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紫茶中学教育集团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含解析)
展开2023年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紫茶中学教育集团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倡导环保低碳生活 B. 大力发展燃煤发电 C. 循环高效利用资源 D. 乘坐公共汽车远行
2.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站船分离 B. 降落伞打开 C. 外壳烧焦 D. 飞船着陆
3. 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 纯棉的被子 B. 玻璃钢 C. 砌墙用的水泥砖 D. 塑料洗脸盆
4. 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
A. 干冰、H2O、氧化物 B. 纯碱、NaOH、碱
C. 水银、Ag、单质 D. 消石灰、Ca(OH)2、碱
5. 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稀释浓硫酸
C. pH的测定 D. 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
6.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CH4,已知其中氢的化合价为+1,则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4 B. −1 C. +1 D. +4
7.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下列关于丙氨酸(C3H7N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有机化合物 B. 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2
C. 其中含有NO2分子 D. 它的一个分子由13个原子构成
8. 图1是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氪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氪是第四周期的元素 B. 氪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3.80
C. 氪不属于金属元素 D. 氪的核内质子数=中子数
9. 下列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菠萝pH=4.1 B. 柠檬pH=2.3 C. 草莓pH=3.2 D. 木瓜pH=5.0
10. 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或宏观解释
A
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氧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
分子在不停运动
C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碳原子结构不同
A. A B. B C. C D. D
11. 根据实践经验,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用冷碟子收集蜡烛火焰上方的炭黑
B. 用洁净的鸡蛋壳和食醋制得二氧化碳
C. 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D. 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制得纯净水
12. CO2捕集和资源化利用是碳中和领域的研究热点,中国科学家已实现由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主要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反应I中物质的化学式为CH4O
B. O2是反应Ⅰ和反应Ⅱ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C. 反应Ⅱ生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该成果对解决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3. 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进入煤矿的矿井、汽车加油站或加气站等场所,不能有明火、电火花
B.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C. 锅里的油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D. 图书、档案等物品失火时,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14. 如图曲线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
B. 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 将4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 将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有固体析出
15.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MgCl2溶液和蒸馏水
鉴别
分别取样,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比较泡沫的多少
B
CO(CO)
除杂
将混合气体点燃
C
CO2
验满
将点燃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是否熄灭
D
Fe和Cu的混合物
分离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A. A B. B C. C D.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
16. “逐梦寰宇问苍穹”,历经三十年,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1)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2O2)是航天服的生产原料之一,此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______ (填元素符号)。
(2)搭载梦天实验舱的运载火箭型号是长征五号B,其发动机点火管用钨合金来制作,该合金具有熔点 ______ (填“高”或“低”)的性质。
(3)天宫空间站内,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涉及 ______ 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4)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氧,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
17.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春节更是与众不同。
(1)贴对联的传统一脉相承:用墨汁书写的对联,字迹长时间不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______ (填“稳定”或“不稳定”)。
(2)放鞭炮的声音听不见了:鞭炮中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木炭粉、硫粉等,点燃时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S+3C=点燃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是 ______ 。
(3)家人在一起包水饺显温情:包饺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______ 。
(4)为抗击新冠疫情,小华经常使用消毒液和出门戴口罩。
①“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属于 ______ 。(选填“氧化物”“酸”“碱”“盐”)
②医用酒精是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其中溶质是(写化学式) ______ ,用75kg溶质质量分数为95%的高浓度酒精,可以稀释成75%的医用酒精 ______ kg。
③医用外科口罩可阻挡飞沫、体液等进入呼吸道,其原理类似于净水方法中的吸附和 ______ 。同学们用过的医用外科口罩的下列处置方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______ 。
A.晾干后下次再用
B.丢到废弃口罩投放箱
C.放到日常生活垃圾中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8. 某同学用CO还原氧化铜、氧化铁的混合物,实验后对所得的固体混合物进行分析,并分离、回收混合物中的铜和铁,具体操作如下:
已知:Fe2(SO4)3+Fe=3FeSO4
(1)操作②的名称是 ______ ,该操作除了烧杯、漏斗外还会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 。
(2)固体B与适量X反应的现象为固体逐渐减少,有 ______ 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 ______ 。
(3)溶液D的成分是 ______ 。(填化学式)
(4)请写出反应①中发生的一个复分解反应: ______ 。
(5)已知红褐色沉淀F加热会生成两种氧化物,元素化合价不变,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9.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______ 。
(2)实验室可用装置A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要想获得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检验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 。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乙微型装置进行实验,先挤压右边滴管并微热燃烧管,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燃烧管中观察到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 ______ ,再挤压左边滴管,观察到白磷熄灭,灭火的原理是 ______ ,用该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 (答一点)。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0.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深度学习。请你参与其中,按要求回答问题和开展探究。
