技、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
26. 长江经济带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也是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走廊”,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和装备制造业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限制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条件有( )
A. 市场广阔B. 工农业基础雄厚
C. 交通便捷D.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长江经济带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也是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走廊”,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和装备制造业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市场广阔、工农业基础雄厚和交通便捷是支持其发展的因数,ABC排除;而该地区人口稠密,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进而会限制长江经济带发展,D符合,故选D。
【点睛】工业区位选择受到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长江经济带已形成完整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工业集聚效应显著。
27. 画面所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森林砍伐B. 草场退化
C. 土壤污染D. 沙尘暴
【答案】A
【解析】
【详解】图片上可以看出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后遗留的木桩,所以反应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森林砍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主要环境问题包括: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森林砍伐会导致森林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各种形式加以抵消,达到相对的“零排放”。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下列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A. 提高化石能源价格B. 缩小工业规模
C. 发展清洁技术,植树造林D. 加快城镇化速度
29. 当前我国推进“碳中和”的主要障碍是( )
A. 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B. 森林总面积在不断缩小
C. 公众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D. 生产技术进步比较缓慢
【答案】28. C 29. A
【解析】
【28题详解】
提高化石能源价格会加大企业成本,A错误;缩小工业规模不利于经济发展,B错误;开发清洁技术可减少碳排放,植树造林可加强碳吸收,实现“碳中和”,C正确;加快城市化速度,这种方式不合理,不是实现“碳中和”的可行“形式”,D错误。故选C。
【29题详解】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碳排放较大,这是当前我国推进“碳中和”的主要障碍,A正确;我国森林保护的法律较严格,且即便森林面积缩小,也不是我国推进“碳中和”的主要障碍,B错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环保意识增强,C错误;我国生产技术进步速度较快,所以才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D错误。故选A。
【点睛】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措施: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等
近年来,随着当地交通条件大幅改善,黑龙江省某山村村集体组织村民依托本地木耳、蘑菇等优质山货,建设厂房用于加工、包装、销售山货,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 该村虽生产多种优质山货,但曾经一度贫困的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闭塞B. 水资源短缺
C. 土壤贫瘠D. 气候条件差
31. 在厂房内对山货进行深加工、精包装,该生产活动属于( )
A. 农业B. 工业
C. 交通运输业D. 金融服务业
32. 随着市场需求增加,该村开始人工种植木耳、蘑菇。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 耕地均用于种植山货
C. 倡导绿色有机种植D. 不断提高销售价格
【答案】30. A 31. B 32. C
【解析】
【30题详解】
结合材料“近年来,随着当地交通条件大幅改善”,说明该地之前交通闭塞,所以虽生产多种优质山货,但曾经一度贫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1题详解】
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在厂房内对山货进行深加工、精包装,该生产活动发生在厂房内,属于工业活动,B正确;狭义上的农业单指种植业,A错误;不涉及交通运输和金融服务业,CD错误;故选B。
【32题详解】
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耕地均用于种植山货和不断提高销售价格会使木耳、山药等作物品质下降、供需关系失调、市场缩减等,ABD错误;合理做法是倡导绿色有机种植,C正确,故选C。
【点睛】农业区位选择受到交通、市场、科技、气候等条件的共同影响。
我国某石油城石油可开采量不断下降。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政府批准立项。1992年4月,该市高新区启动建设。高新区重点发展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汽车整车生产及配套零部件生产,等产业部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该市高新区最终成功立项的主导因素是( )
A. 石油资源B. 环境质量C. 劳动力资源D. 政府政策
34. 作为传统石油工业城市,在生产转型升级过程中,引入整车生产及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有利于( )
A. 节约土地B. 减少投资C. 增加就业D. 改善交通
【答案】33. D 34. C
【解析】
【33题详解】
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政府批准立项,所以该市高新区最终成功立项的主导因素是政府政策,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4题详解】
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作为传统石油工业城市,在生产转型升级过程中,引入整车生产及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会加大投资、增大工厂面积,但也是延长了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AB错误,C正确;引入整车生产及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对交通没有直接的影响,D错误,故选C。
【点睛】工业区位选择受到政策、市场、交通、科技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35. 近年来,我国在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上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全球定位与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抢险救灾、资源勘查、交通运输、大地测量等领域。该系统是( )
A.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B. 地理信息系统(GIS)
C. 遥感系统(RS)D. 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该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的全球定位导航系统,BC错,我国全球定位导航系统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A对;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是俄罗斯定位系统,D错。故选A。
二、非选择题
3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指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传统民居的“穿堂风”示意图”。
(1)分析图中指向标可知,该地区“穿堂风”的风向是________风,它是一种大气的________(填“水平”或“垂直”)运动。
(2)“穿堂风”自山林流向石质路面,两地相比较,山林气温________(填“高”或“低”),气压________(填“高”或“低”)。
(3)下列地理原理,可以用来解释“穿堂风”现象的是( )。
A. 温室效应B. 热力环流
C. 焚风效应D. 水循环
【答案】(1) ①. 南 ②. 水平
(2) ①. 低 ②. 高 (3)B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穿堂风为背景材料,涉及到热力环流的原理、气温和气压高低的判断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中指向标可知:山林房屋的南侧,石质路面房屋的北侧,风由山林吹向石质地面,因此该地穿堂风的风向为南风,“穿堂风”是大气的一种水平运动。
【小问2详解】
山林的比热较石质地面大,白天,山林升温较石质地面慢,因此山林的气温低于石质路面;山林近地面气温低,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石质路面近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因此山林气压较石质路面高。
【小问3详解】
穿堂风是由于下垫面性质的不同,导致近地面两地受热不均,从而引起大气的运动,因此穿堂风现象体现了热力环流的原理,B正确;水循环是水的运动,D错误;温室效应、焚风效应是大气增温的一种现象,AC错误。故答案选B。
湖北荆荆宜2023届高三五月三校联考 地理答题卡: 这是一份湖北荆荆宜2023届高三五月三校联考 地理答题卡,共2页。
2022 年湖北省荆荆宜三校高三上学期 11 月联考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2 年湖北省荆荆宜三校高三上学期 11 月联考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2年湖北省荆荆宜三校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pdf、2022年湖北省荆荆宜三校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参考答案pdf、2022年湖北省荆荆宜三校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荆荆宜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荆宜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