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07 人口发展和人口迁移(分层训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课件+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展开解密07 人口发展和人口迁移
分层训练
(2023·辽宁·一模)生态移民具有扶贫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闽宁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西部,其陆续接纳了来自宁夏西海固(范围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等)6个山区经济落后县的4万多名移民,成为中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下图示意闽宁镇区位和样本村区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海固4万余名移民迁往闽宁镇的主要原因是闽宁镇( )
A.有扶贫政策扶持 B.气候湿润 C.降水丰富 D.土壤肥沃
2.与闽宁镇相比,移民原居住地西海固( )
①生态环境脆弱②人口密度过大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④工业污染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支撑闽宁镇成为生态移民社区的根本因素是( )
A.发达的交通系统 B.较大的市场规模
C.较高的人口素质 D.较大的产业规模
【答案】1.A 2.B 3.D
【解析】1.4万多名移民是通过对口扶贫协作的相关政策迁往闽宁镇,这是政府政策调控引起的移民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此次移民属于生态移民,移民原居住地西海固生态脆弱,属于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①③正确;地处宁夏,西海固位于西部地区,人口密度不大,②错误;工业非常落后,工业污染问题少,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较大的产业规模是生态移民社区的根本支撑,其可以为移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社区产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D正确;市场规模、人口素质、交通系统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ABC错误。故选D。
(2023·江苏南京·南京师大附中校考一模)下图示意2010-2020年沙特阿拉伯男性、女性人口数量及性别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010-2020年沙特阿拉伯人口( )
A.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B.老龄化严重
C.城镇化率低 D.抚养比高
5.导致沙特阿拉伯2010-2020年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的原因为( )
①人口机械迁入②出生人口性别比高③自然环境恶劣④重工业发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4.A 5.B
【解析】4.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得,2010-2020年沙特阿拉伯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因此年增长率下降,A正确;图示无法反映人口年龄结构,故B、D排除;城市化由城镇人口比例确定,图中信息无法体现,故C排除;因此排除B、C、D,故选A。
5.沙特阿拉伯2010-2020年人口性别比高的原因,首先沙特阿拉伯以石油工业为主,重工业发达,故迁入人口多为男性,故①④正确;出生人口性别比与2010年前差异较小,②错误;自然环境恶劣对人口性别比影响较小,且自然环境恶劣不利于人口迁入,③错误;①④正确,故选B。
(2023·江苏·统考一模)21世纪前20年中国人口迁移的地理格局稳中有变,但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中部地区人口迁出强度长期领先,东北地区人口迁出强度不断增强。下图为2000~2020年中国四大地区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 )
A.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B.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东北地区
C.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D.东北地区 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东部地区
7.乙地区人口迁出率长期高于丙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总量大 B.经济水平高 C.迁移距离近 D.生态环境差
8.21世纪前20年,我国四大地区人口迁移格局的变化为( )
A.不平衡的趋势增强 B.空间集聚程度减弱
C.区域差异缓慢加大 D.迁移势头持续增强
【答案】6.A 7.C 8.B
【解析】6.甲地区人口一直是净迁入,甲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人口迁出强度长期领先,乙是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人口迁出强度不断增强,丁是东北地区;丙是西部地区。故选A。
7.乙是中部地区,丙是西部地区。乙人口总量大与迁移率无关,A错误;经济水平高,迁出率低,B错误;中部地区距离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近,迁入东部的人口多,迁出率高,C正确;中部的生态环境较西部好,D错误。故选C。
8.由图可知东部地区在2010-2020年十年间人口迁入率下降,中、西部地区迁出率下降。故人口迁移格局不平衡的趋势减弱,空间集聚程度减弱,区域差异减小,B正确,AC错误;除东北地区外,其他三个地区迁移势头减弱,D错误。故选B。
