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展开202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
语 文
2023.5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休闲文化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生命状态。人们的精神文化境界是否得到提升, 能否生成一个天人和谐的意象世界,成为衡量一种休闲方式是否具有审美意味的标准。
杰弗瑞·戈比说:“拥有休闲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从无休止的劳作中摆脱出来…… 以优雅的姿态,自由自在地生存。”而《红楼梦》的大观园就为众多儿女们营造了这样一种 积极的休闲环境。大观园里,人们终日游憩不倦,品茶,饮酒,吟诗,作赋,赏花,放风筝, 编柳条……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展现了一幅幅极富美感和诗意的休闲生活画卷,也使儿女 们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种种束缚,摆脱了审美的冷淡,在他们自己创造的意象世界中回到人本 真的生活世界,获得审美愉悦。
在大观园中,那群女子诗意地栖息着,从“秋爽斋偶结海棠社”开始,曹公便开启了休 闲审美的各种热闹的场景描写——争作海棠诗,结菊花盛会,持鳌赏桂,穿红戴绿,嬉笑打 闹。“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境界。”结社源于探春的雅兴大 发,发乎于内是精神文化世界的建设冲动,由李纨自荐掌坛,迎春出题限韵,惜春卷录监场, 探春、宝钗、宝玉、黛玉作诗。字里行间流动着儿女们浸润在文化世界积极进行审美创造的 生命状态。行酒令也是《红楼梦》休闲文化的一种。原文描写道:“那女儿们皆是惯的,或 紧或慢,或如残漏之滴,或如迸豆之疾,或如惊马之驰,或如疾电之光而忽暗,其鼓声慢,传梅亦慢,鼓声疾,传梅亦疾。”待鼓声止而梅花落于谁人之手,谁便讲一个笑话。酒席间
笑语欢声,其中的情趣是别于日常的快意别致,乃一种富有审美意蕴的审美活动。在休闲文 化中涌现出的感性活动,令她们体验到自己是自由的、与世界是一体的。
(摘编自《论<红楼梦>中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
材料二:
在休闲文化异彩纷呈的年代,不同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文化底蕴将休 闲文化划分成了各种不同的形态:体育运动型的休闲文化、观光旅游型的休闲文化、阅读赏 析型的休闲文化、游艺娱乐型的休闲文化、虚拟互动型的休闲文化、求知探索型的休闲文化 等等。超然客公众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人们的休闲生活时间大为 增加,消费休闲时代已然来临。在消费主义影响下,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活动与消费活 动相结合,相互影响,化身“休闲生活”迅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大背景下,休闲活动体现出共有特性,能够反映当前休闲活动审美 倾向的变化趋势。首先,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特征,是建立在丰富的物质资料基础之上 的。休闲活动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物质享乐的需要,任何没有物 质基础支撑的休闲活动都不能够长久,纯精神感官上的休闲娱乐不为多见。其次,休闲并不 止步于满足基本的生理原欲,休闲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美感体验是最 重要的方面。美感体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快感,一是美感。快感极易得到满足,是典型的 生理欲望,本质上还是人自身对生理原欲感官的延续。对美感而言,生理原欲的影响逐渐减 弱,对精神文化内涵的关注大于对物质欲望的需求。第三,休闲不同于“没有明确的闲暇意 识和闲暇需求”的纯娱乐活动,好的休闲活动是对人生活的必备补充,对人的生活有积极的 导向意义,能够满足人内在的文化缺失。一方面,除像徒步旅行,个人散步、阅读,个人创 作等极少数的休闲活动外,休闲活动中的休闲主体都不止一个人,休闲主体之间开展休闲活 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彼此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休闲寻求内在的精神文化引领。比如, 我们研究品味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时,有着深切的对文化内在关注的愿望;在对弈、品 茗、棋语之际有对自我民族独特文化的传承。最后,自我的解放和自由是休闲所寻求的目标 之一,“我们基本不会在他人所设定的意图下去行动”。人们努力参与休闲,融入休闲生活 之中,是因为“休闲必然使人得到自由”。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生活是想将这种追求生 活化、常态化,不断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
