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一、单选题2021年9月以来,我国出现大规模的“限电潮”。下左图为“我国近几年1~8月发(用)电量及增速统计图”(部分数据未呈现),下右图为“2021年1~8月我国发电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据图推测,近几年1~8月,我国( )A. 用电量呈波动上升 B. 2020年发电量最少C. 能源结构不断改善 D. 2021年用电量最大2. 2021年“限电潮”形成的根源是( )A. 进入秋冬季节,水电核电减少 B. 产业转型升级,用电需求增加C. 煤炭供应不足,价格大幅上涨 D. 主动限量,阶段性减少碳排放3.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发电企业合适的应对策略是( )A. 利用火电的稳定性,参与深度调峰 B. 全面叫停火电,做好清洁能源加法C. 发挥煤炭优势,做好传统能源加法 D. 协调推进电力消费,提高电力价格【答案】1. D 2. C 3. A【解析】1题详解】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几年1-8月,我国用电总量在不断增加,故A错误;图中显示2020年发电量增速和用电量增速较低,但是发电量依然在增加,因此不是最少,故B错误;上右图显示我国的发电依然是以火电为主,占比高达72%,因此不能反映能源结构不断改善,故C错误。2021年及以前用电量增速一直大于零,说明我国用电量一直在增加,所以2021年用电量最大,故D正确。故选D。【2题详解】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限电潮”主要是由于电力供需矛盾凸出,上右图显示我国发电主要是以火电为主,水电核电发电占比较小,因此不是其根源,故A错误;火电主要是以煤炭为主,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由于煤炭资源的不断减少,导致供应不足,价格大幅度上升,发电量受到影响,导致“限电潮”的出现,故C正确;产业转型升级,将导致产业的技术革新,利用率增加,用电量将减少,故B错误;“限电潮”是调控的限电,且企业主动限量较少,不是限电的根源,故D错误。故选C。【3题详解】根据题意,我国发电企业不可能全面叫停火电,因为火电目前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故B错误;只有在稳定住火电的情况下,保障用电,再适度的调节峰值,才能减少碳排放等,故A正确;煤炭发电,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故C错误;提高电力价格,将影响很多产业的发展,增加大部分用电工业的成本,不利于经济发展,故D错误。故选A。【点睛】我国能源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第一,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第二,节能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第三,能源增长方式迫切需要转变。“绿电”即绿色电力,是指通过零二氧化碳排放(或趋近于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过程得到的电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了奥运历史上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部场馆100%“绿电”,主要得益于( )A. 位置优势 B. 技术支撑 C. 资源禀赋 D. 市场需求5. 北京冬奥会使用“绿电”的主要意义( )①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②改变火电在电力生产结构中的主导地位③助力首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④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答案】4. B 5. D【解析】【4题详解】北京冬奥会技术上针对北京冬奥会设计了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为冬奥场馆的“绿电”运行提供保障,因此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部场馆100%“绿电”,主要得益于技术支撑,B正确;政策的支持、丰富的资源条件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都不是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部场馆100%“绿电”的主要原因,AC错误;市场对于“绿电”需求较大,但不是本次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部场馆100%“绿电”的原因,D错误。所以选B。【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绿电”是指通过零二氧化碳排放(或趋近于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过程得到的电力,属于清洁能源,北京冬奥会使用“绿电”,可以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助力首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助力首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①③④正确。由于我国目前的国情以及资源状况,本次北京冬奥会使用“绿电”还不能做到改变火电在电力生产结构中的主导地位,②错误。所以选D。【点睛】绿电指的是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因相较于其他方式(如火力发电)所生产之电力,对于环境冲击影响较低。绿电的主要来源为太阳能、风力、生质能、地热等,中国主要以太阳能及风力为主。种质资源是指包含一定遗传物质,并表现特定性状、能将性状遗传给后代的动植物资源。近年来,我国种质资源不断萎缩,是种子净进口国。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海南将建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下图示意中转基地主要工作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近年来,我国种质资源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变暖,环境恶化 B. 