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1. 第十三届国际园林博览会于2022年11月在徐州吕梁风景区开园,其主题是“绿色城市,美好生活”。下列理念或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循环高效利用资源 B. 着力缔造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C. 大力发展燃煤供暖 D. 重视规划低碳理念的城市建设
2.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取用药品 B. 称取药品
C. 量取液体 D. 溶解固体
3. 下列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
A. 硝酸铵溶于水时,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B. 蜡烛完全燃烧产生炭黑,生成一氧化碳气体
C. 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靠近浓氨水时,棉球变为红色
D. 向氯化钙溶液中加入一些肥皂水,搅拌后产生大量泡沫
4. 下列对有关化学用语中“2”的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H2中的“2”表示两个氢原子
B. 2NO3−中的“2”表示两个硝酸分子
C. 2Hg中的“2”表示两个汞元素
D. Mg2+中的“2”表示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5.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的铀214原子。铀238原子与铀214原子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铀238原子的质子数为92 B. 铀21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2
C. 铀238原子与铀214原子的质量相等 D. 铀238原子与铀214原子属于不同的元素
6. 人体必需的元素有20多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体含量最高的元素为碳 B. 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等
C. 人体缺铁则会导致佝偻病 D. 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有Zn、Ca、Cu等
7.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改进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忽略,实验时引燃红磷后即熄灭酒精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时伴随着浓厚的白烟
B. 待试管冷却至室温松开弹簧夹,活塞向左移动
C. 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残留气体主要是稀有气体
D. 该实验装置能够减少测量的误差,而且对环境友好
8. 酒是陈的香。酒中的乙醇(C2H6O)长期存储时被氧化成乙酸(C2H4O2),乙酸再与乙醇反应生成有水果香味的物质乙酸乙酯(C4H8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组成元素相同
B. 1个乙酸分子与1个乙酸乙酯分子的质量比为1:2
C.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在物质的分类上都属于氧化物
D. 乙酸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9. 下列情况下,铁钉腐蚀最慢的是( )
A. 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B. 部分浸入稀的食盐溶液中
C. 埋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埋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
10. 学习化学要正确认识物质的性质、变化及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时,硫酸铜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一定多
B. 将常温时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加热,溶液会变浑浊
C. 碳酸氢铵是白色的固体,化学性质非常的稳定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11.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微粒在不断运动
B.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两种气体分子的构成不同
C. 金刚石硬度很大、石墨却很软→两种物质中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蔗糖溶液与硫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同→两种溶液中所含微粒完全不同
12.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 在钢铁制品的表面镀一层锌可以防锈
C. “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的熔点非常高
D. 由于武德合金沸点很低,所以它常用来制保险丝
13. 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任何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都大于NaCl的溶解度
B. NaCl是微溶于水的物质,KNO3是易溶于水的物质
C. 20℃时,将20g的NaCl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70g的饱和溶液
D. 50℃时,将185.5g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53.9g
14. 某密闭容器内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和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40
12
1
10
反应后质量/g
12
6
待测
44
A. Z是与反应无关的杂质 B. X与Y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0:3
C. W中只含有一种元素 D.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
15.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分子反应时的个数比为4:5 B.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D. 反应后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16.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拟定方案可行的是( )
选项
物质
拟定方案
A
O2(N2)
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粉
B
H2O(H2O2)
加入适量的MnO2充分混合后再过滤
C
CO2(CO)
通过足量的灼热木炭
D
NaCl(泥沙)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17.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是最常见的金属,D是红棕色的固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反应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A燃烧可以生成B;
②A与D反应需要高温;
③工业上生产C的设备叫高炉;
④A、B、D一定都属于化合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8. 质量相同、外形相同的镁条与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盐酸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压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B. 曲线b对应的盐酸浓度较大
C. 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D. 两种情况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可能相同
19.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黄铜②铜绿③酒精④洗洁精⑤碘酸钾⑥氮气⑦焦炭
(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的是 ______ 。
(2)常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的是 ______ 。
(3)目前工业上,炼铁的原料之一是 ______ 。
(4)可用于制造电器零件的金属材料是 ______ 。
(5)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 ______ 。
20. 水和水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现行教科书中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实验说明,水是由 ______ 元素组成的。
(2)便携式净水器能除去天然水中的多种杂质,其结构如图所示。它涉及的净水方法主要有过滤、 ______ 和 ______ 。
(3)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或通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混合,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植物油
B.氯化氢
C.碘酒
D.面粉
