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年秋季2015届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数:90分

    第I卷
    一、本卷为单项选择题,共35题, 共40分(前30题每题1分,31-35题每题2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细胞内含有DNA和RNA
    B.蓝藻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体但细胞中均含叶绿素,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生产者
    C.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D.在电镜下观察蓝藻和硝化细菌,均可看到有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答案】【知识点】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
    【答案解析】A解析: 硝化细菌细胞中没有叶绿素,乳酸菌不能进行分裂;
    蓝藻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内质网,只有游离的核糖体。
    【思路点拨】根据原核细胞的特点分析。
    2.右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在分裂的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对其染色可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B.②与核糖体的形成及某种RNA合成有关
    C.③为单层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亲核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膜上的核孔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知识点】B2 细胞膜(生物膜系统)与细胞核
    【答案解析】C解析:图中③ 为核膜,核膜是双层膜。
    【思路点拨】 根据图示信息及细胞核的知识分析。
    3. 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答案】【知识点】A4 细胞与化学组成综合
    【答案解析】A
    【题文】4. 如图为溶酶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各种细胞内都含有溶酶体,该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
    B.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C.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D.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升高或不变
    【答案】【知识点】B1 细胞质和细胞器
    【答案解析】C解析: 原核细胞内没有溶酶体,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从图中可知,溶酶体内的水解酶PH环境为酸性,它破裂后,水解酶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PH为中性,水解酶活性下降。
    【思路点拨】根据图示结合相关知识分析。
    【题文】5.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答案】【知识点】A2 蛋白质和核酸
    【答案解析】C
    【题文】6. 下列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的有( )
     ①人红细胞吸收K+ ②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③甲状腺细胞积累碘离子
     ④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 ⑤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分子的重吸收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知识点】C2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答案解析】C
    【题文】7.某DNA片段所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分别占( )
    A. 46%、54% B. 23%、27% C. 27%、23% D. 46%、27%
    【答案】【知识点】F3 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
    【答案解析】B解析:根据题意,mRNA中尿嘧啶+腺嘌呤=46%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模板链中的A+T=mRNA中U+A=46%,DNA的双链中A+T= 46%,双链中A=T=23%,G=50%-23%=27%。
    【思路点拨】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计算。
    【题文】8.下列哪项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
    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
    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
    【答案】【知识点】F3 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
    【答案解析】D解析: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的G与另一条链的C相等,一条链的T与另一条链的A相等,因此,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1︰2。
    【思路点拨】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计算。
    【题文】9. 如右图为显微镜下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若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的颜色逐渐变浅 B. 细胞吸水能力不断加强
    C. A、B分别表示液泡和原生质层 D. B与A长度的比值不断增大
    【答案】【知识点】C2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答案解析】A解析:图中A表示液泡的直径,B表示细胞膜的直径,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不断减小;B与A长度的比值减小。
    【思路点拨】根据质壁分离复原过程进行分析。
    【题文】10. 将用全素营养液培养的两株植物(同种)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并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一昼夜的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乙图中的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图甲中,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B.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是D点和G点
    C.DE段与EF段相比,光合作用较慢的是DE段
    D.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下降
    【答案】【知识点】C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
    【答案解析】C解析: DE段与EF段相比,光合作用较慢的是EF段,是由于中午温度高,植物叶片气孔关闭,吸收的CO2少,暗反应减弱导致光合作用减慢。
    【思路点拨】根据不同时间段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结合乙图分析。
    【题文】1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处于各时期的细胞可能出现在同一视野中
    B.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C.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用秋水仙素处理洋葱根尖,可诱导洋葱根尖伸长区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知识点】实验综合
    【答案解析】D解析:洋葱根尖伸长区的细胞不能发生分裂,因此秋水仙素不能对该区细胞发生作用。
    【思路点拨】明确根尖伸长区与分生区的不同。
    【题文】12. 下表为甲同学用某浓度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图为乙同学用另一浓度的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绘制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
