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人口与聚落-高考地理主干知识及答题思路模板
展开高中地理主干知识及答题思路模板(修订版)
-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 ☆人文地理环境要素
- ☆地球和经纬网
- ☆经纬网的应用
- ☆地理位置分析
- ☆地图三要素
- ☆等值线地图的基本特征
- ☆等值线地图的判读
- ☆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 ☆基本地形类型及特征
- ☆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
- ☆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口小肚大处)
- ☆港口码头的区位条件
- ☆地理信息技术(“3S”技术)应用
- ☆地球是一颗普通的星行
- ☆地球是一颗特殊的星行
- ☆月相位置及形状
-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 ☆航天返回基地选择的条件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 ☆太阳能的优缺点
- ☆我国太阳能发电的基本思路
- ☆太阳能发电重大意义
- ☆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各层代表太阳活动
-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描述方法
- ☆地层和化石的关系
- ☆地球的演化
-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 ☆地球自转的意义
- ☆地球公转的意义
- ☆地球运动常考考点
-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 ☆大气的垂直分层
-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的两个作用
-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 ☆影响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小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 ☆等温线分布特殊性及影响因素
- ☆造成两地气温差异因素的分析方法
- ☆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
- ☆我国夏季避暑旅游途径(北上、下海、上山)
- ☆大气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大气逆温现象产生的机理
-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的形成
-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 ☆风向的判断
- ☆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
- ☆“狭管效应”与“焚风效应”
-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
- ☆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
- ☆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 ☆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
-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 ☆信风带移动与季风
-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A→N名称、成因、分布及特征
- ☆根据气候特征(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 ☆气候特征的描述
- ☆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
- ☆天气特征描述
- ☆冷锋与暖锋对比
-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 ☆影响我国天气的准静止锋
- ☆气旋与反气旋对比
- ☆锋面气旋
-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
- ☆影响降水的因素
- ☆影响地表水下渗的因素
- ☆影响蒸发量的因素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 ☆水循环的意义
-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 ☆河流的补给类型
- ☆河流的水文特征
- ☆影响河流水量(地表径流)的因素
- ☆河流含沙量大的原因
- ☆河流航运价值高的条件
- ☆河流的水系特征---河流的样子
- ☆影响内流区形成的因素
- ☆湖泊水文特征
- ☆咸水湖的成因
-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 ☆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的影响
- ☆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
- ☆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滨海盐场区位条件
-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
- ☆海浪(波浪)的类型
- ☆潮汐
- ☆潮汐对地理环境影响
- ☆关于洋流的几点说明
-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 ☆根据等温线分布判定洋流特性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海洋渔场条件分析
-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 ☆沃克环流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 ☆岩石圈物质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岩石
- ☆地质作用分析:内力+外力(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 ☆板块运动与地貌(六大板块图)
- ☆火山地貌
-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 ☆矿物富集的原因
- ☆外力作用
- ☆常见的风化作用
- ☆常见的风化地貌
- ☆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 ☆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 ☆影响流水侵蚀的因素
- ☆河流侵蚀地貌
- ☆河流堆积地貌(分选性: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
- ☆河流流向判定方法
- ☆喀斯特地貌
- ☆风沙(风成)地貌
- ☆影响风沙活动的形成因素
- ☆风沙活动的危害
- ☆风沙活动的防治措施
- ☆地貌与方向
- ☆冰川地貌
- ☆海岸地貌
- ☆海岸线后退原因
- ☆地表形态对交通的影响
- ☆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河流堆积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 ☆湖泊按成因分类
- ☆岛屿按成因分类
-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 ☆植被特征描述
-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 ☆土壤及土壤剖面
- ☆影响土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 ☆土壤肥力分析
- ☆土壤盐碱化的原因、治理措施
- ☆土壤的保护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陆地自然带概念
-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 ☆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 ☆地方性分异规律
- ☆气象灾害
- ☆洪涝灾害类型
- ☆地质灾害类型
- ☆海洋灾害类型
- ☆台风
- ☆寒潮
- ☆干旱灾害
- ☆森林山火发生的自然原因
-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 ☆地震
- ☆滑坡、泥石流的定义、成因和防避
- ☆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原因和特点
- ☆防灾减灾
-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 ☆人文地理环境要素
- ☆人口分析要素
-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 ☆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及影响因素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应对人口老龄化应该采取的有效对策
- ☆聚落合理选址的判断技巧
-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 ☆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 ☆城镇内部功能区的分布
-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 ☆中心商务区特征
- ☆城镇化标志
- ☆世界城镇化的进程及特点
- ☆逆城市化问题:
- ☆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途径(生态城市建设)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 ☆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思路
- ☆农业生产特征的描述方法
- ☆农作物品质高的自然原因
-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 ☆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
- ☆工业分散的原因、优势、劣势
- ☆工业集聚的优势、劣势
- ☆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 ☆服务业概念及分类
- ☆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 ☆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 ☆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交通运输布局影响聚落发展
- ☆交通布局特征描述
- ☆交通运输方式评价
- ☆交通线区位的评价
-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 ☆环境问题的表现
-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区域的含义、类型和特性
-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区域特征分析)
- ☆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荒漠化的概念、类型、表现
- ☆石漠化的概念、分布、成因
-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 ☆湿地的成因及环境效益
- ☆如何分析湿地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 ☆水土流失的原因
- ☆水土流失的危害
-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 ☆资源枯竭型城市
- ☆资源开发的评价分析
-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
- ☆城市的辐射功能
- ☆上海的辐射功能及影响
- ☆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
- ☆产业结构的描述
