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1 声音是什么导学案
展开【知识梳理】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发声液体发声气体发声
4.证明发声振动的小实验:音叉入水、乒乓球碰音叉弹起、敲鼓纸屑跳动
音叉入水 乒乓球碰音叉 弹起敲鼓纸屑跳动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介质;
气体传声固体传声液体传声
2.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电磁波)交谈;
证明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真空铃实验):
(1)实验过程: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置于密封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吸走,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小,当玻璃罩内的空气几乎都被抽出时,闹钟的铃声变得很小。
(2)推理:空气越少,闹钟的声音越小,如果没有空气,闹钟的声音将不能传出。
(3)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3.(1)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2)成因:声源振动将空气向周围挤压,振动依次向外传递,形成声波。
三、声速
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m/s,读作米每秒。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指的就是此值。
2.影响声速的因素:
(1)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2)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拓展:物理学中,路程用s表示,速度用v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的关系为。
四、回声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便形成回声。回声是声音的反射。
2.人耳能分辨出回声和原声的条件: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
3.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以下情况:一部分声波在障碍物表面反射;另一部分声波可能进入障碍物,被障碍物吸收甚至穿过障碍物,如隔墙能听到相邻房间里的声音。不同障碍物对声波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不同。通常情况下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音的能力强。如: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的光滑圆形墙壁能使声波发生多次反射;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强,如音乐厅的蜂窝状天花板就是为了吸收声音。
五、声音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人们通过声音交谈;
(2)铁路工人通过敲击火车车轮的声音判断螺丝是否松动;
(3)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病情。
(1) (2) (3)
2.声音具有并且可以传递能量
(1)声音可以使扬声器前的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晃动;
(2)放鞭炮时,人们感到大地在振动;
(3)敲击左侧音叉,右侧音叉振动了起来。
(1) (2) (3)
【易错点】
1.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2.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是绝对的v固>v液>v气,例如声音在软木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在水中传播的速度。
【规律总结】
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如用乒乓球的弹起、水花的溅起显示音叉的振动。
理想实验法:通过实际实验的结果来得到理想化的结论,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理想实验法或实验推理法。如真空铃实验。
【典例分析】
1.(2021·贵州黔南·八年级月考)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A.唱歌的小明B.飞行中的蜜蜂C.挂在胸前的哨子D.震动的手机
2.(2021·山东临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3.(2021·湖北武汉·八年级月考)如图所示,此时能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
B.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本实验用到的是理想实验法
D.闹钟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4.(2022·河南安阳·八年级期末)人对着山崖呼喊能听到回声,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与人到山崖的距离有关,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以340m/s传播,人对前后两个声音的分辨时间差约为0.1s,估算一下人距离山崖至少需要超过___________m才能把原声和回声分开。在研究声音传播时,发现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 __________选填“快”、“慢”或“一样”)。
【思路小结】
1.一切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无一例外。
2.判断声源的依据是看物体是否正在振动。
3.在解有关声音的计算题时,可通过画示意图辅助梳理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解题思路。
【精典训练】
一、单选题
1.(2022·湖南长沙·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小陈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可以用来探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2022·辽宁朝阳·八年级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C.《黄河大合唱》歌词中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说明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作为声源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3.(2022·四川成都·八年级期末)如图,甲实验: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把泡沫料球弹起。若在月球(真空环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实验是( )
A.甲实验B.乙实验C.甲、乙实验都能D.甲、乙实验都不能
4.(2022·北京市人大附中·九年级开学测)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
B.将纸屑放到正在发声的喇叭纸盆上,看到纸屑在“跳舞”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又去轻触静止悬挂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密封在塑料袋内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
5.(2022·辽宁大连·八年级期末)如图,将纸屑撒在扬声器上。当扬声器发声时,纸屑跳动起来。这说明( )
A.空气可以传声B.纸屑可以传声
C.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6.(2022·陕西西安·八年级期末)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是因为( )
A.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没有产生振动
B.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振动微小,导致声音太小
C.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真空不能传声
D.以上原因均不是
7.(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题为《亚丁湾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称,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最好用一层( )
A.塑料网B.真空网
C.液体物质网D.金属物质网
8.(2021·云南省昆明·八年级期末)一位司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驾车朝西山方向匀速直线行驶,在距西山脚360m处鸣了一声笛,汽车继续向前行驶40m时,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汽车的速度为( )
A.17.9m/sB.18.9m/sC.20.0m/sD.21.9m/s
9.(2021·贵州贵阳·八年级期末)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会消失,这是因为( )
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C.手能够吸收鼓声D.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10.(2022·福建南平·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如图,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可观察到小球被音叉反复弹开,音叉不发声时观察不到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作用是放大了音叉的微小振动B.小球的作用是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微小振动的音叉不具有能量D.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二、填空题
11.(2022·湖南长沙·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____.