种子老化,难以适应C. 生物入位,空间压缩 D. 环境失衡,重视不够7. 海南建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 位置优越,种子来源多 B. 水热充足,育种周期短C. 地形多样,储存场地广 D. 海陆兼备,育种种类多8. 海南建立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 )①降低运营成本,加快育种进程②改良作物品种,提高粮食单产量③丰富种质资源,保障种质数量④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粮食总产量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6. D 7. B 8. C【解析】【6题详解】近年来,我国种质资源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种质生存环境退化,此外,对于种质资源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优质的种质流失和灭绝,D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与近年来不符,A错误;种子具有遗传特性,老种子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B错误;生物入侵也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现象,C错误。故选D。【7题详解】中转基地的主要作用是鉴定、研发和科研,种子的检测需要在土地中种植,来快速检测其产量和质量,而海南能快速鉴定的优点在于纬度低,热量条件好,育种鉴定周期短,可以快速识别种子优劣,B正确;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中转基地,种子来源于全球,建在他处同样可以获取,并非海南的有利自然条件,A错误;海南岛为岛屿,相比于内陆地区,储存场地小,C错误;海南岛的种子来自全球,并非自身育种种类多,D错误。故选B。【8题详解】从全球选取种子,成本并未降低,扩大种植规模与农业结构调整及相关政策有关,与海南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中转站建设关系很小,①④错;从全球引进优质的种质资源,选取、改良优质高产品种,可提高我国的粮食单产量,保障粮食安全,②对;建立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可丰富我国的种质资源,保障我国种质品种数量、质量安全,③对。综上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粮食安全的根基是“能力安全”,要切实把着力点放在国内生产能力、必要的储备能力以及国际资源掌控能力上来。保障粮食安全,主要从四方面入手分析解决:一是藏粮于地。不断增强耕地等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二是藏粮于技。“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靠良种、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三是增强粮食储备能力。建立粮食储备体系,,对于调节丰歉、平抑物价、保证市场供应具有重要作用。四是不断深化粮农领域国际合作。在毫不放松国内生产的同时,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全球范围内粮食资源合理高效配置。海水透明度是表示海水能见程度的一个量度,影响透明度分布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海水的光学性质、水中的悬浮物质等,下图为局部海域6月和10月等透明度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透明度线与等深线的分布比较接近 B. 夏季渤海海域透明度低于秋季C. 夏季东海近岸与外海透明度差异较大 D. 近岸海区较外海的能见程度好10. 10月份甲地形成向外海突出的“水舌”,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洋流 B. 地表径流 C. 海底地形 D. 人类活动【答案】9. A 10. B【解析】【分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等透明度线数值由近岸海区向外海逐渐升高,等深线数值也是由近岸向外海逐渐增大,二者分布比较接近,A正确;夏季渤海海域透明度数值高于秋季,夏季透明度高于秋季,B错误;夏季东海近岸与外海等透明度线分布稀疏,透明度差异较小,C错误;近岸海区较外海的透明度要低,能见程度较差,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10月份甲地形成向外海突出的水舌,等透明度线凸向高值,透明度低。此时长江水量大,向海洋注入水量大,并带来大量泥沙和陆地营养盐类,使河口处向外透明度降低。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表径流,B正确;突出方向与洋流流向不一致,不是洋流因素,A错误;海底地形不存在季节变化,人类活动季节变化也小不是影响等值线季节变化的因素,CD错误。故选B。【点睛】海水透明度是海水能见度的一种量度。通常以直径30cm的白色圆盘垂直放入海水中的可见深度来表示。其影响因素有海水的颜色、水中的悬浮物质、浮游生物、海水的涡动、进入海水中的径流,以及天空中的云量等。大洋中悬浮物较少,透明度一般可达50~60米;近海悬浮物较多,约达10~30米;河口地区因水中含有大量泥沙,常缩小至1~2米。世界上透明度最高的海是马尾藻海。望加锡坐落于苏拉成西岛的西南部,是古代中国海参市场的主要供货地之一。其海参主要捕捞自澳大利亚卡奔塔利亚湾。下图示意中澳海参捕捞、贸易线路。古代望加锡海参捕捞者每年都会从望加锡沿航线①出发,前往澳大利亚卡奔塔利亚湾进行海参捕捞、加工,次年沿航线②或航线③返回望加锡,并通过华商船沿航线④输送到厦门,后销售至我国各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古代望加锡海参捕捞者每年出航和返航的最住时间分别可能是( )A. 12月,7月 B. 7月、12月 C. 3月、10月 D. 10月、3月12. 在图示四条航线航行时,望加锡海参捕捞者可能经历的是( )A. 航线①台风频繁 B. 航线②冰山漂浮 C. 航线③海雾频发 D. 航线④风平浪静13. 在卡奔塔利亚湾,捕捞者发现当地红树林广布。其自然原因可能是( )A. 港口避风的需要 B. 海滩多,滩涂面积广大C. 沿岸人类活动少 D. 河流多,营养物质丰富【答案】11. A 12. D 13. B【解析】【分析】【11题详解】古代船只海上航行主要借助风力。航线①、②、③均位于0~15度。