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与聚落章复习》示范课教学设计【人教地理七年级上册】
展开《居民与聚落》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不用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2.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3.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能够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够运用地图,指出代表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及其分布特点,掌握“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的含义。
3.能够运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合作中存在的不平等。
【教学难点】
地域发展的差异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三、教学策略
协调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是7—9年级地理课程学习所要形成的基本观念,理解和尊重各国文化传统,不仅是本章的一个学习目标,也是地理课程的一个目标之一 。社会经济与文化包括很多方面,教材重点选择了文化,宗教,人口和聚落,并把重点放在了“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人口分布,增长和人口问题”是本章的重点。人口数量问题也设计人口的分布,并且人口的分布也是从地理学角度学习人口知识的内容。
四、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展示课程标准,及知识网络。 | 【复习导入】展示课程标准、重难点及知识网络梗概。 | 阅读PPT上的课程标准内容。 | 通过学生自助阅读课标,明白今日所学的目标。 |
章节知识大赛 | 【活动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 | 学生进行分组。 | 通过小组活动活跃复习课课堂。 |
头脑风暴 | 教师:提出两个任务,每组成员认领题目后,进行组内头脑风暴,答对记一分,答错不得分。每次选出一人回答问题。分别要求学生说出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和人种。 | 学生讨论后举手抢答两个任务问题。 | 头脑风暴主要是解决一些简单的基本概念,学生自主复习的一种方式。 |
快问快答 | 教师:根据第一轮的得分,从高到低轮流作答,每次一人,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组接替答题。要求同学们个任务,分别是世界语言的分布,世界三大宗教及分布。问答过程中教师依次展示PPT图片动画,请学生来填空缺处答案。 | 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回答PPT中的填空部分。 | 在快问快答部分主要解决了人口的一些知识概念,多以回答书本上的概念为主。以图片动画展示为主,图文结合便于学生记忆。 |
齐心协力 | 教师:以下问题为重难点攻关,每项任务均2分钟组内讨论时间,组员记录观点,选出代表,每组依次轮流回答问题,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组接替答题。要求同学们讨论回答世界的人口问题和聚落与自然环境。重点归纳分析自然环境影响聚落规律以及聚落的形态。
| 小组讨论为主,看图完成,并总结在世界平均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 | 齐心协力部分是本次复习课的重难点部分,配合习题来进行实战讲解,并在最后进行规律总结,便于学生记忆运用于实战。 |
力挽狂澜 | 教师:本轮为抢答题,当教师念完题目发出指令以后方可抢答,第一个站起来的获得答题权,答对给本组加上相应分数,答错的扣除相应分数。按照本节的知识概念进行例题实战,是对前面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训练。 | 学生抢答题目,为自己小组提高积分。 | 力挽狂澜部分是对前面知识概念的专项练习,以例题展示为主,配合详细的解析,已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
衔接中考 | 展示多道中考真题,要求学生解答。 | 学生解答。 | 将知识运用到考试实际中去,提升做题能力。 |
五、当堂练习
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
A. 环境问题 B. 人口问题
C. 资源问题 D. 水污染问题
2.观察右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a为黄色人种,鼻梁高,嘴唇厚
B. b为白色人种,头发直,面庞扁平
C. c为黑色人种,头发直,嘴唇薄
D. 不同人种虽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1) 图中代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的字母是________。
(2) E、F两处的居民分别以________人种和________人种为主,B处的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教,F处常见的代表性宗教建筑是________。
(3) D、E、F三处的语言都源于______洲,这些语言为什么在距离遥远的D、E、F三处也有分布?
4.有关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聚落 ②聚落是人们的集中聚集地
③聚落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 ④聚落随人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唐诗之路”是中国山水诗歌的摇篮,唐朝300多位诗人在此留下诗篇。如图是唐诗之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5.唐诗之路计划申遗,其意义是 ( )
A.挖掘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传承
B. 加快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C.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D. 建设环境教育的基地
答案:D;A;D;A;C
六、链接中考
1.读表“某年两国的人口资料统计表”,下列关于两国人口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人口都增长过快 B.甲国老年人口比重比乙国大
C.两国人口都不断减少 D.甲国自然增长率比乙国大
如图为2018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巴西
B. 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印度
C. 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
D. 中国人口总量最大,自然增长率最低
家住六盘水的丽丽利用暑假游历了欧洲多个国家(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7--8个小时)。据此回答3~4题。
3.丽丽见到的当地人主要是( )
A. 黑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混血人种 D. 白色人种
4.当地人多数有到教堂做礼拜的习惯,他们信奉( )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印度教
5.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 )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如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画。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6.两地民居中( )
A. 甲—屋顶坡度较小 B. 甲—临河流而建C. 乙—建材多用竹木 D. 乙—窗户均朝南
7.两地中( )
A. 甲—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 甲—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C. 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 乙—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答案:B;C;D;A;A;B;D
七、课程小结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