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莲藕是人们常吃的食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1. 下面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海豚捕食大马哈鱼——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蘑菇能够由小长大——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进行呼吸
D. 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 某生物小组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下列对生物归类正确的是( )
A. 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 鼠妇、鲫鱼、七星瓢虫为水生生物
C. 鸡、鸭、羊为家禽 D. 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3. 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下列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 草履虫能净化污水 B. 苔藓腐蚀岩石形成土壤
C. 干旱使农作物减产 D. 避役会随环境改变体色
4. 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生必备的技能之一,刘林同学制作并观察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视野中出现了气泡,是由于盖盖玻片操作不当引起的
B. 图甲与图乙细胞的区别是有无细胞壁和液泡
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D. 为增加视野亮度,把图丙中③换成平面镜
5. “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草原的壮美风光。下列有关草和羊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草和羊的结构层次都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B. 草的导管、筛管和羊的血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C. 草和羊的细胞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 草和羊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6. 莲藕是人们常吃的食材。藕折断后出现“藕断丝连”现象,其中的每一根藕丝通常都含有3~8根导管。这些“丝”属于( )
A. 输导组织 B. 保护组织 C. 机械组织 D. 营养组织
7. 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单细胞生物对人类的生活都是有害的
B. 草履虫形成的食物泡与消化有关
C. 大肠杆菌、酵母菌、变形虫都是单细胞生物
D. 整个生物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8.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和“苔痕上阶绿”中,诗句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这两类植物分别是( )
A.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 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 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
9. 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衣藻是单细胞淡水藻类植物 B. 银杏和杏树都有输导组织
C. 贯众和侧柏都属于裸子植物 D. 小麦和玉米的种子都有胚乳
10. 如图是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结构层次上来说,玉米种子属于器官
B. 与菜豆种子相比,图中结构③的数量只有1片
C. 图中的⑦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 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④胚芽
11. 如图是根尖结构示意图,幼根的生长主要取决于下列哪部分细胞的变化(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12. 玉米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如果缺少某种无机盐,植株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B. 缺氮时,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
C. 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D. 缺钾时,植株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13. 某市为绿化美化环境,在市中心公园移栽了一些树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移栽时根部带一个土沱有利于保护根毛
B. 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光合作用
C. 阴天移栽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
D. 移栽后给树木“挂吊瓶”可补充水和无机盐
14. 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进行培养,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可以在黑暗环境中进行
B. 该实验变量是无机盐
C. 该实验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的无机盐
D. 该实验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光
15. “足下留情,小草留青”长期踩踏草坪会造成地面干硬板结,草坪发黄甚至出现一定面积的干枯死亡。关于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草坪缺水导致草的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 B. 土壤板结导致草根缺氧,不能呼吸而死亡
C. 缺乏无机盐,导致草不能正常生长 D. 由于踩踏导致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16. 用水族箱养鱼时,常常会在水体中栽种一些水草,其主要目的是( )
A. 装饰美化 B. 吸收有害物质
C. 吸收二氧化碳,提供氧气 D. 提供饵料
17. 为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
A.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B. 适当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C.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D. 适当降低夜间温度
18. 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中和意味着可以抵消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
B. 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不产生二氧化碳
D. 实现碳中和与居民日常用电量多少无关
19. 稻鱼种养结合有着“六月鱼苗放下田,九月再闻稻花香”的景象,该模式被评为首批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稻鱼种养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面且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缓解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是生态农业的典范。下图为稻鱼生态系统简图。回答问题:
(1)稻鱼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水稻、稗草等属于 ______,稻飞虱、泥包虫等昆虫和鱼类属于 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鱼类取食杂草,可以缓解杂草与水稻的 ______关系,利于水稻生长。
(3)该生态系统中,稻飞虱等害虫可能使水稻减产,但它们同时是鱼类的食物,人们经常养殖鲤鱼来防治害虫,请写出相关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4)鲤鱼排出的粪便中除了有机物外,还含有丰富的 ______,可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相比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稻鱼种养结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使得该生态系统的 ______能力增强。
20. 如图中A~F是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 而形成的,A细胞是 。
(2)A细胞通过 形成B。在此过程中, 加倍,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分裂前后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稳定。
(3)B通过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明显差异。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属于 组织。
21.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等过程。如图所示为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请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结构是由种子结构中的 (填名称)发育而来。
(2)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花的 (填数字序号)发育成果实。桃的果实中,我们食用的部分是由 (填名称)发育来的。
(3)玉米果穗常有缺粒的现象,向日葵的种子常有空瘪的现象,原因是传粉不足,可以采用 的方法避免;黄瓜、南瓜、丝瓜等植物的花多半都不会结果是因为 。
2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请据图分析回答: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放入酒精中脱色,脱色的目的是 ,然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乙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石灰水,要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乙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其目的是 。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水分在植物体内是通过 (选填“筛管”或“导管”)来运输的。
23.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请分析回答:
装置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4℃的冷藏室中
种子不萌发
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1)本实验可以构成 组对照实验,其中乙装置在该实验中的作用为 。
(2)丁和乙装置进行对照,可以探究种子萌发需要 。