休闲审美活动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展开,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正确的审美价值 取向、健全的审美心理素质、丰富灵敏的审美感知、多样的休闲方式、熟练的休闲技能运用 等等都是获得休闲审美感知的必要条件。要想具备这些审美条件,必要的休闲审美教育必不 可少。培育休闲技能是休闲教育的必经阶段和必备手段。相对于大众看电视、打麻将、看电 影、聊天等普通休闲方式而言,之所以认为音乐、绘画、舞蹈、书法、诗歌、戏剧、歌剧等属于精英休闲方式,离普通大众甚远,是因为诗歌、绘画、舞蹈等这些休闲活动需要休闲参与主体掌握一定的技能,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能,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参与其中,获得 审美情趣的美感体验。
(摘编自《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休闲文化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观园里品茶、饮酒、赋诗等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使儿女们摆脱了审美的冷淡,提升了他们的精神文化境界。
B.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源于大观园女子的雅兴大发,和结菊花盛会一样,都体现了儿女们积极进行审美创造的生命状态。
C.随着休闲文化日渐丰富,当下的休闲文化可以被划分为各种形态,它们虽形态各异,但彼此之间并无高下之别。
D.社会正在经历转型的当下,人们参与休闲活动,在满足生理欲望带来快感的同时,更关注精神文化带来的美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谈到审美化的休闲文化,但论证上,材料一侧重于举例论证,材料二侧重于道理论证。
B.在休闲活动中,我们应该力求减弱快感的影响,强化对美感的追求,提倡精神文化方面的审美体验。
C.《红楼梦》中结社吟诗、行酒令等休闲活动在进行过程中,虽有规则限制,但并不妨碍参与者获得自由。
D.精英休闲方式比普通休闲方式更能让参与者获得审美体验,应当提倡减少普通休闲活动的比重。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一中的“休闲文化”范畴的一项是(3分)
A.贾母月下闻笛 B.晴雯补雀金裘
C.豆官园中斗草 D.宝玉庵中品茶
4.对于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5.据调查,当代青年的休闲方式大多为打网络游戏(占比55%)、逛街购物(占比27%)、 享受美食、看网络电视,请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屋的贝大爷 史铁生
我坐着轮椅来到这两间破旧的老屋,后来,旁边又用碎砖垒成了几间新房。
贝大爷正蹲在屋顶上,给漏雨的屋顶铺沥青。
贝大爷七十多岁了。砌砖和泥、立柱架梁、攀墙上房,他都还做得。贝大爷当过兵打过仗,枪林弹雨里走过来,竟奇迹般没留下一点儿伤残。
“那会儿不懂不是?”贝大爷说,“心想当兵吃粮呗,给谁当还不一样?我看枪子儿找不找你的麻烦。饥荒来了,就出去当两天兵,还能帮助家里几个钱。年岁好了就溜回来,种 地,家里还有老娘在呢。”有人问:“您当兵,抢过老百姓么?”
“苍天在上,可不敢。冲锋陷阵,闹着玩的?缺德一点儿枪子儿也找你。都说枪子儿 不长眼,瞎说。枪子儿可是长眼。当官儿的后头督着,让你冲,你他妈还能想什么?你就得 想咱一点儿昧良心的事儿没有,冲吧您哪。不亏心,没事儿,也甭躲,枪子儿知道朝哪儿走。电影里那都是瞎说。要是心虚,躲枪子儿,哪能躲得过来?咣当,挺壮实的一条汉子转眼就 完了。我四周躺下过多少呀!当了几回兵,哪回我娘也没料着我能囫囵着回来。我说,娘, 你就信吧,人把心眼儿搁正了,枪子儿绕着你走。”
“贝先生,枪子儿会拐弯儿吗?”“会,会拐弯儿。”
你惊讶地看着贝大爷,想笑。贝大爷平静地看着你,让你无由可笑。“这辈子我就信这个,许人家对不起你,不许你对不起人家。”
在基建队,贝大爷随时护着三子,不让他受人欺侮。冬天的末尾,冻土融化,变得温润松软时,贝大爷在门前那块空场上画好一条条白线,砖瓦木料也都预备齐全,老屋里洋溢着 欢快的气氛。但阵阵笑声不单是因为新屋就要破土动工,还因为贝大爷带来的“基建队”中 有个傻子。
“嘿,三子,什么风把你刮来了?”
“你们这儿不是要盖房吗?”
“嗬,几天不见长出息了怎的,你能盖得了房?” 三子愧怍地笑笑:“这不有贝大爷吗?”
三子?这名儿好耳熟。我正这么想着,他已经站到我跟前,并且叫着我的名字了。“喂, 还认得我吗?”他的目光迟滞又迷离。
“噢……”我想起来了,这是我的小学同学,可怎么这样老了呢?驼背,而且满脸皱纹。“你是王……”超然客公众号
“王……王……王海龙。”他一脸严肃,甚至是紧张。
又有人笑他了:“就说‘三子’多省事儿!方圆十里八里的谁不知道三子?未必有人能懂得‘王海龙’是什么东西。”
三子的脸红到耳根,有些喘,想争辩,但终于还是笑,一脸严肃又变成一脸愧怍,笑声只在喉咙里“哼哼”地闷响。我连忙打岔:“多少年了呀,你还记得我?” “那我还能不记得?你是咱班功课最棒的。”
众人又插嘴说:“那最孬的是谁呢?”“小学上了十一年也没毕业的,是谁呢?”“俩腿穿到一条裤腿里满教室跳,把新来的女老师吓得不敢进门,是谁?”
