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届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解析版】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届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共5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4-2015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39分)
1.(1分)(2014•禹州市一模)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硝化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细胞内含有DNA和RNA
B.
蓝藻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体但细胞中均含叶绿素,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生产者
C.
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D.
在电镜下观察蓝藻和硝化细菌,均可看到有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2.(1分)(2014•禹州市一模)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对其染色可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B.
②与核糖体的形成及某种RNA合成有关
C.
③为单层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
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膜上的核孔需要消耗能量
3.(1分)(2009•天津)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
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
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4.(1分)(2014秋•黄州区校级期中)如图为溶酶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各种细胞内都含有溶酶体,该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
B.
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C.
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D.
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升高或不变
5.(1分)(2014•宜兴市校级学业考试)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
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
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6.(1分)(2015•黄梅县校级模拟)下列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的有()
①人红细胞吸收K+ ②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③甲状腺细胞积累碘离子
④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 ⑤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分子的重吸收.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7.(1分)(2014秋•莆田校级期末)某DNA片段所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分别占()
A.
46%、54%
B.
23%、27%
C.
27%、23%
D.
46%、27%
8.(1分)(1998•广东)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
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
C.
若一条链的A:T:G:C=l: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
D.
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
9.(1分)(2014秋•黄州区校级期中)如图为显微镜下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若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的颜色逐渐变浅
B.
细胞吸水能力不断加强
C.
A、B分别表示液泡和原生质层
D.
B与A长度的比值不断增大
10.(1分)(2014秋•黄州区校级期中)将用全素营养液培养的两株植物(同种)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并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一昼夜的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乙图中的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甲中,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B.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是D点和G点
C.
DE段与EF段相比,光合作用较慢的是DE段
D.
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下降
11.(1分)(2014•禹州市一模)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处于各时期的细胞可能出现在同一视野中
B.
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C.
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
用秋水仙素处理洋葱根尖,可诱导洋葱根尖伸长区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12.(1分)(2014秋•黄州区校级期中)下表为甲同学用某浓度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图为乙同学用另一浓度的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绘制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原生质体相对大小
90%
60%
30%
30%
30%
A.
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
B.
甲同学实验进行到8分钟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
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
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13.(1分)(2014秋•福州校级期末)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数是()
A.
1
B.
4
C.
5
D.
8
14.(1分)(2014•大连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
水分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
C.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
大肠杆菌吸收钾离子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15.(1分)(2012•兴化市校级学业考试)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
淀粉酶
B.
蛋白酶
C.
脂肪酶
D.
麦芽糖酶
16.(1分)(2007秋•句容市期末)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不属于有氧呼吸特点的是()
A.
需要多种酶参与
B.
释放二氧化碳
C.
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D.
生成大量的ATP
17.(1分)(2014秋•清镇市校级期末)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人的身高与体重
B.
兔的长毛与短毛
C.
猫的白毛与蓝眼
D.
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18.(1分)(2013秋•黑龙江校级期末)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
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
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19.(1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末)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近似于1:1,原因是()
A.
雌配子:雄配子=1:1
B.
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
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
含X的卵细胞:含Y的精子=1:1
20.(1分)(2011秋•山东期末)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
A.
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B.
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C.
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
D.
遗传物质是DNA
21.(1分)(2014春•呼和浩特期末)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
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
B.
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
C.
在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发现了白色猕猴
D.
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
22.(1分)(2014秋•黄州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错误的是()
A.
在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
B.
一般用四倍体植株作父本,用二倍体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
C.
三倍体西瓜几乎没有种子,但偶尔也会产生
D.
每年制种很麻烦可以利用三倍体植株进行无性繁殖的方式培育
23.(1分)(2005秋•海陵区期末)“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这只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代的雌雄性别比例是()
A.
2:1
B.
1:1
C.
3:1
D.
1:2
24.(1分)(2014•天津)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
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
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25.(1分)(2014•上海)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
A.
1
B.
2
C.
3
D.
4
26.(1分)(2013秋•太和县校级期末)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分裂间期,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B.
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
C.
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但细胞内的DNA数目不变
D.
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27.(1分)(2014秋•黄州区校级期中)生物体内各组织的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均相同,根本原因是()
A.
细胞分化的结果
B.
体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C.
DNA复制和染色单体分离
D.
染色体加倍
28.(1分)(2013•天津校级模拟)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发生在()
①真核生物 ②原核生物 ③无性生殖 ④有性生殖 ⑤细胞质基因 ⑥细胞核基因.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③⑥
D.
①③⑤
29.(1分)(2014•海南)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
3:3:1
B.
4:4:1
C.
1:2:0
D.
1:2:1
30.(1分)(2013秋•海淀区期末)无过氧化氢酶症和半乳糖血症是两种人类单基因隐性遗传病,不同个体酶活性范围(酶活性单位相同)见下表.下列关于叙述正确的是()
疾病名称
相关酶
酶活性
患者
患者父母
正常人
无过氧化氢酶症
过氧化氢酶
0
1.2~2.7
4.3~6.2
半乳糖血症
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
0~6
9~30
25~40
A.
测定酶活性均无法诊断胎儿是否患病
B.
两病的遗传均可表现出交叉遗传现象
C.
均可通过化验酶量判断是否为携带者
D.
表现型正常的个体酶活性可能会较低
31.(2分)(2013•许昌三模)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的男孩,关于其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精子形成时减Ⅰ异常减Ⅱ正常
B.