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内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加入一定量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BaCl2;猜想二: ______ ;猜想三:BaCl2和HCl;猜想四:BaCl2、HCl和Ba(OH)2
【分析与交流】上述猜想中不合理是猜想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三是成立的。请帮他们填写有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一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______
二
将一颗生锈铁钉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取一定量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其中
______
三
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第三支试管中,加入铁丝
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写出方案三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反思与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______ 。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1.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诗内容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可用图1表示:
(1)过程Ⅱ所发生的反应属于 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
(2)生石灰溶于水,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 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石灰石样品进行探究。在烧杯中加入石灰石样品25g(其中CaCO3质量分数为80%),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假设图2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反应,也不溶于水)。
①当加入稀盐酸73g时(即图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 ______ (填化学式);
②当加入稀盐酸146g时(即图中B点),求此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倡导环保低碳生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的产生,故A正确;
B.大力发展燃煤发电,会燃烧更多的煤,会生成更多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加重空气的污染,故B错误;
C.循环高效利用资源能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故C正确;
D.乘坐公共汽车远行可以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能够减缓空气的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A、根据倡导环保低碳生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分析;
B、根据大力发展燃煤发电,会燃烧更多的煤,会生成更多的有害气体和烟尘进行分析;
C、根据循环高效利用资源能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进行分析;
D、根据乘坐公共汽车远行可以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环境保护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答案】C
【解析】解:A、站船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降落伞打开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外壳烧焦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飞船着陆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答案】B
【解析】解:A、纯棉的被胎是由棉纤维制成的,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
B、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正确。
C、砌墙用的水泥砖是用水泥制成的,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塑料洗脸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复合材料的特征,复合材料并不是简单搭配,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融合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4.【答案】D
【解析】解:A、干冰是二氧化碳的俗称,化学式为:CO2,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碳酸钠俗称纯碱,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盐,故B错误;
C、汞俗称水银,化学式为:Hg,属于单质,故C错误;
D、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属于碱,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特别是常见的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分类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壁,图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示操作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放在纸片上称量,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C。
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CH4,已知其中氢的化合价为+1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4=0,则x=−4价。
故选:A。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H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7.【答案】C
【解析】解:A、丙氨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正确;
B、丙氨酸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2,正确;
C、丙氨酸是由丙氨酸分子构成,含有二氧化氮分子的只能是二氧化氮或含有二氧化氮的混合物,错误;
D、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3+7+1+2=13个原子,正确。
故选:C。
A、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丙氨酸的分子构成进行分析;
D、根据丙氨酸的分子构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不大。
8.【答案】D
【解析】解:A、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氪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氪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3.80,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氪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为8,氪是稀有气体元素,不是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氪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氪的核内质子数为36;氪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3.80≈8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氪的中子数=84−36=48,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氪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为8,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柠檬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B。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D
【解析】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从宏观上看,是因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B、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是因为气味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故选项解释正确。
C、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的缘故,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A、可以用冷碟子收集蜡烛火焰上方的炭黑,该选项正确。
B、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碳酸钙和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正确。
C、可以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该选项正确。
D、利用自制简易净水器不能制得纯净水,是因为不能除去溶于水的物质,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A、可以用冷碟子收集蜡烛火焰上方的炭黑。
B、碳酸钙和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