“我——!妈了个巴子的,行了吧?!”三子猛喊一声,但怒容只一闪,便又在脸上化作歉疚的笑,随即举臂护头。果然有巴掌打来,虚虚实实落在三子头上。
“三子!”贝大爷喊,“还不快跟我干活儿去?这群老‘半边天’一个顶一个精,你惹得起谁?”
贝大爷领着三子挖地基去了,甩下老屋里的一片笑骂。三子一边挖土一边念念叨叨地为我叹息:“谁曾想他会瘫了呢?唉,这下他不是也完了?这辈子我跟他都算完了……”
三子的话刺痛了我。这个二十三岁、两腿残废的男人,正在恋爱。他爱上了一个健康、漂亮又善良的姑娘。属于那个年轻的恋爱者的,只有一个词:折磨。
三子的话,又在我心里灌满了惶恐和绝望。一个傻人的话最可能是真的。晚上,三子独自东转西转,无聊了,就还是去贝大爷那儿坐坐。
生产组的新车间盖好了,贝大爷搬去那两间老屋里住,兼做守卫。木床一张,铺盖一卷,几件换洗的衣裳,最简单的炊具和餐具,一只不离身的小收音机。三子到贝大爷那儿去,有时醉醺醺的。贝大爷说:“再喝那玩意儿,什么好东西?”三子说:“您不也喝?” 贝大 爷说:“我什么时候死都不蚀本儿啦!喝敌敌畏都行。”三子说:“我也想喝敌敌畏。”贝 大爷喊他:“瞎说,什么日子你也得把它活下来,死也甭愁活也甭怕才叫有种!”三子便愣 着,撕手上的老茧,目光望向老屋北边的护城河。
夏天的傍晚,烈日晒了一整天的河水疲乏得几乎不动,没有浪,浪都像是死了。若是大 雨过后,河水涨大几倍,浪也活了,浪涌浪落,那才更像一条地地道道的河。长久地看那一 浪推一浪的河水,你会感到一种必然的启示。似乎是这样一个问题:浪与水,它们的区别是 什么呢?浪是水,浪消失了水却还在,浪是什么呢?浪是水的形式,是水的信息,是水的欲 望和表达。浪活着,是水,浪死了,还是水。水是什么?水是浪的根据,是浪的归宿,是浪 的无穷与永恒吧。
我听见,贝大爷的收音机里不紧不慢,反反复复地唱着这样一句歌词:不管浪活着,还是浪死了,都是水的梦想……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在情节安排上颇具特色,主要通过设置“贝大爷与人聊天”“贝大爷呵护三子”两 个场景来刻画人物,凸显主题。
B.文中三子因为智力因素受到众人嘲笑,但他对此习以为常,麻木不觉;贝大爷对他的默 默守护和其他人对他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本文结尾写夏天护城河的浪,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浪具备了生死的生命状态,引发了 作者关于生命的思考,凸显了文章主旨。
D.本文主体情节由对话构成,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叙述情 节更加集中。
7.对本文标⑥这一段贝大爷的回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贝大爷反复说“枪子儿可是长眼”“枪子儿知道朝哪儿走”“枪子儿绕着你走”等话语,作者这样安排意在表现农村出身的贝大爷有着浓厚的迷信思想。
B.贝大爷回答的语言主要由短句组成,极具口语化色彩,富有生活气息,符合贝大爷的身份特征,也生动地再现了他在战场上自我安慰的心理。
C.这段话中“当官儿的后头督着”“我四周躺下过多少呀”等看似平静的叙述,表现了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苦难。
D.本文结尾有关“浪”与“水”的关系的哲思,与贝大爷的人生经历形成呼应,其实贝大爷的从军经历就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浪。
8.本文集中体现了史铁生对生命本质和最具人性光辉深入思考的主题,本文是如何用贝大爷 的形象来表现这个主题内涵的?请简要概括。(6分)
9.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均出现了叙事人称的转换,请分别说明并分析其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桓公问管.子.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对曰:“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公又问曰:“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管子对曰:“诛暴禁非,存亡继绝, 而赦无罪,则仁广而义大矣。”公曰:“请问战胜之器?”管子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公曰:“攻取之数.何如?”管子对曰:“毁其备,散其积,夺之食,则无固城矣。”公曰:“然则取之若何?”管子对曰:“假而礼之,厚而无欺,则天下之士至矣。”公曰;“致天下之精材若何?”管子对曰:“五而六之,九 而十之,不可为数。”公曰:“来工若何?”管子对曰:“三倍,不远千里。”桓公曰:“吾 已知战胜之器、攻取之数矣。请问行军袭邑,举错而知先后,不失地利若何?”管子对曰:“用货,察图。”公曰:“野战必胜若何?”管子对曰:“以奇。”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 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 也。”桓公曰:“寡人睹其善也,何为其寡也?”管仲对曰:“夫寡,非有国者之患也。昔 者天子中立,地方千里,四言者该焉,何为其寡也?夫牧民不知其疾则民疾,不忧以德则民 多怨,惧之以罪则民多诈,止之以力则往者不反。故圣王之牧民也,不在其多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 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材料二:
