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图标的标识不正确的是,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下列燃烧与灭火原理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 下列实验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B. 制作叶脉书签
C. 敞口放置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 检验液体的酸碱性
2. 下列图标的标识不正确的是( )
A. 塑料回收标志 B. 节能标志
C. 存放浓硫酸的试剂柜 D. 严禁烟火
3. 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羊毛 B. 塑料 C. 合成橡胶 D. 合成纤维
4.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3个氧原子:O3
B. 4个氢分子:4H
C. 2个硫酸根离子:2SO32−
D. 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NaN+5O3
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SO2 B. NO2 C. CO2 D. 可吸入颗粒物
6. 我国古代将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和木炭粉混合加热制得金属锌。从物质分类来看,ZnCO3属于( )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7. 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8. 我国科学家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其晶体组成为Ca8YFe(PO4)7。新矿物的发现,为月球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更多基础科学数据。Y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钇属于金属元素 B. 钇原子核内有39个质子
C. 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 D. x=3
9. 下表中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能源
①青铜和钢属于金属材料
②Al(OH)3治疗胃酸过多发生了中和反应
①煤、石油、乙醇是不可再生能源
②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C.化学与工、农业
D.物质与结构
①用焦炭和铁矿石炼铁
②使用铁制容器配制、盛放农药波尔多液
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②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A. A B. B C. C D. D
10. 下列燃烧与灭火原理错误的是( )
A. 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B. 扇子扇灭蜡烛:隔绝氧气
C. 生煤火炉时,用木柴引燃煤:木柴的着火点比煤低
D. 用扇子扇煤炉使燃烧更旺:增大氧气的浓度
11. 某品牌酸奶配料表如表所示,其中不包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 )
项目
脱脂乳粉
全脂乳粉
白砂糖
钠
钙
水
每100g
2.7g
2.8g
8.8g
70mg
80mg
85g
A. 蛋白质 B. 维生素 C. 糖类 D. 无机盐
12.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
B
洗涤餐具时加少量洗洁精
洗洁精起到乳化作用
C
餐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
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D
使用铝箔包装物品
铝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
A. A B. B C. C D. D
13. 现有t2℃时的溶液I、Ⅱ各100g,溶液I中含物质甲50g,溶液Ⅱ是物质乙的饱和溶液。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2℃时,溶液I是甲的不饱和溶液
B. t2℃时,溶液I中甲的质量分数为50%
C. t2℃时,溶液Ⅱ中含乙80g
D. 从t2℃降温至t1℃时,乙会从溶液中析出20g晶体
14. 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
A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分离N2和O2
通过灼热的木炭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稀盐酸
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D
鉴别NH4NO3和尿素【CO(NH2)2】
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15. 对影响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对比实验①和②,可探究搅拌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B. 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C. 对比实验①和④,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D. 对比实验③和④,可探究水的质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16. 人体中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钙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 ______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羟基磷酸钙中钙、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 (最简比,下同),质量比为 ______ 。
(3)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 价。
(4)碳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都能作为人体补钙剂,说明补钙的有效成分可能是 ______ (填字母)。
a.钙原子
b.钙元素
c.钙单质
(5)药效高低与有效成分的含量相关。碳酸钙的补钙效果高于相同质量的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17. 《天工开物⋅锡》详细记载炼锡过程:“凡煎炼亦用烘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熔化。火力已到,砂不即熔,用铅少许勾引,方始沛然流注。”回答:
(1)“鼓鞴”指鼓入足量空气,能使木炭① ______ ,从而提高炉温。
(2)炼锡的方法是以二氧化锡(SnO2)和木炭粉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金属锡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______ 。该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③ ______ (填化学式)。
(3)“用铅少许勾引,方始沛然流注”:指加入少量铅,使锡顺畅流出,其原因是④ ______ 。
(4)锡熔化后流入铁盘,说明铁的熔点比锡⑤ ______ (填“高”或“低”)。
(5)四川大学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套二氧化碳零排放天然气制氢设备。该设备以液态金属锡为媒介,助力甲烷裂解,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低成本、高效制氢。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2图。该反应涉及⑥ ______ 种单质,金属锡作反应的⑦ ______ 。
