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有机推断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可用于净水的盐是
A.纯碱B.明矾C.活性炭D.氯水
2.下列物质的性质或用途的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A.乙醇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受热易分解生成,可用于食品膨松剂
C.高纯硅具有半导体特性,可用于制造芯片
D.碳化硅具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可用做耐高温结构材料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稳定性比强
B.为V形分子
C.与的反应体现的还原性
D.、的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4.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B.
C.D.
5.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略去加热仪器等)制备。
已知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a)
(b)
(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A中使用70%的硫酸比用98%的浓硫酸反应速率快
B.可作为高效脱氯剂,溶液与足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装置B、D的作用为防止倒吸
D.理论上应使烧瓶C中和恰好完全反应,则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
6.VA族氮、磷、砷(As)、锑(Sb)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催化氧化生成NO,NO继续被氧化为,将通入水中制取。工业上用白磷()与反应生成和一种盐,该盐可与反应制备一元中强酸。雌黄和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雄黄()和(沸点114℃)并放出气体。锑是带有银色光泽的灰色金属,其氧化物可用于制造耐火材料;锑能与铅形成用途广泛的合金。下列化学反应表示错误的是
A.制的离子方程式:
B.白磷与溶液反应:
C.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雌黄制备雄黄的方程式:
7.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取少量B.测量少量氯气的体积
C.检验生成的乙烯D.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8.维生素C可参与机体的代谢过程,俗称抗坏血酸,结构如图,已知25℃时,其电离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
B.维生素C含碳原子较多,故难溶于水
C.维生素C含有烯醇式结构,水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不稳定
D.1ml维生素C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ml NaOH
9.一种用作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锂盐的阴离子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核外电子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B.该阴离子中不存在非极性键
C.X的氢化物沸点可能高于Z的氢化物D.该离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
10.有研究表明,以与辛胺为原料高选择性的合成甲酸和辛腈,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B.电极上可能有副产物生成
C.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D.标准状况下参与反应时电极有1.5ml辛腈生成
11.存在二种异构体,抗癌药物顺铂可由以下途径得到: (顺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定为平面正方形
B.该变化过程说明的配位能力大于
C.②过程说明Cl对位上的Cl更容易被取代
D.相同条件下,在苯中的溶解度小于
12.亚砷酸()可用于治疗白血病。亚砷酸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的pH为7.35~7.45,给药后人体所含砷元素微粒主要是
B.可发生电离和水解,溶液显碱性
C.当溶液的时,
D.用δ表示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时
13.在催化剂作用下,以CO2和H2为原料进行合成CH3OH的实验。保持压强一定,将起始n(CO2)∶n(H2)=1∶3的混合气体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测得出口处CO2的转化率和CH3OH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反应管内发生的反应为
反应1∶CO2(g)+3H2(g)=CH3OH(g)+H2O(g) △H1=-49.5 kJ·ml-1
反应2∶CO2(g)+H2(g)=CO(g)+H2O(g) △H2=41.2 kJ·m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g)+2H2(g)=CH3OH(g)的△H=90.7kJ·ml-1
B.280℃时,出口处CH3OH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值小于平衡值
C.220℃~24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原因是反应2转化的CO2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D.220℃~280℃时,反应1的速率高于反应2的速率
二、填空题
14.化学还原法是处理含Cr2O的工业废水常用的方法,主要分为“还原”和“沉淀”两步:
Cr2OCr3+Cr(OH)3
已知:①Na2S2O5+H2O=2NaHSO3
②“COD”是指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样中较强还原性物质含量的多少。水中还原性物质越少,则COD越低,表明水质污染程度越小。