卵细胞形成时减Ⅰ异常或减Ⅱ异常
C.
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形成均正常
D.
精子形成时可能减Ⅰ正常减Ⅱ异常
32.(1分)(2015•黄梅县校级模拟)鸡的公鸡被羽型是一个只在公鸡中表现的性状,它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型hh决定,显性等位基因产生具有母鸡被羽型的公鸡.所有的母鸡不论基因型如何,都是母鸡被羽型.一只具有公鸡被羽型的公鸡与三只母鸡交配,每只母鸡产下12只小鸡.在总共36只小鸡中,有15只具有母鸡被羽型的公鸡,18只具有母鸡被羽型的母鸡,3只公鸡被羽型的公鸡.那么,三只亲代母鸡最可能的基因型是什么?()
A.
2HH,Hh
B.
1HH,2Hh
C.
1HH,1Hh,1hh
D.
2HH,1hh
33.(2分)(2014春•抚顺校级期末)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A.
B.
C.
D.
34.(2分)(2015•黄梅县校级模拟)分析下面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三张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c点时的温度如果对应是乙图的t1,则当温度变成t2时,c点向左上方移动
B.
从乙图可以看出,温度接近t4时,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因而是该植物能正常生存的极限温度
C.
如果乙图的光强度位于光饱和点,那么白天环境温度为t2时,植物能获得最佳的生长收益
D.
从丙图可知,用于地膜覆盖、大棚种植等的塑料薄膜的颜色最好为红色或蓝紫色,这样有助于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
35.(2分)(2014•山东)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Ⅱ﹣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
B.
Ⅲ﹣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
C.
Ⅲ﹣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
D.
Ⅳ﹣1基因型为XA1XA1的概率是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1分)
36.(10分)(2015•黄梅县校级模拟)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图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分别是.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能发生乙过程的场所有.
(2)在正常情况下,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
(3)对于乙图来说,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分子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分子上.(填字母)
(4)分子1彻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有种.
(5)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从分子1链的端开始的.如果该链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n链,最多需要脱掉子的水.
37.(8分)(2015•黄梅县校级模拟)图1表示某哺乳类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图2为该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E段对应图2中的细胞.
(2)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细胞.丁细胞含有条染色单体,该细胞的名称为
(3)如果丁细胞中的①为X染色体,则②一定是.
(4)戊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38.(12分)(2015•黄梅县校级模拟)将某植物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通过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的变化趋势是.
(3)萌发过程中在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mg.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
39.( 12分)(2015•黄梅县校级模拟)人类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以后,很快便将它应用在生物学的研究中,为探明许多生命过程的奥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请回答:
(1)如果用含18O的水浇灌某盆栽植物,并将该盆栽植物置于光照下.过一段时间,在植物周围的空气中,能够收集到哪些含18O的气态物质?.
(2)在运动实验中,如果用含15N的蛋白质饲料饲养不含15N的大白鼠,在饲料适量的情况下,15N将首先出现在该动物体内细胞的哪一种细胞器中?(线粒体/中心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如果上述饲养过程继续下去,可以发现大白鼠的组织中分离出的哪些代谢产物中有15N?(脂肪酸、肠淀粉酶、肌糖元、胰岛素)
(3)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噬菌体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可用两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的DNA.然后再让这两种不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从而对此做出实验论证.据分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有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现请你完成以下关键性的实验设计.
①实验室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等6种同位素标记的微生物培养基.你将选择哪两种培养基分别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DNA的标记:.
②你用这两种培养基怎样去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的理由.、.
40.(9分)(2014秋•黄州区校级期中)现有一个纯合果蝇品系A,该品系都是猩红眼,这是一种与野生型深红眼明显不同的表现型,相关基因用A、a表示.若让该猩红眼品系雄蝇与野生型深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亲 本
F1
F2
雌
雄
雌
雄
野生型深红眼(♀)×猩红眼品系A(♂)
全深红眼
全深红眼
深红眼:猩红眼=1:1
(l)A、a基因位于(常/X)染色体上,猩红眼对深红眼为性.
(2)让F2代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雄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
(3)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深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猩红眼果蝇占.
2014-2015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39分)
1.(1分)(2014•禹州市一模)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硝化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细胞内含有DNA和RNA
B.
蓝藻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体但细胞中均含叶绿素,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生产者
C.
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D.
在电镜下观察蓝藻和硝化细菌,均可看到有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
蓝藻和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等)都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解答:
解:A、细菌和蓝藻都属于原核生物,这两者都有细胞壁,都含有DNA和RNA,A正确;
C、蓝藻含有叶绿素,但硝化细菌不含叶绿素,B错误;
C、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C错误;
D、蓝藻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都不含内质网,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能准确辨别题中所涉及生物的类别;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列表表格两者,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1分)(2014•禹州市一模)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对其染色可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B.
②与核糖体的形成及某种RNA合成有关
C.
③为单层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
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膜上的核孔需要消耗能量
考点: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
据图分析,①是染色质(成分是DNA和蛋白质),②是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③是核膜(双层膜,上面有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
解:A、①是染色质,其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间期和末期以染色质形式存在,前期、中期和后期以染色体形式存在;由于存在DNA等酸性物质,可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对其染色,A正确.
B、②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及某种RNA合成有关,B正确;
C、③是核膜,为双层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C错误;
D、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具有选择性,同时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
3.(1分)(2009•天津)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
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
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分析:
肽键是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中,脱水缩合形成的,故只有蛋白质的合成或分解过程才涉及肽键的数量变化.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但是蛋白质结构不变;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蛋白质变性失去空间结构.
