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26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文双练山地回忆
展开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我真正领略了美妙韵味的新诗,特别陶醉“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一句。“金柳”,该是垂柳吧,只有夕阳中的垂柳,才堪比“新娘”;河畔的垂柳,被夕阳染成金色,像身着盛装的新娘,艳影倒映在康河的波光中,让人生出热烈纯真的爱恋。徐志摩爱恋康桥,就像爱恋自己梦里的新娘,① 。而康桥的什么最像新娘呢?只有河畔夕阳下的垂柳。垂柳葱郁浓密,枝条细长,一律下垂,迎风摆荡,顺光看去犹如新娘飘逸秀美的长发,逆光看则如新娘头上那块柔美的红盖头,这不就是传统中新娘出嫁的情景吗?如此天才的想象,只属于徐志摩。未名湖畔的垂柳,其实也② ,风情万种,不知哪位诗人能像徐志摩写得那样美。
我的家乡有一条清亮如练的淦河穿城而过,河畔的垂柳总是让人“相看两不厌”。虽然广场上有③ 的花草,身形妖娆的名木,但都不及河边的那些垂柳富有韵致。疏浚河道后,河水比以前更加清澈明亮,站在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底的水草在悠悠地漂荡,一如徐志摩笔下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岸边的垂柳羡慕起河里的水草了,也探着身子,和水亲近。走在淦河边,垂柳枝乖巧地拂过脸面,柔柔的,嫩嫩的,像婴孩儿的手,但又不忍伸手去撩开它。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比拟两种比较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请结合画线句比较其主要不同。(4分)
答:
二、名篇名句默写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 ”和“ ”。
(3)“大漠”和“落日”是描写边塞时的典型意象,这两个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很常见,如“ , ”。
三、一文双练——《山地回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山地回忆
孙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快有十年不见面了。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使我想起在阜平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
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
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并且成了老交情。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蹬在石头上,砸开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样冷的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洗菜的人也恼了,说:“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为什么不脏?”
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儿才说:“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蹬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
“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注】”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
女孩子的父亲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怎么沾了我的光?”
“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我笑了。女孩子说:“沾他什么,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又说:“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
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够了。”
“够干什么了?”大伯问。
“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
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买了一架机子。大伯不怕多花钱,一定要买一架好的,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得浑身流汗。
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这像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
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
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的。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
“干什么用?”我问。
“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叫妞儿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
1949年12月
(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注】 踢倒山:旧时山区农村常穿的老式布鞋。
第一组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想给一位从阜平乡下来的农民代表买几匹布带回家,是因为当年他家给予“我”与八路军慷慨的帮助。
B.“我”对女孩的斥责虽心生怒火,但考虑到八路军战士应该与百姓搞好关系,于是对女孩便心平气和起来。
C.“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一句,直接揭示出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与生活在日本侵占区人民的苦难环境。
D.女孩为“我”做新袜子,大伯用贩红枣的全部盈余为妞儿“买张织布机”,显示出人民对八路军抗日的拥护。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叙述故事,故事的回忆由从阜平乡下来的农民代表的穿着引发,回忆结束后又回到故事的起点接续叙述。
B.小说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结构。
C.结尾部分写“我”同大伯到百货公司去买布,与开头写“我”买布的想法遥相呼应,这样写使小说结构紧凑,首尾圆合。
D.小说善用白描笔法,对环境与人物只是简单地勾勒,叙事也只在朴素的对话中展开,却清新质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7.文中画线部分是“我”和女孩子的对话描写,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6分)
答:
8.孙犁在《文学和生活的路》中曾说:“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请结合这段话,简要分析小说中的“善良”与“美好”。(6分)
答:
第二组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当早饭,房子被日本鬼子烧过两三回,反映了抗战时期人民的苦难和艰辛,也交代了故事展开的大背景。
B.女孩子之所以反对“我”在河的上流洗脸,是因为她觉得“我”作为一名八路军战士,没能保护百姓,心存不满。
C.女孩子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仍用所剩无几的布料给“我”做袜子,表现出她热情慷慨的一面。
D.小说写到“买布做旗”就停止了,读来余韵缭绕。从“送袜子”到“做国旗”,反映了时代的伟大进程。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将一位性格直率而又为人热情、心地纯真的山地女孩形象展示在大家面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B.小说用“……烧过两三回了”“……也许五年……”描写战争,写出了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从侧面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持久。
