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高考地理主干知识及答题思路模板
展开高中地理主干知识及答题思路模板(修订版)
-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 ☆人文地理环境要素
- ☆地球和经纬网
- ☆经纬网的应用
- ☆地理位置分析
- ☆地图三要素
- ☆等值线地图的基本特征
- ☆等值线地图的判读
- ☆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 ☆基本地形类型及特征
- ☆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
- ☆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口小肚大处)
- ☆港口码头的区位条件
- ☆地理信息技术(“3S”技术)应用
- ☆地球是一颗普通的星行
- ☆地球是一颗特殊的星行
- ☆月相位置及形状
-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 ☆航天返回基地选择的条件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 ☆太阳能的优缺点
- ☆我国太阳能发电的基本思路
- ☆太阳能发电重大意义
- ☆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各层代表太阳活动
-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描述方法
- ☆地层和化石的关系
- ☆地球的演化
-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 ☆地球自转的意义
- ☆地球公转的意义
- ☆地球运动常考考点
-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 ☆大气的垂直分层
-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的两个作用
-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 ☆影响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小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 ☆等温线分布特殊性及影响因素
- ☆造成两地气温差异因素的分析方法
- ☆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
- ☆我国夏季避暑旅游途径(北上、下海、上山)
- ☆大气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大气逆温现象产生的机理
-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的形成
-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 ☆风向的判断
- ☆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
- ☆“狭管效应”与“焚风效应”
-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
- ☆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
- ☆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 ☆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
-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 ☆信风带移动与季风
-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A→N名称、成因、分布及特征
- ☆根据气候特征(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 ☆气候特征的描述
- ☆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
- ☆天气特征描述
- ☆冷锋与暖锋对比
-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 ☆影响我国天气的准静止锋
- ☆气旋与反气旋对比
- ☆锋面气旋
-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
- ☆影响降水的因素
- ☆影响地表水下渗的因素
- ☆影响蒸发量的因素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 ☆水循环的意义
-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 ☆河流的补给类型
- ☆河流的水文特征
- ☆影响河流水量(地表径流)的因素
- ☆河流含沙量大的原因
- ☆河流航运价值高的条件
- ☆河流的水系特征---河流的样子
- ☆影响内流区形成的因素
- ☆湖泊水文特征
- ☆咸水湖的成因
-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 ☆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的影响
- ☆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
- ☆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滨海盐场区位条件
-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
- ☆海浪(波浪)的类型
- ☆潮汐
- ☆潮汐对地理环境影响
- ☆关于洋流的几点说明
-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 ☆根据等温线分布判定洋流特性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海洋渔场条件分析
-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 ☆沃克环流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 ☆岩石圈物质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岩石
- ☆地质作用分析:内力+外力(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 ☆板块运动与地貌(六大板块图)
- ☆火山地貌
-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 ☆矿物富集的原因
- ☆外力作用
- ☆常见的风化作用
- ☆常见的风化地貌
- ☆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 ☆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 ☆影响流水侵蚀的因素
- ☆河流侵蚀地貌
- ☆河流堆积地貌(分选性: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
- ☆河流流向判定方法
- ☆喀斯特地貌
- ☆风沙(风成)地貌
- ☆影响风沙活动的形成因素
- ☆风沙活动的危害
- ☆风沙活动的防治措施
- ☆地貌与方向
- ☆冰川地貌
- ☆海岸地貌
- ☆海岸线后退原因
- ☆地表形态对交通的影响
- ☆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河流堆积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 ☆湖泊按成因分类
- ☆岛屿按成因分类
-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 ☆植被特征描述
-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 ☆土壤及土壤剖面
- ☆影响土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 ☆土壤肥力分析
- ☆土壤盐碱化的原因、治理措施
- ☆土壤的保护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陆地自然带概念
-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 ☆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 ☆地方性分异规律
- ☆气象灾害
- ☆洪涝灾害类型
- ☆地质灾害类型
- ☆海洋灾害类型
- ☆台风
- ☆寒潮
- ☆干旱灾害
- ☆森林山火发生的自然原因
-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 ☆地震
- ☆滑坡、泥石流的定义、成因和防避
- ☆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原因和特点
- ☆防灾减灾
-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 ☆人文地理环境要素
- ☆人口分析要素
-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 ☆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及影响因素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应对人口老龄化应该采取的有效对策
- ☆聚落合理选址的判断技巧
-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 ☆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 ☆城镇内部功能区的分布
-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 ☆中心商务区特征