(2023·浙江·模拟预测)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下图示意广东省农村人口变化与宅基地利用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影响该地区人地关系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 ②气候变化 ③农业技术 ④基础设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在I所示因素影响下,农村地区的特征最有可能表现为( )
A.人口流失比较严重 B.人口老龄化降低
C.农民返乡意愿强烈 D.人地矛盾加剧
【答案】9.B 10.A
【解析】9.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区人地关系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与农村住宅的关系上。广东经济发展快速,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农村地区出现人口城镇化和就业非农化特征,①正确。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农村宅基地建房热情提高,但由于人口迁出,房屋利用效率较低,农村住宅出现空置、闲置等特征,④正确。气候变化对该地区人地关系改变的影响不大,②错误。农业技术主要针对农业生产,与该地区人地关系变化基本无关,③错误。故选B。
10.I阶段人口城镇化,就业非农化,使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农村地区人口流失比重严重,A正确。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迁出,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的人地矛盾得到缓和,BD错。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农村人口迁入,农村经济发展并不迅速,此阶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要高于农村地区,城市的拉力作用仍然显著,农民返乡意愿并不强烈,C错误。故选A。
(2023·全国·模拟预测)时间银行是一种应对养老问题的新型互助养老模式。是由年轻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记录服务时长换算成“时间币”,待自己需要时可从时间银行账户中取出时间币以兑换他人为自己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下图为1998—2020年时间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2018年时间银行数量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口结构 B.数字技术 C.政府政策 D.经济水平
12.与乡村相比,城镇的时间银行发展更快,主要原因是( )
①社会养老需求大 ②志愿者数量多
③居民邻里亲近 ④养老建设水平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11.C 12.D
【解析】11.爆发式增长说明增长速度极快,能跟爆发式增长对应的,也只有政府政策,而人口结构、数字技术、经济水平都不会导致某一年时间银行呈现爆发式增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城镇志愿者数量比乡村多,使为老人服务的时间总量多,导致城镇时间银行发展快,②正确;城镇养老建设水平比乡村高,有利于城镇时间银行发展,④正确;乡村老龄化比城镇严重,社会养老需求应更大,①错误;乡村居民邻里关系应该比城镇好,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3·山东烟台·一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流动已经开始并将持续成为主导我国区域间人口变动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人口流动可以划分为乡乡流动(乡村到乡村)、乡城流动(乡村到城镇)、城乡流动(城镇到乡村)、城城流动(城镇到城镇)四种类型.下图示意2000年—2020年我国不同人口流动类型在流动人口中所占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推测P1、P2、P3、P4分别表示( )
A.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乡城流动
B.城乡流动、乡城流动、乡乡流动、城城流动
C.乡城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
D.乡城流动、城乡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
14.下列对该时期流动人口社会经济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①乡城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比例较小 ②城城流动人口平均文化程度较高
③城乡流动人口中中老年人比例较大 ④乡乡流动人口受经济因素影响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3.C 14.C
【解析】1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目前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推动乡村劳动人口不断流向城市,使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故乡城流动是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体,占比最高,故P1表示乡城流动,AB错误;逆城市化是指当城市化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城市化速度就会放慢,甚至出现逆向流动人口超过正向流动人口的现象,我国目前整体上仍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期,逆城市化现象不突出,城乡流动人口规模应最小,故P4表示城乡流动,D错误;故选C。