18.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和小文分别抽取了Ⅰ、Ⅱ两组试题。可供选择的实验药品有锌粒、MnO2、KMnO4、稀硫酸、H2O2溶液、铁丝等,相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Ⅰ组:实验室制取O2和H2。
(1)仪器a的名称是① ______ 。
(2)小明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高纯度的O2和H2,应选用发生装置② ______ (填字母,下同)和收集装置③ ______ 。其中,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为④ ______ 。
(3)小明用装置A制取O2,要正确完成实验,实验用品还缺少⑤ ______ 。
Ⅱ组:铁丝燃烧。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小文的正确操作是:点燃系在螺旋状铁丝低端的火柴,⑥ ______ ,观察到⑦ ______ 。
(2)做铁丝燃烧的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⑧ ______ 。
19. 工业上主要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其反应原理为。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久置的工业烧碱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猜想假设】久置的工业烧碱中可能含有碳酸钠。
【进行实验】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
a向试管中加入足量 ______ (填化学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久置的工业烧碱中含有Na2CO3,不含NaOH
b取少量步骤a的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
______ 。
【反思评价】
(2)步骤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若步骤a加入的溶液是 ______ ,则只能证明久置的工业烧碱中含有Na2CO3,而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OH。
【拓展延伸】兴趣小组同学通过分析工业制取烧碱的反应原理,认为工业烧碱中可能还含有氯化钠。为证明这一结论,另取少量样品配成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4)实验1的反应现象为 ______ ,实验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由此证明工业烧碱中含NaCl。
【讨论分析】
(5)实验中稀硝酸要“过量”,其目的是 ______ ;联想电解水的实验,在电解水时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原因是 ______ 。
20. 如图为碳元素的价类转化二维图,请回答:
(1)A点所表示的物质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① ______ 。
(2)B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② ______ 。
(3)北京冬奥会实现“水立方”变为“冰立方”,固态CO2功不可没,固态CO2的俗名是③ ______ 。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对应的是图中的④ ______ (填字母)。B和D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⑤ ______ 。
(4)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D点对应物质可变为E点对应物质:⑥ ______ 。
(5)若F点表示的物质为含有4种元素的钠盐,该盐的用途有⑦ ______ (写一种)。
21. 以某废弃电路板(主要金属有铜、铝、铁及微量金、银、铂)为原料提炼贵重金属和制备胆矾(CuSO4⋅x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60+18x)的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1图所示。
(已知:在酸性环境中有过氧化氢存在时,铁和铜分别会转化为铁离子和铜离子。)
(1)提炼出的贵重金属其成分是① ______ (填化学式)。
(2)调节pH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② ______ (填金属离子符号)。
(3)最后得到的胆矾可能会含有硫酸杂质,以下最适宜的洗涤液为③ ______ (填编号)。
A.蒸馏水
B.饱和硫酸铜溶液
C.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氯化钡溶液
(4)已知胆矾在不同温度下会逐步失去结晶水。称取25.0g胆矾在坩埚中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2图所示。
①保存胆矾温度不能超过 ______ ℃。
②根据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胆矾中x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③加热至200℃时所得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金刚石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制作叶脉书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敞口放置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水分蒸发硝酸钾析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检验液体的酸碱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D
【解析】解:
A、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故A标识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能标志,故B标识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故C标识正确。
D、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吸烟,故D标识不正确。
故选:D。
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A、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正确。
B、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C、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D、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4.【答案】D
【解析】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氧原子表示为3O,故错误;
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4个氢分子可表示为:4H2,故错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2SO42−,故错误;
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表示为:NaN+5O3,故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5.【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硫是有毒的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氮是有毒的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但未列入空气污染物.故符合题意;
D、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空气的污染物中,有害气体主要有CO、SO2、NO2等氮的氧化物和粉尘,粉尘主要是指固体小颗粒.