(节选自《管子·小问》)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超然客公众号
(选自《论语·为政》)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质A信B极C仁D严E以F有G礼H慎I此J四K者L所M以N行O之P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政治家,受鲍叔牙举荐辅佐齐桓公,使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B.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举天下之豪杰”的“豪杰”意思相同。
C.攻取之数意为攻取敌人的策略,“数”与《六国论》“胜负之数”的“数”字含义相同。
D.泽命不渝中的“渝”意思是“变更、改变”,与成语“坚贞不渝”中的“渝”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桓公问如何治而不乱,明察而不受蒙蔽,管仲认为须明确责任而后安排官职;桓公又问如何富国,管仲回答要努力耕种而顺应农时。
B.桓公询问战胜敌人的武器,管仲认为需选豪杰、聚良器、招巧匠;针对如何攻取敌人,管仲提出烧毁装备、夺取粮食、攻占坚固城池之策。
C.桓公问怎样招致天下的精材,管仲说出高价,不要在价钱上限定数目;问如何招募工匠,管仲说给予三倍的报酬,他们就会不远千里而来。
D.桓公苦于民众太少,管仲认为治国者若不解民生疾苦,缺乏仁德,用刑罚恐吓,靠暴力压制,会使民众多怨多诈,离去的人不愿返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
(2)假而礼之,厚而无欺,则天下之士至矣。
14.孔子“为政”强调“德”与“礼”,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建元寺① 李绅
江城物候伤心地,远寺经过禁火辰②。
芳草垄边回首客,野花丛里断肠人。
紫荆繁艳空门昼,红药深开古殿春。
叹息光阴催白发,莫悲风月独沾巾。
[注]①建元寺:题目一作“和郭郧寒食”。建元寺,在今常州,始建于南朝齐高祖建元年间。②禁火 辰:指寒食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作者来到建元寺游览,“伤心”一词奠定了全诗感伤的基调。
B.已是暮年的作者,站在花草丛中回首往事深感物是人非,不由内心伤悲。
C.透过建元寺敞开的门,看到里面白天也空无一人,只有红药在古殿盛开。
D.全诗景中见情但又不局限个人情感的抒发,在伤感中透露着豁达的襟怀。
16.有人评价李绅本诗“意境阔大,感情刚劲”,试结合全诗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除了不应追求物质享受外,还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此方能称得上好学。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__________ ”写水,“__________ ”写山,境界辽阔 高远,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在读者眼前。
(3)在古典诗歌中,夕阳常常被赋予壮美或感伤的意味,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如 “__________ ,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 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曾经,在城市街道拐角,一部补鞋机,一个工具箱,外加剪刀粘胶纤维线和几只大小不一的棉拖鞋,修鞋匠与修鞋人聊着家长里短,开胶、断线、破掌的鞋子也就修补好了;曾经, 丢了钥匙的孩子急得团团转,爸妈没有过多责备,走出小区,请配钥匙师傅重新再配一把;曾经,骑自行车上班一族,车胎扎了、车圈瓢了、车链断了,一点也不慌,只要往单位门口 的修车摊一放,和修车大爷打个招呼,下班骑走就好。曾经,留守家中的老人总能听见“磨 剪子戗菜刀”吆喝声;曾经,换纱窗、洗油烟机、空调加氟,各类服务①……一双双灵活熟练的手,让一件件破损的物品 ② ,修补物品的同时修复了心情。这,何尝不是温暖的一幕?
