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苹果榨汁 B. 酒精挥发 C. 冰块融化 D. 钢铁生锈
2.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量筒读数 B. 稀释浓硫酸
C. 滴加液体 D. 过滤
3.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矿泉水 B. 空气 C. 冰 D. 米醋
4. 空气和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B. 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
C. 地球上的水总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我们要节约用水
D. 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是由H2与O2组成的
5. 学校采购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
A. B.
C. D.
6. 锂离子电池材料之一是LiCoO2,其中Li为+1价,则Co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4
7. 2023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先后走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株洲硬质合金集团,这说明国家重视制造业,其中制造离不开材料,以下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硬铝 B. 生铁 C. 氧化铁 D. 黄铜
8. 甲状腺肿大的患者,特别要注意合理食用的食物是( )
A. 加碘食盐 B. 富硒鸡蛋 C.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D. 高铁酱油
9. 下列有关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分子体积变小 B. 氧分子质量变小 C. 氧分子数目变少 D. 氧分子间空隙变小
10. 金银花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C16H18O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绿原酸属于有机物 B. 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1个绿原酸分子含有9个氧分子
11. 下列金属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的是( )
A. Al B. Fe C. Zn D. Ag
12. 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冷热双吸”材料,有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钒为金属元素 B. 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
C. 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D. 钒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3
13.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B. Fe+CuSO4=FeSO4+Cu
C. D. NaOH+HCl=NaCl+H2O
14. 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显酸性的是 ( )
胆汁
血浆
胰液
胃液
pH
7.1~7.3
7.35~7.45
7.5~8.0
0.9~1.5
A. 胆汁 B. 血浆 C. 胰液 D. 胃液
15. 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一种科学思维。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C.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变 D.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
16. 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B.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 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 能与CO2反应生成盐和水
17. 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机物均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B.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 常温下碱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燃烧会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18.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
A. 为了使天空更蓝,积极植树造林
B. 为提高粮食产量,无限制使用化肥和农药
C. 大力发展“智轨”等公共交通
D. 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并节约石油资源
19.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H2O2溶液和H2O
加入MnO2
B
检验是否为二氧化碳气体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鉴别(NH4)2SO4固体和Na2SO4固体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NaCl溶液和NaOH溶液
滴加CuSO4溶液
A. A B. B C. C D. D
20. 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该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 M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钠
C. M→N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D. M→P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
2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任意一种人体中含有的微量元素 ______ ;
(2)任意一种氧化物 ______ 。
22.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③属于 ______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元素②的元素符号是 ______ ;在①~⑥六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______ (填序号);
(3)元素⑤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3. 如图为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______ (填“甲”或“乙”)。
(2)图中a点对应的甲溶液是 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______ 。
24.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目前天然气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经多年努力我国自主大型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甲烷化是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把煤气化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别与氢气催化生成甲烷,其中甲烷化催化剂在这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煤、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______ (写一种即可);
(2)一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可以表示为:,则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为 ______ (填化学方程式)。
25.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许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物质的认识和应用的事例,如:
硝石:“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
石灰:“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黏合。”
(1)硝石(硝酸钾)与食盐同属于 ______类物质(选填“酸”“碱”或“盐”)。
(2)文中石灰指氧化钙,可通过CaCO3−煅烧CaO+CO2↑反应制备,此反应属于 ______反应(填写反应的基本类型);水调黏合过程中,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6. 端午节到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带上粽子、皮蛋、植物油、水果、牛奶去乡下看望独居老人刘奶奶。
(1)同学们带去的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2)同学们争着帮刘奶奶做家务,小明洗碗时用了洗洁精,碗洗得很干净,这是利用了洗洁精对油污的 作用。
(3)小红帮刘奶奶洗衣服,用的是井水,发现使用肥皂时出现较多的浮渣,泡沫很少,这说明井水是 (选填“硬水”或“软水”)。
(4)同学们去菜地除草时,小华用带来的pH试纸测了土壤的pH约为5,同学们认为可以加 进行改良。
(5)在玉米地里,发现玉米苗出现了叶片发黄和倒伏现象,同学们认为是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所致,可以通过只施用一种化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化肥是 (填字母序号)。
A.CO(NH2)2
B.KNO3
C.KCl
D.