(3)甲和丁能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
(4)实验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主要是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
A、海豚捕食大马哈鱼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正确;
B、蘑菇能够由小长大体现了生物能生长,B错误;
C、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体现了生物能进行呼吸,C正确;
D、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正确。
故选:B。
2.【答案】D
【解析】解:A.蟹属于水生生物,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A错误。
B.鲫鱼属于水生生物,鼠妇、七星瓢虫为陆生生物,B错误。
C.鸡、鸭属于家禽,羊属于家畜,C错误。
D.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D正确。
故选:D。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按照用途,可以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理解掌握。
3.【答案】D
【解析】解:AB、草履虫能净化污水、苔藓腐蚀岩石形成土壤属于生物影响环境,不符合题意。
C、干旱使农作物减产属于环境影响生物,不符合题意。
D、避役会随环境改变体色属于保护色,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4.【答案】D
【解析】解:A、盖盖玻片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图甲视野中出现了气泡,是由于盖盖玻片操作不当引起的,A正确;
B、图甲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图乙是洋葱内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组成,它们的区别是图甲无细胞壁和液泡。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目镜与②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C正确;
D、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遮光器的小光圈、反光镜的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遮光器的大光圈、反光镜的凹面镜调节。为增加视野亮度,应把图丙中的③反光镜换成凹面镜。D错误。
故选:D。
图甲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视野中黑色的圆圈是气泡;图乙示洋葱内表皮细胞视野;图丙为显微镜:①目镜;②物镜;③反光镜。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草是植物,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羊属于动物,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A错误;
B、草的导管、筛管属于输导组织,但羊的血管不属于输导组织,属于器官,B错误;
C、草和羊的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正确;
D、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即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草是植物,羊是动物,它们的结构层次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此题的知识点较多,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每一根藕丝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因此这些“丝”属于输导组织。
故选:A。
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植物的几种主要的组织的分布和功能。
7.【答案】A
【解析】解:A、单细胞生物有的是有害的,有的是有益的,如草履虫能净化污水,有的变形虫会使人得痢疾,A错误。
B、草履虫的结构中的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所以食物泡与消化食物有关,B正确。
C、草履虫、酵母菌、变形虫的整个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C正确。
D、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所有生命活动都是由一个细胞完成的,D正确。
故选:A。
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明白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湖水中富含有机物,使得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湖水呈现出绿色,因此“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这句诗描写的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可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描写的应该是低矮的苔藓植物。所以,诗句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这两类植物分别是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故选:B。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
熟练掌握藻类植物、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再仔细分析题中的诗句,应该能作出正确的答案。
9.【答案】C
【解析】解:A、衣藻是单细胞的藻类植物,生活在淡水中,A正确。
B、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杏树属于被子植物,两者都有输导组织,B正确。
C、贯众属于蕨类植物,侧柏都属于裸子植物,C错误。
D、小麦和玉米都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有储存营养物质的胚乳,D正确。
故选:C。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解题的关键知道是各种植物的主要特征。
10.【答案】D
【解析】解:A、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从结构层次上来说,玉米种子属于器官,A正确。
B、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与菜豆种子相比,图中玉米种子的③子叶的数量只有1片,B正确。
C、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所以图中的⑦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正确。
D、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⑥胚根,D错误。
故选:D。
观图可知,①是胚乳,②是种皮和果皮,③是子叶,④胚芽,⑤是胚轴,⑥是胚根,⑦是胚,据此解答。
掌握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生长,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与幼根的伸长有关的主要部位是“②分生区和③伸长区”。
故选:B。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④成熟区。如图所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
12.【答案】B
【解析】解:A、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A正确;
B、氮肥作用是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是缺含钾的无机盐。B错误;
C、磷肥能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C正确;
D、钾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缺钾时,植株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D正确。
故选:B。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熟记植物的生长所需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以及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A正确;
B、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防止植物萎焉。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B错误;
C、阴天移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防止植物萎焉。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C正确;
D、移栽后给树木“挂吊瓶”可补充水和无机盐,D正确。
故选:B。
(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解答即可。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掌握。解答此题的前提是明确植物移栽会导致缺水这一现象。
14.【答案】B
【解析】解:由实验可知,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没有无机盐就会影响植物的生活,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幼苗生长良好,而蒸馏水中的幼苗生长不好,此实验说明土壤浸出液中含多种无机盐,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故选:B。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各种无机盐以及营养物质,蒸馏水中不含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
关键点: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各种无机盐,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15.【答案】B
【解析】解: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长期踩踏草坪会造成地面干硬板结,草坪发黄甚至出现一定面积的干枯死亡,原因是土壤板结导致草根缺氧,不能呼吸导致细胞死亡。
故选:B。
深耕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植物根部氧气供应充足时,呼吸作用旺盛,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等养料的吸收。土壤板结造成土壤中氧气含量降低,植物根的有氧呼吸减弱。
理解掌握植物的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6.【答案】C
【解析】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而鱼在生活过程中要呼吸,需要氧气,所以在用鱼缸养鱼时,有人常常在鱼缸中放些新鲜水草,让水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以起到增加水中氧的含量,防止鱼因缺氧而死。
故选:C。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生物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据此答题.
