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北省廊坊市八中高三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河北省廊坊市八中高三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河北省廊坊市八中高三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生物学实验常用颜色反应来鉴定细胞中的一些化合物或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DNA溶于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加二苯胺试剂水浴加热呈蓝色B.用黑藻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需要染色才能观察到相关实验现象C.向2mL马铃薯匀浆中加入两滴碘液,震荡摇匀后组织样液呈蓝色D.鉴定还原性糖实验,所用的苹果、梨等匀浆必须现制现用2.我国科学家于2022年研究发现了与抗衰老有关的代谢物—尿苷。尿苷是由尿嘧啶与核糖组成的一种生物活性分子,具有延缓干细胞衰老、促进哺乳动物多种组织再生修复的功能。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干细胞在组织再生增殖过程中,会发生交叉互换B.衰老干细胞的水分减少,体积变小,细胞核增大C.干细胞分化程度较低,也要经历衰老和凋亡过程D.尿苷能延缓衰老可能与自由基破坏生物分子有关3.为探究蛋清溶菌酶的热稳定性,将酶液加热至不同的温度,分别保温30、60、90min,测定酶的相对活性,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是唯一的自变量,保温时间不影响酶活性B.与30℃相比,酶在60℃下的催化活性更低C.蛋清溶菌酶可以在室温环境中保持较高活性D.70℃时,该酶活性下降的速率先快后慢4.溶酶体是细胞中进行“细胞内消化”的细胞器,溶酶体膜也承担着重要的物质运输功能。如溶酶体膜上存在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质子泵,有助于维持溶酶体内酸性环境(pH约为5.0)。另外,台—萨氏综合征的病因是患者神经细胞的溶酶体中积累了大量的神经节苷脂(GM2),不能被分解运出,从而造成精神呆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H+通过质子泵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细胞内消化”反应与肠道消化相同,都需消耗ATPC.台—萨氏综合征患者溶酶体内可能缺乏水解GM2的酶D.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在溶酶体中水解后的产物可再度被利用5.机体对同一生理过程可能存在相反的调节,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下列生理调节过程,不属于此类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垂体促甲腺激素的分泌B.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C.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作用于心脏跳动D.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作用于肝糖原分解6.与牵牛花(可异花传粉)花色有关的三对基因(A/a,B/b,D/d)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牵牛花的红色或紫色除含有相关基因外,还必须有A基因存在,而且不能有D基因存在,如果存在B基因为紫色,不存在B基因为红色,其余的为白色。假使在一个隔离的牵牛花实验区中,基因型为Aabbdd的牵牛花种在偶数行,基因型为AABbDd的牵牛花种在奇数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偶数行牵牛花为红色,奇数行牵牛花为白色B.偶数行牵牛花自交后,子代出现红色牵牛花的概率为3/4C.将奇数行收获的种子种植后,出现紫色牵牛花的概率为3/16D.偶数行牵牛花能产生2种配子,奇数行牵牛花能产生4种配子7.某小孩因维生素B2代谢紊乱导致造血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异常,被确诊为全世界仅有的两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中的一例。经检测,该患者的基因SLC52A2发生了突变,导致维生素B2代谢紊乱,患者在坚持服用维生素B2四个月后造血功能和神经系统逐渐恢复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患者已经完全康复,不需要再继续服用维生素B2B.该病患者康复后与正常人结婚所生后代不会再患该病C.该病的出现可说明人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D.检测基因SLC52A2利用了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8.植物甲和植物乙为二倍体。甲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悬崖顶,乙生活在悬崖底的林荫中。在某些山地坡度缓和的地方,甲和乙分别沿着斜坡向下和向上扩展,在斜坡上相遇并杂交产生丙。若丙不能产生子代,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乙存在生殖隔离B.甲种群基因频率若改变则说明甲发生了进化C.甲、乙、丙含有基因共同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D.甲、乙向斜坡的扩展可能与种内竞争有关9.“耳念珠菌”是一种新发现的胞外寄生酵母菌,因为其最先从外耳道发现,所以称为耳念珠菌。目前“耳念珠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美国传播,成为不易被抗生素消灭的真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抗生素消灭侵入人体的耳念珠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B.耳念珠菌疫苗能先后激活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C.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感染该真菌的概率比正常人高D.人体外耳道具有特异性的第一道防线阻止耳念珠菌入侵10.人类长期采伐对原始森林造成了极大破坏,在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图1是祁连山地区的云杉林采伐消退后进行复生演替的过程示意图,图2是在恢复时期某调查样地的林分密度及其增加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进行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增加B.群落复生演替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阶段是云杉定居阶段C.调查云杉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取样方法适宜采用“五点取样法”D.据图2分析,在复生演替调查期间,云杉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11.棉花栽培中,适时打顶(去顶芽)是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打顶解除了顶端优势,会改变棉株的生长中心,影响植株体内光合产物和矿质养分的分配。