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01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02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选择题,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默写
    (1)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安安同学下半夜起身去登山。山里半夜凄清的氛围让他感到寒冷与恐惧,她可以用《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来体现这种心情。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丙]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纺、麻桌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2.[甲]属于“风雅颂”中的《______________》篇;[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人名)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足为外人道也( ) (2)杨谢而从之(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从[乙]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可知“渔人”没有留在桃花源,从[丙]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可看出杨氏是要定居穴中的。
    6.[乙][丙]所描绘的社会面貌、居民生活状态等方面,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语回答)
    7.对上述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诗写了一个男子思念追求女子的过程,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乙]中是渔人偶然发现了桃花源,[丙]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大山之穴。
    C.[丙]文中的民众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丙]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穴。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的”“得”“地”的前世今生
    ①几年来,在学生作文、荧屏字幕,乃至报纸杂志上,结构助词“的”和“地”混淆不分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开始扩展到“得”字了。就连某知名报纸上也出现了“乌鸦远比人们想象得更聪明”的表述。
    ②人们不禁要问: ? ?
    ③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得”“地”三个字同属于结构助词,一般置于一个词或词组的前面或后面,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构关系,特别是句子中语汇之间的关系。
    ④不过,上述“的”“得”“地”的用法,并不是自古以来一直这样清楚而固定的。
    ⑤ ……
    ⑥“地”字,据现代学者推测同样源于“之”或“者”,在古代白话中经常会与“底”或“的”字互换。同时,“地”字也可特别用来表示谓语的修饰语,与今天汉语规范语法中“地”字的用法一样。
    ⑦“得”字,则经历过一个不太一样的过程。其表示可能性或者结果与程度状态的含义,很可能来源于它的本来实词含义,即“得到”“获得”以及后来的引申义“能够”“完成”再经过一个虚词化的过程后,变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结构助词。
    ⑧在古代用白话文写作的书籍中,这三者往往混用在一起,作者们似乎对此并不在意。这种混乱甚至持续到了近现代。白话文运动中,还曾讨论过是否应区分“的”“得”“地”“底”的用法,最终结论是可以依照个人喜好和写作习惯自行选用。胡适主张一律用的”;而鲁迅、胡适、老舍等人的作品,则是“的”“得”“地”不分。
    ⑩直到1956年,由中国政府主导编订和推广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才最终规定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的”“得”“地”三个字各自的语法含义与用途。从学术界的观点看,“的、地、得”的分工使得汉语书面语的表达更为科学、精密,这是现代汉语书面语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现代汉语教材、权威辞书都是主张给予严格区分的。毕竟“的”“得”“地”涉及的是语法,对这三者进行区分是必要的。
    8.“乌鸦远比人们想象得更聪明”中的“得”应改为“的”。下列加点的“的”与此句中“想象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在古代用白话文写作的书籍中,这三者往往混用在一起,作者们似乎对此并不在意。
    B.“的、地、得”的分工使得汉语书面语的表达更为科学、精密。
    C.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现代汉语教材、权威辞书都是主张给予严格区分的。
    D.“的”“得”“地”涉及的是语法,语法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必须遵循的规则。
    9.下面四个句子是第⑤段的内容,其正确排序是B-________ 一______—______
    A唐宋时期用古白话写成的文献中,“底”字的用法基本与今天的“的”字相同,用来标志修饰名词的定语或者所属关系,如“文王底说”(周文王的说法)
    B.“的”字源于古白话中的“底”字。
    C.到元代,“的”字逐渐获得了“底”作为结构助词的意义,并最终大规模取代了“底”字。
    D.“底”字在古代曾可用做代词,作为“之”或“者”的一种音变,用来表示“什么”或者这个”如“干卿底事”(关你(卿)什么事?)
