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共22页。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下)中期学习能力摸底
高一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城市森林花园被誉为“住房4.0”,在建筑设计中每家都有单独的庭院,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土地,可种树、种花、种菜、遛狗、养鸟等。城市森林花园一处建筑就相当于一片森林,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们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读图1“住房3.0”和图2“住房4.0”景观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建设“住房4.0”可以( )
①增加城市绿地②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③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④改善市内大气环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 “住房4.0”体现了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是( )
A. 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B. 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C.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D. 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功能显著增强
【答案】1 B 2. 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住房4.0“外墙长满绿色植物”、“一处建筑就相当于一片森林”,因此可以,增加城市绿地,①对。城市绿地可以吸烟滞尘,改善市内的大气环境,犹如处于森林花园,从而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③④正确。根据材料,住房4.0主要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不能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②不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住房4.0”强调了绿色植物的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不同程度体现了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A正确。“住房4.0”无法治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B错误。“住房4.0”没有用信息化手段,C错误。中心城市加速发展与“住房4.0”无关,D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有关生态城市建设的问题,需要首先具备有关生态生产建设的相关知识。第1题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信息进行解读。第2题注意题目要求从大气环流和水循环的角度进行分析。
上世纪60年代,因在地处川滇交界横断山区发现储量巨大的钒钛磁铁矿而兴起的攀枝花市,已由过去的几个偏远小村庄发展为辖区人口超121万的蜚声中外的钢城。根据发展规划,到2030年,攀枝花市面积约为成都的1/2,但规划人口数仅为成都的1/10。下表示意攀枝花市1982~2020年人口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 1982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10年 | 2020年 |
常住人口数(万人) | 81.5 | 94.8 | 109.2 | 121.4 | 121.2 |
城市人口数(万人) | 53.1 | 46.9 | 61.1 | 73 | 84.3 |
3. 从1965年的偏远小村庄到目前超过121万人口,攀枝花市人口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交通便利,边境贸易发达 B. 资源开发,外来人口多
C. 西部大开发政策扶持,促进经济发展 D. 本区域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4. 攀枝花市目前城镇化率约为( )
A. 50% B. 60% C. 70% D. 80%
5. 攀枝花市未来规划人口密度较低,主要因为( )
A. 地处山区,适宜建设用地少 B. 经济发达,人均消费水平高
C. 资源枯竭,工业产值增长慢 D. 位置偏远,对外开放程度低
【答案】3. B 4. C 5. A
【解析】
【3题详解】
据材料“上世纪60年代,因在地处川滇交界横断山区发现储量巨大的钒钛磁铁矿而兴起的攀枝花市,已由过去的几个偏远小村庄发展为辖区人口超121万的蜚声中外的钢城”可知,攀枝花市设市前为小村庄,由于钒钛磁铁矿开发而兴起的攀枝花市,后人口迅猛增多,推测是设市后资源开发对人口的吸引力增强,推动攀枝花市发展,B正确;攀枝花市位于川滇交界,没有在边境线上,不会发展边境贸易,A错误;西部大开发政策2000年才提出,对攀枝花人口增加不是最主要原因,C错误;从表中数据可看出攀枝花常住人口和城市人口总数逐年增长,没有反映出农村人口大量外流,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镇化率=2020年城市人口÷常住人口=84.3万÷121.2万×100%=69.6%,最接近70%,C正确。故选C。
【5题详解】
攀枝花地处横断山区,人口密度小的原因主要是地处山区,适宜建设用地少,A正确;该市经济相对落后,B错误;工业产值增长对人口密度影响小,C错误;位置偏远不是影响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如下图所示,该地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下生产的玉米种子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水分含量低、商品性好,是农业部认定的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但近些年也出现了明显的育种“瓶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与东北春播玉米制种区相比,临泽县玉米制种区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 )
A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B. 夏季雨水较多,温度适宜
C. 灌溉水源丰富,日照充足 D. 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
7. 当前临泽县玉米制种产业面临的“瓶颈”主要是( )
A. 灌溉水源不足 B. 育种创新能力弱 C. 机械化水平低 D. 集约化水平较低
8. 实现临泽县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①广泛收集优良种质资源②重点研发非杂交种质资源③加快优良品种培育进程④构建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6. D 7. B 8. C
【解析】
【分析】本题以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的国家级玉米育种基地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可持续发展,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6题详解】
东北春播玉米制种区,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夏季雨水较多,温度适宜,基本为雨热同期,日照充足,有利于玉米制种,是我国传统的玉米制种区。而甘肃河西走廊的玉米制种基地相较于东北,降水少,晴天多,光热资源更加丰富,昼夜温差大,品质更佳,对比分析ABC错误,D正确,故选D。
【7题详解】