(4)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服用含有铁粉的麦片后可以为人体补充铁元素。写出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5)农业生产中,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选种。下列对溶质质量分数为20%食盐溶液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4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
B.20g氯化钠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
C.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5
D.10g25%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0g水
21. 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
(1)本届冬奥会火炬“飞扬”使用氢燃料,充分体现“绿色,奥运”的理念。氢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采用氢气作燃料的显著优点是 ______ (任写一条)。
(2)国家速滑馆内的冰面,利用跨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制冰。二氧化碳气体变为液体时,分子间的空隙变 ______ 。
(3)运动员使用的聚乳酸餐盒属于可降解餐具,其废奔后所发生的反应有:①在土壤或海水中,聚乳酸先水解成乳酸(C3H6O3);②乳酸再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2. 某化学实验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CuSO4和FeSO4,化学小组欲从该废水中回收铜,并得到副产品FeSO4晶体。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固体甲中含有的物质有 ______ ,物质X是 ______ 溶液。
(2)步骤①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______ (任写一条)。
(3)步骤①、②涉及的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 。已知FeSO4晶体在90℃就会分解,则步骤③中,使溶液里的FeSO4成为晶体析出可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______ (填“加热蒸发掉溶剂”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23.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用于加热试管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 ,装置B中添加液体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______ (填字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若将装置A和E连接制取氧气,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试管中棉花的作用是 ______ ,根据燃烧条件分析棉花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
(4)若用装置B和F制取某种气体,并将a和c相连进行气体收集,则该气体可能是 ______ 。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验满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______ 。
(5)收集某种气体时仅能选用装置D,说明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 和 ______ 。
24.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重要的固体物质,可用作潜艇或航天器中的供氧剂。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过氧化钠的组成和有关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过氧化钠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②在通常状况下,过氧化钠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③CaCl2固体具有强烈的吸水性且不与CO2反应。
【了解组成】
(1)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则其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 。
(2)Na2O2中的2个氧原子是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带负电荷的原子团即离子,则该离子的化学符号是 ______ 。
【探究性质】
(3)少量过氧化钠溶于过量水中,得到 ______ (填物质名称)溶液,该溶液 ______ (填“能”或“不能”)导电,该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______ 和 ______ 。
【进行实验】
(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可以探时过氧化钠与CO2反应生成氧气等的原理。
有关主要实验过程和现象为:
①按图示连接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②从吹气口持续吹气,气体一分为三,分别进入A、B、C三支试管里。
③吹气1min,用手摸A的底部,感觉发烫,并且带火星木条在A中能复燃;用手摸C的底部,感觉温度无明显变化,并且带火星木条在C中不复燃;同时观察到B中的脱脂棉发生燃烧现象。
上述对比实验说明,过氧化钠与CO2发生化学反应时必须有 ______ (填物质名称)存在。A中发生的反应是 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任写一个)。
【拓展延伸】
(5)向长期暴露于空气中的过氧化钠里加入足量的白醋,产生的气体中一定有 ______ (填物质名称),可能有 ______ (填物质名称)。过氧化钠必须 ______ 保存,否则极易变质。
25. 维生素A(化学式是C20H30O,相对分子质量是286)在维持人的正常的视角反应和骨骼发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个维生素A分子中含有 ______ 个原子。维生素A中氢、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
(2)维生素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 (结果精确到0.1%)。
(3)含有8g氧元素的维生素A的质量为 ______ g。
26. 已知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检测某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设加入的稀盐酸过量、该贝壳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
(1)充分反应后,所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______ g。
(2)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循环高效利用资源,能节约资源,该选项符合这一主题;
B、着力缔造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能保护环境,该选项符合这一主题;
C、大力发展燃煤供暖,煤燃烧产生污染物,会污染环境,该选项不符合这一主题;
D、重视规划低碳理念的城市建设,能减少环境污染,该选项符合这一主题。
故选:C。
根据已有的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A.取氯化钠固体粉末时,瓶塞要倒放,用药匙取,故正确;
B.称量药品时,左物右码,左右两边放一个大小相同的滤纸,故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正确;
D.溶解固体,放在烧杯内溶解,不能放在量筒里,故错误。
故选:D。
A.取氯化钠固体粉末时,瓶塞要倒放,据此解答;
B.称量药品时,左物右码,左右两边放一个大小相同的滤纸,据此解答;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据此解答;
D.溶解固体,放在烧杯内溶解,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的掌握,难度系数不大。
3.【答案】C
【解析】解: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显著降低,故A错误;
B、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炭黑,生成一氧化碳气体,故B错误;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碱性气体氨气,氨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当运动至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时,会使酚酞试液变红,故C正确;
D、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泡沫少、浮渣多,故向氯化钙溶液中加入一些肥皂水,搅拌后产生的泡沫较少,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进行分析;
B、根据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炭黑,生成一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C、根据氨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进行分析;
D、根据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泡沫少、浮渣多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蜡烛燃烧的实验等,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4.【答案】D
【解析】解:A、元素符号右小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则H2中的“2”表示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A错误;
B、离子前的符号表示离子个数,则2NO3−中的“2”表示两个硝酸根离子,B错误;