可是,近年来,曾经和人间烟火气紧密联系的“小修小补”摊点,感觉是越来越少啦!一些专修老物件的摊点,跑遍通城也难寻踪影;那些手工业艺人,走遍街角也难觅足迹。曾 经,那些“小修小补”的城市低收入群体,他们从不“躺平”, ③ ,靠手艺吃饭, 在家门口就业,通过这些“小而精”“小而专”的工作,努力奋斗,不断融入城市生活。是 他们,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更便利、更舒心的感受,也让我们懂得人间烟火气的珍贵!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4分)
20.请为文段拟写一个含有“小”与“大”二字的标题。(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碳纤维作为一种高科技含碳产品,生产工艺极其复杂,其“稀缺性”不言而喻。因此,尽管碳元素并不“稀缺”,但是碳纤维却十分“稀缺”。碳纤维的“贵”,不仅是因为它的 “稀缺性”, ① 。碳纤维具有的“既轻又强”和“刚柔并济”等特质,广泛应用于 汽车、电力、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并越来越重要的发扬着作用。超然客公众号
对于航天探索来说,“轻装上阵”是最基本的要求。为了节约燃料消耗,② 。为 了提高航天发射的效能,搭载必要的科学装置等有效载荷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从运载火箭 开始减重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运载火箭减重绝不是要少带燃料,而是要从燃料罐和氧化剂罐 入手进行减重。如果将传统的铝合金罐体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一定会取得很好的减重效果。
在航天器结构中,庞大的太阳翼是一个必备的装备。如果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太阳翼 的框架,一定会有显著的减重效果。在制造遥感相机镜筒、相机支架、星载天线时,③ 。
21.请在文中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 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 得改变原意。(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现象:有的人一辈子认真做小事,最终成就了自己;也有的人不屑于 做小事,终致一事无成。
以上材料对我们有启示意义。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7分)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更关注精神文化带来的美感”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美感体验是最重要的方面。美感体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快感,一是美感。快感极易得到满足,是典型的生理欲望,本质上还是人自身对生理原欲感官的延续。对美感而言,生理原欲的影响逐渐减弱,对精神文化内涵的关注大于对物质欲望的需求”可知,文中并没有“更关注精神文化带来的美感”的相关表述。故选D。
2.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应当提倡减少普通休闲活动的比重”说法错误,依据材料二最后一段“相对于大众看电视、打麻将、看电影、聊天等普通休闲方式而言,之所以认为音乐、绘画、舞蹈、书法、诗歌、戏剧、歌剧等属于精英休闲方式,离普通大众甚远,……获得审美情趣的美感体验”可知,文中并不能推出“应当提倡减少普通休闲活动的比重”的结论。故选D。
3.B 超然客公众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晴雯补雀金裘”属于生活劳作,不属于休闲文化。故选B。
4. ①可以提高精神文化境界;
②追求自我解放和自由;
③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④重视美感体验,从中获得愉悦。
[4分。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
由材料一“人们的精神文化境界是否得到提升,能否生成一个天人和谐的意象世界,成为衡量一种休闲方式是否具有审美意味的标准”“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境界”;材料二“休闲不同于‘没有明确的闲暇意识和闲暇需求’的纯娱乐活动,好的休闲活动是对人生活的必备补充,对人的生活有积极的导向意义,能够满足人内在的文化缺失”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可以提高精神文化境界;
由材料一“在休闲文化中涌现出的感性活动,令她们体验到自己是自由的、与世界是一体的”;材料二“最后,自我的解放和自由是休闲所寻求的目标之一”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追求自我解放和自由;
由材料一“大观园里,人们终日游憩不倦,品茶,饮酒,吟诗,作赋,赏花,放风筝,编柳条……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展现了一幅幅极富美感和诗意的休闲生活画卷”;材料二“休闲并不止步于满足基本的生理原欲,休闲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由材料一“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展现了一幅幅极富美感和诗意的休闲生活画卷,也使儿女们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种种束缚,摆脱了审美的冷淡,在他们自己创造的意象世界中回到人本真的生活世界,获得审美愉悦”;材料二“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美感体验是最重要的方面”“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生活是想将这种追求生活化、常态化,不断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重视美感体验,从中获得愉悦。
5. ①当代青年休闲生活方式单调,偏重物质享受带来的快感体验。
②应该丰富休闲活动的方式,参加必要的休闲审美教育,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和休闲技能等。
[4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美感体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快感,一是美感。快感极易得到满足,是典型的生理欲望,本质上还是人自身对生理原欲感官的延续”等内容可知,当代青年休闲生活方式比较单调,选择打网络游戏、逛街购物、享受美食、看网络电视等休闲活动说明他们偏重于物质享受带来的快感体验。
