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洵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洵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得分
1.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绿心公园 B. 一块农田 C. 一条河流 D. 池塘的鱼
2.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B.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
C. 沙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D.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
3.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过程中,视野里的物像不清晰。我们的正确操作是( )
A. 转动细准焦螺旋 B. 转动转换器换低倍镜
C. 转动粗准焦螺旋 D. 转动反光镜换平面镜
4. “新鲜油桃,又脆又甜”,一阵清脆的叫卖声从街上传来。与油桃甜味有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哪一结构中( )
A. 液泡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细胞膜
5. 生物细胞时刻都在进行生命活动,下面有关细胞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B. 线粒体是细胞唯一的能量转换器
C. 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D.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6.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 )
A. 一定的水分 B. 充足的空气 C. 肥沃的土壤 D. 适宜的温度
7. 为推进乡村振兴,广元某地大力发展果业。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桃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B.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叶发育成叶
C. 桃树开花季节,如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
D. 自然状态下,必需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8. 某生物科技小组想移栽一些草莓幼苗到教室内。为能移栽成功并收获香甜的草莓,他们准备采取下列措施,其中主要运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A. 移栽时根部要带土团 B. 移栽时剪掉部分枝叶
C. 白天放在室内向光处 D. 夜间放在通风处降温
9. 黑暗条件下,将金鱼藻放在4支盛有水的试管中,再分组放置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打开白炽灯,一段时间后统计到的气泡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试管与灯的距离代表光照的强度 B. 每组实验需重复多次,求平均值
C. 产生的气泡数与距离大小呈正比 D. 若关闭灯源,所得数据将有变化
10.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下列有关健康用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 B. 读书1小时后要远眺
C. 尽量不用手机看视频 D. 在床上躺卧看书学习
11. 使用未消毒的、艾滋病患者用过的注射器,易使人感染艾滋病,并最终导致死亡。下列对艾滋病感染及死亡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含有HIV B. 未消毒的注射器成为HIV的传播媒介
C. HIV主要是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D. HIV毒性强直接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
12. 绵阳市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大熊猫、牛羚、山溪鲵等200多种脊椎动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 基因多样性 B. 数量多样性 C. 生物种类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13. 《2022年农区蝗虫防控技术方案》提出应注意科学选择杀虫剂种类,并避免过度施药。其原因是刚开始使用某种杀虫剂时防治效果显著,但随着连续使用,蝗虫的抗药性会不断增强。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蝗虫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B. 有抗药性的蝗虫比不抗药的蝗虫繁殖能力更强
C. 进化过程中,蝗虫产生的变异都利于适应环境
D. 杀虫剂对蝗虫的不同变异起到了选择作用
14. 如图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用放大镜观察乙的结构
B. 乙、丁是原核生物,甲、丙是真核生物
C. 甲、丙的孢子分别着生在结构①和b中
D. 丙属于大型真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5. 面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我国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确保疫情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具有简单的细胞结构
B. 能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
C. 可独立地生活和复制
D. 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16. “三孩政策”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而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前两胎生的都是男孩,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为
A. 100% B. 50% C. 25% D. 0%
17. 某小鼠群体中黄毛与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且有一种基因组成的个体不能存活。遗传研究者任选黄毛鼠与黄毛鼠交配,经过大量的重复实验,子代总是黄毛:黑毛=2: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小鼠的黄毛为显性性状,黑毛为隐性性状
B. 该小鼠群体中黄毛个体的基因组成均为Aa
C. 若将黄毛鼠与黑毛鼠交配,子代一定全是黄毛
D. 若将黑毛鼠与黑毛鼠交配,子代一定全是黑毛
18. 下列措施不会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把单眼皮整容成双眼皮 B. 用射线处理培育太空椒
C. 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棉 D. 用杂交育种技术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
19. 摩尔根与其表妹结婚后生育了三个孩子,两个孩子因“莫名其妙的遗传病”夭折,唯一幸存的男孩是半痴呆儿。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表现正常的人可能会携带遗传病基因 B. 隐性遗传病基因传给子代后不能表达
C. 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 遗传咨询能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20. 疫苗接种(如图)配合个人防护,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注射新冠病毒疫苗( )
A. 是控制新冠肺炎传染源的重要措施
B. 使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 能刺激人体产生与新冠病毒结合的抗体
D. 对所有病原体引起的肺炎都能有效预防
21. 下面是小刚同学探究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请分析回答:
(1)小刚同学探究实验变量是 ______ 。
(2)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是为了 ______ 。该步骤主要利用的生理活动是 ______ 。
(3)叶片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其作用是 ______ 。
(4)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 ______ (填字母)。水浴加热后,叶片变成 ______ 色。
(5)用碘液染色后,叶片 ______ 部分变成蓝色,说明产生了 ______ 。
(6)小刚想提高他家种植的番茄产量。请提出一个具体措施: ______ 等。