解答:
解:A、染色体的复制包括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即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过程,故A正确;
B、酶具有专一性,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多糖,没有肽键数量变化,故B错误;
C、氨基酸进入小肠细胞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载体和氨基酸的性质都没有改变,故C错误;
D、蛋清中加入NaCl,破坏了其空间结构,从而使蛋白质溶解度变小,表现盐析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从蛋白质的水解与合成的角度,结合蛋白质的功能及酶的专一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1分)(2014秋•黄州区校级期中)如图为溶酶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各种细胞内都含有溶酶体,该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
B.
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C.
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D.
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升高或不变
考点:
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
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据此答题.
解答:
解:A、原核细胞不含溶酶体,A错误;
B、H+进入溶酶体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而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错误;
C、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属于胞吞,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正确;
D、溶酶体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而细胞质基质中的PH在7.0,因此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降低,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溶酶体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图中信息进行准确的判断;同时还要考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5.(1分)(2014•宜兴市校级学业考试)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
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
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考点:
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
分析:
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在细胞质中有RNA和少量的DENA.
解答:
解:A、在DNA和RNA的结构中都存在氢键,A错误;
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不可能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B错误;
C、原核细胞虽然,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具有DNA和RNA,C正确;
D、叶绿体、线粒体都含有DNA,核糖体不含有DNA,而含RNA,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DNA和RNA的结构及存在细胞的那一结构中,要注意区别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
6.(1分)(2015•黄梅县校级模拟)下列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的有()
①人红细胞吸收K+ ②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③甲状腺细胞积累碘离子
④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 ⑤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分子的重吸收.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考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
名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解答:
解:①人红细胞吸收K+为主动运输的方式,①正确;
②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和能量,②错误;
③甲状腺细胞积累碘离子可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③正确;
④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④错误;
⑤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分子的重吸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⑤正确.
所以,①③⑤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特点,以及实例判断.
7.(1分)(2014秋•莆田校级期末)某DNA片段所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分别占()
A.
46%、54%
B.
23%、27%
C.
27%、23%
D.
46%、27%
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解答:
解:某DNA片段所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即A+U占4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该mRNA的DNA片段中A+T占46%,则A=T=23%,C=G=50%﹣23%=27%.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8.(1分)(1998•广东)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
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
C.
若一条链的A:T:G:C=l: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
D.
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
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
本题是对DNA分子结构的考查,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分布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碱基对之间的连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配对的碱基数量相等.
解答:
A、在双链DNA中,一条链上的A与另一条链上的T配对,相等,一条链上的T与另一条链上的A配对,相等,因此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数目也相等,A正确;
B、一条链G、与C分别与另一条链上的C与G配对,因此一条链G与另一条链上的C相等,一条链的C与另一条链上的G相等,故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B正确;
C、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一条链上的A与另一条链上是T相等,一条链上的G与另一条链上是C相等,因此,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也是A:T:G:C=2:1:4:3,C正确;
D、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一条链上的G与另一条链上是C相等,一条链上的T与另一条链上是A相等,因此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1:2,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相关的碱基计算,对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与应用的解题的关键.
9.(1分)(2014秋•黄州区校级期中)如图为显微镜下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若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的颜色逐渐变浅
B.
细胞吸水能力不断加强
C.
A、B分别表示液泡和原生质层
D.
B与A长度的比值不断增大
考点:
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
1、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2、分析图形:图中A、B分别表示液泡和原生质层的长度,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解答:
解:A、若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质壁分离复原,A的颜色逐渐变浅,A正确;
B、若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不断吸水,则细胞吸水能力不断减弱,B错误;
C、图中A、B分别表示液泡和原生质层的长度,C错误;
D、若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不断吸水,则B与A长度的比值不断减小,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及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1分)(2014秋•黄州区校级期中)将用全素营养液培养的两株植物(同种)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并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一昼夜的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乙图中的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甲中,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B.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是D点和G点
C.
DE段与EF段相比,光合作用较慢的是DE段
D.
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下降
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玻璃罩中的植物在黑暗条件下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呼吸作用强度;在有光的条件在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此时光照强度、CO2浓度均会影响光合速率.
图乙中,AC段只进行呼吸作用;D点和G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逐渐增强,CO2浓度逐渐降低;但是在中午即EF段CO2浓度下降缓慢(光合午休现象);到下午18点后,光合作用逐渐停止;并且H点的CO2浓度高于A点.
解答:
解:A、图甲中,在有光的条件下,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和CO2浓度,A正确;
B、根据图乙中曲线分析,D点和G点刚好达到平衡点,表明此时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正确;
C、EF段与DE段相比,二氧化碳浓度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固定减少,所以DE段与EF段相比,光合作用较慢的是EF段,C错误;
D、由图乙可知24点时二氧化碳浓度比0点时高,说明植物体内有机物分解大于有机物合成,即有机物总量减少,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光照强度对于光合作用的影响,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准确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因素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1.(1分)(2014•禹州市一模)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处于各时期的细胞可能出现在同一视野中
B.
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C.
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
用秋水仙素处理洋葱根尖,可诱导洋葱根尖伸长区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考点: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分析: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和观察,最后观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处于各时期的细胞可能出现在同一视野中.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其中专一性可以通过两种底物和一种酶或一种底物两种酶来验证;酶的活性易受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但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因为温度本身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据此答题.