- ☆城镇化标志
- ☆世界城镇化的进程及特点
- ☆逆城市化问题:
- ☆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途径(生态城市建设)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 ☆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思路
- ☆农业生产特征的描述方法
- ☆农作物品质高的自然原因
-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 ☆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
- ☆工业分散的原因、优势、劣势
- ☆工业集聚的优势、劣势
- ☆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 ☆服务业概念及分类
- ☆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 ☆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 ☆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交通运输布局影响聚落发展
- ☆交通布局特征描述
- ☆交通运输方式评价
- ☆交通线区位的评价
-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 ☆环境问题的表现
-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区域的含义、类型和特性
-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区域特征分析)
- ☆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荒漠化的概念、类型、表现
- ☆石漠化的概念、分布、成因
-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 ☆湿地的成因及环境效益
- ☆如何分析湿地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 ☆水土流失的原因
- ☆水土流失的危害
-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 ☆资源枯竭型城市
- ☆资源开发的评价分析
-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
- ☆城市的辐射功能
- ☆上海的辐射功能及影响
- ☆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
- ☆产业结构的描述
- ☆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
- ☆流域水资源协作开发
- ☆流域综合开发思路
- ☆水利工程的可行性评价
- ☆水利工程的影响评价
-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 ☆流域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 ☆黄河沙患的解决,需要流域内综合协调
- ☆黄河断流原因、措施
- ☆湖泊面积缩小原因
- ☆缓解资源紧张的途径
-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 ☆跨区域资源配置的可行性
- ☆资源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资源调配线路的选择
-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 ☆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 ☆西电东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开发条件评价
- ☆南水北调工程及影响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国际产业转移的典型表现
- ☆劳动密集型工业、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产业转移
-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 ☆工业综合整治措施
-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 ☆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 ☆自然资源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
- ☆资源安全问题
-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 ☆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
- ☆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 ☆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
- ☆我国耕地资源短缺的原因
- ☆我国土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特征
- ☆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
- ☆海洋空间资源的特点及开发意义
-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危害
- ☆环境安全问题
-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 ☆保障环境安全的措施
- ☆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
- ☆跨国污染物问题的应对措施
- ☆生态退化的原因、表现及措施
- ☆生态修复的概念与分类
-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保护对象
-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 ☆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90.☆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
265--☆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1.供给服务: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矿产)
2.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调节气候)
3.文化服务:人类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
4.支撑服务: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基础和前提)
266--☆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原因】①自然环境提供的服务是有限度的。
②人类获取的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是相互冲突的。
【原则】①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
②综合权衡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267--☆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自然资源的概念: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
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1.数量的有限性、稀缺性→可持续发展、资源优化配置。
2.质量的优劣高低特征→开发利用成本差异,用途差异。
3.空间分布的不均匀→经济发展差异,资源跨区域调配。
268--☆自然资源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
【必要性】:不合理利用,导致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供给服务功能下降→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
调节服务功能失常→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自然灾害。
文化服务功能降低→会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等。
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利用原则】:①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②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③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
【实现途径】:
1.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
2.利益兼顾:将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相结合。
3.重视保护:对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4.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269--☆资源安全问题
【资源安全】: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