川肃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应用在农民增产增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种质资源创新能力不足、育种技术和方法落后等问题,甘肃玉米育种跟不上本省玉米生产的发展步伐,B正确;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多绿洲,灌溉水源充足,A正确。机械化水平低和集约化水平低是玉米种植中面临的问题,不是制种产业面临的问题,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针对玉米育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需充分调研国内外玉米种子需求趋势,确定进行商业化育种的主要方向;广泛收集优良种质资源,积极研发抗旱性、丰产性的种质:全面系统地整理、筛选和改良地方种质资源中的杂交种优势群,以研发出更具优势的品种。据此分析,①③④,C正确,故选C。
【点睛】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3)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4)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
(6)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的现象,一般用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农村与城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之差)来衡量。下图示意1995-2018年我国城镇老年人口比重及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1995-2018年,我国( )
A. 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持续增长 B. 2010年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约为10%
C. 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降低 D. 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总体升高
10. 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乡间交通条件改善 B. 城乡间经济水平差异
C. 乡村环境优美,适宜养老 D. 乡村医疗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
11. 降低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
A. 放宽乡村生育政策 B. 完善乡村养老体系
C. 城乡统筹融合发展 D. 限制城乡人口迁移
【答案】9. D 10. B 11. C
【解析】
【9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1995年-1999年有所下降,不是持续增长,A错误;2010年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约为2.2%,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人口老龄化从1995年-2018年是波动增长的,C错误;从城市人口老龄化与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关系可以看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在上升,而后期城市人口老龄化有所降低,故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总体升高,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我国乡村人口老龄化高于城市,其直接原因是城乡间经济水平差异,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迁移至城市打工或者定居,B正确。城乡间交通条件改善;乡村环境优美,适宜养老;乡村医疗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但影响很小,AC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计划生育政策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无关,A错误。完善乡村养老体系会使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变大,B错误。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减小,抑制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降低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C正确。限制城乡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降低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但不太现实,D错误。故选C。
【点睛】人口老龄化产生的问题:
1、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对老人赡养比上升。2、人口老龄化对投资、消费、储蓄和税收都带来相关影响。投资减少,老年人保健类消费提高,储蓄增多,税收增多。3、人口老龄化使政府用于老人的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负担加重。4、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影响家庭结构和赡养功能。5、人口老龄化使完成脱贫任务更加艰巨。6、养老保障负担日益沉重,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老年人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水系的运河,随后兴建起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
A. 良好的工业基础 B. 便捷的交通运输
C. 充足的劳动力 D. 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13. 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 )
A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B. 欧洲工业发达国家
C. 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D. 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14. 20世纪末芝加哥钢铁产量明显减少,工业地位显著下降,其原因可能有( )
①矿产资源供应衰减 ②设备老化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水源枯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2. B 13. D 14. A
【解析】
【12题详解】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时工业基础薄弱,A错误;芝加哥临近五大湖,且通过修建运河联系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同时,又兴建了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所以水陆交通运输十分便利,B正确;钢铁工业不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充足的劳动力不是其最有利的条件,C错误;芝加哥并无丰富的原料和燃料,但通过其便捷的交通条件可运输苏必利尔湖周边的铁矿和阿巴拉契亚山脉附近的煤矿,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材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说明,五大湖周边城市、东北部工业区等对农用工具等需求不大,A、C错误;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与欧洲没有关系,B错误;根据材料,“芝加哥周围有农产品加工、农具、农产品运输工具等生产部门”,都与农业生产部门相联系,因此,其工业活动主要联系于芝加哥周边农村,D正确;故选D。
【14题详解】
随着矿产资源供应衰减,生产成本上升,同时设备老化,环境污染加剧,使得芝加哥钢铁产量减少,工业地位下降,①②③正确;芝加哥靠近五大湖,北美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水源并没有枯竭,④错。故选A。
