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考五月模拟语文试卷
展开硚口区2023届中考五月模拟语文试卷
Ⅰ 阅读 (共 55 分)
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 1-3 题。(10 分)
隐藏知识的价值
“隐藏知识”在商业世界非常重要,地位举足轻重。因为明面上的知识谁都看得见,谁都能学习,而如果你掌握了某些难以破解的隐藏知识,利用这些知识来制造产品和服务客户,你就可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稳稳占据市场优势。
但是,隐藏知识不可能从任何公开的渠道获得:凡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都不是隐藏知识,凡是学校里老师讲授的知识都不是隐藏知识,凡是能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的知识都不是隐藏知识。早在近200年前,就有绝顶聪明的人想清楚了这一点。
19世纪30年代,居住在伦敦的年轻人亨利·贝塞麦偶然得知,用来装饰画作的金粉售价高昂。他买了一罐拿回家检验,发现这些金粉不含黄金,成分全部是铜。以铜为材料,经由特定的工艺,将其做成极细微的颗粒后,就能形成类似金粉的视觉观感。这些“金粉”在欧洲的油画、壁画、建筑装饰中应用广泛,销量很好,毕竟很少有人会富裕到用真金来做装饰。为什么铜做的“金粉”也能卖很贵呢?原因是这种东西真不好做,能生产这种产品的商家非常少,而且全部来自德国纽伦堡的一个地方,其他地方的人根本不知道生产方法。
然后贝塞麦就做了两件事。首先,他拼命找资料,终于找到一本《工艺全书》,在书里面发现了生产铜质“金粉”的方法——全手工制作,烦琐费时。他断定这就是纽伦堡工匠生产“金粉”的方法。第二件事,他想改进这项传统工艺,因为传统工艺的手工生产方式非常低效,导致产品价格高昂。如果他能设计一套新工艺,用机器来生产,不仅成本更低,而且产品品质会更好。经过几个月的尝试,贝塞麦以蒸汽机为动力,改造现有的金属加工设备,终于找到了用流水线生产“金粉”的方法。
贝塞麦意识到,这个能给他带来巨额利润的生意绝对不能为外人所知,所以他将自己的“金粉”制造工艺保密了40年。虽然其铜质“金粉”的价格只有原先产品的1/40,但他还是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了用头脑致富的典范。
所以,认为写在书上的才叫知识,这种观念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斯坦福大学的沃尔特·文森蒂认为,知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叫描述性知识,还有一类叫规定性知识。描述性知识指的是描述事物本来面目的知识,比如物理和化学知识描述了物质的内在属性,它们就属于这类知识;规定性知识指的是要实现某种规定或者标准所需要的知识,比如要想做出特别好吃的剁椒鱼头,应该有一些特别的技法或者用料上的讲究,这些就属于规定性知识。我们从小到大读了这么多年书,只是知道了一些描述性知识,还需其他规定性知识的配合才行。就算你掌握了相当多的物理和化学知识,难道就能以此推演出制作上等剁椒鱼头的方法吗?
那么,一个大厨的头脑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知识呢?简单来说,大厨拥有一个非常复杂的知识体系。比如,他一定得懂食材,必须要去最佳产地寻找相应的食材;他得懂刀,懂得什么样的刀适合切割什么样的食材;大厨恐怕还要懂点热力学,他得分析什么样的锅有什么样的传热特点,适合烹制什么样的食物;当然,他最好还具有一定的美学素养,懂得塑造食物的视觉美感,用第一印象征服挑剔的食客。当你把厨师需要的所有知识、技能罗列出来,会发现它们就像一棵树一样伸展开来,既繁且广。