本题是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环境,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
6.【答案】C
【解析】解:从物质分类来看,ZnCO3是由锌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选:C。
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氧化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用药匙取用,A中瓶塞没有倒放,故A不符合题意;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而B中砝码和药品放反了,故B不符合题意;
C、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而C中俯视读数会导致所取液体体积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在搅拌时尽量不要碰击烧杯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A、根据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的方法来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来发呢系判断;
C、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来分析判断;
D、根据溶解物质的方法来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由该元素的名称偏旁“钅”字可知,钇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则钇原子核内有39个质子,说法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说法正确;
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x=39−2−8−18−9=2,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元素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来分析;
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
D、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A.①青铜和钢属于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①正确;②A1(OH)3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发生了中和反应,故②正确;故A符合题意。
B.①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故①错误;故B不合题意。
C.②使用铁制容器不能配制、盛放农药波尔多液,因为铁可与波尔多液成分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使农药波尔多液失效,故②错误;故C不合题意。
D.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例如氦原子与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2,但化学性质不同,故①错误;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A、根据材料的分类以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能源的知识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D、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0.【答案】B
【解析】解:A、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故说法正确;
B、用扇子扇灭蜡烛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故说法错误;
C、在生煤火炉时,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因为木柴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燃烧,故说法正确;
D、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故说法正确。
故选:B。
关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脱脂乳粉中富含蛋白质,全脂乳粉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白砂糖中富含糖类,钠、钙等属于无机盐,还含有水,则不包含的基本营养素是维生素。
故选:B。
根据六大类营养素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六大类营养素的种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A.明矾溶于水形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悬浮杂质,加速其沉降,起到净水作用,但明矾不具有强的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故A不正确;
B.洗涤餐具时加少量洗洁精,洗洁精起到乳化作用,能够将大油污乳化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冲走,故B正确;
C.由于铁在潮湿环境中易锈蚀,所以餐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可减缓铁的锈蚀,故C正确;
D.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在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故铝具有抗腐蚀性,又铝有良好的延展性,故可使用铝箔包装物品,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明矾溶于水形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悬浮杂质,加速其沉降进行分析;
B、根据洗涤餐具时加少量洗洁精,洗洁精起到乳化作用进行分析;
C、根据铁在潮湿环境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形成铁锈,水是反应物之一进行分析;
D、根据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在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3.【答案】B
【解析】解:A、t2℃时的溶液I、Ⅱ各100g,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是100g,溶液I中含物质甲50g,需要水50g,因此溶液I是甲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错误;故选项错误;
B、t2℃时,溶液I中甲的质量分数=50g100g×100%=50%;故选项正确;
C、t2℃时,溶液Ⅱ中含乙80g错误,因为t2℃时,乙的溶解度是100g,因此80g溶质需要80g水,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60g;故选项错误;
D、t2℃时的溶液I、Ⅱ各100g,溶液Ⅱ是物质乙的饱和溶液,即50g水中溶解50g乙,因此从t2℃降温至t1℃时,乙会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50g−40g=10g,20g晶体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
A、判断溶液的状态;
B、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C、t2℃时,乙的溶解度是100g;
D、判断析出晶体的多少。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4.【答案】D
【解析】解:A、氯化钠易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难溶性杂质,应再对滤液蒸发结晶分离出氯化钠,故选项方法错误;
B、通过灼热的木炭,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得到的是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故选项方法错误;