结合材料二“休闲并不止步于满足基本的生理原欲,休闲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美感体验是最重要的方面”“好的休闲活动是对人生活的必备补充,对人的生活有积极的导向意义,能够满足人内在的文化缺失”“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健全的审美心理素质、丰富灵敏的审美感知、多样的休闲方式、熟练的休闲技能运用等等都是获得休闲审美感知的必要条件。要想具备这些审美条件,必要的休闲审美教育必不可少”等内容可知,当代青年人应该丰富自己休闲活动的方式,多去参加必要的休闲审美教育,以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和休闲技能等。
(二)现代文阅读Ⅱ(18分)
6.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三子并没有“麻木不觉”,当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嘲笑他时,他闪出了怒容,猛喊一声“妈了个巴子的,行了吧?!”这表明,他能感受到人们的嘲笑带给他的刺激和伤害,并试图对众人的嘲笑做出抵抗和反击。故选B。超然客公众号
7.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作者给贝大爷安排的这些台词,意在表现贝大爷面对人生苦难时的乐观心态和无可奈何的处境中自我安慰的心理,这是贝大爷的乐观坚强的表现,不是“浓厚的迷信思想”。
故选A。
8.①贝大爷“平静释怀”的形象,他七十多岁,经历过战争、居住在破旧的老屋,表现出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深入思考:生命是永恒的存在,它有多种具体的存在形式,我们应该热烈地感受和追求生命的各种形式。
②贝大爷“坚强乐观”的形象,他因饥荒而当兵时始终相信自己能活着回来;表现出作者在面对苦难时的乐观积极态度。
③贝大爷“热爱生活”的形象,他劝告三子要坚强活下去和结尾收音机里传出的歌词,表现出作者对生命和未来怀有希望,坚强地活下去的思考。
④贝大爷“正直善良”的形象,着力表现出作者对人性光辉的深入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关怀是永恒不灭的。
[6分。任意答出三点可给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本文的主旨相对集中,通过截取贝大爷人生中的两个片段,以及贝大爷与三子的关系,来展示他的生命状态和面对苦难的态度,着力表现了他的正直善良、坚强乐观的品质,表达出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生命是永恒的存在,它有多种具体的存在形式,我们应该热烈地感受和追求生命的各种形式。超然客公众号
①贝大爷“平静释怀”的形象,贝大爷居住在“两间破旧的老屋”;文中写“贝大爷七十多岁了。砌砖和泥、立柱架梁、攀墙上房,他都还做得。贝大爷当过兵打过仗,枪林弹雨里走过来,竟奇迹般没留下一点儿伤残”,贝大爷七十多岁仍然在自食其力,平静地过着日子;他经历过战争,却安然无恙地回来了,“饥荒来了,就出去当两天兵,还能帮助家里几个钱。年岁好了就溜回来,种地,家里还有老娘在呢”。贝大爷经历丰富坎坷,如今却很普通人一样过着平常的日子,心态平和,表现出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深入思考:生命是永恒的存在,它有多种具体的存在形式,我们应该热烈地感受和追求生命的各种形式。
②贝大爷“坚强乐观”的形象,贝大爷当兵是为了帮家里挣钱,“饥荒来了,就出去当两天兵,还能帮助家里几个钱。年岁好了就溜回来,种地,家里还有老娘在呢”,他始终相信自己心眼正,枪子儿也绕着走,“当了几回兵,哪回我娘也没料着我能囫囵着回来。我说,娘,你就信吧,人把心眼儿搁正了,枪子儿绕着你走”,他因饥荒而当兵时始终相信自己能活着回来;表现出作者在面对苦难时的乐观积极态度。
③贝大爷“热爱生活”的形象,三子说自己也想喝敌敌畏时,贝大爷说他,“瞎说,什么日子你也得把它活下来,死也甭愁活也甭怕才叫有种!”,结尾写贝大爷的收音机里传出的歌曲“不管浪活着,还是浪死了,都是水的梦想……”,他劝告三子要坚强活下去和结尾收音机里传出的歌词,表现出作者对生命和未来怀有希望,坚强地活下去的思考。
④贝大爷“正直善良”的形象,三子傻,人们都嘲笑他,欺负他,贝大爷却护着他,“‘三子!’贝大爷喊,‘还不快跟我干活儿去?这群老“半边天”一个顶一个精,你惹得起谁?’贝大爷领着三子挖地基去了”,着力表现出作者对人性光辉的深入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关怀是永恒不灭的。
9. ①第一处是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有利于把读者拉入对话的情境,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正在贝大爷面前听他的谆谆教诲,更直接地感受贝大爷正直善良、乐观坚强的精神,增强感染力;
②第二处是由第一人称转为第三人称,拉开叙述者和叙述对象之间的距离,叙述者有意“抽身”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观照自己的人生,有利于克制情感过分浓烈地抒发,使叙事变得更加冷静客观。
[6分。每处3分,人称转换1分,作用2分。大意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人称的作用的能力。
①第一处是在叙述贝大爷和大家谈论自己参军的故事,故事末了是“大家”(即听众)听完看着贝大爷想笑,作者这时把第三人称“大家”变换成第二人称“你”,把读者拉到了贝大爷面前,成为了现场听众之一,缩小了读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读者更为直接真切地感知贝大爷正直善良、乐观坚强的品质,增强感染力。
②第二处是“我”在叙述自己的恋爱经历,把第一人称“我”变换成第三人称“他”,“我”立即从故事中抽身出来,成为一个旁观者,具备了客观叙述的视角,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使得其中悲伤痛苦的情感变得克制冷静起来。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0.D H L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质信极仁”“严以有礼”结构基本一致,各自断开;“者”一般用于上句末尾,后面断开。故在D H L处句读。
1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B.正确,都是“才能出众的人”。句意:选取天下的才能出众的人。/整个天下的才能出众的人。C.错误,含义不同,分别是“策略”和“天数、命运”。句意:攻取敌人的策略。/胜败的命运。D.正确,都是“变更、改变”。句意: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坚守节操,决不改变。故选C。
1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攻占坚固城池”错,原文“毁其备,散其积,夺之食,则无固城矣”,其中“则无固城矣”意思是“就没有什么坚固城池可守的了”,也就是能够攻占敌人的城池了,可见“攻占坚固城池”是结果,不是策略。故选B。
13.(1)我想要施行大仁大义,使天下人获利,怎么做才可以呢?