22. 将仙人掌去皮擂成浆糊状,置于纱布上,外敷于腮腺炎患者的患病部位,两至三天可治愈。某同学对此很好奇,为探究仙人掌茎中细胞结构,于是将它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仙人掌临时装片时,选用的目镜是12×,物镜是4×,那么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的放大倍数为 ______倍。在操作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在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用[①]反光镜的 ______(填“平面镜”或者“凹面镜”)进行对光。看清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需要调节[______](填标号)。
(2)图 ______(填“甲”或“乙”)最有可能是观察到的仙人掌细胞。
(3)图甲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__](填标号),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4)切仙人掌时会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④]______。
(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究的“海水稻”在盐碱地上种植成功。“海水稻”能从盐碱地选择性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体现了图甲中[②]______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3. 为了筑起对新冠疫情的防御屏障,我国对普通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并助力国外新冠疫情防控,为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生活与人体之间是 ______ 关系。新冠病毒进行繁殖是遗传信息来源于 ______ (填“人体细胞”或“病毒自己”)。
(2)在下列措施中,可达到疫情防控的目的有 ______ (多选)。
①洗手要规范
②口罩常佩戴
③开窗通风
④坚持一米文明线
⑤养成公筷好习惯
(3)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新冠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快速产生 ______ (填“大量的”或“少量的”)相应抗体。抗体与病毒的结合可以促进 ______ ,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从而提高对新冠肺炎的抵抗力。接种新冠疫苗, 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计划免疫。
(4)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医生建议休息半个小时再离开,以便观察机体是否有过敏反应等不适症状。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功能 ______ (填“过强”或“缺陷”)引起的,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应及时咨询。
24.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两种类型,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表中是四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请据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合
亲代性状表现
子代性状表现及数目
红眼
白眼
一
红眼×白眼
51
50
二
红眼×红眼
101
0
三
红眼×红眼
75
26
四
白眼×白眼
0
101
(1)果蝇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 ______变态发育。
(2)根据组合 ______亲子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 ______为显性性状。
(3)组合二中,亲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______。
(4)亲代性状都是红眼,子代出现白眼的现象是 ______。组合一子代红眼果蝇杂交后,产生红眼雄果蝇的概率是 ______。
(5)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如图所示),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似,雌果蝇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绿心公园,既包括了公园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B、一块农田,既包括了农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C、一条河流,既包括了河流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D、池塘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他生物和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
故选:D。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2.【答案】B
【解析】解:A、沙漠地区干旱缺水,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为了吸收水分是对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
B、蚯蚓能疏松土壤,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在炎热的沙漠中非常干燥,水源罕见。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
D、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是海豹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
故选: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3.【答案】A
【解析】解:A、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以精细调焦,可以使模糊的物像变的更清晰,A正确。
B、转动转换器换低倍镜,只能使细胞体积变小,视野变亮,但不能改变清晰程度,B错误。
C、转动粗准焦螺旋能够大幅度升降镜筒,快速找到物像,但要使物像更清晰,不如细准焦螺旋调节的精确,C错误。
D、转动反光镜换平面镜,只能使视野中的光线变暗,不会改变物像清晰度,D错误。
故选:A。
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快速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
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
4.【答案】A
【解析】解: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色素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所以油桃甜味有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故选:A。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有液泡和叶绿体,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理解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学习生物细胞的基础。
5.【答案】B
【解析】解:A、细胞膜有保护作用,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A正确。
B、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B错误。
C、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含有多种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机物和无机物。其中有机物能释放能量,C正确。
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正确。
故选:B。
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人)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通过比较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6.【答案】C
【解析】解:ABD、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ABC不符合题意;
C、肥沃的土壤中含由丰富的无机盐,而无机盐不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C符合题意。
故选:C。
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试验中变量的唯一性。
7.【答案】B
【解析】解:A、花的主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正确。
B、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芽发育成叶,错误。
C、在桃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因为传粉不足,造成桃树减产,正确。