(1)取含Cr2O的工业废水,分别在不同pH条件下,向每个水样中分别加一定量的FeSO4、NaHSO3,搅拌,充分反应,然后滴加Ca(OH)2悬浊液,静置沉淀,测定+6价Cr的去除率,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在酸性条件下,请写出NaHSO3与Cr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②分析比较亚铁盐和亚硫酸盐去除+6价Cr的效果。
Ⅰ.亚铁盐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对+6价Cr的去除效果优于酸性条件下的去除效果,亚硫酸盐则相反;
Ⅱ.___。
(2)用焦亚硫酸钠(Na2S2O5)处理废水后,可能会使废水中的COD增大。在焦亚硫酸钠与废水中铬元素不同质量比的情况下,加H2SO4与未加H2SO4处理含铬废水后其COD对比变化如图-2所示。
①未加H2SO4时,随着Na2S2O5质量增大,废水COD增大的原因是___。
②在焦亚硫酸钠与废水质量比相同的情况下,加H2SO4时,与未加H2SO4相比,废水COD均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___。
(3)三价铬[Cr(Ⅲ)]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随pH的变化如图-3所示,为尽可能除去铬元素实现达标排放,沉淀过程中pH要控制在___;若pH过高,溶液中残留铬量增大,其原因为___。
三、有机推断题
15.化合物F是一种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E分子中sp3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为_______。
(2)E→F分两步进行,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_______。
(3)A→B的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写出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
(4)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
②分子中含有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5)设计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
四、工业流程题
16.无水氯化钴()呈蓝色,吸收不同量的水后变为粉红色至红色(如呈红色),常作湿度指示剂。实验室以钴渣(主要成分是CO、,含少量Ni、等杂质)为原料制备无水氯化钴的流程如图(部分产物和条件省略):
已知:①几种金属离子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表所示:
②极易水解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将一定量钴渣加入到三颈瓶中(装置如图所示),将稀硫酸通过滴液漏斗加入其中,再向悬浊液中通入。写出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除铝。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该步调节pH的范围为_______。
(3)制备无水。实验室由制备无水,请补充实验方案:①_______,用蒸馏水洗涤2~3次,低温干燥。将所得固体()置于圆底烧瓶中,②_______,停止加热,得到无水。(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盐酸、NaOH溶液)。
(4)钴(Ⅲ)可形成(,4,5,6)等一系列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现取10.00 mL 0.1000 ml/L某钴(Ⅲ)配合物的水溶液,向其中滴加50.00 mL 0.2000 ml/L 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0.1435g,过滤,充分加热滤液,将氨气全部逸出,又生成一定量的白色沉淀。通过计算求出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五、原理综合题
17.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1)工业上将含有硫化物的废水(以H2S、HS-、S2-的形式存在)引入氧化池,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已知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的还原产物为Mn2+,碱性条件下的为MnO2。
①pH>7时高锰酸钾将废水中的硫化物氧化为S,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研究发现:其他条件相同时,废水呈酸性时硫化物的去除率明显大于呈碱性时去除率,则可能的原因____。
(2)常温下,H2S的Ka1=1.3×10-7、Ka2=7.0×10-15,Ksp(MnS)=1.4×10-15。向含有0.0020ml·L-1Mn2+废水中通入一定量的H2S,当溶液的pH=a、c(HS-)=1.0×10-4ml·L-1时,Mn2+开始沉淀,则a=____。
(3)表面喷淋水的活性炭可用于吸附氧化H2S,其原理可用图1表示。其它条件不变时,水膜的酸碱性与厚度会影响H2S的去除率。
①适当增大活性炭表面的水膜pH,H2S的氧化去除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
②若水膜过厚,H2S的氧化去除率减小的原因是____。
(4)甲硫醇是一种恶臭、有毒物质。生物法去除甲硫醇反应为2CH3SH+7O2=2CO2+2H2O+2H2SO4。研究表明,在H2S存在条件下,可改变甲硫醇(用表示)生物降解途径,反应历程如图2所示,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图中甲硫醇的降解过程____。
金属离子
升始沉淀的pH
4.0
7.6
7.7
完全沉淀的pH
5.2
9.2
9.5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纯碱属于盐,不能净水,故A错误;
B.明矾属于盐,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难溶性杂质沉降净水,故B正确;
C.活性炭不是盐,故C错误;
D.氯水不是盐,故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A.乙醇能使病毒或细菌的蛋白质变性,所以乙醇可用于消毒,不是因为乙醇具有氧化性,故A错误;