C.小说中的“我”既是事件的参与者,又是故事的叙述者,这种笔法使小说具有强烈的真实感,也能让读者更好地体会“我”的情感。
D.小说通过回忆“我”与女孩及其家人交往的往事,表现了他们坚韧、乐观的生活态度,而这正是我们取得最终胜利的坚实基础。
7.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塑造妞儿的形象?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分析。(6分)
答:
8.孙犁的小说常被称为“散文化小说”或“诗化小说”,请结合文本分析理由。(6分)
答:
练案26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文双练(《山地回忆》)
1.答案:①情意缱绻 ②风姿绰约 ③美不胜收
解析:①写徐志摩像爱恋自己梦里的新娘一样爱恋康桥,可填形容恋人感情深厚、爱情难舍难分的“情意缱绻”。②写垂柳的优美姿态,可填“风姿绰约”。③形容花草优美,可填“美不胜收”。
2.答案:(1)删去“使”;(2)“美妙韵味的新诗”改为“新诗的美妙韵味”;(3)“陶醉”改为“陶醉于”。
解析:原句缺少主语,可删掉“使”;“领略”和宾语“新诗”搭配不当,应是“领略了新诗的美妙韵味”;“陶醉”后缺少介词,可加上“于”。
3.答案:①“像婴孩儿的手”运用比喻,比喻重在“喻”,用与本体有相似点的另一物作比,即打比方(本体“垂柳枝”与喻体“婴孩儿的手”是本质属性不同的两种事物,两者具有“柔柔的,嫩嫩的”的相似性)。②“垂柳羡慕起河里的水草了,也探着身子,和水亲近”“垂柳枝乖巧地拂过脸面”运用比拟,比拟重在“拟”,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把垂柳当作人来写,赋予垂柳人的动作和情态)。
解析:①分析比喻手法,先找出运用比喻手法的句子中的本体“垂柳枝”和喻体“婴孩儿的手”;再分析比喻的重点在于强调两者的相似性,即都具有“柔柔的,嫩嫩的”的特点。②分析比拟手法,先找出运用比拟的句子,即“垂柳羡慕起河里的水草了,也探着身子,和水亲近”“垂柳枝乖巧地拂过脸面”;再分析比拟重在“拟”,即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把垂柳当作人来写,赋予垂柳人的动作和情态)。
4.答案:(1)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2)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3)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第一组
5.B B项,“我”变得心平气和,是因为看到她的年龄、穿着、饭食,想到日本侵略者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6.B B项,“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错,小说打破了传统的艺术结构,只将生活画面(场景)串联起来,呈现出散文式结构;“激烈的矛盾冲突”错,小说人物之间的矛盾并不激烈。
7.答案:①“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表明女孩子对“打败鬼子”的期盼和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②“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表明“我”对抗日的坚定意志与抗日必胜的信心。③“光着脚打下去?”“我给你做”,表明女孩子对八路军战士的心疼和支持。
解析:①“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可见女孩子极其渴望打败日本侵略者;“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体现出女孩子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②“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从“我”的话中可见,“我”对抗战有着坚定的意志,即使时间再久,也要继续打下去;也流露出“我”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③“‘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不会求人做一双”“我给你做”“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女孩子对于战士们艰辛的处境感到十分心疼,决定拿出自己的布给战士做袜子,可见她全心全意支持八路军。
8.答案:①本文虽然以抗战为题材,却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血腥,而是描写饶有趣味的日常生活场景。②本文不写人的丑恶,而是集中笔墨塑造了善良而单纯的“妞儿”这一美好形象。③作者并不着力揭示战争之恶,而是歌颂民族大义,赞美人性的美。
解析:“善良”从文中人物形象上体现出来,妞儿性格泼辣,却一心为战士们着想,替“我”做袜子;又勤劳善良,做袜子、拿卖枣的钱买织布机等,反映出人性的美。“美”,体现在文中描写的场景中,文章的写作背景是抗战,却并没有写战争的硝烟战火,而是通过敌后百姓们过着艰苦却依然乐观的生活,来反映抗战必胜的信心。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主要弘扬的是战士与百姓为国家、民族甘愿奉献的精神,战争本身的罪恶在其中淡化,人性的美好则隽永深刻。
第二组
5.B B项女孩子反对“我”在上流洗脸,主要是源于对陌生人的戒备和其性格泼辣。
6.B “……烧过两三回了”“……也许五年……”等属于正面描写。
7.答案:①语言描写。妞儿刚出场时,小说就通过对她的语言描写,如“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表现了其泼辣直率的性格。②外貌描写。小说通过“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等外貌描写,表现了人物生活的贫困艰辛。③侧面描写。小说通过描写大伯与“我”的对话,如“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从侧面表现了妞儿对八路军战士的热情慷慨。
解析:塑造妞儿形象的手法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答题时宜采用“手法+人物形象特点”的模式。
8.答案:①《山地回忆》不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而是打破小说传统的艺术结构,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串连起来,呈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散文式结构。②《山地回忆》中关于乡村景象的记忆、战争年代的日常生活的真切表现以及自然流露的诗意,都给读者以绵长的回味。③叙述过程中抒情主体的融入,使所叙述的家常闲话、纺纱织布、运枣卖枣等极其普通的生活琐事饱含真情,因而楚楚动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首先,要弄清“散文化小说”或“诗意小说”的概念与特征。这两个概念大致相同,都有淡化情节、营造意境、追求诗意、突出情调等特征,可以从这几个特征并结合小说内容展开分析。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3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文双练深巷里的老墙: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3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文双练深巷里的老墙,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文双练——《深巷里的老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31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文双练沙堆里的城隍: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31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文双练沙堆里的城隍,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文双练——《沙堆里的城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2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文双练窗花舞: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2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文双练窗花舞,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文双练——《窗花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