C、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观察现象,不能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也可能含也氯化钠溶液等,故选项方法错误;
D、硝酸铵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和熟石灰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选项方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除杂方法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性质与分离方法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性质与检验方法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性质与鉴别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5.【答案】A
【解析】解:A、实验①和②中将等质量、同规格的硫酸铜分别放入100mL冷水中,①中不搅拌,②搅拌,则观察溶解的速率可以探究搅拌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故选项说法正确;
B、对比实验中只能有一组实验变量,其他的条件均需要相同,实验②和③水的温度不同,实验②中搅拌,实验③中不搅拌,则无法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故选项说法错误;
C、对比实验中只能有一组实验变量,其他的条件均需要相同,实验①和④中硫酸铜的规格不同,水的体积不同,则无法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D、对比实验中只能有一组实验变量,其他的条件均需要相同,实验③和④,水的体积不同,温度不同,则无法探究水的质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用对比实验研究温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对比实验的要求即可解答。
16.【答案】常量 5:1 200:1 +5 b 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较高
【解析】解:(1)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2)由羟基磷酸钙的化学式为[Ca10(PO4)6(OH)2]可知,羟基磷酸钙中钙、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0:2=5:1,钙、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0×10):(1×2)=200:1;
(3)羟基磷酸钙的化学式为[Ca10(PO4)6(OH)2],设P的化合价为x,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得:(+2)×10+[x+(−8)]×6+[(−2)+(+1)]×2=0,解得x=+5;
(4)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碳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都能作为人体补钙剂,说明补钙的有效成分可能是钙元素;
(5)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40+12+16×3×100%=40%,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12×12+1×22+16×14+40×100%≈9.3%,故碳酸钙的补钙效果高于相同质量的葡萄糖酸钙的原因是: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较高。
故答案为:(1)常量;
(2)5:1;200:1;
(3)+5;
(4)b;
(5)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较高。
(1)根据人体所需元素的种类来分析;
(2)根据化学式的意义以及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4)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5)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7.【答案】充分燃烧 C 加铅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高 2或两 催化剂
【解析】解:(1)“鼓鞴”指鼓入足量空气,能使木炭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炉温;故答案为:充分燃烧;
(2)二氧化锡(SnO2)和木炭粉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金属锡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该反应中,碳夺去了二氧化锡中的氧元素,作还原剂;故答案为:;C;
(3)“用铅少许勾引,方始沛然流注”:指加入少量铅,使锡顺畅流出,其原因是加铅形成合金,熔点降低;故答案为:加铅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4)锡熔化后流入铁盘,说明铁的熔点比锡高;故答案为:高;
(5)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在液态锡的作用下分解为碳和氢气,其中甲烷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而碳和氢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为单质;在该反应中,金属锡作催化剂;故答案为:2或两;催化剂。
(1)根据促进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得氧失氧来分析;
(3)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4)根据金属的性质来分析;
(5)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以及物质的分类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促进燃料燃烧的措施、化学方程式的写法、物质的性质、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长颈漏斗 B E Zn+H2SO4=ZnSO4+H2↑ 棉花 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吸热,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解析】解:I组:(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氧气和水,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这两个反应均属于固液常温型,都可选择B作为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均可用排水法收集高纯度的气体,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故答案为:B;E;Zn+H2SO4=ZnSO4+H2↑;
(3)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为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故答案为:棉花;
II组:(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小文的正确操作是:点燃系在螺旋状铁丝低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故答案为: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2)做铁丝燃烧的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吸热,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故答案为:吸热,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Ⅰ组:(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与氢气的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3)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II组: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铁丝燃烧的实验现象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9.【答案】CaCl2/BaCl2(合理即可) 无明显现象或无蓝色沉淀生成 CaCl2+Na2CO3=2NaCl+CaCO3↓/BaCl2+Na2CO3=2NaCl+BaCO3↓ Ca(OH)2/Ba(OH)2 有气泡产生 NaCl+AgNO3=AgCl↓+NaN 完全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 氯化钠参与反应,影响实验