    B.甲同学实验进行到8分钟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答案】【知识点】C2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答案解析】A解析:甲同学原生质体相对大小有30%,而乙同学没有这么小的,说明甲同学所做实验中细胞失水较多,所用溶液浓度大于乙同学,故A正确。甲同学在6分钟后不再发生变化,可能是细胞已经死亡,不会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故B错误。乙同学在T1时实际看到的是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是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故C错误。在T2时看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有可能是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但因为细胞壁的存在体积不会发生较大变化,故D错误。
    【思路点拨】将表格与曲线图结合进行分析。
    【题文】13. 豌豆的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数是(   )
    A. 1种 B. 4种 C. 5种 D. 8种
    【答案】【知识点】A2 蛋白质和核酸
    【答案解析】C
    【题文】1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知识点】C2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答案解析】A解析: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由于在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细胞失水过多死亡,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变为全透性,糖分进入细胞内。
    【思路点拨】理解细胞膜的特性
    【题文】15. 能够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 麦芽糖酶
    【答案】【知识点】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B
    【题文】16. 关于有氧呼吸的特点(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需要多种酶参与 B.释放二氧化碳
    C.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D.生成大量的ATP
    【答案】【知识点】C4 细胞呼吸
    【答案解析】C解析: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彻底。
    【思路点拨】根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分析
    【题文】17.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兔的长毛与短毛
    C.猫的白毛与蓝眼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答案】【知识点】E1 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
    【答案解析】B
    【题文】18.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答案】【知识点】E3 基因在染色体上
    【答案解析】C解析:性染色体上基因不都是控制性别的,性别控制与基因有关;体细胞中也存在性染色体。
    【思路点拨】根据性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分析
    【题文】19.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C.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D.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答案】【知识点】E7 细胞质遗传和伴性遗传
    【答案解析】B
    【题文】20. 赫尔希和蔡斯的工作表明( )
    A.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B.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C.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 D.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知识点】F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解析】D
    【题文】21. 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 B.同卵双胞胎由于成长环境不同身高出现差异
    C.在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出现了白色的猕猴 D.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
    【答案】【知识点】G6 生物的变异综合
    【答案解析】C解析: A、B、D三项中的变异是环境条件引起的且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而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出现了白色的猕猴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是可遗传的变异。
    【思路点拨】根据变异的可遗传性原因分析
    【题文】22. 下列关于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错误的是(   )
    A.在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
    B.一般用四倍体植株作父本,用二倍体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
    C.三倍体西瓜几乎没有种子,但偶尔也会产生
    D.每年制种很麻烦可以利用三倍体植株进行无性繁殖的方式培育
    【答案】【知识点】G2 染色体变异
    【答案解析】B解析:培育过程中一般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
    【思路点拨】根据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分析。
    【题文】23. 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的啼声。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这只公鸡与母鸡交配,后代的性别会是怎样的(   )
    A.雌:雄=3:1     B.雌:雄=2:1
    C.雌:雄=1:3      D.雌:雄=1:2
    【答案】【知识点】E7 细胞质遗传和伴性遗传
    【答案解析】B解析: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母鸡的性染色体是ZW、公鸡的性染色体是ZZ,母鸡性反转成公鸡后性染色体没有发生改变,性反转公鸡与母鸡杂交为:ZW×ZW,子代雌:雄=2:1。
    【思路点拨】注意鸡的性染色体的组成及性反转的含义。
    【题文】24.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答案】【知识点】E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
    【答案解析】C解析: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存在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不会导致DNA加倍;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的相等。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判断着丝点分裂可能发生的时期再分析。
    【题文】25. 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最多为( )
    A.1 B.2 C.3 D.4
    【答案】【知识点】E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答案解析】B
    【题文】2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裂间期,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B.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
    C.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但细胞内的DNA数目不变
    D.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答案】【知识点】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