科研人员研究了打顶后涂抹NAA(α-萘乙酸,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对长绒棉结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处理组单株成铃数(个)单株结铃数(个)单株成铃率(%)单株产量(g)①不打顶33.616.749.744.1②打顶29.619.365.256.9③打顶+N029.319.265.557.7④打顶+N137.029.780.371.9⑤打顶+N227.017.062.817.9 注;N0表示打顶后立即将空白羊毛脂放在切口;N1表示打顶后立即将含浓度为3×10-3mmoL·L-1NAA的羊毛脂放在切口;N2表示打顶后立即将含浓度为3×10-2mmoL·L-1NAA的羊毛脂放在切口A.②和③的实验结果相差不大,说明羊毛脂对实验结果几乎没有影响B.④棉株的单株产量较高说明外源适宜浓度的NAA能提高结铃数和成铃率C.打顶后涂抹一定浓度的NAA有利于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花、果实中D.顶端优势和茎的背地性均能体现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生理作用12.下图是剔除转基因植物中标记基因的一种策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分别带有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两个质粒,都带有T-DNA序列B.该方法建立在高转化频率基础上,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须转到不同染色体上C.若要获得除标记基因的植株,转化植株必须经过有性繁殖阶段遗传重组D.获得的无筛选标记转基因植株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13.2022 年 11 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体外受精成功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驴胚胎,该技术可用于拯救数十种濒临灭绝的驴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帮助濒危物种重新繁殖B.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可以将不同遗传背景的驴的精卵结合C.若要得到多个该驴个体,需将原肠胚均等分割后进行移植培养D.若要培育成驴个体,可将早期胚胎移植到同期发情的雌性驴子宫内 二、多选题14.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膜上的H+-ATPase有关。H+-ATPase被蓝光诱导激活后会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运到细胞外,此时细胞外的K+运进保卫细胞,同时其他相关阴离子在H+协助下也进入保卫细胞,从而使气孔张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激活的H+-ATPase通过主动运输将细胞内的H+运出保卫细胞B.其他相关阴离子在H+协助下进入保卫细胞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C.蓝光诱导下,气孔开启后短时间内叶肉细胞消耗C5的速率会降低D.离子进入保卫细胞使其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吸水,气孔张开15.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障碍病,绝大多数患者病因是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导致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已知人群中染色体上PAH基因两侧限制性核酸内切酶MspI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两种形式(图1)。图2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部分成员I1、I2、Ⅱ1和Ⅱ2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MspI酶切后进行电泳分离,并利用荧光标记的PAH基因片段与酶切片段杂交,得到DNA条带分布情况如图3,在电泳过程中,分子量较小的条带会因电泳速度过快导致难以观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2中Ⅱ1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9B.I2个体19kb的DNA条带中一定含有正常PAH基因C.Ⅱ3个体一定为PAH基因纯合体,可能有1个探针杂交条带D.若Ⅱ4电泳只有19kb的DNA条带,则为PAH基因杂合体的概率为1/216.为研究细胞分裂素(CTK)对低温胁迫下茄子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研究人员对四组生长状况相同的茄子幼苗进行操作,相关处理及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处理叶绿素含量(mg·g-1)净光合速率(CO2)(μmol·m-2·s-1)气孔导度(μmol·m-2·s-1)A常温+喷施蒸馏水18.699.190.153B常温+细胞分裂素溶液20.1712.580.168C低温+喷施蒸馏水10.742.750.053D低温+细胞分裂素溶液12.014.030.064A.该实验的因变量有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自变量是净光合速率B.因为B组和C组有两个变量不同,所以不能组成对照实验C.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对叶绿素的含量影响比CTK的影响明显D.实验结果表明CTK可明显提高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17.生态学家将生物大体上分为两种不同的生活史对策,即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制约种群数量的因素分为两类: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虎的生活史对策为K对策,K对策的生物易受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B.有效保护K对策生物的措施是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以提高其环境容纳量C.R对策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后代,以便在特定的环境中占据优势D.东亚飞蝗的生活史对策为R对策,R对策的生物易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18.甲品种青花菜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种优良性状,但属于胞质雄性不育品种。通过体细胞杂交,成功地将乙品种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引入甲中,下图为该操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可使用离心法B.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后再进行组织培养C.杂种细胞经过一定激素和营养的诱导,发育成为杂种植株D.筛选出的杂种植株含有控制甲青花菜优良性状的基因,但只能通过母本进行传递 三、综合题19.光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来源;二是作为信号调节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许多生理过程。某小组探究补充不同波长的光对某植物光合速率(单位:μmol·m-2·s-1)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并测定了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数和叶绿体内的淀粉粒数,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对红光做出反应,是通过________对光信号进行感知。