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子区2022-2023学年三下数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1.用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他们的面积相比,( )
A.第一个图形大 B.第二个图形大 C.一样大
2.小明上学期语文得97分,数学得99分,英语得100分,科学得98分,他四科的平均分是( )。
A.98.5分B.97分C.97.5分
3.练习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120( ).
A.平方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厘米
4.如图,图1是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从图1中拿走1个正方形变成图2,那么( )。
A.面积变小,周长变大B.面积和周长都变小
C.面积变小,周长不变D.无法判断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 )。
A.40平方分米B.40厘米C.400平方厘米D.40平方厘米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6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无论怎么拼,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总是6平方厘米.(____)
7.510÷5与405÷3的商里面都有一个0。(______)
8.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_____)
9.用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最大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3倍,周长是正方形周长的2倍。(______)
10.如果医院在超市的东方,则超市在医院的西方. (______)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填一填,说一说你的发现。
我的发现是(______)。
12.+是(________)个加(________)个,得(________)个,就是(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
13.写出箭头所指的小数.
14.等腰三角形有(_____)条对称轴,圆有(_____)条对称轴.
15.6□□÷8的商是(____)位数,25×1□的积的末尾最多可能有(____)个0。
1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
17.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学校操场面积为900(_______) 小青的身高132(_______)
一块橡皮一个面的面积为6(_______) 黑板的周长为9(_______)
18.把下面的价格按从高到低排列。
7.6元 21.9元 12.8元
(____)>(____)>(____)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直接写得数。
11×50= 0×120= 560÷8= 609÷3=
1-= 1500-200= 3.5-1.1=
20.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9+2.3= 4.6-2.8= *35×24= *44×26=
3.8+6.6= 9.8-4.9= *75×42= *36×25=
21.4除64的商是多少?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下图中,1个格子表示1平方厘米。在格子中涂出一个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图案。再画一个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3.这是三名同学的个人信息,请你帮他们制成复式统计表
24.用涂色的方法分别涂出下面每个图形的。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三(1)班开展“关爱地球”活动,环保小组每人都有收集旧电池的任务。谁平均每天收集的旧电池多?
26.某校三(2)班和五(2)全班同学喜欢吃蔬菜的情况,统计如下表:(每人限选一种)
(1)三(2)班有( )人。
(2)两个班最喜欢吃( )菜。
(3)喜欢吃青菜的三(2)班比五(2)班多( )人。
(4)请你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7.妈妈买回20个苹果,全家人第一天吃了这些苹果的,第二天吃了这些苹果的,两天共吃了多少个苹果?
28.一块蛋糕平均切成9块,妈妈吃了2块,小兰吃了4块,爸爸吃了3块,妈妈和小兰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29.在一批水果中,苹果占全部水果的,草莓占全部水果的,其余的是桃子,桃子占全部水果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C
【解析】试题分析:用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无论怎么拼,拼成图形的面积都是1×5=5(平方厘米),由此求解.
解:拼成图形的面积是1×5=5(平方厘米)
所以拼成的图形的面积都相等;
故选:C.
【点评】抓住图形拼组的特点:拼组后面积不变进行求解.
2、A
【分析】相加求得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科的总分数,进而用总分数除以科数即得平均成绩,由此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97+99+100+98)÷4
=394÷4
=98.5(分)
故答案为:A
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解方法:用所有数据相加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3、C
【解析】练习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120平方厘米。
4、A
【分析】根据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并结合图可知:因为从图1中拿走一个正方形可以变成图2,所以很明显面积变小了;图2和图1比多出2条边,所以周长增加了。
【详解】根据分析:从图1中拿走1个正方形变成图2后面积变小了,周长增加了;
故答案为:A。
此题考查了面积及面积大小比较,明确周长和面积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D
【分析】已知长方形的长与宽,要求长方形的面积,用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8×5=4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D。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
【解析】略
7、×
【分析】分别计算出510÷5与405÷3的商后判断即可。
【详解】510÷5=102,405÷3=135
405÷3商里面没有0;
故答案为:×
计算整数的除法时,当哪一位上的数字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最高位除外)。
8、×
【解析】略
9、√
【分析】设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是1cm,先求出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用三个边长是1cm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方法只有一种,求出拼成后长方形的长是(1+1+1)cm,宽是1cm,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和周长公式C=(a+b)×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a,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分别求出面积与周长,即可解答。
【详解】设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是1cm,正方形周长:1×4=4(cm),面积:1×1=1(cm2);
长方形的周长:(3+1)×2=8(cm),面积:3×1=3(cm2);
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3倍,周长是正方形周长的2倍,故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了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灵活应用。
10、正确
【解析】【考点】方向
