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结合著作内容了解法布尔的科学研究。
2.学习法布尔身上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对科普作品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整本书阅读,感受法布尔细致观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对科普作品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及热爱。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与农家,一生勤奋刻苦,自学成才,先后取得了双学士和博士学位,他将自己一生的时间都用在了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中,他在一块荒芜的,只能生长杂草和虫子的荒石园独居生活了近四十年,他一生写了近200万字的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被达尔文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被罗曼·罗兰誉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他就是法国昆虫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他被世人称作“科学界的诗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他的代表作《昆虫记》原著长达十卷,每卷均有许多章节组成,每一卷所占篇幅不尽相同,而且不同章节间的昆虫并无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它不同于小说,不受情节的局限。今天我们要向法布尔学习科学研究。
同学们,初读这本著作时,心里一定有很多的困惑,这是一本科普读物?还是一本文学性书籍?作为一名昆虫学家,他的作品何以如此生动、富有趣味?我们一起来慢慢揭秘。
作为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法布尔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昆虫世界。他通过不同于当时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方法,与昆虫为伴,细致观察,认真记录,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新范式。接下来,我们将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研究习惯三个方面向法布尔学习科学研究,进而提升我们的科学素养!
二、向法布尔学习科学研究
(一)科学方法。
保持好奇,提出疑问。
动态观察,开展实验。
1. 保持好奇,提出疑问。
蝉和蚂蚁的故事:“当寒风四起、严冬来临,一无所有的蝉便跑到其邻居蚂蚁那儿去喊饿乞食。乞食者不受欢迎,遭到让它不堪忍受的讽刺挖苦,这反而让它名声大振。蚂蚁说了如下两句虽简短却粗俗无情的话:您先前唱了又唱!我听着舒服,好呀,您现在就跳吧。”
这是拉·封丹的的寓言故事——蝉和蚂蚁,这两句话给蝉带来的声誉,远胜于它的精湛的演唱威名。这深深地印入我们的心灵深处,永不会磨灭。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蝉很懒,很可笑。但法布尔听了之后并没有一笑而过,而是在思考:
“严寒来临时,蝉将永远挨饿受冻,尽管冬天已不再有蝉了;蝉将永远乞讨几颗麦粒,尽管它那娇嫩的吸管根本就吸不进这种食物;蝉还将讨要苍蝇和蚯蚓,尽管它从来不吃它们。这些荒唐的错误,责任究竟在谁呢?”
因为好奇心,法布尔提出了疑问,并且开始了为蝉正名的研究,现在老师教给大家一个任务,找一找法布尔是怎么给蝉正名的,下节课我们交流一下。除了对蝉和蚂蚁的故事提出疑问,作者还在疑惑:
螳螂真如其外表一样虔诚吗?
红蚂蚁真的是靠嗅觉来辨别方向的吗?
2.动态观察,开展实验。
阅读《昆虫记》时,我们会发现,在研究昆虫的过程中,法布尔很少用当时主流的解剖、肢解等方式,他所做的都是以尊重昆虫生命为前提的动态研究。正如他所说:“你们倾心关注的是死亡,我悉心观察的是生命。”
例如《绿蚱蜢》中,法布尔为了研究绿蚱蜢的食性,化身饮食专家:“为了使食谱多样化,其实我还专门喂它们一些香甜的水果,比如梨片、葡萄、甜瓜片等。这些水果它们全都很爱吃。绿蚱蜢就像英国人,非常喜欢浇上果酱的牛排。也许这就是一抓住蝉就它开膛破肚的缘故所在:肚子里装着裹着果酱的鲜美肉食。”由此可见,他不仅尊重研究对象,不伤其性命,还能和探究对象和谐相处,甚至百般呵护。
在动态观察研究的过程当中,一方面,他纵向研究昆虫的一生,比如蝉从产卵、孵化、变成蛴螬到破土成虫的过程;另一方面,他又横向研究昆虫的各种习性,比如蟋蟀产卵、筑房、演奏……
在这个过程中他用到了这三种方法:巧设环境,对比研究,验证假设。
(1)巧设环境
如“西班牙蜣螂”一章中,“饲养笼里有了雌蜣螂做成的大面包之后,我便把蜣螂妈妈与这几个大面包一起从地下搬出来,放到我的实验室里去了。容器分两种,按我的愿望让它们或明或暗。如果我希望容器里面光亮,我就用大口玻璃瓶,直径与蜣螂洞一般大小,也就是十二厘米左右。每只瓶子底部铺了一层薄薄的新沙,薄得蜣螂无法钻进去,但却足以让它不致在玻璃底上滑来滑去,还让它以为那是与我刚让它搬离的地方一样的沙地。我把蜣螂妈妈及其大面包放在了这层沙子上。”
法布尔巧设环境、细致观察,更好地进行观察实验。
(2)对比研究
如《蟋蟀》一章中,“那确实是精巧的乐器,比螽斯的要高级得多。弓上的一百五十个三棱柱齿与左鞘翅的梯级互相 啮合,使四张扬琴同时振动,下方的两张扬琴靠直接摩擦发音,上方的两张则由摩擦工具振动发声。 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是多么雄浑有力啊!螽斯只有一个不起眼的镜膜,声音只能传到几步远的地方, 而蟋蟀有四个振动器,歌声可以传到数百米以外。”
通过对比不同昆虫的发声结构,法布尔发现了蟋蟀比螽斯声音大的原因。
(3)验证假设
如“红蚂蚁”一章中,红蚂蚁到底是怎样辨别方向的呢?