北半球冬半年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向左偏成西北风,此时航线①顺风顺水;北半球夏半年时,气压带、风带北移,航线②、③所在海域受东南信风影响,顺风顺水。故古代望加锡海参捕捞者出航、返航的最佳时间可能分别是12月、7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航线①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台风发生频率低,A错误;航线②位于低纬度地区,无冰山影响,B错误;中低纬度地区的海雾,主要是热空气遇到冷洋面、水汽遇冷凝结而成,故多发于寒流流经地区,航线③主要受南赤道暖流影响,海雾发生概率小,C错误;航线④位于赤道附近,属于赤道无风带(地转偏向力小),风平浪静,D正确。故选D。【13题详解】卡奔塔利亚湾沿岸,尤其是南岸海滩多,滩涂面积广大,适宜红树林生长,B正确;澳大利亚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入海河流较少,D错误;港口避风的需要和沿岸人类活动少属人为原因,且红树林地区地质不适合建设港口,建港口会破坏红树林,AC错误。故选B。【点睛】海雾的形成与分布:(1)形成: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2)分布:寒暖流流经海域多海雾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季节为夏季;暖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季节为冬季。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0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 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 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B. 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C. 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D. 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15. 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0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能源结构 B. 人口密度C. 资源条件 D. 出行方式【答案】14. C 15. A【解析】【分析】考查人类活动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4题详解】PM 2.5浓度,在10:00以后逐渐下降,有可能是地面温度逐渐身高,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上升,热岛效应增强。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带走了污染物,有利于PM 2.5浓度的下降,因此正确答案选C。浓度的下降与户外活动的减少无关,材料当中并没有提到降水的频率增加。并且并非10:00以后才产生降雨,汽车流量减少只会让PM 2.5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性,而并非下降, A B D错误。【15题详解】华东地区大部分时间段大气的二氧化硫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和人们的能源消费结构相关。华东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而东北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和石油为主,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极大的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因此正确答案选A。二氧化硫的浓度和人口密度、资源条件无关。B C D错误。出行方式不同,对二氧化硫浓度有影响,主要区别在于汽车尾气排放量,华东地区经济发达,汽车尾气排放量相对较高,二氧化硫浓度也应高,说明不仅仅是出行方式的影响,最主要的是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同。【点睛】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苏里南人口约60万,人口构成中有来自中国广东省等地的华裔,中国农历新年是全国性节日之一。该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7千美元(2020年),工业以铝土矿开采和加工为主,原始森林覆盖率超过90%,2014年已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与中国广东省相比,苏里南( )A. 天然植被开发程度更高 B. 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C. 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当 D. 迎来中国农历新年较晚17. 苏里南( )A. 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B. 铝土矿开采过程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C. 保护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D. 北部沿岸地区受寒流的影响形成沼泽【答案】16. D 17. A【解析】【16题详解】依据材料信息:苏里南“原始森林覆盖率超过90%”,因此与中国广东省相比,苏里南天然植被开发程度不高,A错;据图可知,苏里南地处南美北部赤道附近,原始森林覆盖率超过90%,据此可知,该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错;广东省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而苏里南“工业以铝土矿开采和加工为主”,经济基础相对薄弱,C错;由图中苏里南所处的经度位置可知,苏里南应属于西4区,理论上比中国广东省(东8区)晚12小时,因此,苏里南迎来中国农历新年较晚,D正确。故选D。【17题详解】读图可知,苏里南首都、城镇、机场、公路等主要分布在该国北部,而南部多为河流上游,多沼泽,自然保护区等。