C、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Hg中的“2”表示两个汞原子,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C错误;
D、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则Mg2+中的“2”表示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5.【答案】A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9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铀21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2,故选项说法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铀238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铀214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4,则铀238原子的质量大于铀214,故选项说法错误。
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铀238与铀214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人体含量最高的元素为氧,故选项说法错误。
B、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得侏儒症,故选项说法正确。
C、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或发育不良,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有Zn、Cu等,Ca属于常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锌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人体内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A正确;
B.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试管内气压减小,待试管冷却至室温松开弹簧夹,活塞向左移动,故B正确;
C.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残留气体主要是氮气,故C错误;
D.该实验装置操作简便,在密闭容器内完成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防止P2O5污染环境,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进行分析;
B、根据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进行分析;
C、根据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残留气体主要是氮气进行分析;
D、根据该实验装置操作简便,在密闭容器内完成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防止P2O5污染环境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8.【答案】A
【解析】解:A、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均由碳、氢、氧元素组成,故A正确;
B、1个乙酸分子与1个乙酸乙酯分子的质量比为60:88=15:22,故B错误;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均含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乙酸是由乙酸分子构成的,一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均由碳、氢、氧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B、根据1个乙酸分子与1个乙酸乙酯分子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C、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进行分析;
D、根据乙酸是由乙酸分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等,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9.【答案】C
【解析】解:A、放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和水接触,容易生锈。
B、部分浸入稀的食盐溶液中,铁与氧气和水接触,容易生锈,且食盐水会加速铁的锈蚀。
C、埋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铁不易与氧气、水充分接触,不易生锈。
D、埋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铁与氧气和水接触,且铁能与酸反应,会加速锈蚀。
则腐蚀最慢的是C。
故选:C。
根据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由于不知道两种溶液的质量,则无法比较溶质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澄清石灰水的溶质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则将常温时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加热,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则溶液会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氢铵是白色的固体,化学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属于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氧气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A、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使人闻到了香味,故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故说法正确;
C、金刚石硬度很大、石墨却很软,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说法正确;
D、稀硫酸中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导电;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不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几乎不导电,故说法错误。
故选: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A、人类使用金属铜、铁的年代早于铝,铝的使用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故A错误;
B、因为锌比铁活泼,钢铁制品表面镀锌后,会先腐蚀镀锌层,保护铁制品,故B正确;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故C错误;
D、武德合金用于制造保险丝是因为其熔点低,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人类使用金属铜、铁的年代早于铝,铝的使用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进行分析;
B、根据锌比铁活泼,钢铁制品表面镀锌后,会先腐蚀镀锌层,保护铁制品进行分析;
C、根据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进行分析;
D、根据武德合金用于制造保险丝是因为其熔点低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3.【答案】D
【解析】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当温度高于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但温度低于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故A错误;
B、20℃时,溶解度大于10g的属于易溶物质,氯化钠和硝酸钾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故B错误;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50g×36g100g=18g,则将20g的NaCl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50g+18g=68g的饱和溶液,故C错误;
D、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则185.5g的KNO3饱和溶液中,含水100g,硝酸钾85.5g,而当降温至20℃,硝酸钾的溶解度变为31.6g,则析出晶体的质量为85.5g−31.6g=53.9g,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D
【解析】解:A、反应后Z的质量为:(40g+12g+1g+10g)−(12g+6g+44g)=1g,Z的质量没变,故Z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与反应无关的杂质,该选项不正确。
B、X与Y的反应质量之比为(40g−12g):(12g−6g)=14:3,该选项不正确。
C、反应前后X、Y质量减少是反应物,W质量增加是生成物,X和Y反应生成W,W是含有多种元素的化合物,该选项不正确。
D、由表知,X、Y质量减少,为反应物,W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反应为X和Y生成W,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正确。
故选:D。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5.【答案】A
【解析】解:由图可知,甲为NH3,乙为O2,丙为NO,丁为H2O,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甲、乙分子反应时的个数比为4;5,该选项说法正确;
B、所有的化学变化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说法错误;