    【答案解析】D解析: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这是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特点。
    【思路点拨】注意动物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
    【题文】27.生物体内各组织的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均相同,根本原因是(   )
    A.细胞分化的结果 B.体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C.DNA复制和染色单体分离 D.染色体加倍
    【答案】【知识点】D3 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
    【答案解析】C解析:注意根本原因。
    【思路点拨】抓住题干中关键词
    【题文】28. 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发生在 ( )
    ①真核生物 ②原核生物 ③无性生殖 ④有性生殖 ⑤细胞质基因 ⑥细胞核基因
    A.②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①③⑤
    【答案】【知识点】E1 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
    【答案解析】C
    【题文】29.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和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
    A.3:3:1 B.4:4:1 C.1:2:0 D.1:2:1
    【答案】【知识点】G5 生物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答案解析】B解析: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就是AA、Aa这两种基因型的雌雄个体间的交配,AA占1/3、Aa占2/3,(用棋盘法):

    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4:4:1,故选B。
    【思路点拨】注意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的影响。
    【题文】30.无过氧化氢酶症和半乳糖血症是两种人类单基因隐性遗传病,不同个体酶活性范围(酶活性单位相同)见下表。下列关于叙述正确的是(  )                           
    疾病名称
    相关酶
    酶活性
    患者
    患者父母
    正常人
    无过氧化氢酶症
    过氧化氢酶
    0
    1.2~2.7
    4.3~6.2
    半乳糖血症
    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
    0~6
    9~30
    25~40
    A.测定酶活性均无法诊断胎儿是否患病                
    B.两病的遗传均可表现出交叉遗传现象
    C.均可通过化验酶活性判断是否为携带者    
    D.表现型正常的个体酶活性可能会较低
    【答案】【知识点】G3 人类遗传病及优生
    【答案解析】D解析:由患者父母数据可以诊断胎儿是否患病,所以A错。交叉遗传是指男性患者的X连锁致病基因必然来自母亲,以后又必定传给女儿,显然题目中两病“单基因隐性遗传病”不属于交叉遗传,B错。化验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不能判断是否为携带者,因为携带者与正常人数据有交叉,C错。
    【思路点拨】根据表中数据结合遗传病的特点分析
    【题文】31.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的男孩,关于其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精子形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B.卵细胞形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C.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形成均正常
    D.精子形成时可能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答案】【知识点】G2 染色体变异
    【答案解析】A解析:由题目意思可知,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基因型是XhXh,父亲的基因型是XHY,儿子基因型XHXhY中的XHY来自于父亲,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导致的,但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是正常的,故选A。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判断父母及男孩的基因型结合减数分裂过程分析
    【题文】32.鸡的公鸡被羽型是一个只在公鸡中表现的性状,它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型hh决定,显性等位基因产生具有母鸡被羽型的公鸡。所有的母鸡不论基因型如何,都是母鸡被羽型。一只具有公鸡被羽型的公鸡与三只母鸡交配,每只母鸡产下12只小鸡。在总共36只小鸡中,有15只具有母鸡被羽型的公鸡,18只具有母鸡被羽型的母鸡,3只公鸡被羽型的公鸡。那么,三只亲代母鸡最可能的基因型是什么?( )
    A.2HH,Hh B.1HH,2Hh
    C.1HH,1Hh,1hh D.2HH,1hh
    【答案】【知识点】E7 细胞质遗传和伴性遗传
    【答案解析】A解析:根据题意,公鸡被羽型的公鸡基因型为hh,母鸡被羽型的公鸡基因型为H (HH、Hh),母鸡被羽型的母鸡基因型有三种:HH、Hh、hh,公鸡母鸡杂交产生的子代公鸡母鸡各占一半,因此,hh×HH后代Hh,其中1/2母鸡被羽型的母鸡=6只,1/2母鸡被羽型的公鸡=6只,hh×Hh后代1/2Hh、1/2hh,1/2Hh中既有1/2母鸡被羽型的母鸡=3只,又有1/2母鸡被羽型的公鸡=3只,1/2hh中有一半为母鸡被羽型的母鸡=3只,另一半为公鸡被羽型的公鸡=3只,这样,有2只为HH的母鸡1只Hh的母鸡与公鸡被羽型的公鸡交配,子代中有母鸡被羽型的公鸡=6+6+3=15只,有母鸡被羽型的母鸡=6+6+3+3=18只,公鸡被羽型的公鸡=3只,与题干中已知结果相符。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明确有母鸡被羽型的公鸡及母鸡被羽型的母鸡的基因型,另结合子代雌雄比例为1:1进行分析。
    【题文】33.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 )
    A. 1/8 B. 7/8 C. 7/16 D. 9/16
    【答案】【知识点】E1 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
    【答案解析】B解析: F3中杂合体Aa的比例为1/8,则纯合子的比例为7/8。
    【思路点拨】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分析

    【题文】34.分析下面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三张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c点时的温度如果对应是乙图的t1,则当温度变成t2时,c点向左上方移动
    B.从乙图可以看出,温度接近t4时,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因而是该植物能正常生长的极限温度
    C.如果乙图的光强度位于光饱和点,那么白天环境温度为t2时,植物能获得最佳的生长收益
    D.从丙图可知,用于地膜覆盖、大棚种植等的塑料薄膜的颜色最好为红色或蓝紫色,这样有助于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知识点】C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
    【答案解析】C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甲图中c点时的温度如果对应是乙图的t1,则当温度变成t2时,总光合作用增强,需要的光照强度也应增大,又由于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增大,所以c点应向右上方移动,A错误;温度接近t4时,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由于植物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白天植物没有积累营养物质,晚上一直消耗营养物质,所以t4温度条件下,植物不能生存,B错误;如果乙图的光强度位于光饱和点,那么白天环境温度为t2时,植物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最大,能获得最佳的生长收益,C正确;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光质,所以白色的塑料薄膜用于地膜覆盖、大棚种植最有助于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D错误。
    【思路点拨】根据三个图的信息分析回答