现实世界如此错综复杂,完全不同于抽象的数学,是不能仅靠演绎法得来的。它更像一个大型的搭积木游戏,无数块积木一层层地堆垒,变成我们所见到的一切。这些知识的模块中,有些是描述性知识的模块,有些是规定性知识的模块;有些是显性知识的模块,有些是隐藏知识的模块。只有兼收并蓄、配合使用,才堪当大用。
1.下列对“隐藏知识”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隐藏知识”在商业世界的地位举足轻重。
B.“隐藏知识”是指某些难以破解,不可从公开渠道获取的知识。
C.运用“隐藏知识”可在较长时间里获得市场优势。
D.细心观察、广泛学习就可以获得“隐藏知识”。
2.下列对“描述性知识”和“规定性知识”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物理、化学书描述物质内在属性,所以属于描述性知识。
B.《工艺全书》这本书介绍了关于“金粉”的规定性知识。
C.规定性知识指的是要实现某种规定或标准所需要的知识。
D.上等剁椒鱼头的制作,大厨掌握规定性知识就能够胜任。
3.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隐藏知识”的价值。(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 4-7 题。(20 分)
历史的真正生命
①有一年去一个偏远省份的乡镇,当地朋友热情介绍说挑了个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凡是头一次来这里的客人没有不去的。
②车子停在村外。百年古树,围绕着一个空旷的场子。不远的村子里,老宅第灰砖、白墙、黑瓦,山墙上衰草摇曳。并不宽阔的门脸表达着谦抑与内敛;敞开的厅堂则显示着轩昂与豁达。外墙一边写着“忠、孝”,一边写着“节、廉”。门头上的大匾,高悬着皇帝的圣旨;门楣边的堂号,无不出于“仁、义、礼、智、信”:“树和堂”讲和为贵;“慎德堂”讲慎终追远以德为先;“文敏堂”讲敏而好学;“五桂堂”喻修齐治平……朋友意兴盎然,请各位猜堂前的水池为何是半月形。见无人回应,直接揭了谜底:“水满则溢,花盛则凋,月赢则亏,半月是未央,表示这家的运势还有上升的空间。”
③我对朋友不区分那些必须区分的文化糟粕、毫无保留地欣赏这一切深不以为然。过去讲“耕读传家”“诗书继世”,更大意义上是要出人头地!一个人出外打拼,不能混上个一官半职,不能捞个盆满钵满,不能给家族置办大屋广田,都没脸回老家了。那些畏缩地夹在趾高气扬的“翰林第”“大夫第”之间的寒门人家,当初活得怎样压抑憋屈,可想而知。读书做官,升官发财,福禄寿喜,很多乡人讲究的“本事”就是成王败寇,即便自己不怎么样,至少祖宗阔过……
④忽然下雨了,淅淅沥沥地打湿了石板街巷,也打湿了心情。我抬头远远地看着村外山峰上密布的云雾,闷得想放开嗓子叫喊。
⑤保留若干相对完整、有时代特点的标本,让后人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出了狭窄、阴暗、发霉、难以忍受、像蠕虫一样爬行的生存环境,不无认识价值。似乎悖论就摆在那儿:如果那些原来真是那么神圣不可动摇,又怎么会破烂的呢?
⑥有些人立足于对传统的依赖和对古老的膜拜,一味停留在祖宗的遗产上而不思进取,甚至因此对某些多元文化充满成见,对某些现代生活加以种种嘲笑。有的人一面享受现代生活的优越,一面享受“某种保护者”的光环,鱼和熊掌兼得。这样的精明根本不管那些糟粕是怎样沉重的历史负担,根本不管那些处在窘境中的人们改变生存状况的渴望,而他们则可以从“差异”中丰富“审美”。最可笑的是一些像我这样爬上田埂、脚杆上的泥巴还没有洗干净的人,也跟着模仿某些“名流”牙疼似的呻吟所谓“乡愁”──倘若现代生活真是那么痛苦,传统乡村真的都那么美好,卷起城里的铺盖回乡不就完了?这样的“保护”者,客观上将文化封闭在一个凝滞的状态,取消其彻底更新的可能,文化的不良积淀因此而变成沉重的历史负担,生动新鲜的文化行为和经济行为被完全排除,这多多少少是一种“食古不化”。
⑦此后,随着视野的不断扩大,我越来越多地看到人们对传统与现实相互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拓展,越来越多地看到无数的沉疴变成了财富,无数的腐朽化为了神奇!