Ca3(PO4)2
27. 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盛夏,当天气又闷又热时,大气压较低,鱼塘中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现象(鱼缺氧,浮上水面呼吸)。其原因是什么?
(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
28. 某火力发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Al2O3)。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 ______ ;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 。
(2)“酸浸”中用到的酸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HCl
B.H2SO4
C.Na2SO4
(3)加足量氨水能将Al3+全部转化成Al(OH)3,写出氨水的化学式 ______ 。
(4)写出“煅烧”时涉及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9.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 。
(2)实验室可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该装置有一不足之处,应怎样改进 ______ 。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若要制取干燥的氢气,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F装置,气体应该从 ______ (填“a”或“b”)导管口进入。
30. 化学老师交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猜想Ⅰ:没变质,全部是______;
猜想Ⅱ: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
猜想Ⅲ:完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查阅资料】
i.已知悉:BaCl2+Na2CO3=2NaCl+BaCO3↓
ⅱ.部分盐溶液在常温下的pH如下:
稀溶液
NaCl
Na2CO3
BaCl2
pH
等于7
大于7
等于7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称取上述氢氧化钠固体样品10.00g溶于5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静置
______
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②用 ______ 蘸取少量①中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在一小块pH试纸上,与 ______ 比较,测出pH
pH=11
说明久置固体中,还一定含有 ______ (填化学式)
滴加过量BaCl2液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______(填“猜想Ⅰ”、“猜想Ⅱ”或“猜想Ⅲ”)是正确的。
【拓展】该小组同学为测定出该NaOH固体的变质程度,继续将上述白色沉淀过滤、洗净、干燥,称得其质量为9.85g,则原试剂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假定试剂中无其他杂质,忽略实验损耗)。
【反思】久置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升】能否通过取适量试剂溶于水,然后滴加酚酞的方法作出判断: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
31. 最近甲流来势汹汹,以下是治疗甲流患者常用的药物磷酸奥司他韦药物,其主要成分是磷酸奥司他韦(C16H28N2O4⋅H3P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磷酸奥司他韦”由 ______ 种元素组成。
(2)“磷酸奥司他韦”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结果化成最简整数比
)
32. 往盛有4.0g久置的铝片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让其充分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所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______ 。
(2)该铝片中铝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苹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冰块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A
【解析】解:A、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A、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
C、冰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米醋中含有乙酸和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4.【答案】D
【解析】解:A、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大,但是淡水资源少,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故要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进行分析;
B、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地球上的水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
D、根据水的组成进行分析。
此题难度不大,考查较为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5.【答案】D
【解析】解:A、图为腐蚀品标志,故A错误;
B、图为节约用水标志,故B错误;
C、图为有毒品标志,故C错误;
D、图为易燃物标志,故D正确。
故选:D。
酒精是易燃液体,结合图标所表示的含义解题。
本题考查危险品标志,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Li为+1价,氧元素显−2价,设Co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
故选:C。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7.【答案】C
【解析】解: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A、硬铝是一种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生铁是一种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铁是化合物,不属于金属材料,故C符合题意;
D、黄铜是一种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难度不大。
8.【答案】A
【解析】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
故选:A。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错误。
B、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氧分子的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C、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氧分子的数目不变,故选项错误。
D、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绿原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B、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
C、绿原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1×18):(9×16)=32:3:24,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正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绿原酸分子是含有9个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进行分析;
B、根据绿原酸化学式进行分析;
C、根据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有机物的辨识等,注意理解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11.【答案】D
【解析】解: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故选项错误。
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故选项错误。
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故选项错误。
D、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不能能与硫酸铜反应,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明确“前金换后金”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2.【答案】C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钒,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