12.(2021·河南焦作·八年级期中)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如图所示,敲鼓时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且声音越响纸屑跳得越高。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1)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
(2)同一发声物体_____越大,它发出的声音越大;
(3)该实验利用了_____法,将_____转换成_____便于观察。
13.(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一列高速列车A以40m/s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与之相邻的另一轨道上的高速列车B正以60m/s的速度迎面驶来。A车司机拉响汽笛,发出两声短促的汽笛声,汽笛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恒为340m/s,两车未相遇,则B车接收到这两声汽笛信号的时间间隔是______s。
14.(2021·重庆市南开中学·九年级月考)在南开中学的物理课堂上,同学们认真聆听着老师精彩的例题讲析。老师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____产生的,同学们听到老师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
三、实验题
15.(2021·吉林长春市·八年级月考)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好物理要多做实验。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实验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 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把乒乓球弹起,说明______可以传声;假设在月球上进行乙图实验,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3)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时,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得出:______。【典例分析】
1.(2021·贵州黔南·八年级月考)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A.唱歌的小明B.飞行中的蜜蜂C.挂在胸前的哨子D.震动的手机
【答案】C
【解析】
A.唱歌的小明,发出了声音,是声源,故A不符合题意;
B.飞行中的蜜蜂,翅膀振动,产生的了声音,是声源,故B不符合题意;
C.挂在胸前的哨子,没有发出哨声,不是声源,故C符合题意;
D.手机振动发声,是声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1·山东临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C
【解析】
发声的音叉振动较弱,不易观察,但可以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就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1·湖北武汉·八年级月考)如图所示,此时能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
B.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本实验用到的是理想实验法
D.闹钟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答案】D
【解析】
AB.抽气时钟罩内空气减少,传声的介质变少,因此传出钟罩外的声音越来越小,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步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由大变小,由此我们可以推理得出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本实验用到了理想实验法,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2·河南安阳·八年级期末)人对着山崖呼喊能听到回声,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与人到山崖的距离有关,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以340m/s传播,人对前后两个声音的分辨时间差约为0.1s,估算一下人距离山崖至少需要超过___________m才能把原声和回声分开。在研究声音传播时,发现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 __________选填“快”、“慢”或“一样”)。
【答案】 17 快
【解析】
[1]一个人要想从听觉上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声音来回传播需用时间至少0.1s,则自己的叫声从发出到障碍物需用时间
由得人至少要离障碍物距离
[2]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固体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不能传声,而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思路小结】
1.一切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无一例外。
2.判断声源的依据是看物体是否正在振动。
3.在解有关声音的计算题时,可通过画示意图辅助梳理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解题思路。
【精典训练】
一、单选题
1.(2022·湖南长沙·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小陈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可以用来探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答案】A
【解析】
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2·辽宁朝阳·八年级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C.《黄河大合唱》歌词中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说明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作为声源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A
【解析】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故A符合题意;
B.唱歌中音调太高,声带振动太快,人的声带很难长时间保持高频率振动,所以后面就会出现唱不上去的情况,故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风在吼是空气振动发声,马在叫是马的声带振动发声,黄河在咆哮是河水振动发声,空气、声带、河水是声源,故C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是靠超声波的巨大能量将小石头震碎,该事例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2·四川成都·八年级期末)如图,甲实验: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把泡沫料球弹起。若在月球(真空环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实验是( )
A.甲实验B.乙实验C.甲、乙实验都能D.甲、乙实验都不能
【答案】A
【解析】
甲实验只要音叉在振动,泡沫塑料球接触时,音叉的振动带动泡沫塑料球,塑料球弹开,在月亮上也是的,音叉的振动带动乒乓球运动。而乙实验在地球上由于空气能够传声,左边的音叉会振动,从而带动乒乓球运动,在月球上,由于没有介质,不能传声,故左边的音叉不会振动,乒乓球也不会弹起,故甲实验可以,乙实验不行,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2·北京市人大附中·九年级开学测)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
B.将纸屑放到正在发声的喇叭纸盆上,看到纸屑在“跳舞”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又去轻触静止悬挂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密封在塑料袋内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
【答案】D
【解析】
A.音叉激起水花是音叉振动引起了水的振动,即音叉正在振动,此现象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纸屑在“跳舞”是因为喇叭纸盆正在振动,引起纸屑的振动,此现象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乒乓球被弹开是因为音叉的振动引起了乒乓球的振动,此现象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能听到水中塑料袋内手机发出的声音说明液体能传声,此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发声的条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2·辽宁大连·八年级期末)如图,将纸屑撒在扬声器上。当扬声器发声时,纸屑跳动起来。这说明( )
A.空气可以传声B.纸屑可以传声
C.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答案】C
【解析】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将纸屑撒在扬声器上,可以将振动放大,便于观察,纸屑跳动起来表明扬声器正在振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2·陕西西安·八年级期末)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是因为( )