    【题文】35.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II—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4
    B.III—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4
    C.III—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8
    D.IV—1基因型为XA1XA1概率是1/8
    【答案】【知识点】G3 人类遗传病及优生
    【答案解析】D解析:I—1与I—2基因型是XA1Y、XA2XA3 ,后代女性中有两种基因型:XA1XA2、XA1XA3,可能性各是1/2,A错误;II—2基因型为1/2XA1XA2、1/2XA1XA3 ,II—1基因型为X-Y,III—1基因型为XA1 Y的概率是1/2,B错误;II—3基因型为1/2XA1XA2、1/2XA1XA3 ,II—4基因型XA2Y,III—2基因型有1/2XA1 X A2、1/4XA2XA2、1/4XA3XA2,C错误;计算IV—1基因型为XA1 X A1概率,我们只考虑亲本中含有XA1 的基因型即可。III—1基因型为1/2XA1 Y,III—2基因型有1/2XA1 X A2,后代IV—1是女性,基因型为XA1 X A1概率是1/2×1/2×1/2=1/8,D正确。
    【思路点拨】根据遗传系谱图结合分离定律进行分析。

    第II卷(第36~40题,50分)
    二、非选择题(满分为50分,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
    【题文】36. (10分)下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甲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能发生乙过程的场所有      。
    (2)在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         。
    (3)对于乙图来说,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      分子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        分子上。(填字母)
    (4)丙图中分子l彻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有    种。
    (5)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从分子l链的    端开始的。如果该链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n链,最多需要脱掉    分子的水。(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答案】【知识点】F3 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
    【答案解析】(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DNA复制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或细胞核、细胞质(2分,答全给分)
     (2)a和c、b和d (2分,答全给分) (3) e  f  (4)6 (5)A  116
    解析: (1)DNA复制以解旋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以解旋后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以mRNA单链为模板。小麦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都含有DNA,可以进行乙过程。
    (2)a和d分别是亲代DNA分子上的单链,二者的碱基序列为互补关系,因此a和c、b和d上的碱基序列相同。
    (3)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属于DNA分子上的片段,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信使RNA上。
    (4)丙图中两个核糖体位于同一条链l上,说明l链为信使RNA,彻底水解后有6种化合物:核糖、磷酸、4种碱基。
    (5)从两条肽链m和n的长度可以知道,翻译从A端开始。l链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最多对应117个密码子,最多对应117个氨基酸,脱掉116个水分子。
    【思路点拨】根据DNA复制、转录、翻译的知识分析。

    【题文】37. (8分)图1表示某哺乳类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图2为该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DE段对应图2中的________细胞。
    (2)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细胞。丁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的名称为 。
    (3)如果丁细胞中的①为X染色体,则②一定是________。
    (4)戊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答案】【知识点】E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答案解析】(8分)(1) DNA复制 甲和戊
    (2)甲、乙、丙 4 次级卵母细胞'
    (3)常染色体 (4)Hr( HXr)(2分)
    解析:(1)图1中BC段下降是由于DNA复制导致DNA加倍,使染色体与核DNA下降。DE段的比例上升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暂时加倍有关,图2中甲和戊图为后期图,正好与DE段相符。(2)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含有两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根据丙图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可判断丁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3)丁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细胞中不可能同时有XY染色体,因此,如果①为X染色体,则②一定是常染色体;(4)根据乙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可判断戊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而知它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
    【思路点拨】先分析图1图2的含义及代表的分裂方式分裂时期,然后再根据题意分析。
    【题文】38.(12分)将某植物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________,通过_________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
    (3)萌发过程中在_________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_________mg。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_________。
    【答案】【知识点】C11 细胞的代谢综合
    【答案解析】(12分)每空2分
    (1)葡萄糖 呼吸 (2)升高 (3)72-96 26.5 (4)下降
    解析:(1)    淀粉是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的提供能量。(2) 萌发过程中代谢增强,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
    (3)    0—24小时为15.4mg,24-48小时为0.6mg,48-72小时0.7为1.1mg,在72-96小时种子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最多,为204.2—177.7=26.5 mg粒-1d-1。
    (4)  保持实验条件不变(玉米种子至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随种子有机物的消耗,种子呼吸速率逐渐减慢,干重变化趋势越来越小,当长出幼叶后仍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随着有机物的消耗种子死亡。
    【思路点拨】根据图中曲线间的关系及数据分析计算
    【题文】39.(12分)人类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以后,很快便将它应用在生物学的研究中,为探明许多生命过程的奥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请回答:
    (1)如果用含18O的水浇灌某盆栽植物,并将该盆栽植物置于光照下。过一段时间,在植物周围的空气中,能够收集到哪些含18O的气态物质? 。
    (2)在运动实验中,如果用含15N的蛋白质饲料饲养不含15N的大白鼠,在饲料适量的情况下,15N将首先出现在该动物体内细胞的哪一种细胞器中? (线粒体/中心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如果上述饲养过程继续下去,可以发现大白鼠的组织中分离出的哪些代谢产物中有15N?