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如果医院在超市的东方,则超市在医院的西方,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方位可知,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位置是相对的,据此解答.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800 80 80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两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扩大的倍数等于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两个因数都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缩小的倍数等于两个因数缩小倍数的乘积;由此解答。
【详解】填表如下:
我的发现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故答案为:(1)800 (2)80 (3)800
(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本题主要是推导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12、2 4 6 七分之六
【解析】略
13、0.3 1.1 1.8 2.5 3.3 3.9
【详解】略
14、1 无数
【详解】略
15、两 两
【解析】略
16、0.8 1.4 5.6
【分析】(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阴影部分为8份,用小数表示是0.8。
(2)可以分为两部分:左面为1,右面的单位“1”平均分成10份,阴影部分表示其中的4份,用小数表示是0.4;与左面的单位“1”合起来为1.4。
(3)1张5元,1张5角用元表示为0.5元,1张1角用元表示为0.1元,合起来为5.6元。
【详解】(1)图一用小数表示为0.8;
(2)图二用小数表示为1.4;
(3)图三用小数表示为5.6元。
本题主要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7、平方米 厘米 平方厘米 米
【解析】略
18、21.9元 12.8元 7.6元
【解析】略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550;0;70;203;
;1300;;2.4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一,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二,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三,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加进位。
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详解】(1)11×50=550;
(2)0×120=0;
(3)560÷8=70;
(4)609÷3=203;
(5)1-=;
(6)1500-200=1300;
(7)+=;
(8)3.5-1.1=2.4
故答案为:550;0;70;203;;;1300;;2.4
熟练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的计算是关键,计算过程要认真仔细。
20、4.2;1.8;840;1144
10.4;4.9;3150;900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去乘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结果的个位与因数的个位对齐,然后用这个数的十位去乘另一个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结果的个位与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计算得出的结果加起来即可;乘法的验算:交换乘数的位置,看两次乘得积是否一致;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减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
【详解】1.9+2.3=4.2 4.6-2.8=1.8
*35×24=840 *44×26=1144
验算: 验算:
3.8+6.6=10.4 9.8-4.9=4.9
*75×42=3150 *36×25=900
验算: 验算: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计算时要仔细、认真,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
21、16
【详解】64÷4=16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见详解
【分析】1个方格面积是1平方厘米,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在6个格子涂色,形成一个图案即可;4×4=16(平方厘米),只要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即可。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面积的认识和正方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23、如下表所示:
【解析】略
24、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据此表示把整体平均分为4份,涂色的占其中的一份,由此解答。
【详解】
解决此题明确分数的分母是表示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分数的分子是表示涂色的份数。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小华
【解析】637÷7=91(节)
408÷4=102(节)
102>91
小华多
答:小华平均每天收集的旧电池多。
26、(1)43
(2)西红柿
(3)2
(4)问题:五(2)班一共有多少人?41人。
【分析】(1)把三(2)班喜欢吃的每种蔬菜的人数相加,即可求出一共有多少人;
(2)把喜欢吃每种蔬菜的人数相加再比较即可;
(3)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
(4)问题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1)18+15+4+6
=33+4+6
=37+6
=43(人)
三(2)班有(43)人。
(2)西红柿:18+16=34(人)
茄子:15+15=30(人)
青菜:4+2=6(人)
其他:6+8=14(人)
34>30>14>6
两个班最喜欢吃(西红柿)菜。
(3)4-2=2(人)
喜欢吃青菜的三(2)班比五(2)班多(2)人。
(4)问题:五(2)班一共有多少人?
16+15+2+8
=31+2+8
=33+8
=41(人)
答:五(2)班一共有41人。(答案不唯一)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7、13个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全家人第一天吃了这些苹果的,表示将20个苹果平均分为5份,吃了其中的2份,由此用20÷5×2解答;第二天吃了这些苹果的,表示将这些苹果平均分为4份,吃了其中的1份,由此用20÷4解答,最后将两天吃的个数相加。
【详解】20÷5×2
=4×2
=8(个)
20÷4=5(个)
8+5=13(个)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意义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分数中分母、分子的含义,分别求出两天吃的个数,再进行解答。
28、
【解析】+=
答:妈妈和小兰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
29、
【分析】用总量“1”减去苹果占的分率,再减去草莓占的分率,即可求出桃子占全部水果的几分之几。
【详解】
答:桃子占全部水果的。
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把总量看成单位“1”,再根据减法的意义求解。
因数
2
2
2
20
200
…
因数
4
40
400
4
4
…
积
8
80
(______)
(______)
(______)
…
因数
2
2
2
20
200
…
因数
4
40
400
4
4
…
积
8
80
(800)
(80)
(800)
…
2022-2023学年沈阳市新城子区数学三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沈阳市新城子区数学三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认真填写,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反复比较,慎重选择,细心计算,认真检查,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政和县数学三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政和县数学三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选,认真辨析,我会判,仔细观察,我会填,认真细致,我会算,动手操作,我能行,生活问题,我会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新城子区数学四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新城子区数学四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神奇小帮手,我是小法官,快乐ABC,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