【点睛】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一2020年)里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天津市人口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到2020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50平方公里以内,天津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左右。这“1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5. 天津提出的“1350万”被称为“临界点”,“1350万”是指( )
A. 环境承载力 B. 土地承载力 C. 环境人口容量 D. 人口合理容量
16. 针对天津市的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
A. 挖掘自然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 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C. 鼓励无限制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D. 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答案】15. D 16. B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由材料可知,1350万人口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这表明是指当地的合理人口容量,故D正确;环境承载力、土地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都是最大的人口数量,不是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排除ABC。故选D。
【16题详解】
天津经济发达,面临产业升级改造,不应该积极挖掘自然资源潜力,扩大生产规模,故A错,天津应在计划生育的前提下,鼓励生二孩,来缓解老龄化问题,故C错,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是保证人们活得舒服的前提,故B正确,天津经济发达,外来人口较多,劳动力不缺,鼓励移民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故D错。故选B。
【点睛】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土地承载力:在维持一定生活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前提下 ,一个区域能永久供养的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 ,或土地退化前区域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约1.2米至2.0米,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下图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
17. 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 采光和防风 B. 通风和排水 C. 御寒和防沙 D. 防潮和防盗
18. 岭南地区民居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主要是为了( )
A. 灌溉农田 B. 取水防火 C. 生活供水 D. 防御洪灾
19. 岭南地区民居其前后建筑之间空隙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多地少 B. 地高林密 C. 河宽岸窄 D. 船多车少
【答案】17. B 18. B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岭南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梳式布局”不仅有利于夏季通风和排水,也有利于冬季增加光照和御寒,B正确。“梳式布局”有利于夏季通风,但不能防大风袭击,A错误。该地为湿润地区,风沙危害小,C错误。村落“梳式布局”并不能防盗,D错误。故答案选B。
【18题详解】
村落“梳式布局”,民居密度大,一家失火会殃及多家,而以水域为中心布局便于取水防火,B正确。灌溉农田与布局民居没有直接关系,A错误。当地降水丰富,水域较多,生活供水不是首要考虑的布局因素,C错误。防御洪灾应远离水域,D错误。故答案选B。
【19题详解】
岭南地区由于多低山丘陵,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资源较少,缩小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可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A正确。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村落主要分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地区,地势并不高,B错误。池塘明显比民居建设用地要狭窄,C错误。由材料可知,建筑之间的小巷为村内主要的交通道路,船并不多,D错误。故答案选A。
【点睛】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各种措施。村落的合理布局需要遵循自然规律,集约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岭南地区村落的“梳式布局”和缩小建筑之间的空隙很好地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协调。
人口分布及变化不仅影响着国家领土安全、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能源配置、产业优化布局等,也受国家人口与经济宏观政策所调控。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人口增减空间分布发生了变化,但以“圣彼得堡—图瓦”线为分界线的人口分布格局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下图示意2010~2017年俄罗斯人口增减空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人口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改变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 B. 资源分布 C. 经济水平 D. 人口政策
21. 2010~2017年俄罗斯西北部北冰洋沿岸地区的人口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该地气候恶劣 B. 该地产业结构调整
C. 周边资源开发 D. 大城市的虹吸效应
22. 为优化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俄罗斯应( )
①促进区域协调平衡发展 ②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③放开外来人口限制政策 ④参与亚太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20. C 21. D 22. B
【解析】
【20题详解】
俄罗斯的人口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改变,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经济原因。从自然原因看,欧洲部分地形平坦,气候温和;从社会原因看,欧洲部分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分布集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题详解】
俄罗斯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生存环境恶劣,本身居住人口稀少,不是人口急剧减少原因,A错误;该地产业结构调整、周边资源开发,会吸引人口迁入,导致人口增加,BC错误;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辐射带动作用强,对该地区的人口产生了虹吸效应,使人口急剧减少,D正确。故选D。
【22题详解】
