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科学教学设计-无处不在的能量|青岛版
展开第10课 无处不在的能量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能做简单的实验器材做能量转化的小实验,会查阅书刊或通过其他信息源获取能量及转化的资料和信息;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能量转化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做能量转化小实验渗透压台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科学知识: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
难点使学生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的转化。
教学准备:
铁丝、蜡烛、瘪了的乒乓球、梳子、碎纸屑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表演魔术:将细铁丝快速在某一段弯折30——50次,然后将弯折的部分放到蜡烛的侧面上,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如果持续不断的做下去会怎样?
2生活中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切断蜡烛?它们利用的是什么能量?
3同学们说的这些能量都可以切断蜡烛,其实自然界还有哪些能量也具有相应的作用。那自然界都有哪些能量,它们有什么作用?又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无处不在的能量?
二、猜想与假设。
1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然界还有哪些能量 ?
2刚才老师做的实验中并没有火,只是来回弯折铁丝,热能是从哪里来的?从这个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3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能量转化的例子?
三、设计方案。
1小组内讨论利用身边的材料证明能量是可以转化的,你有哪些办法?
2汇报方法。
四、实施方案。
学生按自己设计的方法实验。
五、展示与交流。
1谁来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做的?知道了什么?
2小结:同学们的实验都说明了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也看了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能量都可以被我们充分利用。我们刚才已经是机械能转化为热,那我们人体所产生的机械能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3我们生活中许多常见与太阳能之间有什么关系?如:电视的声和像,太空中运行的工作站。你能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将它们联系起来吗?
六、巩固应用,拓展创新。
生涯中还有很多能量相互转化的实例,同学们不妨留心观察,试着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进行分析;也可以尝试用你所了解的能量的转化来帮助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
反思:
本课的教学准备不太好准备,因此在布置准备时教师一定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提前准备设计能量转化小实验需要的各种材料,力求做到材料的多样化、显性化。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六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六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3316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能量?,探究能量之间能够互相转化,拓展应用,课后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六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六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设计-细胞|青岛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科学教学设计-细胞|青岛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施探究,展示与交流,巩固应用,拓展与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