受到光照射时,其结构发生变化,该信息最终传到细胞核内,影响________,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2)植物细胞中能同时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色素是________;吸收的光能先转移到________中,继而转移到糖类等有机物中。(3)据图1分析,最好通过补充________光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结合图2分析,其光合速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0.某XY性别决定型昆虫的长翅和短翅、七彩体色和单体色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将长翅七彩体色雌性昆虫与短翅单体色雄性昆虫进行杂交,得到F1全为长翅单体色,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定律。控制七彩体色和单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F1雄昆虫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2)F2长翅单体色雄性个体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让F2中长翅单体色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短翅单体色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3)研究者在此昆虫的野生型种群中发现了朱砂眼隐性突变体——朱砂眼a(h1h1)和朱砂眼b(h2h2),现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朱砂眼a和b是否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4)研究表明,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距非常远的两对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的比例很接近而难以区分。已知在减数分裂时,雌昆虫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都发生交叉互换,而雄昆虫不发生。假设控制昆虫翅无斑和有斑的等位基因(D、d),与控制昆虫长翅和短翅的等位基因(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非常远。研究小组通过以下杂交实验证实了该假设是正确的,但子代表型及比例出现两种结果,见下表:亲本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的两种结果I和Ⅱ无斑长翅×无斑长翅I:无斑长翅:无斑短翅:有斑长翅=4:2:2Ⅱ:无斑长翅:无斑短翅:有斑长翅:有斑短翅=? 请画出结果I所对应的亲本雄昆虫中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注:用“ ”表示,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所在位置,不考虑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结果Ⅱ的表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21.下图1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的示意图,其中尿道内、外括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1)图1中尿道内、外括肌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______。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的文字、字母补全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膀胱壁感受器______。在整个神经冲动向右传导的过程中,兴奋只能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2)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正常情况下,人的尿量和排尿时机体依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出现异常排尿现象,如:受到惊吓后尿失禁,原因是_____。(3)人的尿量超过3L/d称为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为尿崩症,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依据病变部位,尿崩症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前者是由________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不足所致;肾性尿崩症的病因是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_________,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检测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______(填“偏低”、“不变”或“偏高”)。(4)如图2表示的是正常人和两类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液渗透压的变化曲线,曲线Ⅱ可代表______的尿液渗透压变化曲线,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22.邵东已有上百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境内地下拥有大量的煤炭储藏,是国内一流的主焦煤产地,采矿业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政府对被破坏的环境进行大力修复,已获得一定成效。矿区的修复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缓解土地紧缺等都有积极的意义。下表是矿区的四个可能阶段:项目不可逆转阶段极度退化阶段原脆弱阶段重建阶段个体数3246019821615物种数15344857 请回答:(1)生态系统的人工重建依赖一定的生态基质,若生态系统恶化到不可逆转阶段,即使人工干预仍然难以恢复,这提醒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______。(2)调查发现某些物种的消失进一步加快了另一些物种的消失,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3)矿区的修复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缓解土地紧缺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区别矿区修复过程中不同阶段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4)矿区生态恢复工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5)研究表明与选择灌木作为先锋植被相比,选择草本植物作为先锋植被,在修复期间节肢动物的物种更丰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23.