- ☆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
- ☆流域水资源协作开发
- ☆流域综合开发思路
- ☆水利工程的可行性评价
- ☆水利工程的影响评价
-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 ☆流域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 ☆黄河沙患的解决,需要流域内综合协调
- ☆黄河断流原因、措施
- ☆湖泊面积缩小原因
- ☆缓解资源紧张的途径
-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 ☆跨区域资源配置的可行性
- ☆资源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资源调配线路的选择
-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 ☆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 ☆西电东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开发条件评价
- ☆南水北调工程及影响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国际产业转移的典型表现
- ☆劳动密集型工业、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产业转移
-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 ☆工业综合整治措施
-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 ☆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 ☆自然资源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
- ☆资源安全问题
-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 ☆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
- ☆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 ☆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
- ☆我国耕地资源短缺的原因
- ☆我国土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特征
- ☆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
- ☆海洋空间资源的特点及开发意义
-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危害
- ☆环境安全问题
-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 ☆保障环境安全的措施
- ☆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
- ☆跨国污染物问题的应对措施
- ☆生态退化的原因、表现及措施
- ☆生态修复的概念与分类
-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保护对象
-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 ☆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90.☆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
高中地理主干知识及答题思路模板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五步操作程序
(1)细审“题干”。“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常见“词语”的把握和答题要求
简述 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说原因。
原因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说明(说明情况+解释原因)
效益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
区位 (自然,社会经济) 条件 (有利,不利)
评价 “有利+不利”;语言格式:有利:1、2..不利:1、2、..
分析 “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
比较 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格式:因为A..,以A比B...
意义 正面+负面;本地区(事物)+其它地区(事物)
影响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对现在影响+对将来可能影响;
对本地区(事物)影响+对其它地区(事物)影响;
对自然环境影响+对社会经济影响+对生态环境影响
措施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技术、法规、合作)措施。
判断 理由+结论;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解释。
变化 体现“动态趋势”增/减;快/慢;升/降;集中/分散。
关系 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
结构 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
阐述 “分析+观点”;“原因+结果”。
(2)列出“模板”(见下面的常见模板)
(3)仔细“筛选”根据题目的限定词、图文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书写“答案”
“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
“语言具有逻辑性”“精炼语言(不要反复罗嗦诉说)”
16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河、湖(水文)、矿产洋流、岩石、海陆轮廓、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板块等。
162--☆人文地理环境要素
市场、交通、劳动力、聚落、技术、资源、政策、环境、工程建设、经济(农业、工业、商业)基础、机械化水平
历史、文化、民族、宗教、习惯、产业转移和升级。
163--☆人口分析要素
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质量、人口分布、人口变化(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方向和原因
16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
1.气候:过于干旱、寒冷、湿热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
2.地形:平原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人口密集。
3.水源:河流、湖泊沿岸有水源、水运、水产养殖优势。
4.土壤: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人口密度较高。
5.矿产:矿产开发的地区人口稠密。
【人文因素】:
1.社会生产方式:农业社会→农村;工业社会→城镇。
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3.历史因素: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如东亚、南亚。
4.其他: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影响人口分布。
【人口稀疏区】:
1.低纬度亚马孙、刚果河流域的气候湿热地带;
2.中纬度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
3.高纬度严寒地区;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寒冷地带;
【人口密集区】:
1.亚洲东部与南部:①历史悠久;②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2.西欧:①资本主义发展最早;②工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3.北美东部: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165--☆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1.自然资源丰富程度(主要因素)→正相关
2.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
3.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
4.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
5.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166--☆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及影响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医疗水平、文化教育水平、收入。
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宗教、性别比率、军事因素。
167--☆影响人口迁移(机械增长)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等。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宗教等。
政治因素:国家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其他因素:开发早晚、大型工程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及转移。
168--☆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1.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
2.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3.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结构调整;
4.有利于缓解迁出地就业压力:
5.有利于增加迁出者收入,提高其从业素质,为迁出者
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6.容易造成劳动力减少和人才流失。(人口老龄化)
169--☆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1.获取足够的劳动力;为城市注入了活力。
2.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4.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
5.城市化问题(增加交通、住房、就业等的压力)
6.给当地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
170--☆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占7%。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1.老龄人口的增长加重家庭和社会养老负担;
2.降低劳动生产率、减缓经济增长速度;
3.不利于增加税收;劳动力短缺。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老龄化促进了老年产业的发展;
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71--☆应对人口老龄化应该采取的有效对策
1.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
2.加强老年人消费市场的开发;
3.加强老年人人力资源的开发;
4.健全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5.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6.适度延迟退休年龄;
7.增加所得税;
8.社会养老与私人养老相结合。
172--☆聚落合理选址的判断技巧