C、可以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D、利用自制简易净水器不能制得纯净水,是因为不能除去溶于水的物质。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答案】C
【解析】解:A、由微观图示可知一个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H4O,故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反应Ⅰ中氧气为反应物,反应Ⅱ中氧气为生成物,因此氧气在该转化过程中可循环使用,故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反应Ⅱ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催化剂2H2O+O2↑,由此可知生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或2:1,故C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该过程中反应物有二氧化碳,因此该成果对解决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故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A、根据微观图示进行分析;
B、根据氧气在该转化过程中可循环使用进行分析;
C、根据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本题是微观模型考查题,在解答此类题时认真阅读分析图示,看懂每个图形表示的含义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比如本题,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其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并写出化学方程式,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13.【答案】B
【解析】解:A.煤矿的矿井中可能存在可燃性气体沼气,汽车加油站或加气站等场所都存在大量可燃物,因此不能有明火、电火花,防止爆炸,故A正确;
B.浓硫酸滴在皮肤上处理方法:当很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大量浓硫酸滴在皮肤上时,以吸水性强的纸或布吸去后,再用水冲洗(因为先用水冲洗,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会烫伤皮肤),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之后到医院进行后续处理。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冲洗,故B错误;
C.锅里的油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灭火是利用隔绝氧气进行灭火的方法,故C正确;
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优点是灭火后不会留下固体残留物,图书、档案等贵重物品失火时,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故D正确;
故选:B。
A、根据煤矿的矿井中可能存在可燃性气体沼气,汽车加油站或加气站等场所都存在大量可燃物进行分析;
B、根据浓硫酸滴在皮肤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锅里的油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灭火是利用隔绝氧气/进行分析;
D、根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优点是灭火后不会留下固体残留物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防范爆炸的措施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4.【答案】C
【解析】解:A.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g,30错误,故A不正确;
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50g50g+100g×100%≈33.3%,50%错误,故B不正确;
C.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g,将4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C正确;
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析出,故D不正确。
故选:C。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答案】A
【解析】解:A、MgCl2溶液中含有大量的镁离子,属于硬水、蒸馏水属于软水,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MgCl2溶液不产生大量泡沫,蒸馏水能产生大量的泡沫,两物质分别取样,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比较泡沫的多少可以鉴别,故A正确;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不能点燃,故B错误;
C、集气瓶口存在较多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集满,二氧化碳验满时,应将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不应伸入瓶中,观察是否熄灭,故C错误;
D、铁能与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是铜,铁被消耗,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MgCl2溶液中含有大量的镁离子,属于硬水、蒸馏水属于软水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不能点燃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验满时,应将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不应伸入瓶中,观察是否熄灭进行分析;
D、根据铁能与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
16.【答案】3:2 C 高 两或2 4H2+CO2=一定条件CH4+2H2O 防止发生爆炸
【解析】解:(1)由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化学式可知,此物质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5:10=3:2;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4×2):(16×2)=90:5:14:16;故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C;
(2)发动机点火管用钨合金来制作,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故该合金具有熔点高的性质;
(3)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此反应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烷和水的过程,故共涉及两种氧化物;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此反应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则该反应的方程式为4H2+CO2=一定条件CH4+2H2O;
(4)液氢和液氧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发生爆炸。
故答案为:(1)3:2;C;
(2)高;
(3)两或2;4H2+CO2=一定条件CH4+2H2O;
(4)防止发生爆炸。
(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以及化合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2)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以及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4)根据可燃物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化学式的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合金的性质与用途、氧化物的判断方法、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等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稳定 N2 面粉 盐 C2H5OH 95 过滤 B
【解析】解:(1)用墨汁书写的对联,字迹长时间不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别的物质发生反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钾、氮、氧、硫、碳原子个数分别为2、2、6、1、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钾、氮、氧、硫、碳原子个数分别为2、0、6、1、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所以X的化学式为N2;
(3)面粉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韭菜中富含维生素,瘦肉中富含蛋白质,植物油富含油脂,食盐属于无机盐,所以富含糖类的是面粉;
(4)①次氯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②酒精溶液中的溶质是乙醇,其化学式是C2H5OH或C2H6O或CH3CH2OH;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用75kg溶质质量分数为95%的高浓度酒精,可以稀释成75%的医用酒精的质量为75kg×95%75%=95kg;
③医用外科口罩可阻挡飞沫、体液等进入呼吸道,其原理类似于净水方法中的吸附和过滤;
用过的医用外科口罩应丢到指定废弃口罩投放箱,避免交叉感染,故选B。
故答案为:(1)稳定;
(2)N2;
(3)面粉;
(4)①盐;
②C2H5OH;95;
③过滤;B。
(1)根据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分析;
(3)根据食物中富含营养素种类分析;
(4)根据盐的定义;酒精溶液的溶质是酒精分析;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根据废液的处理方法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但内容繁多,在解此类题时,要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解答。
18.【答案】过滤 玻璃棒 气泡 浅绿色 NaOH、Na2SO4 Fe2O3+3H2SO4=Fe2(SO4)3+3H2O或CuO+H2SO4=CuSO4+H2O 2Fe(OH)3=△Fe2O3+3H2O