A.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没有产生振动
B.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振动微小,导致声音太小
C.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真空不能传声
D.以上原因均不是
【答案】C
【解析】
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有振动产生,但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题为《亚丁湾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称,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最好用一层( )
A.塑料网B.真空网
C.液体物质网D.金属物质网
【答案】B
【解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阻挡这种声波武器的袭击最好用一层真空网,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1·云南省昆明·八年级期末)一位司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驾车朝西山方向匀速直线行驶,在距西山脚360m处鸣了一声笛,汽车继续向前行驶40m时,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汽车的速度为( )
A.17.9m/sB.18.9m/sC.20.0m/sD.21.9m/s
【答案】C
【解析】
因声音传播的距离等于鸣笛时汽车到西山距离的2倍减去汽车行驶的距离,所以,声音传播的距离
由可得,声音传播的时间
因汽车行驶的时间和声音传播的时间相等,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
故选C。
9.(2021·贵州贵阳·八年级期末)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会消失,这是因为( )
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C.手能够吸收鼓声D.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答案】D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原因是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2·福建南平·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如图,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可观察到小球被音叉反复弹开,音叉不发声时观察不到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作用是放大了音叉的微小振动B.小球的作用是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微小振动的音叉不具有能量D.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答案】A
【解析】
A.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但是不易观察,放一个小球,振动的音叉将小球弹开,通过小球的振动来反映音叉的振动,故A正确;
B.小球的作用是放大了音叉的微小振动,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故B错误;
C.声音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微小振动的音叉也能发声具有能量,故C错误;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1.(2022·湖南长沙·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____.
【答案】能量
【解析】
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12.(2021·河南焦作·八年级期中)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如图所示,敲鼓时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且声音越响纸屑跳得越高。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1)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
(2)同一发声物体_____越大,它发出的声音越大;
(3)该实验利用了_____法,将_____转换成_____便于观察。
【答案】 振动 振幅 转换 鼓面和纸盆的振动 纸屑的运动
【解析】
(1)[1]敲鼓时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这些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2]敲鼓时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说明鼓面振幅越大;扬声器发声时,声音越响纸屑跳得越高,说明纸盆振幅越大;所以同一发声体振幅越大,声音越大。
(3)[3][4][5]实验中鼓面振动和纸盆的振动微小,把它们的振动转换成纸屑的运动,易于观察,这是用到了转换法。
13.(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一列高速列车A以40m/s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与之相邻的另一轨道上的高速列车B正以60m/s的速度迎面驶来。A车司机拉响汽笛,发出两声短促的汽笛声,汽笛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恒为340m/s,两车未相遇,则B车接收到这两声汽笛信号的时间间隔是______s。
【答案】0.75
【解析】
已知A车速度vA=40m/s,B车速度vB=60m/s,假设第一次鸣笛时两车相距为s,第一次收到笛声用的时间是
1s后发出第二次笛声,此时两车缩短的距离
s′=(vA+vB)Δt=(40m/s+60m/s)×1s=100m
1s后发出第二次笛声,则B车收到第二次笛声时需要的时间
则收到这两声汽笛信号的时间间隔
14.(2021·重庆市南开中学·九年级月考)在南开中学的物理课堂上,同学们认真聆听着老师精彩的例题讲析。老师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____产生的,同学们听到老师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
【答案】 振动 空气
【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2]同学们和老师之间的介质为空气,则同学们听到老师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三、实验题
15.(2021·吉林长春市·八年级月考)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好物理要多做实验。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实验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 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把乒乓球弹起,说明______可以传声;假设在月球上进行乙图实验,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3)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时,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得出:______。
【答案】 振动 放大作用 空气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
(1)[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乒乓球被弹起是因为音叉振动造成的,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乒乓球被弹起是因为音叉振动造成的,乒乓球起到放大的作用。
(2)[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把乒乓球弹起,两个音叉之间是空气,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4]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传声介质,假设在月球上进行乙图实验,则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3)[5]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时,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传声能力越来越差,所以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小,可以推知真空不能传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4.2 透镜学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4.2 透镜学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规律总结,典例分析,思路小结,精典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5 光的反射导学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5 光的反射导学案,共3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表格,实验分析,实验结论,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5 水循环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5 水循环学案及答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规律总结,典例分析,思路小结,精典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