B.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可用于食品膨松剂,故B正确;
C.高纯硅具有半导体特性,可用于制造芯片,故C正确;
D.碳化硅具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可用做耐高温结构材料,故D正确;
故选A。
3.B
【详解】A.已知O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故的稳定性比弱,A错误;
B.中中心原子周围的价成电子对数为:2+=3,有一对孤电子对,故其空间构型为V形分子,B正确;
C.与的反应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反应中体现的氧化性,C错误;
D.中中心原子周围的价成电子对数为:3+=4,故中心原子S的杂化方式为sp3,与互为等电子体,故的中心原子周围的价成电子对数为:4+=4,则中心原子S的轨道杂化类型为,D错误;
故答案为:B。
4.A
【详解】A.由反应Cu2S+O22Cu+SO2,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实现,A符合题意;
B.由反应Cu+Fe2(SO4)3=CuSO4+2FeSO4,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B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2Cu+SCu2S,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C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Cu和浓硫酸不反应,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70%的硫酸与亚硫酸钠固体反应制备二氧化硫,装置B、D为空载仪器,起防止倒吸的作用,装置C中二氧化硫与硫化钠、亚硫酸钠反应制得硫代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3SO2+Na2SO3=3 Na2S2O3,装置E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详解】A.70%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98%的浓硫酸中氢离子浓度,与亚硫酸钠固体的反应速率大于98%的浓硫酸,故A正确;
B.硫代硫酸钠溶液与氯气反应生成硫酸钠、盐酸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装置B、D为空载仪器,起防止倒吸的作用,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硫与硫化钠、亚硫酸钠反应制得硫代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3SO2+Na2SO3=3Na2S2O3,反应中硫化钠与亚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D正确;
故选B。
6.C
【详解】A.与水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即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由白磷()与反应生成的盐可与反应制备一元中强酸,则生成的盐为,即白磷和氢氧化钡发生歧化反应生成和,所以方程式为,B正确;
C.因为一元中强酸,即离子方程式中不拆,所以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错误;
D. 由已知雌黄和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雄黄()和(沸点114℃)并放出气体,可知其反应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C。
7.C
【详解】A.是淡黄色粉末状固体,会从带有小孔的隔板中漏下去,且反应放出大量热,因此不能使用该装置,A不符合题意;
B.氯气可溶于水,测量少量氯气的体积时不能用蒸馏水,B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副产物及挥发出的都会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可以使用NaOH溶液排除其干扰,C符合题意;
D.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收集装置中装的应是饱和碳酸钠溶液,而不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C
【详解】A.由图 可知,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A错误;
B.由图可知维生素C中含有较多的羟基,羟基具有亲水性,则维生素C易溶于水,B错误;
C.维生素C含有烯醇式结构,在水溶液中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去氢抗坏血酸,C正确;
D.根据结构可知,其中含有1个酯基,则1ml维生素C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1ml NaOH,D错误;
故选C。
9.C
【分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核外电子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其p轨道上有3个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3,W为P元素,由结构简式知Z形成1个共价键,Y形成2个共价键,X形成4个共价键,则Z为F元素,Y为O元素,X为C。
【详解】A.W为P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磷酸,磷酸不是强酸,故A错误;
B.该阴离子中含有C-C非极性键,故B错误;
C.X为C,C元素的氢化物有很多种,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可能高于Z的氢化物HF,故C正确;
D.该离子中P未形成8电子结构,故D错误;
故选C。
10.D
【分析】CO2变为HCOO-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该极为电解池的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而Ni2P为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详解】A.由上分析Ni2P与电源正极相连,A项正确;
B.In/In2O3−x 电极上H+可能在此发生还原反应产生H2,B项正确;