【解析】解:(1)由图可知,操作②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则为过滤;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该流程的目的为回收铜和铁,且铜为红色固体,铁为黑色固体,且铁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则A为铁,则B为铜和过量的铁;又由于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X为硫酸,则固体B与适量X反应的现象为固体逐渐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3)由于氢氧化铁为红褐色沉淀,则F为氢氧化铁沉淀,又由于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则溶液D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化学式为NaOH、Na2SO4;
(4)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用CO还原氧化铜、氧化铁的混合物,①为实验后对所得的固体混合物加入硫酸,得到了硫酸亚铁、硫酸铁和硫酸铜,其中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均属于复分解反应,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H2SO4=CuSO4+H2O;
(5)红褐色沉淀F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加热分解为两种氧化物,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两种氧化物为水和氧化铁,且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H)3=△Fe2O3+3H2O。
故答案为:(1)过滤;玻璃棒;
(2)气泡;浅绿色;
(3)NaOH、Na2SO4;
(4)Fe2O3+3H2SO4=Fe2(SO4)3+3H2O或CuO+H2SO4=CuSO4+H2O;
(5)2Fe(OH)3=△Fe2O3+3H2O。
(1)根据操作②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该流程的目的为回收铜和铁,铜为红色固体,铁为黑色固体,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氢氧化铁为红褐色沉淀,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F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加热分解为两种氧化物,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实验目的、熟练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物质分离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锥形瓶 2KClO3=MnO22KCl+3O2↑ E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氧气 2H2O2=MnO22H2O+O2↑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隔绝氧气 节约药品、减少污染
【解析】解:(1)仪器①是锥形瓶;
(2)A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且试管口没有一团棉花,即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选择E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择D排水法收集,而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较排水法干燥,故要想获得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E;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氧气;
(3)先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白磷和红磷都是可燃物,温度相同,且都和生成的氧气接触,燃烧管中观察到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再挤压左滴管,此时盐酸与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观察到白磷熄灭,其中灭火的物质是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以使白磷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该装置使用药品较少,优点是节约药品、减少污染。
故答案为:(1)锥形瓶;
(2)2KClO3=MnO22KCl+3O2↑;E;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氧气;
(3)2H2O2=MnO22H2O+O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隔绝氧气;节约药品、减少污染。
(1)根据仪器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白磷和红磷都是可燃物,温度相同,且都和生成的氧气接触,盐酸与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制取、燃烧的条件的探究。燃烧的条件有三个:①有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本题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考查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体会了实验的魅力,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学化学。
20.【答案】Ba(OH)2+2HCl=BaCl2+2H2O BaCl2和Ba(OH)2 四 HCl和Ba(OH)2可以反应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Fe+2HCl=FeCl2+H2↑ 反应物是否过量
【解析】解: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化学方程式Ba(OH)2+2HCl=BaCl2+2H2O。
【猜想】反应可能是恰好反应,只有氯化钡(猜想一)、也可能是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一种物质有剩余,若氢氧化钡过量,则含有氢氧化钡和氯化钡(猜想二);若盐酸过量,则含有盐酸和氯化钡(猜想三)。
【分析与交流】因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即盐酸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所以上述猜想中不合理是猜想四。
【进行实验】由于猜想三成立,即该烧杯中溶液是氯化钡和盐酸溶液。
方案一: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方案二:盐酸与铁锈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呈黄色。所以将一颗生锈铁钉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取一定量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其中的现象是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方案三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反思与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即反应物是否过量。
故答案为:Ba(OH)2+2HCl=BaCl2+2H2O;
【猜想】BaCl2和Ba(OH)2;
【分析与交流】四;HCl和Ba(OH)2可以反应;
【进行实验】方案一: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方案二: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Fe+2HCl=FeCl2+H2↑;
【反思与拓展】反应物是否过量。
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进行分析;
【猜想】根据若盐酸过量,则含有盐酸和氯化钡进行分析;
【分析与交流】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即盐酸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进行分析;
【进行实验】方案一:根据猜想三成立,即该烧杯中溶液是氯化钡和盐酸溶液,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进行分析;
方案二:根据盐酸与铁锈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呈黄色,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反思与拓展】根据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即反应物是否过量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1.【答案】化合反应 放热 CaCl2 8.8g
【解析】解:(1)过程Ⅱ是生石灰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放热;
(3)①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图示观察可知,当加入稀盐酸73g时(即图中A点),碳酸钙未完全反应,此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CaCl2;
②根据图示观察可知,当加入稀盐酸146g时(即图中B点),碳酸钙和稀盐酸完全反应,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25g×80% x
10044=25g×80%x
x=8.8g
答:当加入稀盐酸146g时(即图中B点),求此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故答案为:(1)化合反应;
(2)放热;
(3)①CaCl2;
②8.8g。
(1)根据反应类型的知识进行分析;
(2)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3)根据图像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知识进行分析。
加强对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相关目的是,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广东省广州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广州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