我国在国际上首次明确了病毒mRNA“加帽”后形成成熟mRNA的关键酶分子,并且该分子在各突变株中高度保守,在人体中没有同源物,为发展新型、安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全新靶点,为优化针对“加帽”分子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1)SARS-CoV-2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合成的mRNA“加帽”成熟需要的关键酶分子是_____,如果以该酶分子为靶点找到了相应的抗体,区别于一般药物治疗更具优越性,理由是_____。(2)加端PCR是使扩增产物的末端加上一段DNA顺序的PCR,加端PCR的引物被设计成除与模板配对的那一部分以外再加上若干碱基,以便能使扩增产物的末端加上额外的一段DNA。科研人员首先获取了“加帽”关键酶分子抗体的mRNA,经逆转录获得cDNA(互补的DNA链)。①采用PCR技术对cDNA扩增了n代,则第n代共需要引物_____个。②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为了使目的基因的两端与质粒相应位置具有相同的限制酶切割位点,据表格和图分析,在PCR扩增“加帽”关键酶分子抗体基因时设计的引物末端需要加上的最佳额外DNA序列是_____和_____。酶BamHISacIHindⅢXbal识别序列5'GGATCC5'GAGCTC5'AAGCTT5'TCTAGA (3)2022年3月15日,第九版新冠诊疗方案发布了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我国自主研制的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一PF-07321332/利托那韦片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取免疫阳性小鼠的_____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融合后最终筛选出具有_____特点的细胞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制备抗体。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_____。
参考答案:1.B【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A、DNA丝状物溶解在2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要沸水浴才会呈现蓝色,A正确;B、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不需要进行染色就能观察到相关实验现象,B错误; C、马铃薯匀浆中富含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向2mL马铃薯匀浆中加入两滴碘液,震荡摇匀后组织样液呈蓝色,C正确;D、苹果、梨等匀浆必须现制现用,时间过长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褐色物质,产生颜色干扰,D正确。故选B。2.A【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干细胞在组织再生增殖过程属于有丝分裂,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因此干细胞在组织再生增殖过程中,不会发生交叉互换,A错误;B、衰老干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B正确;C、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属于正常的生命历程,干细胞分化程度较低,也要经历衰老和凋亡过程,C正确;D、根据自由基学说,细胞衰老可能与自由基破坏干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有关,尿苷具有延缓干细胞衰老、促进哺乳动物多种组织再生修复的功能,故尿苷能延缓衰老可能与自由基破坏生物分子有关,D正确。故选A。3.C【分析】1、酶的作用特点是高效性、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2、温度、pH等都影响酶活性,不同酶都有最适宜的温度和pH,在最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酶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宜温度和pH,酶的活性降低其至失去活性,低温使酶活性降低,高温、强酸、强碱会使酶的结构改变而失去活性。【详解】A、由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时间,保温时间也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下保温时间越长,酶的活性下降越快,A错误;B、由图可知,该酶在30℃和60℃的温度下,在60min内的相对活性没有明显差别,几乎重合,说明在一定的保温时间内,这两种温度下酶的活性不相上下,B错误;C、由图可知,30℃时该酶保持的相对活性较高,蛋清溶菌酶可以在室温环境中保持较高活性,C正确;D、在70℃时,该酶活性下降的速率先慢后快,D错误。故选C。4.B【分析】1、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单层膜包裹的小泡,溶酶体为细胞浆内由单层脂蛋白膜包绕的内含一系列酸性水解酶的小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2、溶酶体的功能有二:一是与食物泡融合,将细胞吞噬进的食物或致病菌等大颗粒物质消化成生物大分子,残渣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二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些衰老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等陷入溶酶体内并被消化掉,这是机体自身重新组织的需要。【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溶酶体膜上存在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质子泵”,H+通过质子泵进入溶酶体需要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肠道内消化不需要消耗ATP,“细胞内消化”通常也不需要ATP,B错误。C、台—萨氏综合征的病因是患者神经细胞的溶酶体中积累了大量的神经节苷脂(GM2),不能被分解运出,所以台—萨氏综合征患者溶酶体内可能缺乏水解GM2的酶,C正确;D、营养缺乏时,溶酶体可以加强自身物质的分解,供给细胞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B。5.D【分析】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甲状腺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详解】A、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属于此类调节,A不符合题意;B、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产生兴奋,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产生抑制,属于此类调节,B不符合题意;C、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属于此类调节,C不符合题意;D、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使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两者的调节是相同的,不属于此类调节,D符合题意。故选D。