⑧上海新天地、天津意式风情区、成都宽窄巷子……一个又一个著名的成功范例令人目不暇接。珠三角,更是让我亲身感受到现代目光观照、现代胸襟包容、现代手段构建的城乡更新。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山逶迤,无边静穆。宋元南阳望族世居的古镇,有着灿烂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鳞次栉比的客家古建围屋是客家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悠悠古村落,已走过千年。忙碌的都市人在这里寻找恬淡惬意的生活,寻回城市人无处安放的心情。悠长竖列的民宿,中式的客家瓦房,西式的装修摆设,古典的传统结构,时尚的浪漫元素,现代美学活化了旧村落,传统乡村生活自然融入了现代空间。人文古韵和田园风光交相辉映,客家风土人情在这里浓缩并且升华。这里的古老乡村,让我们享受到一种充满活力的美好时光。而这里的城市改造,更让我看到全新的时代风貌。
⑨文化从来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就是不断挑战传统界限的过程。城市的命脉不在于遗产式的文化积淀,而在于代表着创意和创造力的文化流动。历史的遗存之于现代生活,最多只是一种记忆的符号,一种装点的元素,一种进步和美好的对照。深刻认识文化的本来意义和它的真正动力及规律,而不是沉浸、沉湎、沉醉在文化底蕴和文化沉淀中裹足不前,是一切文化创造的前提。
⑩历史不只是拿来留恋和炫耀的,历史是创造和建设的结果。今天被拿来留恋和炫耀的历史,是前人创造和建设的结果;后人拿来留恋和炫耀的历史,是今人创造和建设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和建设才是历史的真正生命。
4.读①②段,在当地朋友看来,他介绍的这个村子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是什么?(4分)
5.文章第⑥段写了哪几种“食古不化”的“保护者”,请简要概括。(6分)
6.粤港澳大湾区是如何做到化腐朽为神奇的?请结合⑦⑧段内容概括回答。(4分)
7.结合全文,说说怎样才能让历史有真正的生命。(6分)
三、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部分,完成8、9题。(7分)
不久,师部来了几个骑马的人。这个军训营已经领到服装和步枪,现在面貌一新了。营长古谢夫和政委柯察金两人为训练这支队伍花了不少心血和时间,因此信心十足。当正式检阅完毕,军训营做完变换队形的表演之后,一个面孔漂亮但皮肉松弛的指挥员厉声问保尔:
“你为什么骑马?我们普及军训部队的营级指挥员和政委不应该骑马。我命令您把马送回马棚去,徒步参加演习。”
保尔知道,自己那两条腿连一公里也走不了,不骑马就不能参加演习。可是这种情况该怎么对这位系着十来条各种肩带、绶带的大喊大叫的花花公子解释呢?
“我不骑马就不能参加演习。”
“为什么?”
保尔明白,没有别的法子解释他拒绝步行的理由,只好低声说:
“我的两条腿全肿了,连走带跑一个星期,我实在做不到。此外,同志,我还不知道您是什么人。”
“我是你们团的参谋长,这是一。第二,我再一次命令您下马。如果您是个残废,那么我可没叫您在部队里工作,这不能怪我。”
保尔好像挨了一鞭子,他猛地一抖缰绳。但是,古谢夫那只坚强有力的手阻止了他。保尔受到这样的侮辱,忍不住要发作,同时他又竭力克制自己,内心斗争了好几分钟。现在的保尔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任性地从一个部队跳到另一个部队的普通战士了。他现在是营政治委员,全营战士就站在他身后。他自己的行动会给全营树立什么样的服从军纪的榜样呢!况且他担任部队的训练工作,又不是为这个花花公子干的。想到这里,他离镫下马,忍着剧烈的关节疼痛,朝队伍的右翼走去。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3分)
9.读上面的节选部分,可以看出保尔 和 的特点。(4分)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 10 题。(3 分)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0.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五月”“无花”“寒”说明已经是夏天,天山仍旧寒冷。
B.颈联“闻折柳”表达了诗人在朋友远离之时心中的留恋之情。
C.颔联“晓战”“宵眠”说明了战事紧张,将士们时刻准备战斗。
D.全诗体现了战士们在恶劣环境下甘愿赴身疆场杀敌的雄心壮志。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11--14 题。(15 分)
丙吉为相,有驭吏嗜酒,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复何所容?西曹第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边郡发奔命书驰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见吉白状,因曰:“恐虏所入边郡,二千石长吏有老病不任兵马者,宜可豫视。”吉善其言,召东曹案边长吏科条其人。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郭进任山西巡检,有军校诣阙讼进者。上召,讯知其诬,即遣送进,令杀之。会并寇入,进谓其人曰:“汝能讼我,信有胆气。今赦汝罪,能掩杀并寇者,即荐汝于朝;如败,即自役河,毋污我剑也。”其人踊跃赴斗,竟大捷。进即荐擢之。
冯述评:容小过者,以一长酬;释大仇者,以死力报。唯酬报之情迫中故其长触之而必试其力激之而必竭。彼索过寻仇者,岂非大愚?