C、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置换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其中一种是单质和另一种是化合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A、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B、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C、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D、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是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A正确;
B、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故B正确;
C、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C错误;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据其意义分析判断回答有关的问题。
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能够考查知识运用能力。
16.【答案】C
【解析】解:A、可溶性碱均可以使紫色石蕊变蓝色,故A正确;
B、碱均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正确;
C、能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的物质不一定是碱,还可能是盐,如氯化钡,故C错误;
D、可溶性碱均可以与酸性氧化物CO2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碱的性质:可以和酸反应、和酸性氧化物反应、能使指示剂变色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碱的通性,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7.【答案】B
【解析】解:A、有机物均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C、常温下碱溶液的pH大于7,但pH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D、燃烧会发光放热,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A、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燃烧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8.【答案】B
【解析】解:A、为了使天空更蓝,积极植树造林,有助于净化空气,有利于环境保护,故A正确;
B、为提高粮食产量,无限制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错误;
C、大力发展“智轨”等公共交通,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可以减少传统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有助于环境保护,故C正确;
D、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并节约石油资源,可以减少烟尘和污染性气体的排放,有助于环境保护,故D正确;
故选:B。
A、根据为了使天空更蓝,积极植树造林,有助于净化空气,进行分析;
B、根据为提高粮食产量,无限制使用化肥和农药进行分析;
C、根据大力发展“智轨”等公共交通,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进行分析;
D、根据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并节约石油资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9.【答案】B
【解析】解:A.MnO2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H2O2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在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无明显现象,能鉴别,故A正确;
B.CO2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但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物质不一定只有二氧化碳,还可能是氮气,故B不正确;
C.(NH4)2SO4固体加入熟石灰研磨,生成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硫酸钠固体加入熟石灰研磨,不反应,无气味,能鉴别,故C正确;
D.NaCl和硫酸铜不反应,NaOH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能鉴别,故D正确。
故选:B。
A、根据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H2O2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进行分析;
C、根据(NH4)2SO4固体加入熟石灰研磨,生成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进行分析;
D、根据NaCl和硫酸铜不反应,NaOH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
20.【答案】A
【解析】解:A、由图像可知,pH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B、M点所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硫酸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C、M→N过程中溶液的pH从大于7逐渐减小到等于7,M→N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故选项说法错误。
D、M→P过程中,可分为M→N、N→P两个过程,M→N的过程中,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N→P过程中,是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硫酸,生成的硫酸钠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图像中pH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减小到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M点所示溶液的pH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M→N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M→P过程中,可分为M→N、N→P两个过程,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Fe(合理即可) H2O(合理即可)
【解析】解:(1)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是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碘、硒、氟等,元素符号分别为Fe、Zn、I、Se、F;
(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如H2O、MnO2、CO2、CO等。
故答案为:(1)Fe(合理即可);
(2)H2O(合理即可)。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2.【答案】金属 O ⑥ 得到
【解析】解:(1)如图元素③位于第三周期的第Ⅲ主族,故是13号元素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2)如图元素②位于第二周期第Ⅵ主族,是第8号元素即氧元素,其元素符号是:O;根据位于元素周期表最右列的是稀有气体的元素,而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如图可知⑥元素符合,其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3)元素⑤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第Ⅶ主族,是第17号元素氯元素,氯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故答案为:(1)金属;
(2)O;⑥;
(3)得到。
(1)根据元素的位置确定元素的名称与种类;
(2)根据元素的位置确定元素的名称与符号、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来分析;
(3)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化学用语的写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甲 不饱和 1:2
【解析】解:(1)两种物质中,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陡,所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甲;
(2)图中a点在甲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对应的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甲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50g:100g=1:2。
故答案为:(1)甲;
(2)不饱和;
(3)1:2。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答案】氢能(合理即可)
【解析】解:(1)煤、天然气、石油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等;
(2)根据题意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1)氢能(合理即可);