6.C【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由题意可知,偶数行牵牛花的基因型为Aabbdd,有A基因存在,不存在B基因为红色,故偶数行牵牛花为红色,奇数行牵牛花的基因型为AABbDd,有D基因存在为白色,故奇数行牵牛花为白色,A正确;B、偶数行牵牛花的基因型为Aabbdd,自交后,子代出现红色牵牛花(A-bbdd)的概率为3/4,B正确;C、奇数行牵牛花的基因型为AABbDd,若自交,出现紫色牵牛花(AAB-dd)的概率为3/4×1/4=3/16,但牵牛花为雌雄同株单性花的植物,可以进行自交或者与Aabbdd杂交,所以在奇数行收获的种子,种植后,出现紫色牵牛花的概率不是3/16,C错误;D、偶数行牵牛花的基因型为Aabbdd,产生的配子为1/2Abd、1/2abd,2种类型,奇数行牵牛花的基因型为AABbDd,产生的配子为1/4ABD、1/4ABd、1/4AbD、1/4Abd,4种类型,D正确。故选C。7.C【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详解】A、该患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维生素B2代谢紊乱,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导致遗传病,需要终身服用维生素B2以防止该贫血症复发,A错误;B、该病患者康复后遗传物质仍发生了改变,且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故后代可能患病,B错误;C、该病在全世界仅出现两例,这说明人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有低频性,C正确;D、该正常基因有特定的DNA序列,检测基因SLC52A2利用了DNA分子具有特异性的特点,D错误。故选C。8.C【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3、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生殖隔离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能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结合题意,甲乙杂交产生丙但丙不能产生子代,符合生殖隔离定义,因此甲和乙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物种,A正确;B、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甲种群基因频率若改变则说明甲发生了进化,B正确;C、基因库是一个种群中所有基因的总和,甲、乙、丙不是一个物种,因此不能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C错误;D、甲、乙向斜坡的扩展可能与种内竞争有关,也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比如阳光照射范围的变化,D正确。故选C。9.C【分析】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详解】A、抗生素消灭侵入人体的耳念珠菌,是人类借助于药物治疗疾病,不属于人体的免疫,A错误;B、疫苗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疫苗接种所产生的免疫应答,诱导机体产生对特异性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耳念珠菌疫苗进入机体,主要会引起免疫反应,产生记忆细胞,当人体再次接触耳念珠菌时,这两种细胞迅速增殖分化,B错误;C、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病原体,因此感染该真菌的概率比正常人高,C正确;D、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人体外耳道具有非特异性的第一道防线阻止耳念珠菌入侵,D错误;故选C。10.A【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详解】A、从云杉林采伐地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因为保留了土壤条件及繁殖体,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增加,A正确;B、群落复生演替过程中,云杉林的演替为最高级阶段,此阶段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最高,B错误;C、五点取样、等距取样是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取样方法,要根据调查地区的地形选择合适的方法,C错误;D、据图2分析,在复生演替调查期间,云杉种群数量逐渐增加,但是增加速率不是逐渐增加的,在第25年以后开始下降,所以云杉种群数量不是“J”形增长,D错误。故选A。11.D【分析】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详解】A、②和③的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打顶后将空白羊毛脂放在切口,实验结果相差不大,说明羊毛脂对实验结果几乎没有影响,A正确;B、④的处理是打顶+N1,棉株的单株产量较高,是因为外源适宜浓度的NAA能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提高结铃数和成铃率,B正确;C、通过表格知道④的处理是打顶+N1,单株成铃率/%和单株产量/g都较高,故说明打顶后涂抹一定浓度的NAA既保证了打顶后棉株体内的合理的生长素水平,有利于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生殖(花、果实等)器官,又可避免因不打顶使棉株具有旺盛的顶端生长优势,从而使养分过多消耗在营养(茎、叶等)器官上,C正确;D、顶端优势指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顶芽浓度低,优先生长,故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但茎的背地性中近地侧和背地侧都是促进作用,没有体现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生理作用,D错误。故选D。12.D【分析】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种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详解】A、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故分别带有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两个质粒,都带有T-DNA序列,进而成功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A正确;B、该方法需要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在高转化频率的基础上,将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由图可知,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位于细胞中不同的染色体上,B正确;C、通过杂交分离结果可知,经过有性繁殖阶段遗传重组后获得了三种类型细胞,其中包括只含目的基因的,只含标记基因的和既含目的基因又含标记基因的,C正确;D、获得的无筛选标记转基因植株发生了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D。13.C【分析】胚胎移植:(1)概念: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它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它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其中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称为“受体”。