    10.联系全文内容,在第2段的横线处填人恰当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文字可以放在本文哪一段?请具体阐明理由。
    在《红楼梦》第二回中,“便要凿牙穿眼的”中“的”字与今天的规范用法相同,而“每打的吃疼不过时”中“的”字在今天的规范语法中则应为“得”。有意思的是,这一回中还出现了“疼得好些”,此处的“得”与今天规范语法相同。足见那时的作家们对“的”“得”“地”三字的使用较为随意,并无一定之规。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格兰来的洋大夫①(节选)
    朱石生
    ①科龄和李小川来到京施医院遗址。医院前身是个佛寺,门前当街有两根柱子,近二十米高,是当初挂旌幡的旗杆。义和团曾试图烧掉这两根柱子,没成功,但房子都被烧毁了,拿得动的东西都被劫走,剩下的家什全被砸烂。看着满地狼藉,李医生叹了一口气:“京施医院办了四十年,我们治疗过的病人超过一百万,现在成了这个样子。”
    ②科龄来北京,带着自己的梦,建立医学院的梦。但眼下他有更迫切的任务,就是把眼前这片瓦砾堆恢复成一所医院。
    ③一个横在眼前的难题是,他请不起施工队。伦敦总会每年只提供十多英镑的活动费用,那最多能买一些办公用品,房子问题怎么解决?他在废墟里四处转,转到后院,发现倒塌的马厩紧挨着院墙,墙外有个粮仓,里面没东西,似乎闲置着。科龄去找物业主人打听,业主听说科龄在找地方重建医院,很痛快地说,反正房子也是闲着,你们随便用,不用给钱。
    ④粮仓很破旧,让科龄想起朝阳的那个猪圈,一样的残败,一样的茅草屋顶,屋顶里一样有许多老鼠。李医生召回老医院里的几位勤杂工,把房子整理好,用作门诊部。科龄用那点可怜的经费,加上自己的工资,买了一些药品和一些器材,买不起的东西就试着自己拼。做细菌培养的孵化箱是饼干罐改制的,下面用酒精灯加热,一个普通温度计塞进罐子里,根据读到的读数手工调整温度。
    ⑤粮仓改建完成后,那个马厩也要利用起来。烧毁的主要是屋顶和门窗,墙壁主体还在,把墙补补,从其他废墟里捡一些材料,重新做了个屋顶,把门窗修好,这就是住院部。
    ⑥各处清理干净之后,工人们居然还倒腾出一间小房,权当医生宿舍。科龄挂出通知。京施医院恢复免费看病。很快,门外的病人就排成了长队,有小贩,有乞巧,有吸鸦片破产的流浪汉,他们身上永远有臭味,走到哪里就把虱子和跳蚤带到哪里。病人进诊室之后,科龄依照中国风俗,首先要问“吃了吗”,而答案永远是“好几天没吃一口东西”。于是他从几乎透明的钱包里再抠出几个铜板,每天在诊室里准备一点小米粥或是窝窝头。
    ⑦冬天很快到来,北京的夜里,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度,许多乞丐冻伤,溃裂的伤口继发坏疽感染。到了这一步,科龄需要给他们截肢,那就得有手术室。勤杂工拿出本事,又整理好一间小屋,地板是用碎砖临时铺的,没有专用的手术台,勤杂工从残破的家具里拆出木条和木板,自己做了个架子,上面搁一块厚实的门板就可以开张。科龄的日记里说:“刚到北京不久开始做各种大手术,效果相当好。
    ⑧能给病人做截肢,一般的医生会觉得已经仁至义尽,但科龄看着只有残肢的病人,觉导难受,于是又挤出一点钱,自己用木头做假肢,给那些病人安装好。
    ⑨有个吸鸦片耗尽家财的人,头朝下掉进井里,没想到井底没水,只有厚厚的淤泥。冲力撕开了他的头皮,污泥淹没他半个脑袋,口鼻却还露在外面。朋友们找到,把他拖上来到科龄的诊室。这时已经是深夜,科龄忙了一天,几乎站着就能睡着,但他打起精神,给病清创止血,缝合头上的豁口。
    ⑩他边缝边想,在朝阳,刘亦@就可以做这种处理,如果我能办起医学院,培养出一批批的刘亦,那能救助多少这样的病人?
