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衡水中学高二生物预热知识点资料及练习卷
05 衡水中学高二生物预习资料——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展开衡水中学高二生物预习资料
—— 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一.知识网络
神经调节和体液
调节的关系
二.重难点讲解
知识点一 体液调节
1).与高中生物有关的激素
名称 | 分泌部位 | 化学性质 | 主要生理作用 | 分泌调节的时期与途径 |
1、抗利尿激素(加压素) | 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 | 蛋白质 | 在细胞外渗透压升高时,促进肾小管和收集管多吸收水,使细胞外渗透压下降,减少尿的排除 | [血钠]升高、细胞外渗透压升高时分泌。由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与神经中枢调节 |
2、促甲状(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 下丘脑 | 蛋白质 | 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性)腺激素 | 受血液中甲状(性)腺激素浓度的调节(负反馈调节) |
4、促甲状腺激素 | 垂体 | 蛋白质 | 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 受下丘脑控制和体液中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
5、促性腺激素 | 垂体 | 促进相应器官的生长和发育,调节相应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 受下丘脑控制和体液中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 |
6、生长激素 | 垂体 | 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 |
| |
7、肾上腺素 | 肾上腺髓质 |
| 促进肝糖元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兴奋剂 |
|
8、甲状腺激素 | 甲状腺 | 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 | 促进新陈代谢(主要是异化作用—寒冷环境和炎热环境含量变化)、促进生长发育(主要是发育)、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并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 受下丘脑、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的调节
|
9、胰高血糖素 | 胰岛A细胞 |
| 促进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升高血糖 | ①血糖浓度降低时分泌,②受下丘脑及相关神经的控制(③胰岛素分泌时受抑制)。 |
10、胰岛素 | 胰岛B细胞 |
| 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抑制非塘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降低血糖 | ①血糖浓度升高时分泌;②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时兴奋时分泌;③监控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
2).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平衡的调节三要素
①血糖平衡是通过调节来源和去路实现的;血糖的平衡依赖于相关激素;适量的相关激素又是通过复杂的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实现的
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胰岛素→ 促进血糖
→下丘脑----
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细胞--→
---→下丘脑----→肾上腺----→肾上腺素
3).水盐调节图解
4).体温调节图解
知识点二 免疫调节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痰,烧伤)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伤口化脓)
1、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最主要的免疫方式)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2、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癌症问题)。
来源: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主要是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其次也有自身的物质(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癌细胞,),还有(移殖器官)。
① 抗原
(抗原决定簇) 本质:蛋白质或糖蛋白
特性:异物性(外来物质),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特异性(只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本质 :球蛋白,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
存在: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其它体液中也含有。(特异性)
②抗体: 分类:抗毒素,凝集素,沉淀素,溶解素。
功能: 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从而抑制抗原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并不能直接杀死抗原)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③淋巴细胞的产生过程:
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骨髓造血干细胞 淋巴器官
胸腺 T细胞 效应T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
淋巴因子(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
功能1)增强淋巴因子的杀伤力
2)能够诱导产生更多的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
3、 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记忆B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有的记忆细胞可以保留一辈子,如天花病毒,有的则很短,如流感病毒)
识别
效应阶段
病毒,麻风杆菌,结合杆菌均主要通过细胞免疫被清除
效应T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暴露的抗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细胞免疫的作用机理: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变化,最终导致细胞裂解死亡。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如果体液免疫消失,细胞免疫也将会消失,同时进行,相辅相成。(实例:如果有较低强的病毒入侵,则首先经过体液免疫,然后再经过细胞免疫,最后再由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把它粘住,最后吞噬细胞消灭。)
6,如果免疫系统过于强大也会生病:如过敏和自身免疫病。
过敏原理:
刺激 吸咐
过敏原 抗体 细胞
再次
过敏原
释放组织胺
血管通透增强,毛细血管扩张,
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强
①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②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与体液免疫反应中的抗体区别:分布场所不同,作用结果不同
③过敏原与抗原的区别:抗原针对所有人,过敏原只针对部分人.抗原包括过敏原。
④过敏反应与免疫反应中的抗体的异同
来 源:都来源于效应B细胞 成 分:都是球蛋白
分 布:免疫反应中的抗体分布于血清和组织液中和外分泌物中;过敏反应中的抗体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细胞的表面
作用机理:免疫作用的中的抗原与特异性抗原结合,消灭抗原;过敏反应中的抗体再次入侵的抗原相结合,表现出过敏特征。
过敏反应:再次接受过敏原
7免疫失调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AIDS)-HIV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8,免疫学的应
①免疫预防:注射疫苗,种痘,注入抗原激发产生抗体(人工免疫)
②免疫治疗:注入抗体,淋巴因子,胸腺素等,
③移植器官:器官被认为是抗原,起排斥作用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手术成败关键取决于供者与受体的HLA(糖蛋白,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相同.一半以上相同就可,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
有关艾滋病的知识点(AIDS)
HIV病毒,攻击人类的T淋巴细胞,最终导致人类的免疫系统全部丧失,而最后直接死于病毒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病毒存在于:精液,血液,尿液,乳汁,泪液等体液中.
传播途径;性滥交,毒品注射,输血,未消毒的品具.母婴传染.
潜伏期:2-10年.后得病.2年内死亡.
HIV病毒:RNA病毒。突变率高,不易找到药物
病毒的增殖过程: