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科学听课反思月相变化_教科版
展开六年级下科学听课反思-月相变化教科版
夏老师这节《月相变化》环节设计清楚,思路清晰,很好的用模拟实验建构本课的概念,从整个系统角度来思考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达成有很有效。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应该说这是一堂成功的科学课!
1、灵活的处理教材
本课时教学设计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节,是学生认识宇宙空间的开始。前一节,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地球的卫星——月球,本课将继续学习有关月球的知识——月相的变化。教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剪月相,给月相排序,第二部分是模拟实验,第三部分是观察白天的月相。可我们从本节课堂上来看,教师没有被教材所束缚,把课调整为两部分画月相和模拟实验,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小学科学课标中所体现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这么一个教材观。
2.注重模拟实验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郁波老师在题为《关注科学概念》的报告中指出“科学的本质是解释,概念是解释的表达方式,而解释则来源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夏老师就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在亲历探究过程中掌握“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和“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科学概念。
3、实验中解放了学生的手、脑,让探究成为了主要学习方式
《科学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在指导学生认识弹性时,夏老师能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实验、认真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从而体会、理解月相的变化。月相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遥远,不易理解。夏老师能让学生自己亲自去探索,把遥远的月相变化真切的“拉”到了学生的面前,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把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也就是把抽象变形象,这样就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在本节课中能自始至终全员参与,互动性很强。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没闲着,即使一个学生在画月相时,其他同学也在思考在动手。在本节课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彼此的发现能互相补充、完善实现了课堂信息共享。
这就是我的点滴认识,请大家指正
六年级下科学听课反思一天的垃圾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科学听课反思一天的垃圾_教科版,共1页。
六年级下科学听课反思太阳系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科学听课反思太阳系_教科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充分施展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提供清晰明确的知识构造,重视学习单元间的连贯性和配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下科学听课反思日食和月食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科学听课反思日食和月食_教科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适时诱导,相互平实,简单明了,以人为本,收放自如,大胆创新,先扶后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