    [注释]①指科龄,英国伦敦会的医疗传教士,北京协和医学堂首位校长。“科龄”是他中国名字。本文节选自作者的中篇纪实文学作品《苏格兰来的洋大夫》。②刘亦:中国科龄在朝阳行医时的助手。
    12.概括科龄在重建京施医院过程中所做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住院部→建手术室
    13.关于本文中次要人物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小川医生不仅是京施医院的职员,也是京施医院的建设者。
    B.房主免费提供粮仓建医院,反映出科龄来华救助行为之感人。
    C.作者交代病人的身份,赞扬了科龄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D.在科龄救治的病人身上,可以看到晚清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
    14.比较阅读,分析原句的语言表现力。
    原句:于是他从几乎透明的钱包里再报出几个铜板,每天在诊室里准备一点小米粥或是窝窝头。
    改句:于是他从钱包里再拿出几个铜板,每天在诊室里准备小米粥或是窝窝头。
    15.联系全文和相关注释,简析结尾的妙处。
    四、选择题
    16.请你根据《说文解字》中对造字的六个条例的解释,完成选择题。
    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都相同或一部分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汉字“鱼”“口”“耳”“手”“田”等都是象形文字。
    B.“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刃”是指事文字。
    C.“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江”“河”是转注文字。
    D.“令”本义是发号,假借为“县令”的“令”,这是假借文字。
    五、名著阅读
    17.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圆豆同学推荐大家采用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并请你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
    (1)根据上述“方法提要”,请推测圆豆推荐大家采用的阅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二:( )
    18.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的方法,说说你的看法。
    六、作文
    19.题目:从此,我不再低头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 微君之躬 天涯若比邻 欲济无舟楫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躬、涯、舟楫、凄、怆、幽邃。
    2. 风(国风) 陶渊明 3. 值得 感谢 4.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件一件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中人)都感叹惋惜。 5. “停数日,辞去” “杨谢而从之” 6.社会安定和平,人人平等;民风淳朴;人们过着自由快乐、自给自足的生活。 7.D
    【解析】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诗经按照音乐性质可分为风、雅、颂。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宫廷宴飨或朝会时的乐歌,即所谓正声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关雎》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属于《风》篇。
    乙文根据内容可判断为《桃花源记》,作者为陶渊明。
    3.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翻译。
    (1)句意:不值得对外人说。足:值得;
    (2)句意:杨氏道谢并且听从了他的安排。谢:感谢。
    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注意把握重点实词及语法。注意:
    具:详细;所闻:所听到的事情;“皆叹惋”为省略句,省略了主语“村中人”。
    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甲文“停数日辞去”,可知,渔人在桃花源呆了几天以后告辞离开,没留在桃花源;乙文“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杨谢而从之”可知,杨氏道谢并且听从了他的安排,留在了穴中。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甲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知,桃花源的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知,桃花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争、社会安定,人人安居乐业。
    乙文“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纺、麻桌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可知,穴中人自给自足,社会公有制,民风淳朴,安居乐业。从社会面貌上来看,二者都社会安定、民风淳朴;从居民生活状态来看,都自给自足,怡然自得。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留在洞中”有误,根据丙文杨谢而从之,可知,杨氏道谢并且听从了他的安排;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甲】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乙】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丙】老人带领姓杨的人来到一个大的山洞,鸡和狗都很悠闲和乐的样子,人民都聚集在一起住。到了一个人家,老人对(这户人家)说:“这个人想要(到你们这里)住下,能不能容留他?”穴中人回答说:“你既然愿意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贤能的人。我们这里只要是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桌(臬,麻)这类东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与众人共享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你要真的来,请不要携带金银珠宝这些珍异的东西,(人们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里是不缺的。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可以从别人那里取得食物罢了。”姓杨的人道谢并且听从了他的安排。穴中人又告诫道:“你如果来晚了,山洞就封着了。”到了夜晚,姓杨的人与老人一起出来。
    8.D 9. D A C 10. 第一句应围绕“的”“得”“地”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设问。示例:“的”“得”“地”的区别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句应围绕区别“的”“得”“地”的合理性设问。示例:对它们不加区别合理吗? 11.第⑧段这段文字运用了举例子,列举了《红楼梦》中出现的“的”“得”混用的现象;具体说明了第⑧段“在古代用白话文写作的书籍中,这三者往往混用在一起,作者们似乎对此并不在意”的中心句(核心、要点)
    【解析】8.考查拓展应用。
    例句中的“的”用在词或短语之后,组成“的”字结构,代指某人某事某物。
    A.结构助词;
    B.结构助词;
    C.语气助词,表陈述,原本就是如此;
    D.与前面的“涉及”组成“的”字结构,代指某项内容;
    故选D。
    9.考查句子排序。
    按时间排序,先是古代,然后是唐宋,接着是元代。故排序为:DAC。
    10.考查根据语境补充句子。应根据后文的内容来完成补充。
    第③段到第⑦段分别介绍了“的”“地”“得”的区别是如何产生的。根据这几段的内容可设定问题为:“的”“得”“地”的区别是如何产生的?