解答:
解: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处于各时期的细胞可能出现在同一视野中,其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A正确;
B、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看淀粉是否被水解,B正确;C、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但是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正确;
D、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根据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状态,而伸长区细胞已经失去分裂的能力,因此用秋水仙素处理洋葱根尖,可诱导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而不能诱导根尖伸长区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探究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对于次离开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2.(1分)(2014秋•黄州区校级期中)下表为甲同学用某浓度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图为乙同学用另一浓度的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绘制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原生质体相对大小
90%
60%
30%
30%
30%
A.
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
B.
甲同学实验进行到8分钟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
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
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考点:
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解答:
解: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甲同学所做实验结果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而乙同学所做实验结果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所以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A正确;
B、甲同学实验进行到4分钟之后﹣﹣6分钟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错误;
C、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已经开始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所以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C错误;
D、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等于或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但由于细胞壁的作用,原生质体不能增大,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渗透吸水和失水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3.(1分)(2014秋•福州校级期末)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数是()
A.
1
B.
4
C.
5
D.
8
考点: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
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两种,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中与脱氧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T、G、C四种,根据碱基不同脱氧核糖核苷酸分为4种;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中与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U、G、C四种,根据碱基不同核糖核苷酸分为4种.
解答:
解: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碱基种类是A、T、G、C四种,根据碱基不同,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种类是A、U、G、C四种,根据碱基不同,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核糖核苷酸;因此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五碳糖种类及核苷酸是5种、2种、8种.
故选:C.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掌握DNA和RNA的异同,能准确判断不同生物所含核酸种类,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4.(1分)(2014•大连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
水分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
C.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
大肠杆菌吸收钾离子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考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只有活细胞的细胞膜保持该特性.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1)被动运输:①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如水、CO2、O2、甘油、乙醇、苯等.
②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但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动力:浓度差.
(2)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如细胞吸收K+、Na+、Ca2+、氨基酸等.动力:能量(ATP提供).
解答:
解: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这是由于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过多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糖分进入细胞,A错误;
B、水分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B正确;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
D、离子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网络构建的能力,属于简单题.
15.(1分)(2012•兴化市校级学业考试)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
淀粉酶
B.
蛋白酶
C.
脂肪酶
D.
麦芽糖酶
考点:
酶的特性.
分析:
本题是酶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是蛋白酶.
解答:
解: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淀粉酶自身水解,A错误;
B、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催化淀粉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B正确;
C、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不能催化淀粉酶水解,C错误;
D、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不能催化淀粉酶水解,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淀粉酶的本质和酶作用的专一性特点,解题时往往因为审题不清而错选A.
16.(1分)(2007秋•句容市期末)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不属于有氧呼吸特点的是()
A.
需要多种酶参与
B.
释放二氧化碳
C.
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D.
生成大量的ATP
考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分析:
有氧呼吸的特点是:需要氧气;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大量能量;能量彻底释放.无氧呼吸的特点是:没有氧气参与反应,有机物不能彻底分解,一般不生成二氧化碳,而是生成酒精和水(如粮食发酵成酒)或者乳酸.
解答:
解:A、有氧呼吸过程复杂,需要多种酶参与,A不符合题意;
B、有氧呼吸把葡萄糖等的有机物彻底的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B不符合题意;
C、有氧呼吸把葡萄糖等的有机物彻底的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错误,符合题意;
D、有氧呼吸生成大量的ATP,进行无氧呼吸时,其产生的能量,比进行有氧呼吸时要少,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一般以选择题或是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可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掌握.
17.(1分)(2014秋•清镇市校级期末)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人的身高与体重
B.
兔的长毛与短毛
C.
猫的白毛与蓝眼
D.
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考点:
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
分析: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称为相对性状;例如,豌豆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绵羊的毛色有白毛与黑毛.
解答:
解:A、人的身高与体重,不是同一性状,A错误;
B、兔的长毛与短毛,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B正确;
C、猫的白毛与蓝眼,毛与眼不是同一性状,C错误;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细绒指绒的粗细,长绒指绒的长短,不是同一性状,D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和性状的概念.
18.(1分)(2013秋•黑龙江校级期末)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
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
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考点:
伴性遗传.
分析:
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其它的称为常染色体,所以说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而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
解答:
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可以控制性别,但是也有不控制性别的,如控制色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A错误;
B、性染色体能控制性别的原因主要减少因为性染色体上有控制性别的基因,B错误;
C、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C正确;
D、在正常体细胞中,无论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并经减数分裂后减半存在于生殖细胞中所以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的存在,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性别决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作用的理解.
19.(1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末)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近似于1:1,原因是()
A.
雌配子:雄配子=1:1
B.
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
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
含X的卵细胞:含Y的精子=1:1
考点:
伴性遗传.
分析:
XY型性别决定的特点是雌性动物体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个体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如哺乳动物、果蝇等.
解答:
解:A、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不一样多的,如以人为例,男性一次可以产生几亿个精子,而女性一次一般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所以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
B、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雄性个体形成的配子中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而雌性个体形成的配子全部是X,没有Y,B错误;
C、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个体(XX)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全部是X,雄性个体(XY)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雄配子X和Y,这两种雄配子与雌配子结合的机会也相等,所以产生的两种性别的个体比例为1:1,C正确;
D、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不一样多的,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所以含X的卵细胞要远少于含Y的精子,D错误.
故选:C.
点评:
性别决定发生在受精的过程中,对人类来说取决于X型精子还是Y型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作用一经完成,性别也就决定了.