(2)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葚胚或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详解】A、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帮助濒危物种重新繁殖,拯救数十种濒临灭绝的驴物种,A正确;B、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实现不同遗传背景的驴的精卵结合,B正确;C、若要得到多个该驴个体,需将桑葚胚或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均等分割后进行移植培养,C 错误;D、早期胚胎需移植到经同期发情处理的同种雌性动物子宫内发育成个体,以避免发生免疫排斥,D正确。故选C。14.BC【分析】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不同,包括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其中被动运输包括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主动运输的特点:①消耗能量(来自于ATP水解或离子电化学势能)②需要转运蛋白协助③逆浓度梯度进行。当CO2浓度或光照强度出现骤变时,会导致ATP、NADPH、C3、C5等物质含量发生变化。例如:当CO2浓度降低时,CO2 的固定速率降低,同时C3 的还原速率不变,所以C3 的含量降低;光照强度升高时,生成NADPH和ATP数量增多,CO2固定加快,C3消耗得多,而C3还原不变,导致C3 的含量降低。【详解】A、由题干可知,H+-ATPase激活后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运到细胞外,因此H+运出保卫细胞是耗能的 ,可推知其为主动运输,A正确;B、由题意可知,H+运到细胞外需要消耗能量,则可推知胞外H+浓度高于胞内,其他相关阴离子进入细胞消耗的是H+浓度差电化学势能,B错误;C、气孔开启后短时间内叶肉细胞吸收的CO2增多,则CO2固定增强,即CO2与C5反应增强,导致消耗C5的速率上升,C错误;D、由题干可知,K+和其他阴离子进入保卫细胞,导致其渗透压升高,细胞吸水,进而使气孔打开,D正确。故选BC。15.ABD【分析】题意分析,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障碍病,绝大多数患者病因是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导致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图2中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女儿,说明苯丙酮尿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都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杂合子),Ⅱ-3个体是隐性纯合子。图3中双亲都是一个条带含有正常PAH基因,另一个条带含有不正常的PAH基因,又因为Ⅱ-2只有23kb一种电泳条带,且正常,说明双亲至少有一个人为23kb含有正常PAH基因,19kb含有不正常的PAH基因。【详解】A、根据图2可知,此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Ⅱ-1与Ⅱ-4基因型均为AA(1/3)和Aa(2/3),故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2/3+1/3×1/3=5/9,A错误;B、已知人群中染色体上PAH基因两侧限制性核酸内切酶MspI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两种形式,含有两个限制酶切点的可以切割得到23kb的片段,而含有3个限制酶切点的可以切割形成19kb的片段,I-2个体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其两个电泳条带中有一条含有正常PAH基因,还有一条不含正常PAH基因,Ⅱ-2表现正常,电泳结果中只含有23kb一种电泳条带,但不能确定其父母传给他的23kb的条带是正常PAH基因还是不正常PAH基因,只能确定Ⅱ-2至少含有一个正常PAH基因,可能来自其父亲或母亲,若正常PAH基因来自其父亲,则父亲的23kb表示正常PAH基因,19kb表示异常PAH基因,若正常PAH基因来自其母亲,则母亲的23kb表示正常PAH基因,而父亲的19kb可能是正常PAH基因或异常PAH基因,因此I-2的19kb的DNA条带中不一定含有正常PAH基因,B错误;C、Ⅱ-3个体是患者,一定为PAH基因纯合体(隐性纯合子),可能含有两个相同的PAH基因,也可能含有两个不同的PAH基因,因此可能含有1种或2种电泳条带,可能有1个或2个探针杂交条带,C正确;D、根据分析可知,双亲至少有一个人为23kb含有正常PAH基因,19kb含有不正常的PAH基因。若Ⅱ-4电泳只有19kb的DNA条带,且表现正常,则说明另一个亲本的23kb含有不正常PAH基因,19kb含有正常PAH基因,因此Ⅱ-4的两个19kb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母亲,一个表示正常PAH基因,一个表示不正常PAH基因,故Ⅱ-4一定为PAH基因杂合体,D错误。故选ABD。【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不能将23kb和19kb理解为一个显性基因,一个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均有可能存在图示两种PAH基因的限制酶切点,可以将其中一种理解为正常PAH基因,则另一种可描述为不正常的PAH基因。16.BC【分析】本实验的目的为:研究细胞分裂素(CTK)对低温胁迫下茄子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一是处理的温度,二是是否施加细胞分裂素,因变量是叶绿素的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详解】A、该实验的因变量有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自变量是实验处理的温度和是否施加细胞分裂素,A错误;B、实验B组和C组有两个变量不同,处理的温度不同,且B组喷施细胞分裂素,而C组喷施蒸馏水,所以不能组成对照实验,B正确;C、据表中数据可知,A与C对照,B与D对照,表明低温下叶绿素的含量显著减少,A与B对照,C 与D对照,表明喷施细胞分裂素后叶绿素的含量升高,但是变化不是很大,由此可知低温对叶绿素的含量影响比CTK的影响明显,C正确;D、实验结果表明CTK可提高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分析光合速率时需确定低温处理下的呼吸速率,D错误。故选BC。17.BC【分析】分析题意可知,R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力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对应的生物如东亚飞蝗,个体小生殖能力强,但是成活率低;K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对应的生物如哺乳动物东北虎,后代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R对策的生物的例子,如蝗虫大发生的规律时往往是,第一年洪灾,第二年干旱,容易造成蝗虫大发生,说明R对策不受密度制约,而受非密度因素制约;K对策的生物的例子,如哺乳动物种群当种群密度过大时,资源匮乏,往往容易爆发传染病,说明K对策易受密度因素的制约。【详解】A、东北虎是哺乳动物,后代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其生活史为K对策,易受密度因素的制约,A错误;B、K对策的生物易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当其栖息环境受到破坏时,种群数量会大量减少,因此改善K对策生物的栖息环境能提高其环境容纳量,B正确;C、R对策的生物易受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如蝗虫受环境条件影响,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后代,使种群在相应的环境中占优势,C正确;D、东亚飞蝗的生活史对策为R对策,个体小生殖能力强,但是成活率低,易受非密度因素的制约,D错误。