说明苏里南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A正确;铝土矿开采过程需要消耗能源,是二氧化碳排放源,不利于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B错;由图可知,自然保护区多位于河流源头,海拔较高,以山地为主,C错;北部沿岸地区有圭亚那暖流(大西洋南赤道暖流的一个分支)流经,D错。故选A。【点睛】零碳排放,不是没有二氧化碳排放,而是使用植树等自然方式补充等量的氧气与人们排放的二氧化碳相抵达到平衡。土地的利用方式变化会引起“碳源”和“碳汇”的变化。下表示意2000-2010年鄱阳湖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量(单位:104t)。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年份/年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碳排放总量碳源与碳汇的比值200044.05-27.75-0.16-10.58426.31-0.03431.8512.21200543.53-28.24-0.15-10.65752.89-0.03757.3520.39201043.10-28.19-0.13-10.781190.41-0.031194.3731.52 18. 鄱阳湖区“碳汇”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A. 耕地 B. 林地C. 草地 D. 建设用地19. 2000-2010年,鄱阳湖地区碳排放量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 促使气候增暖 B. 增加土壤肥力C. 提升生态安全 D. 改善人居环境20. 为实现鄱阳湖区低碳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合理土地利用方式是( )A. 增加林地和耕地面积 B. 提高低耗能高效益产业比重C. 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 D. 促进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答案】18. B 19. A 20. D【解析】【18题详解】读图可知,鄱阳湖区林地的碳排放量值为负值最大,即林地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最多,因此“碳汇”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碳排放量都为正值,是主要的碳源区,AD错误;草地的碳排量值仅为-0.16~-0.13,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较少,不是主要的碳汇区,C错误。故选B。【19题详解】读表可知,2000-2010年,鄱阳湖地区碳排放总量增加很多,碳源与碳汇的比值也增加较多,因此促使气候增暖,A正确;与增加土壤肥力无关,B错误;降低生态安全,C错误;与改善人居环境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20题详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耕地面积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增加耕地面积不利于湖区低碳可持续发展,A错误;提高低耗能高效益产业比重和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与土地利用方式无关,BC错误;湖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建设用地,因此促进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有利于低碳可持续发展,D正确。故选D。【点睛】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碳源是指产生二氧化碳之源。碳源与碳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即碳源是指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碳汇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减少碳源一般通过二氧化碳减排来实现,增加碳汇则主要采用固碳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下图)可实现完美结合,光伏发电效率与气温呈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光伏产业进--步推广的因素有( )A. 技术难度大 B. 投资成本高 C. 碳排放量大 D. 劳动力不足22. 有关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模式,叙述合理的是( )A 增加了发电成本 B. 不利于作物生长 C. 降低了发电效率 D. 高效利用水资源23. 在确保有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太阳能面板的发电效率最高的时段是( )A. 夏天清晨 B. 冬天清晨 C. 夏天正午 D. 冬天正午【答案】21. B 22. D 23. B【解析】【21题详解】我国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气候,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较强,太阳能资源丰富,而光伏发电是一项投资巨大项目,西北地区由于资金力量较弱,因此会制约光伏电站进一步扩大规模,B正确;我国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技术成熟,西北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技术难度并不大,A错误;光伏发电是清洁能源,碳排放量大是火力发电的特点,与光伏电站扩大规模并无关系,C错误;光伏电站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并不高,D错误。故选B。【22题详解】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光伏电板可以遮挡太阳光照,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干旱地区土地保湿,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B错误,D正确;发电效率受自然条件影响,与该模式无关,C错误;“沙漠+种植+光伏发电”模式并没有增加发电成本,A错误。