14.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开始逐渐减小,目前我国人口流动跨省流动比例相对较大,主要从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乡村地区流向经济相对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地区,因此乡城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比例较大,①错误;城市经济水平相对较为发达,教育体系相对较为完善,城市人口普遍可以接受到较高的文化教育,因此城城流动人口平均文化程度较高,②正确;城乡流动人口主要为退休人员,其主要目的为回乡养老,因此城乡流动人口中中老年人比例较大,③正确;乡村和乡村之间经济差异相对不大,因此乡乡流动人口受经济因素影响相对较小,④错误;结合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3·辽宁·一模)都安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都安县)位于广西北部,县域石山面积占总面积89%,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7亩。早在2003年,都安县在全广西率先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试,点,建立了依托城镇、工业园区的安置模式。十余年来,该县采用分批次、分阶段的模式推行生态移民。近年来,随着移民规模的扩大,当地在县城、中心镇建设移民新村,现已成功脱贫。下图示意都安县城某大型移民新村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早期,都安县优先进行生态移民试点的主要对象特征为( )
A.原先收入较高 B.就业技能较低 C.居住条件艰苦 D.搬迁意愿较低
16.与一次性生态移民相比,分阶段推行生态移民的主要优势是( )
A.减轻人地矛盾 B.降低投资压力 C.取得规模效益 D.密切移民交流
17.与都安县其他地区相比,图中移民新村的选址明显有利于( )
A.降低土地成本 B.集中安置移民
C.共享基础设施 D.方便居民外出
【答案】15.C 16.B 17.D
【解析】15.生态移民,亦称环境移民,系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 搬离原来的居住地, 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根据“早在2003年,都安县在全广西率先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试点,建立了依托城镇、工业园区的安置模式”可知,早期,都安县优先进行生态移民试点的主要对象的特征为居住条件艰苦,排除ABD,故选C。
16.一次性生态移民若处理不好会在当时一定程度的上加重迁入地的人地矛盾关系,难以取得规模效益,且农村“姓氏、村寨文化”较重,一次性集中安置容易引发冲突,排除ACD;分阶段推行生态移民有利实施“先富带动后富”,降低投资压力,B对;故选B。
17.读图可知,图中移民新村靠近高速路出入口,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出行较为方便,其他选项不是明显优势,故选D。
二、综合题
18.(2022·广东广州·统考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成为全球第三天韩国人移居地。望京地处北京东北部,距市中心约15千米,距首都国际机场仅10千米。2000年前,望京缺乏大型商业设施,交通不便。随着城市的发展,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人聚居区。下图示意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指出1992~1998年韩国人在北京居住的主要目的。
(2)简述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大聚居区的原因。
(3)与西欧相比,分析中国成为韩国人移居地的突出优势。
【答案】(1)1992~1998年韩国人在北京居住的主要目的为求学与外交雪需要。
(2)外国人居住地限制解除,政策优势明显;学校、外交机构集中搬迁进入或靠近望京居住区。
(3)中国与韩国距离较近,便于迁入;中国与韩国处在东亚文化圈,文化差异较小;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西欧低,移民居住成本较低。
【解析】(1)从图中可知,1992年中韩建交,韩国人主要集中在外交公寓与花家地,结合图例可知,空心菱形为北京韩国国际学校,反映出周边集聚的原因为求学需求;实心星型为韩国管理人员,反映出周围集聚原因为外交需求。
(2)2003年外国人居住地限制解除,韩国人居住地限制接触,在政策优势下,望京居住区的吸引力增强;其中韩国管理人员、北京韩国国际学校搬迁进入或靠近望京居住区,使得望京对韩国人的吸引力加强,这就是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大聚居区的原因。
(3)中国成为韩国人移居地的突出优势主要从空间距离、文化习惯、经济水平等内容分析,中国与韩国空间距离较近,交通方便,便于迁入;中国与韩国处在东亚文化圈,文化差异较小,韩国人易于融入中国,适应中国文化习俗;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西欧低,移民居住成本较低,能够节约移民成本。
解密10 产业和区域发展(分层训练)(原卷版)-【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课件+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解密10 产业和区域发展(分层训练)(原卷版)-【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课件+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共9页。
解密10 产业和区域发展(分层训练)(解析版)-【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课件+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解密10 产业和区域发展(分层训练)(解析版)-【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课件+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共15页。
解密07 人口发展和人口迁移(分层训练)(原卷版)-【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课件+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解密07 人口发展和人口迁移(分层训练)(原卷版)-【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课件+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