[4分。大意2分,“得国”“奚为”各1分。]
(2)嘉奖并且以礼招待他,厚待而不欺骗他,那么天下的豪杰之士就来了。
[4分。大意2分,“假”“厚”各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广仁大义”,大仁大义;“利”,使动用法,使……获利;“奚为”,怎么做。
(2)“假”,通“嘉”,赞美、表彰;“礼”,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厚”,形容词作动词,厚待。
14.①强调德,是因为施行仁政民众就能减少怨恨;
②强调礼,是因为礼会激发民众赞美国君,同时还会使民众自觉遵守规则且有差耻心。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一“不忧以德则民多怨”可知,强调德,是因为施行仁政民众就能减少怨恨;
由材料一“礼也者,民美之”和材料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知,强调礼,是因为礼会激发民众赞美国君,同时还会使民众自觉遵守规则且有差耻心。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桓公问管仲说:“怎样才能做到治而不乱,明察是非而不受蒙蔽呢?”管仲回答说:“分清责任来安排官职,就可以做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了。”桓公说:“请问怎样才能使国家富裕起来?”管仲回答说:“努力耕种土地而合于农时,就一定能使国家富裕了。”桓公又问说:“我想要施行大仁大义,使天下人获利,怎么做才可以呢?”管仲回答说:“惩罚暴国,禁止恶行,使覆亡之国复存,斩绝之嗣得续,并赦免无辜的罪人,那就是大仁大义了。”桓公说:“请问关于胜敌的武器问题?”管仲回答说:“选取天下的才能出众的人,收集天下的精材,招请天下的良工巧匠,就有胜敌的武器了。”桓公说:“攻取敌人的策略如何?”管仲回答说:“摧毁他们的设备,消散他们的积蓄,夺取他们的粮食,就没有什么坚固城池可守的了。”桓公说:“那么如何选取豪杰之士呢?”管仲回答说:“嘉奖并且以礼招待他,厚待而不欺骗他,那么天下的豪杰之士就来了。”桓公说:“收集天下的精材怎么办?”管仲回答说;“价值五的给六,价值九的给十,不可在价钱上限其定数。”桓公说:“招请良工巧匠怎么办?”管仲回答说:“出三倍的工钱,他们就不远千里而来。”桓公说:“我已经听明白关于胜敌的武器和攻取敌人的策略了,请问出兵袭击城邑时,举措预知先后,不失地利,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要花钱收买耳目,要了解敌国地图。”桓公说:“怎样才能保持野战必胜呢?”管仲回答说:“运用奇兵。”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必须知其疾苦,要厚施德惠,不用刑罚恐吓,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可怕。从前天子立在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也裹足不前了。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多少。”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问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
材料二: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5.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看到里面白天也空无一人”错误。“空门”这里是寺院的代称,代指建元寺。故选C。
16.①意境阔大。诗歌的抒情不拘泥个人情怀,而着意表现盛衰之感、世事变迁,意境阔大。
②感情刚劲。结尾“莫悲风月独沾巾”从悲凉凄怆之气转为明快爽朗,体现出作者豁达情怀和豪放刚劲的情感。
[6分。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紫荆繁艳空门昼,红药深开古殿春”,建元寺内,紫荆树花开得繁盛艳丽,艳丽多姿的红药在古寺庙里怒放,春意盎然。这里也曾经热闹繁华,也曾经熙熙禳攘,但是现在繁华早已不在,只有这些花花草草还留有春天的气息。这两句可以读出诗人对盛衰变化、世事变迁的感叹,意境阔大。
“叹息光阴催白发,莫悲风月独沾巾”,作者虽然感叹光阴易逝,人生易老,但是“莫悲风月独沾巾”慰勉勿在年老之时悲哀,从悲凉凄怆之气,转为音调明快爽朗,体现出作者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18.①一应俱全 ②焕然一新 ③自食其力
[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是说曾经各类服务品种齐全,可填“一应俱全”。一应俱全:意为应有的一切都很齐全,指应有尽有。
②语境是通过灵巧的双手的修补,破损物品又呈现出崭新的样子,可填“焕然一新”。焕然一新:指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
③结合后文“靠手艺吃饭”可知,这些人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可填“自食其力”。自食其力:指依靠自己的能力而生活。
19.示例:
①形式上,多用短句,节奏明快,符合人们日常交流习惯;
②使用“瓢了”“打个招呼”等口语化的词,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③内容上,选取修车日常之事,勾勒市井生活图景,烟火气息浓郁。
[答对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
①由“车圈瓢了、车链断了,一点也不慌”等句子可知,形式上,多用短句,节奏明快,符合人们日常交流习惯;
②由“车圈瓢了”“和修车大爷打个招呼,下班骑走就好”可知,使用“打个”“就好”“瓢了”等口语化的词,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③划线句涉及的是修车,“车圈瓢了、车链断了”是自行车常有的事;“修车”也是很日常的内容;“只要往单位门口的修车摊一放,和修车大爷打个招呼,下班骑走就好”更是很多人熟知的生活场景,是最普通的人间烟火气。由此可知,划线句内容上选取修车日常之事,勾勒市井生活图景,烟火气息浓郁。
20.示例一:小修补,大民生
示例二:百姓小生活,城市大情怀
[“小”与“大”相关内容各2分。标题不含“小”与“大”二字不得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标题的能力。
拟题注意要能涵盖主要内容,要简洁;且标题要醒目、能够吸引读者,可采用一些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注意题目要求拟写一个含有“小”,与“大”二字的标题。