故选D。【23题详解】我国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气候较强。从材料可知气温越高,光伏面板发电效率降得越多。理论上,温度每升高1℃,发电效率就会下降约0.4%到0.5%,因此在确保有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夏季比冬季的效率低,清晨和正午相比,正午的效率更低,综合分析可得冬季清晨的发电效率最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产生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过程。发电机产生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能,通过升压变压站升压后输送至电网, 通过电网输电线路将电能传输到用电端。在发电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污染,而且太阳能是可持续能源,所以太阳能发电是清洁能源。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湖综合整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 推测该地区位于( )A. 青藏高原 B. 东北平原 C. 长江三角洲 D. 华北平原25. 设置生态沟渠和生态水岸主要目的是( )A. 减轻洪涝灾害 B. 降低河流含沙量 C. 栽培水生植物 D. 阻滞并净化污水【答案】24. C 25. D【解析】【24题详解】读图耕作区有水稻、油菜,可知该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ABD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湖众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同时也是油菜的主产区,C正确。故选C。【25题详解】生态沟渠和生态水岸中的水生生物可以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D正确。生态沟渠和生态水岸可以减轻洪涝灾害、降低河流含沙量,普通沟渠也可以有这些作用,故这不是设置生态沟渠和生态水岸的主要目的,AB错误。若以栽培水生植物为主要目的,不需要非得设置生态沟渠和生态水岸,C错误。故选D。【点睛】生态排水沟,它区别与传统排水沟,是在沟底及沟壁采用植物措施或植物措施结合工程措施防护的地面排水通道。与传统圬工排水相比,生态排水沟造价低、景观效果好、生态效益高;但其适用范围不及圬工排水沟。可分为三类:草皮水沟、生态袋水沟、生态砖水沟。发达国家每年会产生包括电脑、手机、家用电器等约5000万吨的电子垃圾,其中绝大部分被非法出口到非洲和亚洲。加纳首都阿克拉郊区阿格博格布洛西是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末端处理地区之一。已通过层层回收的电子垃圾最后到达这里,当地居民再通过焚烧清除掉废弃电器上的塑料,获取少量的可以回收的金属,无价值的部分直接填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 阿格博格布洛西成为世界上受到电子垃圾严重影响的区域之一,其根本原因是( )A. 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差 B. 处于国际分工的末端C. 国家环境标准门槛低 D.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27. 关于跨国污染物转移对阿格博格布洛西的影响,正确的是( )A. 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区域发展潜力下降B. 处理方式主要污染大气,对水源产生影响较小C. 有利于产品零部件重新利用,提高重复使用率D. 通过获取高价值的回收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答案】26. D 27. A【解析】【分析】【26题详解】注意分析根本原因,正是由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低,难以发展其他产业,所以才处于国际分工的末端,成为世界上受到电子垃圾严重影响的区域之一。并不是当地民众的环保意识差,民众是当地环境污染的受害者。D正确,AB错误。国家环境标准门槛低有利于电子垃圾的输入,但不是根本原因,C错误。故选D。【27题详解】该地处于世界电子垃圾的处理末端,大部分无价值的垃圾直接填埋,损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导致区域发展潜力进一步下降,A正确。垃圾填埋对水源的污染大,B错误。该地处于电子垃圾处理末端,只能获取少量的可回收金属,大部分为无价值垃圾,产品零部件重新利用率很低,回收品的价值量很低,难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组第一小题注意理解及根本原因,正是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工业基础极其薄弱,选择接受电子垃圾末端处理是其不得已而作出的选择。电子垃圾末端可回收的资源很少,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又进一步导致区域的发展潜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青海海东地区强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以有效制止建设项目中未审批就建设,未验收就投产的违法行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 海东地区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运用的手段是( )①行政手段②法律手段③经济手段④教育手段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29. 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实施论证,其执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A.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C.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D. 限期治理制度【答案】28. A 29. A【解析】【28题详解】海东地区环境管理部门的管理手段,是根据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主要运用了行政手段,①对。