为优化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俄罗斯应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①正确;加快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②错误;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带动东部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④正确;放开外来人口限制政策,可以吸引人口迁入,增加人口数量,与优化人口分布无关,③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大城市虹吸效应是指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特大城市将周边的中小城市以及一些小城镇的优势资源吸引到自己身边。是自己的经济实力能够发挥出最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民宿作为一种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家庭经营、提供多种特色服务的接待设施,有别于传统酒店、宾馆,是人们体验旅游地风俗和文化的载体。根据民宿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可分为乡村民宿和城镇民宿。成都市区是我国国内最受欢迎的旅行目的地之一,近年来民宿发展迅速。下图示意成都市区主要城镇民宿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与传统酒店、宾馆相比,传统民宿( )
A. 服务设施更加丰富和完善 B. 景观设计更加合理
C. 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 D. 客户接待能力更高
24. 近年来成都市区民宿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家庭游和度假游的快速发展 B.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C.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D. 景区知名度的提高
25. 与周边城区相比,成都市中心城区城镇民宿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商业发展水平高②自然旅游资源丰富③交通通达性好④人口规模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23. C 24. A 25. A
【解析】
【2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民宿作为一种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家庭经营、提供多种特色服务的接待设施,有别于传统酒店、宾馆,是人们体验旅游地风俗和文化的载体”,因此与传统酒店、宾馆相比,传统民宿能更好地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C正确;传统民宿主要是家庭经营,规模相对较小,服务设施、接待能力以及景观设计都不如传统酒店,ABD错误。故选C。
【24题详解】
随着家庭游热度高涨,一家一院成为了民宿的新现象;随着个性化度假旅游需求日益旺盛,出游者对住宿有了更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带动了民宿行业的发展,因此,近年来成都市区民宿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家庭游和度假游的快速发展,A正确;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景区知名度的提高对民宿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BC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与周边城区相比,成都市中心城区商业发展水平高,商务活动频繁,对民宿需求大,促进城镇民宿发展;中心城区交通通达性好,对城镇民宿选址和布局具有吸引力。①③正确;中心城区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资源一般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地区,②错误;民宿是接待外来游客的,与当地人口规模关系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民宿选址的因素有:区位(旅游资源)、交通、区域环境、地块、基础设施、政策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据截止2019年12月)
地级市 | 银川市 | 石嘴山市 | 中卫市 | 固原市 | 吴忠市 |
面积(平方千米) | 9025.4 | 5310 | 17441.6 | 10541.4 | 21400 |
人口(万人) | 229.31 | 80.59 | 117.46 | 125.05 | 142.25 |
材料2:“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1)说出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2)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
(3)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
【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衡;南部人口相对稀疏,北部人口相对稠密。
(2)资源环境承载力低。地形崎岖,耕地不足;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
(3)水资源较丰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
【解析】
【分析】本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区域载体,考查宁夏人口空间分布、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材料一和宁夏回族自治政区图,可知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特点:整体来说分布不均衡;区域内部来说,银川市、石嘴山市等北部城市人口相对稠密,中卫市等南部城市人口相对稀疏。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二“1972年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可知西海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低。从材料“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可知,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自然原因是:山大沟深,地形崎岖,耕地不足;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可知西海固的生态移民要规避迁出地“山大沟深、降水少”的地理环境,且从宁夏北部水系图,可知迁入地宁夏北部应该具备: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耕作业;人口密度小;就业机会多;风俗习惯接近;生态移民迁入地要自然和社会环境良好,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W汽车制造曾是瑞典的工业明珠之一,具有享誉世界的汽车安全技术;20世纪中叶布局在哥德堡的汽车加工厂经过装配工序改造成为汽车产业的革新典范。随着传统制造业中心向亚洲的迁移,W汽车工业出现颓势并在1999年被F公司收购。十年后汽车行业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再次被出售。2010年中国吉利集团完成对W汽车公司的收购,并组建包括汽车、物流等领域的综合平台,带领W汽车重新焕发生机。下图为瑞典部分区域图。
(1)说出20世纪中叶瑞典汽车工业发达的原因。
(2)分析W集团生产工厂布局在哥德堡的区位优势。
(3)吉利收购W汽车后,重视对我国市场的开发,分析W汽车得以重新焕发生机的原因。
【答案】(1)瑞典(机械)工业发达,工业基础好;周边(西欧)及其国内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先进;公路、海运等交通便利,对外联系便捷。
(2)靠近哥德堡大学,科技研发能力强,人才众多;海陆交通便利,利于产品的输出;工业基础好,产业协作条件好。
(3)中国汽车市场广阔,提高销量,盈利水平提升;扩大了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降低成本;综合平台提高了对市场的适应能力,降低内部运营成本。
【解析】