。
(1)根据新能源的种类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25.【答案】盐 分解 CaO+H2O=Ca(OH)2
【解析】解:(1)硝石(硝酸钾)与食盐都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同属于盐;故答案为:盐;
(2)由CaCO3− 煅烧 CaO+CO2↑可知,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答案为:分解;CaO+H2O=Ca(OH)2。
(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组成或构成特点、判别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26.【答案】水果 乳化 硬水 熟石灰 B
【解析】解:(1)粽子富含糖类,皮蛋富含蛋白质,植物油富含油脂,水果富含维生素,牛奶富含蛋白质;故答案为:水果;
(2)小明洗碗时用了洗洁精,碗洗得很干净,这是利用了洗洁精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故答案为:乳化;
(3)小红帮刘奶奶洗衣服,用的是井水,发现使用肥皂时出现较多的浮渣,泡沫很少,这说明井水是硬水;故答案为:硬水;
(4)同学们去菜地除草时,小华用带来的pH试纸测了土壤的pH约为5,说明土壤呈酸性,可以加熟石灰进行改良;故答案为:熟石灰;
(5)A.CO(NH2)2只含氮、磷、钾中的氮元素,不合题意;
B.KNO3含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符合题意;
C.KCl只含氮、磷、钾中的钾元素,不合题意;
D.Ca3(PO4)2只含氮、磷、钾中的磷元素,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2)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4)根据改良酸性土壤的方法来分析;
(5)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27.【答案】解:(1)盛夏温度较高,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水中溶解氧气的量减少,鱼儿因缺氧而“浮头”;
(2)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镁与氧气)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氧化镁),氧气具有一定质量,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
故答案为:(1)盛夏温度较高,氧气的溶解度降低,故水中溶解氧气的量减少;
(2)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
【解析】(1)根据盛夏温度较高,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进行分析;
(2)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8.【答案】过滤 引流 B NH3⋅H2O
【解析】解:(1)“操作a”能将硫酸铝溶液和滤渣分离,“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某火力发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Al2O3),酸浸后能得到硫酸铝溶液,则“酸浸”中用到的酸是硫酸。
(3)氨水的化学式为NH3⋅H2O。
(4)“煅烧”时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高温下呈气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1)过滤;引流;
(2)B;
(3)NH3⋅H2O;
。
(1)根据“操作a”能将硫酸铝溶液和滤渣分离,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某火力发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Al2O3),酸浸后能得到硫酸铝溶液,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氨水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煅烧”时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理解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掌握物质分离的方法、酸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9.【答案】酒精灯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B a
【解析】解:(1)①是酒精灯;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浓硫酸干燥,气体必须要和浓硫酸接触。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F装置,气体应该从a导管口进入。
故答案为:
(1)酒精灯;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B;a。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选择装置;根据氢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答案】【提出问题】NaOH;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有白色沉淀生成;玻璃棒;标准比色卡;NaOH;保证碳酸钠被全部去除;
【实验结论】Ⅱ;
【拓展】47%;
【反思】2NaOH+CO2=Na2CO3+H2O;
【提升】不能;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溶液都显碱性,加入酚酞都变红,无法确定物质组成成分
【解析】解:【提出问题】二氧化碳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若不反应,则固体为氢氧化钠,若全部反应,则固体为碳酸钠,若部分反应,则固体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NaOH。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①实验结论含有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可以看到白色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测定溶液pH,需要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加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数值,测定pH=11,说明溶液显碱性,因此含有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玻璃棒;标准比色卡;NaOH。
测定溶液pH时,若存在碳酸钠溶液,会影响结果判断,所以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可以去除全部的碳酸钠,之后测定pH就可以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存在;
故答案为:保证碳酸钠被全部去除。
【实验结论】根据①和②可以得出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因此猜想Ⅱ成立;
故答案为:Ⅱ。
【拓展】设含有碳酸钠质量为m,
Na2CO3+BaCl2=BaCO3↓+2NaCl
106 197
m 9.85g
106197=m9.85g, m=5.3g,所以氢氧化钠质量=10g−5.3g=4.7g,所以样品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4.7g10g×100%=47%;
故答案为:47%。
【反思】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为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提升】根据题目信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加入酚酞都会变红,因此无法判断物质组成成分;
故答案为:不能;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溶液都显碱性,加入酚酞都变红,无法确定物质组成成分。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31.【答案】五 31:28
【解析】解:(1)磷酸奥司他韦是由碳、氢、氮、磷、氧五种元素组成;
(2)磷酸奥司他韦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1):(14×2)=31:28。
故答案为:(1)五;(2)31:28。
(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解题格式。
32.【答案】0.4g
【解析】解:(1)由图示可知,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4g。
(2)设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x。
2Al+6HCl=2AlCl3+3H2↑
54 6
x0.4g
546=x0.4g 解得:x=3.6g
该铝片中铝的质量分数为3.6g4g×100%=90%。
答:该铝片中铝的质量分数为90%。
故答案为:(1)0.4g;
(2)90%。
根据图示可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g,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进而计算出该铝片中铝的质量分数。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确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6g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