故选BC。18.ABC【分析】题图分析:该图为体细胞杂交过程,其中A为去除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可以用酶解法,B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可以用聚乙二醇处理,融合的杂种细胞应该具备乙品种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甲品种的控制多种优良性状的核基因,该过程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详解】A、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化学法(聚乙二醇)和 物理法 (离心、振动、电刺激等)两大类,A正确;B、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是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融合成功之后再进行组织培养,B正确;C、杂种细胞经过外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诱导,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一步成为杂种植株,C正确;D、甲品种青花菜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种优良性状,杂种植株细胞核内含有控制甲青花菜优良性状的基因,具备乙品种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因此精子中具备一半核基因,并可通过父本(精子)进行传递,D错误。故选ABC。19.(1) 光敏色素 (特定)基因的表达(2) 叶绿素(或叶绿素a、叶绿素b) ATP和NADPH(3) 红 补充红光有利于增加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有利于促进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淀粉运出,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分析】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是水光解形成氧气和还原氢的过程,该过程中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暗反应阶段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二氧化碳固定是二氧化碳与1分子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2分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三碳化合物还原是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和ATP的作用下形成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的过程。【详解】(1)植物对红光做出反应,是通过光敏色素对光信号进行感知,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较多,但植物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被激活,其结构发生变化,该信息最终传到细胞核内,影响细胞核内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2)植物细胞中能同时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色素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并转移到ATP和NADPH中作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起来,继而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转移到糖类等有机物中。(3)图1实验结果表明,最好通过补充红光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因为补红光处理组的光合速率较高;由图2可知,其光合速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补充红光后叶绿体的相对数量增加,但叶肉细胞中的淀粉粒数目减少,说明红光处理组的叶肉细胞中转运淀粉的效率上升。20.(1) 基因的自由组合 X、Y AaXbYB(2) 5/6 1/24(3) 用朱砂眼a与朱砂眼b杂交,观察F1的眼色性状 若F1中全为野生型,则说明两者由不同对等位基因控制;若F1全为朱砂眼,则说明两者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4) 5: 1: 1: 1 【分析】长翅七彩体色雌性昆虫与短翅单体色雄性昆虫进行杂交,F1全为长翅单体色,长翅和单体色为显性;F2雌雄中长翅:短翅=3:1,故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1/4单体色雌性,1/4七彩雌性,1/2单体色雄性,推测B(b)位于性染色体上,又亲代七彩雌性(XbXb)与单体色雄性(XBYB)杂交后代全为单体色,B(b)位于X、Y同源区段。【详解】(1)已知昆虫的长翅和短翅、七彩体色和单体色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将长翅七彩体色雌性昆虫与短翅单体色雄性昆虫进行杂交,得到F1全为长翅单体色,因此常翅和单体色为显性,F1雌雄个体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单体色:短翅单体色:长翅七彩体色:短翅七彩体色=9:3:3:1,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2中仅有雌性有七彩体色,即子代性状与性别有关,又亲代七彩雌性(XbXb)与单体色雄性(XBYB)杂交后代全为单体色,因此控制七彩体色和单体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即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亲代雌性基因型为AAXbXb,雄性基因型为aaXBYB,F1雄昆虫的基因型是AaXbYB。(2)F2长翅单体色雄性个体(A-X-YB)中纯合子占1/3AA×1/2XBYB,故杂合子占5/6;让F2中长翅单体色雌雄果蝇(A-X-YB×A-XbXB)随机交配,F3中短翅单体色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3Aa×2/3Aa×1/4×(1/2XbYB×XbXB×1/4+1/2XBYB×XbXB×1/2)=1/24。(3)该突变为隐形突变,则用朱砂眼a与朱砂眼b杂交,观察F1的眼色性状,若F1中全为野生型(即两对隐性突变都被显性基因覆盖),则说明两者由不同对等位基因控制;若F1全为朱砂眼,则说明两者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4)结果1显示,无斑:有斑=3:1,长翅:短翅=3:1,且子代不出现有斑短翅个体,说明亲本无斑与短翅连锁且为杂合子,即 。结果Ⅰ未出现交叉互换,故结果Ⅱ考虑交叉互换,雌性配子有四种Ad,aD,AD,ad,与雄性配子Ad,aD结合后,产生子代无斑长翅:无斑短翅:有斑长翅:有斑短翅=5:1:1:1。 21.