20.(1分)(2011秋•山东期末)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
A.
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B.
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C.
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
D.
遗传物质是DNA
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A、病毒中有DNA或RNA,也有蛋白质,但不构成细胞结构,A错误;
B、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既有DNA和RNA,也有蛋白质,B错误;
C、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所以不能证明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C错误;
D、由于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并产生了大量的子代噬菌体,从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1分)(2014春•呼和浩特期末)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
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
B.
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
C.
在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发现了白色猕猴
D.
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
考点:
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
解:A、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变异,A错误;
B、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虽然是由紫外线照射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但是突变不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变异,B错误;
C、在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发现了白色猕猴,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产生的生殖细胞可能含有该基因,属于可遗传变异,C正确;
D、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变异,D错误.
故选:C.
点评:
对于变异、可遗传变异、不遗传变异的概念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2.(1分)(2014秋•黄州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错误的是()
A.
在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
B.
一般用四倍体植株作父本,用二倍体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
C.
三倍体西瓜几乎没有种子,但偶尔也会产生
D.
每年制种很麻烦可以利用三倍体植株进行无性繁殖的方式培育
考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
无子西瓜的培育的具体方法:
(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期的普通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西瓜;
(2)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用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得到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西瓜种子.
(3)种植三倍体西瓜的种子,这样的三倍体西瓜是开花后是不会立即结果的,还需要授给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以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成为果实,这样就会得到三倍体西瓜.
解答:
解:A、在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A正确;
B、一般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B错误;
C、三倍体无子西瓜,含有3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中无法形成正常的配子,不能产生种子,但偶尔也会产生,C正确;
D、每年制种很麻烦可以利用三倍体植株进行无性繁殖的方式培育,即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进行植物组织培养,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三倍体西瓜的培育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23.(1分)(2005秋•海陵区期末)“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这只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代的雌雄性别比例是()
A.
2:1
B.
1:1
C.
3:1
D.
1:2
考点:
伴性遗传.
分析: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母鸡的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性反转其实变的只是外观,其基因其实是不变的.
解答:
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母鸡的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性反转其实变的只是外观,其基因其实是不变的.所以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但是这只性反转的公鸡的染色体组成仍然是ZW,其与母鸡ZW交配,后代的染色体组成为1ZZ(公鸡)、2ZW(母鸡)、1WW(不能成活,胚胎时已致死),即这只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代的雌雄性别比例是2:1.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4.(1分)(2014•天津)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
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
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都是体细胞的两倍;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都与体细胞相同.据此答题.
解答:
解:A、若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故A选项错误;
B、着丝点分裂不会导致DNA数目加倍,但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B选项错误;
C、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故C选项正确;
D、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5.(1分)(2014•上海)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
A.
1
B.
2
C.
3
D.
4
考点: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分析:
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及特征:
1、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2、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
染色单体
4n
4n
4n
2n
2n
2n
0
0
DNA数目
4n
4n
4n
2n
2n
2n
2n
n
解答:
解:正常情况下,人的卵原细胞有X染色体两条,初级卵母细胞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此时染色单体部没有分裂,所以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2条.次级卵母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在前期和中期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但在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此时连着同一个着丝点的X染色体变成了两条X染色体,后期含有两条X染色体,末期一个细胞含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2条.
故选:B.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和行为变化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26.(1分)(2013秋•太和县校级期末)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分裂间期,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B.
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
C.
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但细胞内的DNA数目不变
D.
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
分裂间期:分裂间期最大特征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增长,对于细胞分裂来说,它是整个周期中为分裂期作准备的阶段.
分裂期
(1)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是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同时核仁解体,核摸消失,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2)中期:染色体清晰可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离,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运动.
(4)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逐渐变成丝状的染色质,同时纺锤体消失,核仁、核模重新出现,将染色质包围起来,形成两个新的子细胞,然后细胞一分为二.
解答:
解:A、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A正确;
B、有丝分裂前期时,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
C、有丝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细胞内的DNA数目不变,C正确;
D、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分裂末期时,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而在植物细胞中,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考生要能够识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点,由此判断各图表示的时期;能够识记并区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最好能够列表进行比较,便于记忆.
27.(1分)(2014秋•黄州区校级期中)生物体内各组织的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均相同,根本原因是()
A.
细胞分化的结果
B.
体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C.
DNA复制和染色单体分离
D.
染色体加倍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
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物体内各组织的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均相,因为细胞核在分裂之前,细胞核内的DNA复制,再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传递到子代中.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DNA复制和染色单体分离使得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均相同.
28.(1分)(2013•天津校级模拟)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发生在()
①真核生物 ②原核生物 ③无性生殖 ④有性生殖 ⑤细胞质基因 ⑥细胞核基因.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③⑥
D.
①③⑤
考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
分析题干获取考查的知识点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使用范围,从生物类型、生殖方式、基因的分布三方面考虑即可.
解答:
解: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不论是分离定律还是自由组合定律,针对的都是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就是细胞核基因,有细胞核,该生物就是真核生物.所以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发生在①真核生物、④有性生殖、⑥细胞核基因.
故答案应为:A
点评:
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去理解使用范围,效果较好.
29.(1分)(2014•海南)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
3:3:1
B.
4:4:1
C.
1:2:0
D.
1:2:1
考点:
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
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杂合子的频率.