C、在该反应中,反应前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但反应后为−2价,且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而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该反应中氮、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该选项说法错误;
D、铂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此类试题在解题时要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书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各题目的要求来分析解答即可。
16.【答案】B
【解析】解: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不能,充分混合后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灼热的木炭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7.【答案】A
【解析】解:①A是碳、一氧化碳或氢气,B是二氧化碳或水,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氢气燃烧生成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②碳、一氧化碳或氢气将氧化铁还原为铁都需要高温,故选项说法正确;
③C是铁,工业上生产铁的设备叫高炉,故选项说法正确;
④A是碳、一氧化碳或氢气,碳和氢气属于单质,B是二氧化碳或水,D是氧化铁,B、D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综上可知①②③正确,故选:A。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C是最常见的金属,则C是铁;D是红棕色的固体,则D是氧化铁;碳、一氧化碳或氢气都能将氧化铁还原为铁,则A是碳、一氧化碳或氢气,B是二氧化碳或水;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8.【答案】B
【解析】解:A.压强先增大后减小,是由于镁与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增多,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完全反应后,温度会下降,气压减小,故A正确;
B.曲线b完全反应需要时间较长,反应速率较慢,对应的盐酸的浓度较小,故B不正确;
C.其它条件不变时,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故C正确;
D.若金属过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则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若金属反应完全,则产生的氢气质量不相等,故两种情况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可能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A、根据压强先增大后减小,是由于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增多,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完全反应后不再放热,温度减低进行分析;
B、根据曲线b完全反应需要时间较长,反应速率较慢,对应的盐酸浓度较小进行分析;
C、根据其它条件不变时,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进行分析;
D、根据金属过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则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若金属反应完全,则产生的氢气质量不相等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9.【答案】④ ⑥ ⑦ ① ⑤
【解析】解:(1)洗洁精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而能够随水流走,常用于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3)焦炭是炼铁的原料之一。
(4)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5)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给人体补充碘元素。
故答案为:(1)④;
(2)⑥;
(3)⑦;
(4)①;
(5)⑤。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同学们要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根据性质能推知它们的用途。
20.【答案】氢、氧 吸附 消毒 BFe+2HCl=FeCl2+H2↑AB
【解析】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根据元素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2)在该便携式净水器中,超滤膜能起到过滤的作用,活性炭疏松多孔能起到吸附的作用,抗菌球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则涉及的净水方法主要有过滤、吸附、消毒。
(3)A、植物油不溶于水,则不能形成溶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氯化氢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形成无色溶液,该选项符合题意;
C、碘酒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形成有色溶液,该选项符合题意;
D、面粉不溶于水,则不能形成溶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4)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5)A、将4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g40g+10g×100%=20%,该选项理解正确;
B、20g氯化钠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g100g×100%=20%,该选项理解正确;
C、溶质质量分数为20%食盐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0:100=1:5,该选项理解不正确;
D、10g25%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0g水,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g×25%10g+40g×100%=5%,该选项理解不正确。
故答案为:(1)氢、氧。
(2)吸附;消毒。
(3)B。
(4)Fe+2HCl=FeCl2+H2↑。
(5)AB。
(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
(2)超滤膜能起到过滤的作用,活性炭疏松多孔能起到吸附的作用,抗菌球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3)A、植物油不溶于水,则不能形成溶液;
B、氯化氢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形成无色溶液;
C、碘酒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形成有色溶液;
D、面粉不溶于水,则不能形成溶液。
(4)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5)溶液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21.【答案】2H2+O22H2O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合理即可)小 C3H6O3+3O2=3CO2+3H2O
【解析】解:(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采用氢气作燃料的显著优点是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燃烧产生的能量高等。
(2)二氧化碳气体变为液体时,分子间的空隙变小。
(3)乳酸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3H6O3+3O2=3CO2+3H2O。
故答案为:(1)2H2+O22H2O;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合理即可);
(2)小;
(3)C3H6O3+3O2=3CO2+3H2O。
(1)根据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采用氢气作燃料的显著优点是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气体变为液体时,分子间的空隙变小进行分析;
(3)根据乳酸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氢能的优点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22.【答案】铜和铁 硫酸铜 Fe+CuSO4=FeSO4+Cu铁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或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引流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解析】解:(1)过量的铁加入实验废水中,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固体甲中含有的物质有铜和过量的铁,向固体甲中加入适量X得到铜和溶液乙,由题意知,溶液乙为硫酸亚铁,则X可为硫酸铜溶液。
(2)步骤①中的反应为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FeSO4+Cu,实验现象为铁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步骤①、②均将固液分离,属于过滤,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FeSO4晶体在90℃就会分解,加热蒸发掉溶剂使FeSO4分解,故使溶液里的FeSO4成为晶体析出可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1)铜和铁;硫酸铜;