C.CO2发生还原反应得到CH3COO-,反应为CO2+H2O+2e−=HCOO−+OH−,C项正确;
D.标况下33.6LCO2物质的量为1.5ml,由上电极反应知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3ml。阳极的反应为CH3(CH2)7NH2 -4e-+4OH-=CH3(CH2)6CN +4H2O,当转移3ml电子时产生0.75ml辛腈,D项错误;
故选D。
11.D
【详解】A.存在二种异构体,则一定为平面正方形,而不是正四面体,故A正确;
B.由图可知,依次发生过程①②,说明该变化过程说明的配位能力大于,故B正确;
C.由图可知,②过程说明Cl对位上的Cl更容易被取代,故C正确;
D.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苯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可知,相同条件下,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故D错误;
故选D。
12.C
【详解】A.由图可知pH在7.35~7.45之间时,砷元素微粒主要是,A正确;
B.由图可知,当溶液的pH在11~13之间时,物质的量分数减小,增大,说明可电离为,由于溶液显碱性,说明可水解,B正确;
C.当溶液的时,溶液显碱性,,则,C错误;
D.时,溶液中砷元素微粒主要是、和,则,,D正确;
故选C。
13.D
【分析】由题给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1为放热反应,反应2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1逆向移动,则CH3OH的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依据图中曲线解答。
【详解】A.根据盖斯定律,反应1-反应2得到CO(g)+2H2(g)=CH3OH(g) △H=-49.5 kJ·ml-1-41.2 kJ·ml-1=-90.7kJ·ml-1,故A错误;
B.由图可知,280℃时,出口处CH3OH的选择性实验值等于CO2的转化率的平衡值,而CO2的转化率实验值又大于CH3OH的选择性平衡值,出口处CH3OH的体积=起始CO2的体积CO2的转化率CH3OH的选择性,所以CH3OH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值大于平衡值,故B错误;
C.反应1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1逆向移动,CH3OH的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则220℃~24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原因是反应1转化的CO2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C错误;
D.根据B项分析,CH3OH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值大于平衡值,说明反应1的速率高于反应2的速率,故D正确;
答案选D。
14. 3HSO+Cr2O+5H+=2Cr3++3SO+4H2O 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亚铁盐对+6价Cr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亚硫酸盐的去除效果,在酸性条件下则相反 Na2S2O5质量增大,反应后废水中剩余的HSO(或S2O)的量就越多,HSO(或S2O)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废水的COD增大 废水酸性增强,促进HSO(或S2O)与Cr2O充分反应,还原性的HSO(或S2O)转化更完全,含量减少。(或废水酸性增强,HSO转化为SO2气体逸出) 7~11 Cr(OH)3转化为可溶性的Cr(OH)
【详解】(1)①Cr2O具有较强氧化性,酸性环境下可将HSO氧化成SO,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3HSO+Cr2O+5H+=2Cr3++3SO+4H2O;
②Ⅱ.据图可知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亚铁盐对+6价Cr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亚硫酸盐的去除效果,在酸性条件下则相反;
(2)①未加H2SO4时,Na2S2O5质量增大,反应后废水中剩余的HSO(或S2O)的量就越多,HSO(或S2O)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消耗的氧气增多,所以废水的COD增大;
②加H2SO4后,废水酸性增强,促进HSO(或S2O)与Cr2O充分反应,还原性的HSO(或S2O)转化更完全,含量减少,(或废水酸性增强,HSO转化为SO2气体逸出),所以废水COD均有所下降;
(3)据图可知pH为7~11时,以Cr(OH)3沉淀形式存在的Cr元素含量最高;pH过高Cr(OH)3转化为可溶性的Cr(OH),溶液中残留铬量增大。
15.(1)7
(2)消去反应
(3)
(4)
(5)
【详解】(1)E分子中的饱和碳原子均为sp3杂化,数目为7;
(2)E中醛基先被加成得到,然后羟基发生消去反应得到F;
(3)对比A和B的结构简式可知,A中图示位置的碳氧键断裂(),O原子再结合一个氢原子,C原子再结合-CH2C(CH3)=CH2,从而生成B,副产物应是另一侧碳氧键断裂,如图,所以副产品为;
(4)F中含有9个C原子、3个O原子,不饱和度为4,其同分异构体满足:①分子中含有苯环,则其余3个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②分子中含有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说明分子结构高度对称,符合题意的为;
(5)目标产物可以由和通过酯化反应生成,可以由催化氧化生成,根据D生成E的过程可知,原料经类似的反应可以得到和,根据E生成F的过程可知在KOH环境中可以生成,再与氢气加成可得,所以合称路线为。
16.(1)
(2) 5.2≤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区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二模)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绍兴区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绍兴区上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有机推断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