解答:
解: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则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占=,Aa占,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后代中AA的频率=,Aa的频率=,aa的频率为,因此AA:Aa:aa=4:4:1.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变化,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频率的概念,掌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能扣住题干中关键信息“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和关键词“随机交配”答题.
30.(1分)(2013秋•海淀区期末)无过氧化氢酶症和半乳糖血症是两种人类单基因隐性遗传病,不同个体酶活性范围(酶活性单位相同)见下表.下列关于叙述正确的是()
疾病名称
相关酶
酶活性
患者
患者父母
正常人
无过氧化氢酶症
过氧化氢酶
0
1.2~2.7
4.3~6.2
半乳糖血症
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
0~6
9~30
25~40
A.
测定酶活性均无法诊断胎儿是否患病
B.
两病的遗传均可表现出交叉遗传现象
C.
均可通过化验酶量判断是否为携带者
D.
表现型正常的个体酶活性可能会较低
考点: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分析:
从表中数据可知,无过氧化氢酶症和半乳糖血症患者不能产生该酶,酶活性为0或极低,携带者由于一个基因表达酶活性降低,而正常人为显性纯合体,两个基因均表达,酶的活性最高.
解答:
解:A、由患者父母数据可以诊断胎儿是否患病,A错误;
B、交叉遗传是指男性患者的X连锁致病基因必然来自母亲,以后又必定传给女儿,显然题目中两病“单基因隐性遗传病”不能判断交叉遗传,B错误;
C、化验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不能判断是否为携带者,因为携带者与正常人数据有交叉,C错误;
D、表现型正常的个体有可能为携带者,故酶活性可能会较低,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遗传病的类型,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知识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这两种病均为不完全显性遗传.
31.(2分)(2013•许昌三模)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的男孩,关于其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精子形成时减Ⅰ异常减Ⅱ正常
B.
卵细胞形成时减Ⅰ异常或减Ⅱ异常
C.
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形成均正常
D.
精子形成时可能减Ⅰ正常减Ⅱ异常
考点:
伴性遗传;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
已知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基因型是XhXh,父亲正常,基因型是XHY,根据基因的遗传规律其儿子的基因型应该是XhY.
解答:
解:根据题意分析,母亲患血友病,基因型是XhXh,父亲正常,基因型是XHY,其儿子的基因型应该是XhY,但是这对夫妇却生了一个凝血正常的男孩,说明这个男孩有H基因,而母亲只能提供Xh配子,则H基因来自于父亲,说明父亲的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时,同源染色体XH与Y没有分开,进入了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最终形成了异常的精子XHY,并与正常的卵细胞Xh结合,形成受精卵XHXhY,长大后该男孩的凝血功能正常.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伴性遗传、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2.(1分)(2015•黄梅县校级模拟)鸡的公鸡被羽型是一个只在公鸡中表现的性状,它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型hh决定,显性等位基因产生具有母鸡被羽型的公鸡.所有的母鸡不论基因型如何,都是母鸡被羽型.一只具有公鸡被羽型的公鸡与三只母鸡交配,每只母鸡产下12只小鸡.在总共36只小鸡中,有15只具有母鸡被羽型的公鸡,18只具有母鸡被羽型的母鸡,3只公鸡被羽型的公鸡.那么,三只亲代母鸡最可能的基因型是什么?()
A.
2HH,Hh
B.
1HH,2Hh
C.
1HH,1Hh,1hh
D.
2HH,1hh
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由题意可知,公鸡被羽型公鸡的基因型为hh,母鸡被羽型公鸡的基因型为HH或Hh;所有的母鸡不论基因型如何,都是母鸡被羽型,即母鸡被羽型母鸡的基因型可能是HH、Hh、hh.据此答题.
解答:
解:所有的母鸡不论基因型如何,都是母鸡被羽型.因此根据母亲的表现型无法作出判断,应根据公鸡的表现型进行判断.
(1)一只具有公鸡被羽型的公鸡(hh)与三只母鸡交配,共产下36只小鸡,其中有3只公鸡是公鸡被羽型(hh).这3只公鸡被羽型公鸡占子代的比例为=,可理解为其中一只母鸡产生的12只小鸡中,雌雄各半,且公鸡中有一半为被羽型,即公鸡被羽型的公鸡:母鸡被羽型的公鸡=1:1,属于测交,由此可见,这只母鸡的基因型为Hh;
(2)一只具有公鸡被羽型的公鸡(hh)与三只母鸡交配,共产下36只小鸡,其中有3只公鸡是公鸡被羽型(hh),其余公鸡均为母鸡被羽型(H_).说明另外两只母鸡的基因型均为HH.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正确分析和理解题文内容,同时能以“3只公鸡被羽型的公鸡”为突破口,判断出其中一种母鸡的基因型为Hh,再根据其余公鸡均为母鸡被羽型判断出其余两只母鸡的基因型.
33.(2分)(2014春•抚顺校级期末)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A.
B.
C.
D.
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n,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n.由此可见,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且无限接近于1;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无限接近于;杂合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无限接近于0.
解答:
解:杂合体Aa连续自交n代,杂合体的比例为()n,纯合体的比例是1﹣()n.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其基因型为Aa,逐代自交3次,所以在F3中纯合体比例为1﹣()3=.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基因分离定律计算出杂合子连续自交n次,后代中杂合体和纯合体所占的比例,再将n的具体数值代入即可计算出正确答案,属于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34.(2分)(2015•黄梅县校级模拟)分析下面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三张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c点时的温度如果对应是乙图的t1,则当温度变成t2时,c点向左上方移动
B.