    最后两段先是介绍了近代人们并不太在意这三个词语的区别,这种混乱一直持续到了近现代。末段表明作者的观点,对这三者的使用进行区分是很有必要的。根据这两段的内容可设定问题为:对它们不加区别合理吗?
    意近即可。
    11.考查补充文本内容。
    根据所给语段中的“在《红楼梦》第二回中……与今天规范语法相同”可知,本段列举了《红楼梦》中出现的“的”“得”混用的现象。语段中的“足见那时的作家们对‘的’‘得’‘地’三字的使用较为随意,并无一定之规”与第⑧段中的“在古代用白话文写作的书籍中,这三者往往混用在一起,作者们似乎对此并不在意”相契合。所以应放在本段。
    12. (1)找房子(地方) (2)建门诊部 (3)买药品和器材 13.B 14.【答题示例】原句中“几乎透明的”夸张地写出了科龄经费之少,“抠”非常生动地写出他在此情况下拿钱出来非常艰难的样子,也呼应了下文“一点”,说明他能提供的食物也相当微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科龄竭尽所能关爱病人的“仁义”之举的高度赞扬 15.【答题示例】结尾描写科龄的心理活动,表明他对在中国办医学院的信念之执着,表达了作者对科龄为中国医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的肯定;同时呼应了前文所说,办医学院是“他的梦”,使结构更严谨;还激发了读者对这个梦的后续发展的阅读期待。
    16.C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理解。
    C.有误,“江”“河”,“氵”是形旁,“工”“可”是声符;所以,“江”“河”是形声字,而非“转注文字”;
    故选C。
    17.(1)选择性阅读(答案不固定,意对即可)
    (2)任务一:《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本是唱诗给人听,相当于现在排比的修辞手法;“比”指的是不直陈而用譬喻;“兴”指的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一般在诗的发端。(三点中解释其中一点即可给分)
    (3)任务二:D
    【详解】(1)考查阅读方法。根据“方法提要”中的“每次阅读可以选择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是需要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是感兴趣的内容”可知,圆豆推荐大家采用的阅读方法是选择性阅读。
    (2)考查名著阅读。《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赋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比兴,或者起兴后再用赋。
    比就是类比,一般来说,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国风》多用比兴,《大雅》多用赋法。
    (3)考查名著内容。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故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辞赋第十一》。故选D。
    18.示例:同意。《经典常谈》这种涉及面较广的作品适合选择性阅读,可以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诗经)第四》专门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以及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将这三篇组合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详解】考查名著阅读。
    《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因为这本书涉及面非常广,所以应适合选择性阅读。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诗》介绍了乐府诗到宋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国诗歌受到的楚辞的影响。这三篇都与诗歌有关。《诗经》《楚辞》是中国诗歌现实义义和浪漫主义的起源,《诗》是中国诗歌的发展,将这三篇联系起来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方法提要
    阅读任务
    目的性较强,每次阅读可以选择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是需要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是感兴趣的内容。
    任务一:学完教材中《诗经》二首以后,小九同学对《诗经》的表现手法十分感兴趣,请你向她说明《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任务二:橙子同学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 )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