①资源的供给是保质保量的且是稳定、及时和经济的。
②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
【资源安全问题】:资源供给量少于资源需求量超过某个限度。
【资源安全问题产生的因素】:
资源安全问题的发生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1.资源禀赋(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等总体状况)
2.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
(资源开发、购买、调配受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条件制约)
3.资源消费需求(人口数量、消费水平、消费质量标准)
270--☆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国家安全】:
①常规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领土 、财产)。
①非常规国家安全: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其中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资源安全问题还可通过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271--☆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
采取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调节资源供给与消费需求平衡。
1.在资源供给方面,通过四种途径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
①挖掘资源潜力 ②开发替代资源,
③增加区外资源调配与贸易 ④有效管控战略资源
2.资源消费方面,通过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来降低资源需求。
①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减量、重复循环利用)
②使用效益最大化(最小的消耗,最大的经济、环境或社会效益。)
③规避各种风险,可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3.避免衍生其他安全问题
①环境友好(不能危害自然环境及其可持续供给资源的能力)
②和平开发利用(避免因资源争夺引发国家或地区间的冲突)
272--☆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1.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
2.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运输、利用容易造成环境问题。
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石油对外依存度高。
【进口风险】:①出口国社会动荡导致可进口石油数量减少。
②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垄断导致进口成本增加。
③运输通道不畅导致石油不能够及时运达。
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空间格局。
273--☆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
1.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降低。
2.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
3.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
4.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对国外依赖难以改善。
274--☆我国耕地资源短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
1.山区面积大,耕地比重小;
2.耕地分布不均,东南占88%,西北占12%;
3.中、低产田比重大,中、低产田占2/3左右;
【人为原因】:
1.人口数量大,人均耕地少
2.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耕地不断减少
3.土地的高强度利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耕地退化严重。
4.不合理灌溉→土壤次生盐碱化;过度施用化肥、农药→耕地污染
5.生态退耕,退耕还林、还湖、还草、还沼等
275--☆我国土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特征
①耕地总量大,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
②耕地质量总体欠佳,中、低产田比重大,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
③耕地空间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④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276--☆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保障粮食数量、保障粮食质量)
1.确保耕地数量①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②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③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
④禁止闲置耕地,开展废弃土地复耕。
2.提高耕地质量①用养结合,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培肥;②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③加强低产田耕地的改造;防治土地退化。
④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
⑤减少工业、生活污染土壤,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的治理;
3.提高土地利用率
①调动和保护好主产区农民(政府抓粮)种粮积极性。
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
4.提高粮食单产(水热肥、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管理水平等)
①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与防洪排涝,平整土地;
②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③大力施用农家有机肥和增施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⑤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发展间作、套种;
⑥发展农业机械化。
5.其他措施:①建立粮食储备(起到“ 蓄水池”的作用)
②进行粮食跨区域调剂;加强国际贸易。
③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277--☆海洋空间资源的特点及开发意义
【优点】:①海洋空间广阔,全球立体利用。
②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
③海底隐蔽性能好;温度、压力比较稳定。
【缺点】:①海上具有复杂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
②深海具有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
③海水腐蚀性强,海冰破坏性大。
1.缓解陆上特别是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2.海底可为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提供储藏场所。
3.开发海洋资源可以丰富资源类型,缓解陆地上资源紧缺。
278--☆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危害
【原因】:
环境供给服务功能下降→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
环境调节服务功能失常→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自然灾害。
【影响因素】: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量和技术水平(两面性)。
【危害】: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279--☆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资源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
【类型】: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
突发环境事件具有: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成因与形式
的多样性、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等特点。
280--☆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环境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