(2)Fe+CuSO4=FeSO4+Cu;铁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或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引流;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1)根据过量的铁加入实验废水中,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
(2)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进行分析;
(3)根据步骤①、②均将固液分离,属于过滤,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FeSO4晶体在90℃就会分解,加热蒸发掉溶剂使FeSO4分解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23.【答案】酒精灯 分液漏斗 BCCO2+Ca(OH)2=CaCO3↓+H2O2KMnO4K2MnO4+MnO2+O2↑防止固体粉末堵塞导管 温度未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氢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处,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溶于水
【解析】解:(1)装置A中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其中用于加热试管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装置B中添加液体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故用向上排空气法,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组合选B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反应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装置A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有棉花,若将装置A制取氧气,则A中反应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试管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粉末堵塞导管;棉花与氧气接触,但没有燃烧,主要原因是温度未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4)装置B为固液常温型装置,将a和c相连进行气体收集,气体从短管进,相当于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则该气体可能是氢气,氢气由锌和稀硫酸制取,密度小于空气。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应从b进,收集满从c出,故验满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处,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5)装置D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某种气体时仅能选用装置D,说明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溶于水。
故答案为:(1)酒精灯;分液漏斗;
(2)BC;CO2+Ca(OH)2=CaCO3↓+H2O;
(3)2KMnO4K2MnO4+MnO2+O2↑;防止固体粉末堵塞导管;温度未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4)氢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处,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5)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溶于水。
(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试管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粉末堵塞导管;棉花与氧气接触,但没有燃烧,主要原因是温度未达到棉花的着火点进行分析;
(4)根据氢气由锌和稀硫酸制取,密度小于空气。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5)根据装置D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某种气体时仅能选用装置D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4.【答案】+1O22− 氢氧化钠 能 钠离子 氢氧根离子 水 放热 2Na2O2+2CO2=2Na2CO3+O2 氧气 二氧化碳 密封
【解析】解:(1)过氧化钠(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其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
(2)Na2O2中的2个氧原子是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带负电荷的原子团即离子,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则该离子的化学符号是O22−。
(3)由资料知,过氧化钠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少量过氧化钠溶于过量水中,得到氢氧化钠溶液;该溶液能解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能导电;
(4)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aC12固体具有强烈的吸水性且不与CO2反应,故A、B反应,有明显的实验现象,C不反应,无明显变化,说明过氧化钠与CO2发生化学反应时必须有水存在。用手摸A的底部,感觉发烫,说明A中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中过氧化钠与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如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5)长期暴露于空气中的过氧化钠可能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加入足量的白醋,白醋中有水,故过氧化钠和水生成氧气,碳酸钠和白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产生的气体中一定有氧气,可能有二氧化碳,因此过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否则极易变质。
故答案为:(1)+1;
(2)O22−;
(3)氢氧化钠;能;钠离子;氢氧根离子;
(4)水;放热;2Na2O2+2CO2=2Na2CO3+O2;
(5)氧气;二氧化碳;密封。
(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2)根据Na2O2中的2个氧原子是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带负电荷的原子团即离子进行分析;
(3)根据过氧化钠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少量过氧化钠溶于过量水中,得到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分析;
(4)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aC12固体具有强烈的吸水性且不与CO2反应,过氧化钠与CO2发生化学反应时必须有水存在进行分析;
(5)根据长期暴露于空气中的过氧化钠可能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加入足量的白醋,白醋中有水,故过氧化钠和水生成氧气,碳酸钠和白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5.【答案】51 1:810.5%143
【解析】解:(1)由化学式可知,1个维生素A分子中含有20+30+1=51个原子;维生素A中氢、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30):(12×20)=1:8。
(2)维生素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30286×100%≈10.5%。
(3)含有8g氧元素的维生素A的质量为8g÷(16286×100%)=143g。
故答案为:(1)51;1:8;
(2)10.5%;
(3)143。
(1)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以及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6.【答案】4.4
【解析】解:(1)根据质量守恒,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00g+12g−107.6g=4.4g。
故答案为:4.4。
(2)设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4.4g
10044=x4.4g
解得x=10g
则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10g12g×100%≈83.3%
答: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3.3%。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简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上册期末化学检测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上册期末化学检测试卷(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有“锂”走遍天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如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