    (脂肪酸、肠淀粉酶、肌糖元、胰岛素)。
    (3)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噬菌体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可用20090310
    两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的DNA。然后再让这两种不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从而对此做出实验论证。据分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有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现请你完成以下关键性的实验设计。
    ①实验室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等6种同位素标记的微生物培养基。你将选择哪两种培养基分别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DNA的标记: 。
    ②你用这两种培养基怎样去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的理由。
    【答案】【知识点】C11 细胞的代谢综合
    【答案解析】(12分)(1)水、CO2、O2(2分)
    (2)内质网(2分) 肠淀粉酶、胰岛素(2分)
    (3)①用32P标记DNA, 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2分)
    ②先将细菌分别在含32P或35S的培养基中培养;然后用噬菌体去分别侵染被32P或35S标记的细菌(2分)。
    因为噬菌体只能营寄生生活(2分)。
    解析:(1)含18O的水植物吸收后可以通过蒸腾作用以气态形式释放到空气中,可以参与光合作用到产物氧气中,也可以参与有氧呼吸到产物CO2中。(2)含15N的蛋白质饲料经动物消化道分解成含15N的氨基酸,被吸收到细胞内在细胞的核糖体上用于合成蛋白质,然后先到内质网上加工,因而先在内质网上出现放射性。细胞利用含15N的氨基酸可合成分泌蛋白,肠淀粉酶、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3)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均含有C、H、O、N元素,因而选用32P标记DNA、 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标记方法是先将细菌分别在含32P或35S的培养基中培养;然后用噬菌体去分别侵染被32P或35S标记的细菌。
    【思路点拨】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分析。
    【题文】40.(8分)现有一个纯合果蝇品系A,该品系都是猩红眼,这是一种与野生型深红眼明显不同的表现型,相关基因用A、a表示。
    若让该猩红眼品系雄蝇与野生型深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亲 本
    F1
    F2




    野生型深红眼(♀)×猩红眼品系A(♂)
    全深红眼
    全深红眼
    深红眼:猩红眼=1:1

    (l)A、a基因位于         (常/X)染色体上,猩红眼对深红眼为      性。
    (2)让F2代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雄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              。
    (3)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深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猩红眼果蝇占           。
    【答案】【知识点】E7 细胞质遗传和伴性遗传
    【答案解析】(8分)每空2分
    (1)X      隐性    (2)1/4      (3)1/6
    解析:(1)根据F2代雌雄果蝇性状表现的不同可判断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F1全为深红眼,自交后代F2代出现猩红眼可判断深红眼对猩红眼为显性。(2)F2雌蝇的基因型为XAXA、XAXa,产生Xa的几率为1/4,所以F2代随机交配,F3代雄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1/4。(3)由(1)可知,猩红眼与深红眼基因在性染色体上,XAXa和XAY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1:1:1:1,亲本中均缺失一条Ⅳ染色体,因此后代中缺失一条的占1/2,缺失两条的和染色体正确的均占1/4,缺失两条的不能存活,因此后代正常染色体的占1/3,缺失一条染色体的占2/3。因此后代缺失1条Ⅳ染色体的猩红眼果蝇占1/4×2/3=1/6。
    【思路点拨】注意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上的方法是根据子代性状的表现是否有性别差异。



    相关试卷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析版】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届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解析版】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届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共5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