从乙图可以看出,温度接近t4时,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因而是该植物能正常生存的极限温度
C.
如果乙图的光强度位于光饱和点,那么白天环境温度为t2时,植物能获得最佳的生长收益
D.
从丙图可知,用于地膜覆盖、大棚种植等的塑料薄膜的颜色最好为红色或蓝紫色,这样有助于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
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
本题着重从曲线图中获得有效解题信息.图甲中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为光饱和点时的光合速率.图乙中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t2和t3之间,在t2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大;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在t4点温度之后;在t4点温度之前是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净光合作用量为0,超过该交点之后植物不能生长.图丙中,实线表示叶绿素的吸收光谱,虚线表示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图中可以看出,色素对红光和蓝紫光吸收最多,对其它光吸收较少.
解答:
解:A、由图示信息可知,甲图中c点时的温度如果对应是乙图的t1,则当温度变成t2时,总光合作用增强,需要的光照强度也应增大,又由于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增大,所以c点应向右上方移动,故A错误;
B、温度接近t4时,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由于植物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白天植物没有积累营养物质,晚上一直消耗营养物质,所以t4温度条件下,植物不能生存,故B错误;
C、如果乙图的光强度位于光饱和点,那么白天环境温度为t2时,植物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最大,能获得最佳的生长收益,故C正确;
D、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光质,所以白色的塑料薄膜用于地膜覆盖、大棚种植最有助于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着重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应用、色素的吸收光谱、呼吸作用等知识点的理解.本题解答关键是理解“正常生存”和“最佳的生长收益”两词,正常生存要求净光合速率大于0即可,而最佳的生长收益要求总光合作用减去呼吸消耗的差值最大.
35.(2分)(2014•山东)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Ⅱ﹣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
B.
Ⅲ﹣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
C.
Ⅲ﹣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
D.
Ⅳ﹣1基因型为XA1XA1的概率是
考点:
真题集萃;伴性遗传.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1的基因型为XA1Y,其减数分裂后可产生两种精子,即XA1和Y;Ⅰ﹣2的基因型为XA2XA3,其减数分裂后可产生两种卵细胞,即XA2和XA3.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
解:父亲的X染色体一定能传递给女儿,Y染色体一定传递能儿子,母亲的两条X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的几率相等.
Ⅱ﹣2和Ⅱ﹣3的基因型为XA1XA2、XA1XA3,产生配子为XA1:XA2:XA3,因此Ⅲ﹣1基因型为为XA1Y、XA2Y、XA3Y,产生含X的配子为为XA1:XA2:XA3,Ⅲ﹣2基因型为XA1XA2、XA2XA2、XA3XA2.
A、由于Ⅱ﹣2基因型为XA1XA2、XA1XA3,所以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A错误;
B、由于Ⅱ﹣2基因型为XA1XA2、XA1XA3,产生配子为XA1:XA2:XA3,Ⅱ﹣1提供Y配子,所以Ⅲ﹣1基因型为为XA1Y、XA2Y、XA3Y,XA1Y的概率是,B错误;
C、由于Ⅱ﹣3基因型为XA1XA2或XA1XA3,产生配子为XA1:XA2:XA3,且Ⅱ﹣4基因型为XA2Y,又Ⅲ﹣2为女性,必有XA2,所以Ⅲ﹣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C错误;
D、由于Ⅲ﹣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Ⅲ﹣2基因型为XA1XA2、XA2XA2、XA3XA2,只有XA1XA2含XA1配子,XA1XA2的概率是,所以Ⅵ﹣1基因型为XA1XA1的概率是=,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1分)
36.(10分)(2015•黄梅县校级模拟)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图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分别是DNA复制、转录、翻译.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能发生乙过程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2)在正常情况下,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a和c、b和d.
(3)对于乙图来说,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e分子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f分子上.(填字母)
(4)分子1彻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有6种.
(5)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从分子1链的A端开始的.如果该链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n链,最多需要脱掉116子的水.
考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
分析甲图:甲图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DNA分子复制是以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分析乙图:乙图表示转录过程,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DNA解旋酶、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
分析丙图:丙图表示翻译过程,其中m、n都表示多肽链.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解答:
解:(1)甲图中以DNA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表示DNA复制;乙图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表示转录;丙图中以mRNA为模板,表示翻译.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能发生乙转录过程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甲图中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a和c、b和d.
(3)对于乙图来说,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e模板DNA链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fmRNA上.
(4)分子1为mRNA,彻底水解得到磷酸、核糖、A、U、C、G共6种化合物.
(5)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翻译,由于多肽链m比n要长,则翻译是从分子1链的A端开始的.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若某mRNA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肽链,需要351÷3=117个分子的氨基酸.要求脱掉的水最多,则肽链数最少,为1.根据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可知,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17﹣1=116个.
故答案为:
(1)DNA复制、转录、翻译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2)a和c、b和d
(3)e f
(4)6
(5)A116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即可.
37.(8分)(2015•黄梅县校级模拟)图1表示某哺乳类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图2为该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DE段对应图2中的甲和戊细胞.
(2)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丁细胞含有4条染色单体,该细胞的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
(3)如果丁细胞中的①为X染色体,则②一定是常染色体.
(4)戊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Hr.
考点:
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
分析图1: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其中AB段表示G1期;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包括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2: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戊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解:(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而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对应图2中的甲和戊细胞.