【分析】该题以吉利汽车集团并购W汽车集团为情境,考查汽车工业的区位因素及汽车工业发展,注重考查学生区位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阅读分析材料和图中信息可知,W汽车集团汽车安全技术享誉世界,20世纪中叶哥德堡的汽车加工厂经过装配工序改造成为汽车产业的革新典范,因而生产技术先进是其中一个原因;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瑞典身处北欧,受到战争的破坏较小,基础设施保持完善,工业基础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致力于经济恢复,汽车有着广阔的市场。瑞典是个临海国家,港口众多,交通运输便利。
【小问2详解】
从材料中可以得知哥德堡的汽车装配工序先进,工业基础好,产业协作条件好;观察图中信息,哥德堡是一个临海城市,有对外的港口,城市内有诸多铁路公路穿过,途经众多城市国内外市场广阔,对外交通便利,利于产品的输出;内部坐落着哥德堡大学,有着人才资源优势。
【小问3详解】
吉利收购W汽车后,重视对我国市场的开发可以提高自身汽车销量,增加利润。我国汽车市场广阔,汽车生产规模大,获得规模效益,可以大大降低成本;集团在哥德堡成立工程研发中心和造型设计中心,并组建包括汽车、物流等领域的综合而成熟平台,因此吉利集团利用综合平台提高对汽车市场的适应能力,降低内部运营成本,达到增加利润,进而带领W汽车重新焕发生机。
28.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南山中学开展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地方特色产品主题探究学习活动,读内江小组的“隆昌夏布”主题探究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隆昌市在四川省地理位置图,隆昌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境内土壤多为碳酸盐类、质地较粘、透水性差,保水性强。
材料2夏布是用苎麻纯手工纺织而成,苎麻原产热带和亚热带,为喜温短日照作物,要求的年雨量在800mm以上,雨量决定苎麻纤维产量的高低。主要种植在坡地,对土壤适应性强。
材料3隆昌夏布生产已有千年历史,历经数辈祖传,工艺精益求精,2009年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工艺品大奖。该县以相关机构为龙头,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规模化生产,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形成制麻、织布、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夏布用于绘画、书法、服装等工艺品,用于收藏、馈赠等,远销海内外,收入达1.1亿,带动8万农户增收。2020年,政府推动“夏布”电商平台的建设,培育自己的品牌,逐步实现行业整体升级。
(1)评价隆昌市种植苎麻的气候条件。
(2)分析隆昌夏布织品远销海内外的原因。
(3)简述隆昌市政府大力推动“夏布”电商平台的建设益处。
(4)说明隆昌县夏布产业的发展经验对西南地区一些农业大县“乡村振兴”的启示。
【答案】(1)利:隆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组合好(热量条件好,降水量大,800mm以上);四川盆地多。阴雨和大雾天气,日照时间短。冬春季气温温和,冻害少,利于苎麻越冬和春季育苗。不利: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
(2)苎麻规模化种植,夏布生产原料充足;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夏布织品品质优良;列入非遗物质文化项目并获工艺品大奖,知名度大,具有品牌优势;政府的大力支持;用于收藏和馈赠,海内外需求大,市场广阔;隆昌境内有多条铁路经过,交通便利,利于外运;从事夏布加工作坊和劳动力多,夏布产品充足、多样。
(3)依托网络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创新消费方式;进一步扩大夏布产品的销售范围,扩大市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利于夏布产品的创新;减少实体店租金和费用,降低成本。
(4)以本地优势产业为主导,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注重产品技术和文化传承,实现专业化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延长产业链,走深加工,开发高端产品,提高附加值;适应时代电商的发展,扩大市场。
【解析】
【分析】本题以隆昌夏布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发展方向和措施等,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应用以及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隆昌位于四川,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组合好,但是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且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因此阴雨和大雾天气,日照时间短,纬度较低冬春季气温温和,冻害少,利于苎麻越冬和春季育苗,满足苎麻喜温短日照的生长条件。
【小问2详解】
据“昌夏布生产已有千年历史,历经数辈祖传,工艺精益求精”可知:苎麻规模化种植,夏布生产原料充足,隆昌夏布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夏布织品品质优良。据“2009年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工艺品大奖”可知:知名度大,具有品牌优势;“2020年,政府推动“夏布”电商平台的建设,培育自己的品牌,逐步实现行业整体升级”:政府提供大力支持;“夏布用于绘画、书法、服装等工艺品,用于收藏、馈赠等,远销海内外”:用于收藏和馈赠,海内外需求大,市场广阔。由图可知:隆昌境内有多条铁路经过,交通便利,利于外运;劳动力丰富等。
【小问3详解】
“夏布”电商平台的建设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新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缺乏销售渠道的难题,依托网络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创新消费方式,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因此进一步扩大夏布产品的销售范围,扩大市场,也利于夏布产品的创新。同时减少实体店租金和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小问4详解】
据“昌夏布生产已有千年历史,历经数辈祖传,工艺精益求精”可知:以本地优势产业为主导,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注重产品技术和文化传承,实现专业化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据“该县以相关机构为龙头,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规模化生产,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形成制麻、织布、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可知:该县以相关机构为龙头,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规模化生产,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形成制麻、织布、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据可知“该县以相关机构为龙头,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规模化生产,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形成制麻、织布、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可知:适应时代电商的发展,扩大市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总分100分,试卷页数5页,5倍,即纵坐标“0, 雷兽最可能出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省会“首位度”高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省会“首位度”高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