D、自然状态下,必需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正确。
故选:B。
一朵花发育成果实必须经历传粉、受精两个过程。花的主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传粉、受精和花的发育过程。
8.【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呼吸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解答】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浓度高都会抑制呼吸作用。抑制呼吸作用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提供产量。
A.移栽辣椒幼苗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A不符合题意。
B.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B不符合题意。
C.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白天将草莓放在室内向光处,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C不符合题意。
D.夜间适当通风降温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提高产量。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C
【解析】解:AC、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距离灯越近,金鱼藻产生的氧气(气泡)就越多,由于距离近光照会变强,距离远光照会变弱,所以这一现象说明,试管与灯的距离代表光照的强度,产生的气泡数与距离大小呈反比,A正确,C错误。
B、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实验需重复多次,求平均值,C正确。
D、从曲线图中的数据可知,光照强度不同,产生的气泡数目不同,若关闭灯源,所得数据将有变化,D正确。
故选:C。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越多,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也说明这种作用与光照本身的强度有一定的关系。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以及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0.【答案】D
【解析】解:A、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保护眼睛,A做法正确;
B、看书一段时间后向远处眺望几分钟,可缓解眼睛疲劳,可以预防近视,B做法正确;
C、持久使用手机,易使眼球中的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因此,尽量不用手机看视频,C做法正确;
D、在床上躺卧看书学习,容易导致视力下降,D做法错误。
故选:D。
为了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三要: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四不看: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保护视力的措施。
11.【答案】D
【解析】解:A、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含有HIV,HIV能够引起传染病,是艾滋病的病原体,正确。
B、未消毒的注射器成为HIV的传播媒介,正确。
C、HIV主要是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正确。
D、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主要是破坏人体免疫系统,错误。
故选:D。
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2.【答案】C
【解析】解:绵阳市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大熊猫、牛羚、山溪鲵等200多种脊椎动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多样性。
故选:C。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熟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是解题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从而产生了抗药性的害虫;在这个过程中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害虫与农药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杀虫剂对害虫起到了选择作用。
故选:D。
使用某种杀虫剂消灭害虫,开始使用的一至三年效果较好,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差。开始使用某种杀虫剂,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对该种害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即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而实验证明,在未使用农药前,某些害虫个体已具有这种抗药性,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差。
此题通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抗药性害虫产生的原因。
14.【答案】C
【解析】解:A、将青霉制成玻片放到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内部结构,错误;
B、甲、丙、丁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乙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错误;
C、观图甲①孢子,图丙b菌褶,里面含有大量孢子,正确;
D、丙是大型真菌--蘑菇,真菌细胞内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错误。
故选:C。
图中甲是青霉,乙细菌,丙是蘑菇,丁是酵母菌。
图甲中①孢子、②直立菌丝、③营养菌丝。
图丙a菌盖、b菌褶、c菌柄、d菌丝。
掌握细菌、真菌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AB、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B错误。
C、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C错误。
D、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宿主是人或动物,D正确。
故选:D。
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必须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病毒从其它生物的活细胞中获得营养物质,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繁殖新病毒。
病毒的内容在中考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
16.【答案】B
【解析】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假如他们再生第三胎,生男孩的可能性约为50%。
故选:B。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别遗传过程以及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17.【答案】C
【解析】解:A、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了亲本没有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据题干信息可知,亲本都是黄毛鼠,子代出现了黑毛鼠,因此小鼠的黄毛为显性性状,黑毛为隐性性状,A正确。
B、黑毛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黄毛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黑色鼠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自于母本。而父本和母本都是黄色鼠,则一定含有A基因,因此说明亲代雌雄个体的毛色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B正确。
C、亲本中两只黄色鼠的基因型均为Aa,二者杂交图解如下:
据图可知,它们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即黄色鼠:黑色鼠=3:1,而实际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这说明AA致死,则黄色鼠的基因型是Aa。那么黄毛鼠与黑毛鼠交配,即Aa(黄毛鼠)×aa(黑毛鼠)→Aa(黄毛鼠)、aa(黑毛鼠),子代既有黄毛也有黑毛,C错误。
D、黑毛鼠的基因型是aa,那么黑毛鼠与黑毛鼠交配,即aa(黑毛鼠)×aa(黑毛鼠)→aa(黑毛鼠),子代全为黑毛,D正确。
故选:C。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是中考的重点,应熟练掌握基因传递的图解.