何为“小”?文章第一段写的是过去修鞋、修车等日常小事,第二段直接点出“小修小补”“小而精”“小而专”,由此可以看出,“小”指的是“小修补”或者“百姓小生活”;
而“大”,结合第二段“是他们,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更便利、更舒心的感受,也让我们懂得人间烟火气的珍贵”可知,指的是“大民生”“城市大情怀”。
由此可用对仗结构拟题为:小修补,大民生;百姓小生活,城市大情怀。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1.①更重要的是其“实用性”
②减重就成为了首要问题
③碳纤维复合材料也有用武之地
[6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文“不仅是因为它的‘稀缺性’”可知,此后所讲的应是它除了“稀缺性”之外的另一个特质,根据后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力、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知,另一个特质应是实用性,并且应该用“更”来与“不仅”搭配,故可填“更重要的是其‘实用性’”。
第二空,根据原文“‘轻装上阵’是最基本的要求。为了节约燃料消耗”可知,此处强调的是航天发射的减重问题,故可填“减重就成为了首要问题”。
第三空,根据原文“在制造遥感相机镜筒、相机支架、星载天线时”可知,此处所讲的应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制造遥感相机镜筒、相机支架、星载天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故可填“碳纤维复合材料也有用武之地”。
22.示例:
碳纤维具有“既轻又强”和“刚柔并济”等特质,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力、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分,三处语病,每改对一处给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画线句共有三处语病:第一处,“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力、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的主语应是“碳纤维”,但前句“碳纤维具有的‘既轻又强’和‘刚柔并济’等特质”中心语是“特质”,无法做后一句的主语,故应将“具有”后的“的”删去。第二处,搭配不当,“作用”应搭配“发挥”,而非“发扬”。第三处,语序不当,“越来越重要的”应修饰“作用”,而非“发挥”,故改为“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写作(60分)
23.(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内容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将一辈子认真做小事与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形成对比,突出了他们不同的人生结局——成就自己或一事无成,这说明了愿意做小事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启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脚踏实地,践行工匠精神,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认真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方能成就精彩人生。
写作时,可以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何为“小事”,做好“小事”的意义,如何做好“小事”等角度展开论证。在论证“如何做好小事”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横向分析,如做好每一件小事需要我们发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需要我们端正态度、不忘初心等。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高凤林37年手持螺丝刀,突破了一个个火箭发动机的焊接技术难点的事例,论证做好小事的重要意义,也可以引用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的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论证做好每一件小事的人生就是不平凡的人生。
在论据的选择上,应注意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的综合使用。如可以引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以及“天下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之大事必做于细”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也可以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当下社会现象,如不少大学毕业生求职时功利主义至上,不屑于选择又苦又累工资低的工作等作为反面事例,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立意】
1.做好每件小事,终成人生大业。
2.发扬工匠精神,笃行方能致远。
3.始于小事,终累大德。
……
2023届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共22页。
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共2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高三三模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高三三模语文含解析,文件包含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三模语文Word版答案docx、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三模语文Word版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