1、根据地形判断。地形平坦的地区,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2、根据水源判断。水源丰富或靠近水源的地区。
3、根据交通判断。沿海、沿河流、有公路或铁路通过等。
4、根据灾害判断。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影响不到的地区。
173--☆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城市区位不用愁,地形气候与河流,资源交通比较牛,政军宗教和旅游。
【自然因素】:
1.地形: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②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凉爽的高原上(巴西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墨西哥高原);③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气温、降水适中的中低纬沿海地区(温暖湿润)。
3.河流(河运起点、终点、河流交汇处、河口易形成城市)。
4.资源条件(矿产资源开发)
【社会经济因素】:
1.经济;2.资源;3.交通条件;4.政治因素;5.军事因素;
6.宗教因素;7.科技因素;8.旅游因素;9.环境
174--☆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土地利用类型】: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
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占有较大比重,居民点及
工矿用地相对分散。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特点】:
①乡村内部土地利用方式较单一,内部空间结构简单;
②功能分区简单;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环绕。
③生产用地比重大,村庄点缀其间。
175--☆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生态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
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2.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实行专业化生产,扩大
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
3.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4.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特色农产品的品牌
优势;加大特色农产品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
5.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6.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保持良好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
7.提高人口素质,逐步完善公共服务系统。
176--☆城镇内部功能区的分布
【商业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原因: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工业区】: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原因:①减轻对市区的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成本。
【居住区】:中高级居住区与低级居住区。
另外还有:行政区、文化(娱乐)区、仓库码头区、游憩区。
177--☆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河湖(阻隔)、交通线变迁、风向等
经济因素:地租高低(交通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远近)不同功能活动付租能力;
社会因素:生活方式、收入、知名度、种族、宗教信仰。
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行政因素:政府规划;环境保护;城市化发展。
178--☆中心商务区特征
1.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2.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白天人流和车流量大;夜晚稀少)
3.建筑物高大稠密(地价高而且土地有限)
4.中心商务区内部常存在明显的分区。
179--☆城镇化标志
(定义:人口向城市地区聚集和乡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
①城市人口增加(人口城镇化)
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地域城镇化)
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
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产业城镇化)
城镇化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点】:
(1)起步早(2)水平高(3)速度慢(4)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
(1)起步晚(2)水平低(3)速度快(4)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180--☆世界城镇化的进程及特点
初期(起步阶段):水平低,速度慢。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中期(快速阶段):速度快,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占主导。
后期(稳定阶段):水平高,速度慢。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181--☆逆城市化问题
表现:①城市人口向乡村或小城镇回流;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②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原因: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私家车或公共交通完善。
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例如:英国、美国、西欧、日本、北欧(经济发展水平高)
182--☆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①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②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
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
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
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①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
②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①城镇就业机会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
完善,不仅为城镇居民,也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受教育水平
的差别不断缩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18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
①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②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③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变化;
④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增强区域社会和谐发展。
⑤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不合理的城市化】→人口暴涨,规划管理基础设施不全。
1.生态问题
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物圈)
②土地质量的下降。(岩石圈)
③影响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变化;(水循环)
④“热岛”现象,影响日照、风速、风向。(气候)
2.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3.社会问题:住房、交通、就业就医就学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184--☆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途径(生态城市建设)
1.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重视城市绿化,改善城市环境。
2.加强卫星城镇和城市新区建设,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
3.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4.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
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5.治理污染,保护城市水域;因地制宜发展城市产业等。
185--☆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地域文化的含义:人类在特定地域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2.地域文化的类型。感受地域文化可以从景观入手,
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①体现人地和谐理念。
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
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
②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
南方传统土楼以圆楼和方楼最为常见,适宜聚族而居
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要求,体现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4.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①城市的色彩、色调体现文化底蕴。
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散布于青山绿水中,低调
而又淡雅,与秀美山川相辉映。
②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北京老城的四合院以北房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
杂屋为附,体现了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③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强调
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④城镇景观设计者的追求。
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增加
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