有效制止违法行为,运用了法律手段,②对。材料没有经济处罚、宣传教育信息,未体现经济手段、教育手段,③④错。所以选A。【29题详解】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实施论证,是对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做出的评价,A正确;没有体现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限期治理制度,BCD错误。所以选A。【点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进行建设活动之前,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建成投产使用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提出防治措施,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报批的法律制度。二、综合题3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从2017年底起,禁止进口4类24种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矾渣、未经分拣废纸和废纺织品等,到2019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弃物。自2021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弃物。下表为2017年和2018年世界部分国家固体废弃物进口量表(单位:百万美元)。进口国家年份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中国2017年760.11599822812362018年11625141206335190 (1)指出与2017年相比,2018年亚洲固体废弃物进口量增速最快的国家,并说明其固体废弃物进口量大的原因。(2)简述固体废弃物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3)分析我国禁止进口固体废弃物对我国的有利影响。【答案】(1)沙特阿拉伯。原因:工业发展对廉价原料的需求量大;环保执法不严;环境意识淡薄。 (2)固体废弃物本身或对其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等,造成大气环境问题;固体废弃物弃置于水体或随降雨进入河湖,造成水体污染问题;固体废弃物堆置或填埋,其中有害成分造成土壤污染问题;固体废弃物堆置和填埋占用大量土地。 (3)可以利用国内固体废弃物作为原料,提高我国资源利用率;减少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污染,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利于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利于提高国民环保意识;促进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形成。【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禁止进口固体废弃物以及2017年和2018年世界部分国家固体废弃物进口量表为材料背景设置试题,考查固体废弃污染、污染物的跨境转移,培养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2017年沙特阿拉伯固体废弃物进口量为0.1百万美元,2018年为25百万美元,增速最快。原因主要从沙特阿拉伯工业发展、环保制度、环保意识等方面进行说明,即工业发展对廉价原料的需求量大,环保制度、环保执法不严,环境意识淡薄。【小问2详解】固体废弃物的一般处理技术有破碎、填埋、堆置和焚烧等。固体废弃物本身或对其进行破碎、焚烧等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等,造成大气环境问题;固体废弃物破碎、焚烧等产生的有害物质以及固体废弃物弃置进入水体或随降雨进入河湖,会造成水体污染问题;固体废弃物堆置或填埋,既占用大量土地,且其中有害成分会造成土壤污染问题。【小问3详解】我国禁止进口固体废弃物,首先有利于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处理进口固体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其次,进口固体废弃物处理后是作为一部分工业原料而存在的,国内相关工业企业的原料减少,这会促进其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再次,固体废弃物进口减少,有利于国内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3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滨海湿地位于海陆交互地带。研究滨海湿地的演变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有重要意义。材料二 渤海湾是渤海西部的浅水海湾,北起河北省大清河口,南至山东省黄河口。渤海湾湿地是由环绕渤海湾周围的浅海水域、潮滩、河流等自然湿地和水库、盐田、鱼虾池、水稻田等人工湿地组成的复合型大面积连片湿地带。材料三 曹妃甸位于渤海湾北部,具有“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滩涂”的独特自然地理特征,不冻不淤,有天然水道直通渤海海峡出海,形成了建设大型深水港口的巨大优势。材料四 图a为渤海湾水域面积和岸线历史变迁(1986-2014年)空间分布和图b渤海湾(1986-2014年)水域面积和岸线变化曲线图。(1)简述1986年-2014年渤海湾水域面积和岸线长度变化特点。(2)分析曹妃甸建大型深水港口的优势区位条件。(3)简述2002年-2014年渤海湾岸线变化的原因,并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该变化对沿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渤海湾湿地保护的有效措施。【答案】(1)水域面积:1986-2014年海湾水域面积持续减少。岸线长度:1986-1998年岸线长度减少,1998-2014年岸线长度增加。 (2)面向大海有深槽、水深,利于大型船只停靠;不冻不淤,通航条件好,时间长;有天然水道直通渤海海峡出海,与外海沟通便利;背靠陆地有滩涂,紧邻京津唐工业区,腹地广阔且经济发达。 (3)大规模围填海工程、发展工业区、滨海新区和港口建设造成岸线增加;对生物圈:岸线增加,湿地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对水圈:工业、城市生产生活废水排放,可能导致湿地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湿地面积减少,调节径流能力减弱;对大气圈:湿地面积减小导致沿海调节气候能力减弱;工业废(排放可能导致空污染)。 (4)严格控制围填海规模,减少过度开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发展生态农业;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强化对现有湿地的管理;开展湿地恢复工程,增加水域面积;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湿地保护意识。【解析】【分析】本题以渤海湾水域面积的变化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图表阅读、港口区位、湿地保护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人地协调观。【小问1详解】读图b可以得出自1986年-2014年,该地水域面积1986年为1.40万km2,2014年为1.26万km2,水域面积持续减少;而岸线长度1986年为接近1000km,到1998年为接近600km;在2014年为800多km;可知岸线长度在1986年-1998年持续减少,1998-2014年岸线长度增加。【小问2详解】港口的区位条件首先要考虑经济腹地与依托城市,该港口紧邻京津唐工业区,腹地广阔且经济发达;其次再分析水域条件与陆域条件,面向大海有深槽,有天然水道直通渤海海峡出海,且位于渤海湾内,风浪较小,航行与停泊条件较好,与外海沟通便利;不冻不淤,通航条件好,时间长;背靠陆地有滩涂,陆上土地资源丰富且地形平坦,筑港条件优越。【小问3详解】读图a可知,在2002年—2014年修建了曹妃甸、天津港、南港工业区、黄骅港等;由此可知,2002年-2014年渤海湾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紧缺,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以及港口建设与滨海新区开发造成了海岸线的增加;海岸线虽然变长了,但是渤海湾水域面积在持续减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析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该地填海造陆,破坏了原有生物的栖息地,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沿海湿地面积减少,其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气候的大陆性增强、调节径流的能力下降;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排放大量的生产生活废水,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以及严重的水污染。【小问4详解】湿地的保护措施:一方面对未开发的湿地,尤其是一些重要区域设立自然保护区,禁止开发,强化对现有湿地的管理。另一方面,对于已开发的地区进行恢复,已经破坏的湿地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修复。其它的非工程措施等;比如由于大规模围海造陆,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所以要严格控制围填海规模,减少过度开发;同时加强监测、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提高民众保护湿地的意识等等,对于沿岸海水污染比较严重,同时要严格控制工业和生活废水达标排放,农业方面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发展生态农业;开展湿地恢复工程,增加水域面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亚洲象在我国的唯一栖息地,但该保护区并非连成一片,而是由地域上互不相连的5个子保护区组成,各自成为“绿色孤岛”。近年来,气候变化,农田、橡胶林及公路线路等活动将各子保护区进一步割裂,亚洲象的栖息地碎片化严重。因此,有学者提出,在各子保护区尤其是有野象分布的地区之间规划建立生态走廊带,用以加强各子保护区亚洲象群的沟通交流。下图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子保护区及拟建生态走廊带示意图。(1)近年来亚洲象栖息地碎片化严重,分析其原因。(2)简述栖息地块状化对亚洲象的直接影响。(3)请为亚洲象生态走廊带的设置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环境变化;毁林开荒,导致植被破坏严重;交通建设等破坏栖息地。 (2)活动空间压缩;食物缺乏,引发人象冲突;象群间基因交流受阻;种群质量下降。 (3)走廊带要具有一定的宽度;居民点少或人为活动的干扰少;沿线具有与保护区相同或相近的丰富植被类型,食物丰富;海拔相对较低,地形阻隔少,尽量靠近河谷或水源。【解析】【分析】本题以西双版拉野象自然保护区为背景材料,涉及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全球气候变化将子保护区割裂,所以说近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环境变化,引起部分区域野象的生态环境恶化,毁林开荒,扩大农田、橡胶林等,导致植被破坏严重,破坏了野象的生存环境;交通道路的建设,破坏野象的生存环境,导致野象的生存环境碎片化。【小问2详解】野象的栖息地块状化,使野象的活动空间缩小;获取食物的空间缩小,食物缺乏,引发人与野象冲突;野象的栖息地块状化,使象群间基因遗传受阻;栖息地缩小、碎片化,使种群质量下降。【小问3详解】亚洲象的生态走廊的作用主要是恢复、扩大野象的生存环境,扩大野象的栖息地,所以野象生态走廊带要具有一定的宽度,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走廊的选址上看,尽可能的选择在居民点少或人为活动的干扰少的地区通过;从环境角度来看,生态走廊沿线的环境、生物、植被类型具有与保护区相同或相近;海拔相对较低,地形较平坦,阻隔少,尽量应靠近河谷,以便于野象靠近水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未来五年住房供大于求的城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京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