【解析】解:(1)a、加入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钠;
b、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取少量步骤a的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出现无明显现象或无蓝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无氢氧化钠;
(2)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2NaCl+CaCO3↓或BaCl2+Na2CO3=2NaCl+BaCO3↓;
(3)若步骤a加入的溶液是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则只能证明含有Na2CO3,而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OH,是因为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4)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加入过量稀硝酸会有气泡产生;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由于碳酸钠已完全反应,只有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
(5)碳酸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碳酸银沉淀和硝酸钠,实验中稀硝酸要“过量”,其目的是完全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由可知,氯化钠溶液通电时氯化钠参与反应,电解水的实验,在电解水时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否则影响实验。
故答案为:
(1)CaCl2/BaCl2(合理即可);无明显现象或无蓝色沉淀生成;
(2)CaCl2+Na2CO3=2NaCl+CaCO3↓/BaCl2+Na2CO3=2NaCl+BaCO3↓;
(3)Ca(OH)2/Ba(OH)2;
(4)有气泡产生;NaCl+AgNO3=AgCl↓+NaNO3;
(5)完全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氯化钠参与反应,影响实验。
(1)a.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据此分析;
b.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据此分析;
(2)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据此解答;
(3)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据此分析;
(4)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据此解答;
(5)碳酸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碳酸银沉淀和硝酸钠,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答案】CH4 单质 干冰 D 将一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干燥的纸花一半喷水放入装有CO2的瓶中,观察到纸花喷水部分变红,干燥部分不变色,说明CO2转化为了碳酸(合理即可) 发酵粉或治疗胃酸过多(合理即可)
【解析】解:(1)A点所表示的物质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答案为:CH4;
(2)B点对应的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则该物质属于单质;故答案为:单质;
(3)固态CO2的俗名是干冰,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且为氧化物,则对应的是D点所示物质;C点所示物质是一种氧化物,其中碳元素显+2价,则该物质是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干冰;D;;
(4)D点对应的是二氧化碳,E点对应的一种酸,其中碳元素显+4价,则为碳酸,证明二氧化碳可转化为碳酸的方法是将一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干燥的纸花一半喷水放入装有CO2的瓶中,观察到纸花喷水部分变红,干燥部分不变色,说明CO2转化为了碳酸;故答案为:将一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干燥的纸花一半喷水放入装有CO2的瓶中,观察到纸花喷水部分变红,干燥部分不变色,说明CO2转化为了碳酸(合理即可);
(5)若F点表示的物质为含有4种元素的钠盐,则该盐是碳酸氢钠,该盐的用途有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的成分等;故答案为:发酵粉或治疗胃酸过多(合理即可)。
(1)根据物质的分类以及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2)根据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俗称、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来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方法来分析;
(5)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以及用途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1.【答案】Au、Ag、Pt Fe3+、Al3+ B 30 CuSO4⋅H2O
【解析】解:(1)金、银、铂不能与酸反应,且为贵重金属,化学式为:Au、Ag、Pt;故答案为:Au、Ag、Pt;
(2)粗铜反应与过量的稀硫酸与H2O2反应后Cu转化为CuSO4、Fe转化为Fe2(SO4)3,Al转化为Al2(SO4)3,调整pH除去的Al2(SO4)3,Fe2(SO4)3,其中阳离子为Fe3+、Al3+;故答案为:Fe3+、Al3+;
(3)A、用蒸馏水洗涤胆矾会使部分胆矾溶解,造成损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饱和硫酸铜溶液不能再溶解硫酸铜,则可以用来洗涤胆矾,防止损耗,故选项符合题意;
C、NaOH能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沉淀与Na2SO4,则不能用NaOH溶液来洗涤胆矾,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BaCl2能与Cu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与CuCl2,则不能用氯化钡溶液来洗涤胆矾,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①根据图2可知胆矾30℃时开始分解,则保存的温度不能超过30℃;故答案为:30;
②产生水的质量=25g−16g=9g
160 18x
16g 9g
16018x=16g9g
x=5
答:胆矾中x的值为5。
③设200℃时所得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4⋅yH2O
18y160+18y×100%×17.8g=17.8g−16g
y=1,则化学式为CuSO4⋅H2O;故答案为:CuSO4⋅H2O。
本题考查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本题难度适中,需要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及金属化学性质才可解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钪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