法布尔先假设其依靠的是嗅觉。他事先准备好了一些小白石子,看到红蚂蚁大队人马走出兵营,她便跟随其后,在它们行经的路上,隔一段撒上点小白石子。
这帮强盗打劫之后,便开始沿着小白石子所标示的那条路返回。然后法布尔通过用大扫帚把红蚂蚁经过的路面扫净,用水冲刷,用薄荷叶掩盖等方式,消除路面上红蚂蚁路过的气味,但红蚂蚁依然能够找到方向,从而证明了红蚂蚁不是靠嗅觉辨别方向的。
通过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由此可见科学的方法让研究更有效率。
(二)科学精神,
重视实证,不畏艰辛。科学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1.重视实证,不畏艰辛。
在法布尔所处的时代,科学研究的设备简陋、条件艰苦,所以他只能凭借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详尽周密的记录、频繁反复的求证来克服研究过程中的种种艰难。比如《小阔条纹蝶》这一章中为了研究,法布尔是这样做的:
“这一回我把我所存的汽油和其他有气味的东西统统都用上了。我将一打碟子放好,一部分放在囚禁女俘的金属钟形网罩里,另一部分放在网罩四周,围成一圈。有几只装着樟脑,有几只装着宽叶薰衣草香精,有几只装着汽油,还有几只装着臭鸡蛋味的碱硫化物。这些小碟子早晨便放好了,以便聚会开始时屋子里已经弥漫着这种种气味。
下午,工作室变成了恶心的配药室,浓烈的薰衣草香气与碱硫化物恶臭相互混杂的味。而且别忘了,我还在这间屋里熏了大量的烟。煤气厂、烟馆、香料厂、炼油厂、臭气熏天的化工厂全都集中在这间屋子里了,这样能否使小阔条纹蝶迷失方向呢?”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坚持细致观察。法布尔这些理想的研究成果的取得,往往是经受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
2.科学严谨,持之以恒。
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足够严谨,而这种严谨同时伴随着长时间的观察和挫败后的坚持。
比如为了观察象态橡栗象钻孔、产卵的具体情况,法布尔花费了“整个十月”的时间,每天至少两小时,有时还达到或超过半天;为了观察清楚萤火虫是怎样麻醉蜗牛这一细微动作,他会“高度集中精力”并“寸步不离地监视”。
《灰蝗虫》中所写,“生物的诞生方式多种多样,有比蝗虫的诞生更让人惊叹不已的,但是,那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被时间这巨大的帷幕遮盖住了。如果不持之以恒,我们就看不到最激动人心的场面。而蝗虫的蜕变不一样,它快得出奇,所以我们必须全神贯注,而奇迹就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了。”
这些都告诉我们科学研究,既要有坚持不懈地追踪过程,又要专注细致地定格细节。
(三)研究习惯。
法布尔在不伤害昆虫的前提下,不只是细心观察,还有认真做笔记查资料以辅助他的实验,验证他的想法和结论的正确性。不仅要勤于动脑,更勤于动手,落到实处。
小结:
法布尔就是这样保持好奇,提出疑问;采用巧设环境、对比研究、验证假设的方法进行动态观察,开展实验;坚持重视实证,不畏艰辛,科学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保持观察、实验的同时,认真做笔记、查资料的良好科学研究习惯。对昆虫世界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写就了十卷本科普巨著《昆虫记》,将研究方法、精神和成果分享给我们。
三、作业设计
亲爱的同学,读了这本《昆虫记》,不知你是否也想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进而走上科学探索之路呢?
选择大自然中你最喜欢的一种昆虫,运用从法布尔身上学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持续的观察研究,撰写研究日志。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作者简介,作品内容,出示图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走近法布尔,走进《昆虫记》,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课件导入, 走近螳螂, 介绍作者法布尔, 推出作品《昆虫记》, 制定阅读计划,布置阅读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