本题的前提是把鱼缸放置于有光的环境中,在黑暗中会适得其反.
1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
【解答】
(1)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
(2)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3)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
A、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以最大限度的合成最多的有机物,正确。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错误;
C、阳光可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和动力,光照时间越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越长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正确。
D、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夜间,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适当提高夜间温度,不利于提高大棚蔬菜产量,正确;
故选:B。
18.【答案】B
【解析】解:A、碳中和不仅抵消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还包括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A错误;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正确;
C、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同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也会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
D、节约用电,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因此实现碳中和与居民日常用电量多少有关,D错误。
故选:B。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低碳生活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这就要求人们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此题考查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重要性。
19.【答案】生产者 消费者 竞争 水稻→稻飞虱→鱼类(或水稻→泥包虫→鱼类) 无机盐 自动调节
【解析】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水稻、稗草等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稻飞虱、泥包虫等昆虫和鱼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消费者.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可知,图中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稻飞虱、泥包虫等害虫可能使水稻减产,但它们同时是鱼类的食物,由此构成的食物链:水稻→稻飞虱→鱼类;水稻→泥包虫→鱼类。
(4)鲤鱼排出的粪便中除了有机物外,还含有丰富的氮、磷和钾等无机盐。这种种养结合模式有效地增加土壤肥力,促进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弱。相比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稻鱼种养结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物种的多样性,使得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
故答案是:(1)生产者;消费者。
(2)竞争。
(3)水稻→稻飞虱→鱼类(或水稻→泥包虫→鱼类)。
(4)无机盐;自动调节。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分解者则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被生产者吸收利用;而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太阳,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流动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以及正确的书写食物链。
20.【答案】分裂、分化 受精卵 细胞分裂 染色体 细胞分化 肌肉
【解析】解:(1)人体的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所以,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分裂、分化而形成的,A细胞是受精卵。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从而确保亲子代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所以,A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形成B。在此过程中,(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加倍,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分裂前后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稳定。
(3)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B细胞通过细胞分化形成C组织。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使机体产生运动。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属于肌肉组织。
故答案为:(1)分裂、分化;受精卵;
(2)细胞分裂;染色体;
(3)细胞分化;肌肉。
图中:A到B是细胞的分裂,B到C是细胞的分化,D是器官,E是系统,F是人体。
掌握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胚根 ⑥ 子房壁 人工辅助授粉 它们的花是单性花,雌花结果,雄花不结果。
【解析】解:(1)种子中的胚根发育成植物体的根,所以,图中①根是由种子结构中的胚根发育而来。
(2)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花的⑥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桃的果实中,我们食用的部分是果皮,因此,它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3)玉米果穗常有缺粒的现象,向日葵的种子常有空瘪的现象,原因是传粉不足,可以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避免;黄瓜、南瓜、丝瓜等植物的花是单性花,雌花结果,雄花只负责传粉,不结果。
故答案为:(1)胚根;
(2)⑥;子房壁;
(3)人工辅助授粉;它们的花是单性花,雌花结果,雄花不结果。
(1)图中①是根,②是花瓣,③是雄蕊,④是柱头,⑤是花柱,⑥是子房,⑦是雌蕊。
(2)花与果实的对应关系:
解题关键是掌握种子的结构与功能,花与果实的对应关系。
22.【答案】便于观察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黑暗 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蒸腾 导管
【解析】解:(1)酒精能溶解叶绿素,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放入酒精中脱色,脱色的目的是光合作用生成淀粉遇碘变蓝,酒精溶解叶绿素,消除叶绿素对颜色的的影响,使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甲乙装置唯一不同的量是二氧化碳,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烧杯里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甲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乙装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所以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乙装置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若要使乙装置中的清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应将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目的就是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实验现象的产生。
(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实验过程中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会凝结在玻璃罩内壁上。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输水分,连通整个植物体。
故答案为:(1)便于观察;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黑暗;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3)蒸腾;导管。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4)甲图中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中不含二氧化碳;乙装置中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中有二氧化碳,甲、乙两个装置形成一组对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对照实验的特点。
23.【答案】三 作对照 充足的空气 不能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解析】解:(1)本实验可以构成三组对照实验。甲乙的唯一的变量是水,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水;乙、丙唯一的变量是温度,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温度;乙、丁唯一的变量是空气,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空气。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满足了种子萌发所有环境条件的装置是乙装置,因而在该实验中对其他组均起到对照作用。
(2)丁和乙装置进行对照,无充足空气的丁组种子不萌发,而有充足空气的乙组种子萌发,其他条件都相同,则可以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3)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而表中甲与丁有水分和空气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4)甲装置中种子干燥缺水,种子不萌发;丙装置种子温度太低,种子不萌发;而只有乙装置种子得到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乙装置的种子萌发,所以实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除了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故答案为:(1)三;作对照
(2)充足的空气
(3)不能
(4)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种子萌发不仅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而且种子本身必须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且种子不在休眠期等。
科学探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