(选自《智囊全集》)
【注释】丙吉:鲁国人,封博阳侯。郭进:宋朝人,担任山西巡检。
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 习: 熟悉
B.见吉白状 白: 报告
C.吉具对 具:详细地
D.有军校诣阙讼进者 诣:意旨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唯酬报之情迫中故其长触之而必试其力激之而必竭
A.唯酬报之/情迫中故其长/触之而必试/其力激之而必竭
B.唯酬报之情/迫中故其长触之/而必试其力/激之而必竭
C.唯酬报之情迫中/故其长触之而必试/其力激之而必竭
D.唯酬报之情迫中故/其长触之而必试/其力激之/而必竭
1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丙吉当丞相时,车夫酒醉后呕吐在车上,但丙吉并没有怪罪他。
B.丙吉得到称赞,说他关心边塞、尽忠职守,其实靠了车夫的帮助。
C.郭进手下军官告御状控告他,天子将他遣送给郭进,下令杀了他。
D.被郭进赦免的军官拼死作战,结果大获全胜,郭进给他升了官。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容小过者,以一长酬;释大仇者,以死力报。
Ⅱ表 达(共65分)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9题。(15分)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商平台“618”促销活动期间,国产品牌销售额占比超过70%[A]首钢园区内,前往非遗文化体验基地、陶瓷艺术馆的人们 。“国潮”是中国传统文化品牌与新时代潮流文化交融的产物,它顺应了国家发展[B]民族复兴的要求和时代审美潮流的发展,既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也体现了“中国智造”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基因的“无缝对接”。
近年来,围绕“国潮”打造的优秀文艺节目也不断涌现[C]依靠三维、5G+AR 等现代科技将传统文化与未来想象相结合,通过幽默诙谐的创作手法,“唤醒”历史文物,让“橱窗中的历史”走向“可参与、可体验、可互动的历史”[D]演绎出与年轻群体个性特征相契合的IP,尽可能地贴近我们现实生活,使之变得触手可及。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教授胡钰表示:“ ”。其彰显的不仅是年轻人对国潮消费品的认可,更是涵养在骨子里的那份文化自信。当前许多 “老字号” ,主动去满足年轻人的个性化消费需求,让老品牌涣发新活力。国货品牌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实现了品牌自身既革新重生,也助力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碰撞融合。每一个年轻人也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弘扬美学精神,激发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15.文中加点的词语,字音或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橱窗 彰显zhāng B.涣发 诙谐xié
C.涵养 契合qì D.演绎 精髓suǐ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络绎不绝 标新立异 B.接踵而至 标新立异
C.络绎不绝 推陈出新 D.接踵而至 推陈出新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
国货品牌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实现了品牌自身既革新重生,也助力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碰撞融合。
A.国货品牌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实现了品牌自身既革新重生,也助力现实生活与传统文化碰撞融合。
B.传统文化与国货品牌的融合创新,实现了品牌自身既革新重生,也助力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碰撞融合。
C.国货品牌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品牌自身实现了既革新重生,也助力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碰撞融合。
D.国货品牌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既实现了品牌自身的革新重生,也助力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碰撞融合。
18.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19.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国潮’不仅是国货之潮,也是国力之潮,更是国运之潮
B. ‘国潮’不仅是国力之潮,也是国货之潮,更是国运之潮
C. ‘国潮’不仅是国货之潮,也是国运之潮,更是国力之潮
D. ‘国潮’不仅是国运之潮,也是国货之潮,更是国力之潮