2.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
3.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
4.环境安全问题在局地、区域乃至全球都可能发生。
281--☆保障环境安全的措施
1.降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
①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控环境问题的发生。
②及时发现和治理环境问题,避免其恶化为环境安全问题。
③积极应对已发生的环境安全问题,降低其危害程度。
2.减少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
①避免在环境高危地区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
②提升人类社会对环境风险的承受水平。
③增强人类社会对环境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善后处理能力。
282--☆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
1.污染物跨国传输(通过大气环流、河流径流等自然过程传输)
2.废弃物跨国转移(通过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输送固体废弃物)
3.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283--☆跨国污染物问题的应对措施
1.从污染物的源头防范、事中风险控制、事后治理等环节采取措施。
2.通过自然过程产生影响的跨国污染源,要加强监测预警,
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促进污染物来源国的污染治理。
3.发生跨国污染事件,要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
消除危害,并做好生态恢复、赔偿损失等善后处理工作。
4.对废弃物跨国转移、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类型的跨国污染问题,需要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输入。
5.严格禁止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的产品和高污染固体废弃物入境,严格打击走私和私自夹带高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行为。
6.对一些因国内经济发展、就业、资源短缺等原因必须进口的有污染的废弃物和产品,应加强无害化处理,积极发展国内替代以逐步减少进口。
7.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要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284--☆生态退化的原因、表现及措施
原因: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
表现: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
特点:生态退化通常是长期渐进的,不同区域表现各异。
危害:生态退化会导致自然环境服务功能逐步下降。
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
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措施: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条件、受人类影响与破坏
程度的差异设定不同的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及资源利用保
护目标,并相应地采取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
285--☆生态修复的概念与分类
生态修复: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
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
分类:自然恢复(休渔制、封山育林、围栏封育等)与人工修复。
286--☆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保护对象
自然保护区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
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分别执行不同的生态保护标准。
287--☆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涵盖的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
1.生态环境效益:①维持水循环;②净化水质、降解污染;
③调节气候; ④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⑤蓄洪防旱; ⑥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⑦固定二氧化碳⑧保护生物多样性;
2.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原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3.科学研究天然实验室:人工育苗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
4.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
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
288--☆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1.全球气温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
2.全球变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有关
【碳循环】:指碳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
之间迁移、转化所构成的循环。
使用化石燃料和改变土地利用,改变了全球碳循环过程。
【温室效应】: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289--☆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①海水侵蚀加强; ②海水入侵(咸潮)
③沿海土地盐渍化; ④陆地污水排放受阻;
⑤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⑥风暴潮作用加剧;
⑦淹没沿海低地; ⑧洪涝灾害加剧。
2.极端天气事件增加,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增加。
3.改变水热分布,影响生产活动,作物种植区和产量变化;
低纬国家,农业减产;高纬度国家,积温增加,农业增产。
4.气候异常,森林退化、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
5.国家或地区之间资源争夺加剧,移民、环境难民增加。
6.影响物种生存和生态安全,海岸渔业资源破坏
7.增加疾病风险,威胁公众身体健康
8.对高山地区影响: ①缓解春旱; ②雪线上移;
③加剧夏季缺水程度;
④蒸发加剧,生产生活用水减少;
⑤诱发山洪,山崩等灾害。
9.水污染、洪水泛滥,干旱加剧,粮食和水供应受损。
10.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技术获得广阔市场。
290--☆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减缓和适应)
【减缓措施】: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①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
③改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低排产业。
④征收碳税、倡导节约消费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即增加碳汇)
①植树造林、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减少森林破坏、防止森林火灾,保护森林。
③采用固碳技术,将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或海洋。
【适应措施】:降低不利影响、利用发展机遇(趋利避害)
1.采取预防措施、建设抗御水旱的水利工程、开展灾害保险业务。
2.改种高热量资源需求的作物类型或品种。
①改变作物种植结构,培育耐早农作物品种。
②调整生产生活方式,发展节水灌溉,适应气候变化。
③调整工农业产业结构;加固沿海低地海岸堤坝。
【国际合作】:“公平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1.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
2.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四个方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
3.资金和技术是实现减缓和适应的重要保障
【保障措施】:
1.行政手段: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
2.技术措施:节能技术、生物能技术、二氧化碳固定技术等。
3.加大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