18.【答案】A
【解析】解:A、“把单眼皮整容成双眼皮”,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A符合题意;
BCD、“用射线处理培育太空椒”、“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棉”、“用杂交育种技术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19.【答案】B
【解析】解:A、表现正常的人,所携带的基因可能是正常基因,也可以是致病基因,A正确。
B、当父母双方的隐性遗传病基因都传递给同一子代,此时隐性基因能表达出来,B错误。
C、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C正确。
D、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进行遗传劝导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D正确。
故选:B。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明确遗传病的发生原因。
20.【答案】C
【解析】解:A、注射新冠病毒疫苗注射的对象是易感人群不是传染源,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A错误。
BD、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只针对新冠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BD错误。
C、注射新冠病毒疫苗能够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能与新冠病毒相结合的抗体,C正确。
故选:C。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3)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理解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措施和免疫的类型及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光 将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呼吸作用 对照 b 黄白 见光 淀粉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或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解析】解:(1)根据题干的四幅图片,结合分析,可判断该探究实验的目的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反映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根据题图“部分遮光后光照”可判断变量是光。
(2)实验前先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通过呼吸作用)。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该步骤主要利用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
(3)把部分叶片遮光,部分不遮光,这样就形成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而实验的结果是见光部分变蓝,说明见光的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未见光的部分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未制造淀粉。此对照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
(4)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b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变成绿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5)用碘液染色后,比较叶片,没有遮盖的叶片遇碘变蓝,遮盖的叶片遇碘不变蓝,因此没有遮盖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有机物——淀粉,遮盖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6)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适当增加光照时间、适当增加原料二氧化碳浓度等。
故答案为:
(1)光
(2)将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呼吸作用;
(3)对照;
(4)b;黄白;
(5)见光;淀粉;
(6)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或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取叶→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解题关键是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22.【答案】48 凹面镜 ④ 甲 ③ 液泡 细胞膜
【解析】解:(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用显微镜观察仙人掌临时装片时,选用的目镜是12×,物镜是4×,那么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的放大倍数为12×4=48(倍);在操作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在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用[①]反光镜的凹面镜进行对光。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④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2)甲图具有细胞壁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最有可能是观察到的仙人掌细胞,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3)图甲③是细胞核,其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
(4)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切仙人掌时会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④液泡。
(5)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海水稻”能从盐碱地选择性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体现了图甲中②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故答案为:
(1)48;凹面镜;④。
(2)甲。
(3)③.
(4)液泡。
(5)细胞膜。
观图可知:图甲乙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液泡、⑤下辈子,图丙中①反光镜、②载物台、③转换器、④细准焦螺旋,解答即可。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寄生 病毒自己 ①②③④⑤ 大量的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不属于 过强
【解析】解:(1)新冠病毒与人体之间是寄生关系。新冠病毒进行繁殖时遗传信息来源于病毒自己。
(2)新冠肺炎确诊为传染病,传染源是新冠肺炎患者。在下列措施中,①洗手要规范、②口罩常配戴、③开窗常通风、④坚持一米文明线、⑤养成公筷好习惯可达到疫情防控目的,故选:①②③④⑤;
(3)特异性免疫指的是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与病毒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从而提高对新冠肺炎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接种新冠疫苗能够预防新冠肺炎,不属于计划免疫。
(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而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若发生过敏反应,应及时咨询。
故答案为:
(1)寄生;病毒自己;
(2)①②③④⑤;
(3)大量的;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不属于;
(4)过强。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3、传染病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4.【答案】完全 三 红眼 AA×AA或Aa×AA 变异 37.5% 3条+X
【解析】解:(1)果蝇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2)根据第三组,亲代都是红眼,子代出现白眼,说明显性性状是红眼,隐性性状是白眼。如果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红眼的基因是AA或Aa,白眼的基因是aa。
(3)显性性状是红眼,隐性性状是白眼,组合二中,亲代红眼×红眼,子代全为红眼,则控制亲代红眼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AA或Aa×AA。
(4)亲代性状都是红眼,子代出现白眼,体现了亲子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第一组红眼×白眼杂交,控制子代白眼的基因aa来自亲代各提供一个基因a,则控制亲代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分别为Aa,aa,其遗传图解为:
则组合一子代红眼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组合一子代红眼果蝇杂交,遗传图解如图:
从图中看出,理论上其产生红眼果蝇的概率是75%。
性别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所以组合一子代红眼果蝇杂交后,产生红眼雄果蝇的概率是75%×50%=37.5%。
(5)果蝇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雌性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即3条+X。
故答案为:(1)完全
(2)三;红眼
(3)AA×AA或Aa×AA
(4)变异;37.5%
(5)3条+X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变异的概念、性别遗传过程、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洵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洵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辙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辙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2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洵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洵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文件包含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大题专题练习卷参考答案doc、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专题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