七、作文(50 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数百年前,中国景德镇的能工巧匠将产自阿拉伯的矿物颜料——苏麻离青与中国瓷器融合,于是有了惊艳世界的青花瓷;2022年11月,景德镇陶瓷大学老师干道甫将中国传统水墨书画的意境与西方艺术的抽象融合,让青花遇见科幻,在一青一白中绘出未来苍穹,其作品《绽放》再次惊艳世界。
世界因多元而精彩,人类更因融合而进步。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硚口区2023届中考五月模拟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
1.D(细心观察、广泛学习是不够的,依据第4段末句,还需要改进、改造和创新,才能获得隐藏知识。)
2.D(依据第6段倒数第2句可知,需描述性知识和规定性知识的配合才行。)
3.(1)能在商业世界获得好的收益;(2)激发自身潜能,堪当大用。(每点2分,共4分)
二、
4.这个地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5.对传统依赖膜拜,不思进取,对现代文化生活充满成见和嘲笑的人;既不分糟粕地宣扬传统文化,又精明的享受着现代生活的优越的人;来自乡村,贪念着现代生活,又跟风表达对传统乡村留恋的人。
6.在历史的遗存中注入时尚现代的元素。(将现代的元素融入历史的遗存。)
7.不要盲目依赖膜拜历史,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创造和建设新的文化历史。
三、
8.参谋长命令保尔徒步参加军训演习,保尔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忍着关节剧痛徒步完成演习。
9.忍辱负重(坚强) 顾全大局
四、
10. B(这里的“折柳”与送别无关,指的是笛子吹奏的《折杨柳》曲,这句表面看是写遍地闻笛,实际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是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
五、
11.D(拜见)
12.C
13.D(郭进是推荐他升了官。)
14.宽容他人的小过失(过错),(他)就会用一技之长(长处)来回报(酬答);饶恕(赦免)自己的大仇人,(他)就会以死相报(用死来报答)。(容、长、释、酬各1分,补上主语“他”,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丙吉担任丞相时,有一个嗜酒如命的车夫随侍其外出,酒醉后呕吐在他的车上。西曹主吏将这件事情告诉丞相,想责罚车夫。丙吉阻止他说:“因为酒醉的小过错而惩罚一个勇士,以后哪里还能有他容身之处呢?西曹你忍耐一下吧,他不过是弄脏了丞相的车垫子罢了。”
这个车夫来自边塞,熟悉边塞紧急军情传递文书到京城的过程。有一次外出,他正好看见传递军书的人拿着红、白两色的袋子,就知道边塞的郡县肯定有紧急军情发生。于是车夫就跟着传书的人到官署去打探消息,果然得到了匈奴攻入了云中郡和代郡的消息,于是他立刻回府见丞相说了这件事,还建议说:“胡虏所进攻的边郡恐怕有不少年老多病、无法打仗的官员,大人应该先了解一下有关情况。”丙吉认为他的话很对,便立刻召集东曹官员,查询两郡官吏的档案,分条记录下他们的年纪、经历等。果然,事情尚未完全办好时,皇帝便下诏召见丞相和御史大夫,询问有关受到匈奴侵袭的边郡的官吏情况。丙吉回答得有条有理,而御史大夫因仓促间无法知道详情,遭到了皇帝的责备;而丙吉之所以能得到称赞,被认为关心边塞、尽忠职守,其实是靠了车夫的帮助。
郭进担任山西巡检时,有一个手下军官进京告御状,控告郭进不守法度。天子召入询问,知道他是诬告,就立即将他遣返,交给郭进,让他杀了这个军官。当时正赶上并州贼寇入侵,郭进就对这个军官说:“你敢诬告我,胆量的确不小。现在我暂时不杀你,如果你能将并州敌寇消灭掉,我就上书朝廷推荐你;如果战败,你就自己去投河,不要玷污了我的宝剑。”于是,这个军官奋不顾身,拼死作战,最终大获全胜。郭进也果真推荐他升了官。
冯梦龙叙述并评论说:容忍小的过失,能得到对方以长处作为回报;饶恕大仇人,更能得到对方不顾生死的报答。对方回报的心意聚集在内心,平时他会慢慢寻找机会报答你,而到了紧急关头,他更会竭尽全力来帮助你。那些睚眦必报的人,难道不是很愚蠢吗?
六、
15.B (焕发)
16.C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接踵而至:踵,脚后跟。后头的人脚尖接着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选“络绎不绝”,因为“接踵而至”侧重于指“到来”,与前文中的“前往”相矛盾。“标新立异”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推陈出新”是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吸取其精华,使它以新的面目出现。因为主语是“老字号”,所以,用“推陈出新“会更符合语境,强调老字号既有去其糟粕、保留传统精华的过程,也有创新。)
17.D (语序不当,应为“既实现了品牌自身的革新重生”,这样第一个分句才是语句,整句语意才通顺准确。)
18.D (此处的句号改逗号,前后语意联系紧密,都是在谈现代科技将传统文化与未来想象相结合产生的积极的效果。)
19.A(A句语意层层递进。)
七、
20.题意理解:融合带来发展进步。
题意支撑:①融合的具体表现。(二者融合的过程及结果)②发展进步的具体表现。③融合与发展进步的逻辑关系。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共8页。
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经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硚口(经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