(2)图2中,甲、乙、丙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丁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由于丙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含白色大染色体的细胞质多,所以丁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3)由于丁细胞是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如果丁细胞中的①为X染色体,则②一定是常染色体.
(4)根据图乙中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判断戊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Hr.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甲和戊
(2)甲、乙、丙 4 次级卵母细胞
(3)常染色体
(4)Hr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曲线段的含义及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8.(12分)(2015•黄梅县校级模拟)将某植物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通过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的变化趋势是升高.
(3)萌发过程中在72﹣96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26.5mg.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下降.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
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是由种皮、胚乳、胚三部分组成.胚将通过分裂分化形成根芽茎等器官,而胚乳在其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并且此时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种子的有机物总量在减少,而种类会有所增加.
解答:
解:(1)淀粉被水解产物葡萄糖,通过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被胚细胞吸收后,一部分转化为胚发育成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代谢逐渐旺盛,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的变化趋势是升高.
(3)通过对图中“萌发种子直接烘干称重”那条曲线上各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依次计算出:0﹣24小时为15.4mg;24﹣48小时为0.6mg;48﹣72小时为1.1mg;在72﹣96小时为204.2﹣177.7=26.5mg,因此萌发过程中在72﹣96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
(4)由于已告诉实验条件保持不变,长出的幼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随着胚乳中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萌发种子的干重下降,将导致幼苗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而死亡.
故答案为:
(1)葡萄糖 呼吸
(2)升高
(3)72﹣96 26.5
(4)下降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明白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
39.(12分)(2015•黄梅县校级模拟)人类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以后,很快便将它应用在生物学的研究中,为探明许多生命过程的奥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请回答:
(1)如果用含18O的水浇灌某盆栽植物,并将该盆栽植物置于光照下.过一段时间,在植物周围的空气中,能够收集到哪些含18O的气态物质?水、CO2、O2.
(2)在运动实验中,如果用含15N的蛋白质饲料饲养不含15N的大白鼠,在饲料适量的情况下,15N将首先出现在该动物体内细胞的哪一种细胞器中?内质网(线粒体/中心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如果上述饲养过程继续下去,可以发现大白鼠的组织中分离出的哪些代谢产物中有15N?肠淀粉酶、胰岛素(脂肪酸、肠淀粉酶、肌糖元、胰岛素)
(3)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噬菌体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可用两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的DNA.然后再让这两种不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从而对此做出实验论证.据分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有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现请你完成以下关键性的实验设计.
①实验室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等6种同位素标记的微生物培养基.你将选择哪两种培养基分别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DNA的标记: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②你用这两种培养基怎样去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的理由.先将细菌分别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中培养,然后用噬菌体去分别侵染被32P和35S标记的细菌、因为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营寄生生活.
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
光合作用过程:
(1)光反应:水的光解:2H2O→4[H]+O2;ATP的形成:ADP+Pi+能量→ATP.
(1)暗反应:CO2固定:CO2+C5→2C3;C3的还原:2C3→(C H2O)+C5.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答:
解:(1)含18O的水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生成CO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在光反应阶段水解生成O2;此外,含18O的水还会经蒸腾作用散发到空气中.因此在植物周围的空气中,含18O的气态物质有水、CO2、O2.
(2)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因此15N将首先出现在该动物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并进入内质网加工.由于脂肪酸、肌糖元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三种,所以上述饲养过程继续下去,可以发现大白鼠的组织中能分离出含有15N的代谢产物只有肠淀粉酶、胰岛素.
(3)①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噬菌体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应该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即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②先将细菌分别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中培养,然后用噬菌体去分别侵染被32P和35S标记的细菌.因为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营寄生生活.
故答案为:
(1)水、CO2、O2
(2)内质网 肠淀粉酶、胰岛素
(3)①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②先将细菌分别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中培养,然后用噬菌体去分别侵染被32P和35S标记的细菌 因为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营寄生生活
点评: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识记蛋白质的合成与功能,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0.(9分)(2014秋•黄州区校级期中)现有一个纯合果蝇品系A,该品系都是猩红眼,这是一种与野生型深红眼明显不同的表现型,相关基因用A、a表示.若让该猩红眼品系雄蝇与野生型深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亲 本
F1
F2
雌
雄
雌
雄
野生型深红眼(♀)×猩红眼品系A(♂)
全深红眼
全深红眼
深红眼:猩红眼=1:1
(l)A、a基因位于X(常/X)染色体上,猩红眼对深红眼为隐性.
(2)让F2代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雄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
(3)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深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猩红眼果蝇占.
考点:
伴性遗传.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野生型深红眼(♀)×猩红眼品系A(♂)的后代都是深红眼,说明深红眼对猩红眼为显性;又子二代中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说明相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与XaY,F1的基因型为XAXa与XAY,F2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图表,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
解:(1)由于F1都是深红眼,且F2中雌蝇全是深红眼,而雄蝇中深红眼:猩红眼=1:1,所以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猩红眼对深红眼为隐性.
(2)由于F2中雌蝇的基因型为XAXA、XAXa,产生Xa的概率为,所以F2代随机交配,所得F3代的雄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
(3)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深红眼果蝇杂交,由于雌果蝇为杂合子,所以基因型为XAXa与XAY.杂交后,由于缺失2条Ⅳ号染色体的个体致死,因此F1中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猩红眼果蝇占=.
故答案为:
(1)X 隐
(2)
(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伴性遗传中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的能力、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能力、从题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冈市2024届高三模拟测试卷(一)(黄冈八模)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试卷解析】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届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共17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