(1) 效应器 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大脑皮层 单向(2) 正反馈 大脑皮层对脊髓反射活动失去控制(3) 下丘脑 相应受体(特异性受体) 偏高(4) 中枢性尿崩患者 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崩症患者尿液渗透压升高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2、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3、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4、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详解】(1)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图1中尿道内括约肌、尿道外括约肌、膀胱逼尿肌等都属于效应器部分;当膀胱充盈后,产生刺激,由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从而产生尿意;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导,故在整个神经冲动向右传导的过程中,兴奋只能单向传导。(2)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根据题意分析,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属于正反馈调节;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所以受到惊吓后尿失禁原因是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对脊髓(低级神经中枢)反射活动失去控制。(3)尿崩症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故曲线Ⅰ可代表正常人;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不足所致,故注射抗利尿激素,尿液渗透压可提高,故曲线Ⅱ可代表中枢性尿崩症患者;肾性尿崩症是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相应受体,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患者对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降低,故检测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偏高。(4)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不足所致,故注射抗利尿激素,尿液渗透压可提高,故曲线Ⅱ可代表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曲线。22.(1)不能对生态系统过度开发利用(退化的生态系统需要及时修复)(2)正反馈调节(3) 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 物种组成(4)整体(5)草本植物可为节肢动物提供更多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分析】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详解】(1)生态系统的人工重建依赖一定的生态基质,若生态系统恶化到不可逆转阶段,这是因为人为干预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该现象提醒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合理利用,不能对生态系统过度开发利用,否则会带来生态危机。(2)调查发现某些物种的消失进一步加快了另一些物种的消失,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这种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因为正反馈调节的结果表现为生态平衡进一步被打破。(3)矿区的修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缓解土地紧缺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前者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后者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即矿区修复过程中不同阶段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4)矿区生态恢复工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全面丰收,这是生态工程整体原理的体现。(5)研究表明与选择灌木作为先锋植被相比,选择草本植物作为先锋植被更有利于修复工程的实施,因为草本植物对水的需求量较小,在修复期间节肢动物的物种更丰富,可能是因为草本植物能为节肢动物提供更多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23.(1) RNA聚合酶 关键酶分子高度保守,在人体中没有同源物(2) 2n-1 5'GGATCC 5'AAGCTT(3) B淋巴细胞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分析】1、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前提条件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一对引物。2、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详解】(1)结合题意可知,需要在病毒mRNA“加帽”后形成成熟mRNA,该“帽”结构应为RNA片段,故推测该过程所需的关键酶分子是RNA聚合酶;如果以该酶分子为靶点找到了相应的抗体,区别于一般药物治疗更具优越性,是由于该分子在各突变株中高度保守,在人体中没有同源物。(2)①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PCR体外扩增DNA时,每条子链均需要一个引物,对cDNA扩增n代,会产生2n-1个DNA,需要消耗引物2n-2个,扩增n-1代,所需的引物为2n-1-2个,故第n次复制所需的引物为(2n-2)-(2n-1-2=)2n-1个。②为保证目的基因的转录,应将其插入在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同时尽可能使基因表达载体尽可能小,据图可知,选择BamHI和HindIII,可达到这一目的,对应的碱基序列为5'GGATCC和5'AAGCTT。(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先将经过免疫反应的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经过选择培养基和阳性检测后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其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点睛】本题以新冠疫苗的制备为背景,综合考查免疫学的应用、PCR技术及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准确判断题图信息是解题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届河北省廊坊市八中高三考前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徐州市二中高三考前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河北省高三下学期高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扫描版含解析,文件包含2023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高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pdf、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