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醉翁亭记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醉翁亭记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帮,第2篇,重点实词,拓展帮,题组1,题组2,题组3,题组4,虚词“者”强化练,拓展强化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作品拓展】 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到任之后,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本文就写于这一时期。
【全文主旨】 本文描写了琅琊山的秀丽环境和奇妙变化的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游的感人画面,抒发了作者虽遭贬谪,但仍能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写作特色】 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以“乐”为线索,先后描写了山水之乐、宴饮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层层推进,前后照应。②写景、抒情自然结合,融情入景,情景交融。③大量运用骈偶句,不仅增加了韵律美,而且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此外,多采用判断句,全文共用21个“也”字做句尾,形成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
【实词释义】一、一词多义
1.林壑尤美 尤: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 4.峰回路转 回: 5.名之者谁 名: 6.饮少辄醉 辄: 7.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1.林壑尤美 尤:尤其,特别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4.峰回路转 回:曲折、回环 5.名之者谁 名:命名 6.饮少辄醉 辄:副词,总是 7.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 寓: 9.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霏: 10.云归而岩穴暝 暝: 11.野芳发而幽香 芳: 发: 12.佳木秀而繁阴 秀: 13.山间之四时也 四时: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领会 寓:寄托 9.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霏:弥漫的云气 10.云归而岩穴暝 暝:昏暗 11.野芳发而幽香 芳:花 发:开放 12.佳木秀而繁阴 秀:茂盛 13.山间之四时也 四时:四季
14.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 15.伛偻提携 伛偻: 提携: 16.往来而不绝者 绝: 17.临溪而渔 渔: 18.泉香而酒洌 洌: 19.山肴野蔌 蔌: 20.杂然而前陈者 陈: 21.宴酣之乐 酣: 22.弈者胜 弈:
14.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5.伛偻提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16.往来而不绝者 绝:断 17.临溪而渔 渔:捕鱼 18.泉香而酒洌 洌:清 19.山肴野蔌 蔌:菜蔬 20.杂然而前陈者 陈:陈列,摆开 21.宴酣之乐 酣:尽兴地喝酒 22.弈者胜 弈:下棋
23.觥筹交错 觥: 筹: 24.苍颜白发 苍颜: 25.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 2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从: 27.树林阴翳 阴翳: 翳: 28.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29.醒能述以文者 述:
23.觥筹交错 觥:酒杯 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24.苍颜白发 苍颜:苍老的容颜 25.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倒下的样子 2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从:跟随 27.树林阴翳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翳:遮盖 28.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以……为乐 29.醒能述以文者 述:记述
【虚词释义】1.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而: 2.醉翁之意不在酒 之: 3.行者休于树 于: 4.临溪而渔 而: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之: 6.醒能述以文者 以:
【虚词释义】1.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而:连词,表示并列 2.醉翁之意不在酒 之:助词,相当于“的” 3.行者休于树 于:介词,在 4.临溪而渔 而: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之: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6.醒能述以文者 以:介词,拿、用
【句子翻译】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译文 特殊句式 判断句:……者,……也。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文 特殊句式 省略句: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句子翻译】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译文 它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特殊句式 判断句:……者,……也。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文 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中。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特殊句式 省略句: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译文 特殊用法 “风霜高洁”运用并提的修辞手法,即“风高霜洁”。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文 易错点 三个“乐”的词性依次是动词、动词、名词。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译文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位下降,石头显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特殊用法 “风霜高洁”运用并提的修辞手法,即“风高霜洁”。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文 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易错点 三个“乐”的词性依次是动词、动词、名词。
5.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 特殊句式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判断句:醒能以文述(之)者;……者,……也。
5.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 特殊句式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判断句:醒能以文述(之)者;……者,……也。
【问题探究】1.文章第4段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
【答案】 意在表达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时也是为了表现作者治下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
2.作者是怎样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的?
【答案】 示例1:“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示例2:文中用“太守醉”结束欢乐的场面,说明“醉翁之意”不只“在乎山水之间”,它也在于一州之人,在于“与民同乐”。示例3:文章结尾处,作者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与“乐”有机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点出文章主旨。
1帮 细梳理·虚词通关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十二章》) (2)马之千里者(《马说》) 。(3)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4)逝者如斯夫(《十二章》) 。 (5)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 (6)择其善者而从之(《十二章》) 。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十二章》)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人”(2)马之千里者(《马说》) 助词,标志定语后置,不译 (3)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代词,用于数词后面,指代事物 (4)逝者如斯夫(《十二章》)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事物 (5)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事情” (6)择其善者而从之(《十二章》)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方面”
(1)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 。 (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3)南冥者,天池也(《北冥有鱼》) 。 (4)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 (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6)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
(1)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 代词,用于数词后面,指代事物 (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方法” (3)南冥者,天池也(《北冥有鱼》) 语气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4)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事情” (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语气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6)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语气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3)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 (4)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出师表》) 。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6)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语气词,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助词,标志定语后置,不译 (3)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人” (4)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出师表》) 语气词,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人” (6)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语气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1)前者呼,后者应(《醉翁亭记》) (2)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富贵不能淫》) (3)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
(1)前者呼,后者应(《醉翁亭记》)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人” (2)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富贵不能淫》) 语气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3)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人”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人”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语气词,用于否定词后,表示“……的话” (6)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语气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2021黄冈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②;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③,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乙】政④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⑤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⑥,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⑦之……故从其四欲⑧,则远者自亲⑨;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⑩者,政之宝也。(节选自《管子·牧民》) 。①高祖:刘邦。②子房:张良,其表字子房。③馈饷:粮饷。④政:政令。⑤佚乐:使……安乐。⑥危坠:危亡。⑦生育:使……生养繁息。⑧欲:欲望,⑨亲:亲近。⑩予之为取:给予就是索取,即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2帮 全突破·课外迁移
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者”的意义和用法。(1)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 (2)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 (3)此三者,皆人杰也 。 (4)则远者自亲 。 (5)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
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者”的意义和用法。(1)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语气词,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 (2)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事物” (3)此三者,皆人杰也 代词,用于数词后面,指代人 (4)则远者自亲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人” (5)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语气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1.课外翻译强化练(1)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答案】 这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2)民恶贫贱,我富贵之。【答案】 百姓厌恶贫贱,我便使他们富贵。
2.文言断句强化练 连 百 万 之 军 战 必 胜 攻 必 取 吾 不 如 韩 信。(用“/”标三处)【答案】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3.文意理解强化练(1)阅读甲文,概括高祖“得天下”的两个原因。【答案】 ①能同部属分享利益;②善于用人之长(善于用人)。(2)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乙文作者的治国主张。【答案】 从民所欲(或从民四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醉翁亭记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茂盛的样子,像鸟张开翅膀,居高面下,意趣情趣,弥漫的云气,山洞这里指山谷,背着东西的人,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陈列摆开,尽兴地喝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础醉翁亭记教学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意趣情趣,倒下的样子,沿着山路,像鸟张开翅膀,指老人,指儿童,在面前,以为乐,茂盛的样子,曲折回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础储备练9醉翁亭记教学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意趣情趣,倒下的样子,沿着山路,像鸟张开翅膀,指老人,指儿童,在面前,以为乐,居高面下,临近靠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